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爱玲小说“苍凉感”的美学价值
1
作者 鲍明晖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4-106,110,共4页
展读张爱玲的小说,令人深深震撼的是其字里行间所透露的苍凉的情绪氛围,“苍凉感”是张爱玲在小说写作上自觉的审美诉求。这种美学诉求表述在她关于文艺的论述中。在张爱玲看来“苍凉感”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本真的素朴,同时它又担... 展读张爱玲的小说,令人深深震撼的是其字里行间所透露的苍凉的情绪氛围,“苍凉感”是张爱玲在小说写作上自觉的审美诉求。这种美学诉求表述在她关于文艺的论述中。在张爱玲看来“苍凉感”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本真的素朴,同时它又担当着使作品本身完满的重任。因而“苍凉感”不是主流审美意识上的“真善美”,但却是张爱玲心目中的“真善美”,并由此基点出发,追求苍凉感的美学底蕴成为了张爱玲自觉的创作策略。张爱玲藉由此上升至对人性、对文化的总体观照,令读者窥见到了人性的悲哀,以及对自我存在和意义的严重怀疑,对丧失自我和寻找自我的悲观,从而超越了单纯的人性的层次,进入到生命本质的透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苍凉感 小说创作 美学诉求
下载PDF
“不平衡”对称艺术的凄美——从《弟弟》《金锁记》之比较看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感
2
作者 肖绮雯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9期126-129,共4页
张爱玲的作品《弟弟》和《金锁记》同属 2 0世纪 40年代的得意之作 ,而名气相差甚远 ,但文学创作成就却是异曲同工。重新审读和解构张爱玲的小说《弟弟》 ,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层面去解读张爱玲小说观中大书特书的“苍凉感”和“对称的... 张爱玲的作品《弟弟》和《金锁记》同属 2 0世纪 40年代的得意之作 ,而名气相差甚远 ,但文学创作成就却是异曲同工。重新审读和解构张爱玲的小说《弟弟》 ,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层面去解读张爱玲小说观中大书特书的“苍凉感”和“对称的不平衡”等创作特色与成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对称的不平衡” 艺术凄美 苍凉感
下载PDF
神秘而苍凉——谈张爱玲小说的情绪体验
3
作者 郑孝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4-96,共3页
张爱玲小说 ,带有浓厚的创作主体的情感 ,笔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正是张爱玲本人对家庭、时代的无奈、无助和无望情绪的再现 ,是她自己“内心的现象”。在这种情绪之下 ,作品中引人注目的失落和苍凉感 ,读来惊心动魄 ,扣人心弦。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主观心态 苍凉感 文学评论 情绪 现代文学 艺术风络
下载PDF
一曲美丽而苍凉的哀歌——论《半生缘》的审美风格 被引量:6
4
作者 熊秋菊 《沧桑》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张爱玲一直备受关注,但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了她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对《半生缘》的研究似乎有些不够。其实《半生缘》绝不亚于张的其他作品。本文试着从它的含蓄美和苍凉感谈起,以期更好地解读这部作品。
关键词 张爱玲 《半生缘》 含蓄美 苍凉感
下载PDF
穿越郑国渠
5
作者 郑凡涛 《西部大开发》 2023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一进山,一种久违的苍凉感便涌上了心头。这山,黑,光秃秃,一峰连着一峰,一岭接着一岭,不知何处才是尽头。虽然是在盛夏,却少有绿色,似乎在深冬。天蓝得出奇,没有一丝云朵,犹如一望无际的大海,更像是一张无边无际的大幕,一切都显得那么深... 一进山,一种久违的苍凉感便涌上了心头。这山,黑,光秃秃,一峰连着一峰,一岭接着一岭,不知何处才是尽头。虽然是在盛夏,却少有绿色,似乎在深冬。天蓝得出奇,没有一丝云朵,犹如一望无际的大海,更像是一张无边无际的大幕,一切都显得那么深邃和神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国渠 苍凉感 天蓝 神秘
下载PDF
《流言》:张爱玲对世俗生活的沉迷与了悟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科安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6-78,共3页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展示了一个地道的女人世界,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非意识形态的边缘性话语。她既爱悦世俗,又怀疑人生。前者为她赢得淑世情怀,后者则让她对人生保持警醒的疏离,继而获得了高屋建瓴地省察生活的高度,实现了对尘世的超越,和赋...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展示了一个地道的女人世界,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非意识形态的边缘性话语。她既爱悦世俗,又怀疑人生。前者为她赢得淑世情怀,后者则让她对人生保持警醒的疏离,继而获得了高屋建瓴地省察生活的高度,实现了对尘世的超越,和赋予她的散文一种苍凉感的美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生活 女人立场 苍凉感 边缘性话语
下载PDF
岷州铁城:走入苏轼笔下的一座洮河古城
7
作者 王文元 《丝绸之路》 2012年第11期9-12,共4页
这是一座地处深山峡谷中的古城,夕阳西下,余晖照在残垣断壁上,一股苍凉感扑面而来,这是一座引起苏轼关注的古城,洮河滚滚,涛声隐约。一座地处西北的古城,为何会走入苏轼的笔下呢?
关键词 古城 苏轼 苍凉感
下载PDF
古典与现代隔离出的痴狂瞬间——《牡丹亭》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探究
8
作者 陶碧云 缪青 《大观(论坛)》 2018年第1期22-23,共2页
重点以《牡丹亭》文本为依据,对它在白先勇小说创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究。同时以其文学性的对话交流为重点,进而对白先勇小说的相关内涵进行重新解读。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古典 现代 苍凉感
原文传递
替换·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龚光正 《语文学习》 2007年第3期29-30,共2页
同学们朗声吟诵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在回环往复的优美旋律中,同学们感受到裴多菲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但同学们普遍有一种疑惑:诗人在描述心爱的人时用的意象是小鱼、小鸟、常春藤... 同学们朗声吟诵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在回环往复的优美旋律中,同学们感受到裴多菲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但同学们普遍有一种疑惑:诗人在描述心爱的人时用的意象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这些意象美好热情,欢畅明丽,与甜美的爱情协调一致;可是诗人在描述自己时反差檄大.用的意象是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这些意象给人一种苍凉感,有的萧瑟冷落,有的凋敝残败,与整首诗所表达的美好爱情不协调,为什么?即使是表达对爱情的奉献.也不一定非要用这些悲壮的意象不可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愿意是急流》 爱情诗 回环往复 裴多菲 意象 同学 苍凉感 诗人
原文传递
田令孜:唐帝国的最后一个太监
10
作者 宗承灏 《各界》 2011年第4期49-52,共4页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通过佛祖的法力,来拯救速坠的王朝,拯救自己不甘速朽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帝国 太监 苍凉感 法门寺 佛事 佛祖
原文传递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怀古
11
作者 欧政芳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4年第3期34-36,共3页
作为一个好舞文弄墨的异乡客,漂泊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我羡慕古代佩剑携琴的旅者,我更喜欢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苍凉感慨。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人,在读过司马迁翔实地记录南... 作为一个好舞文弄墨的异乡客,漂泊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我羡慕古代佩剑携琴的旅者,我更喜欢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苍凉感慨。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人,在读过司马迁翔实地记录南越国的兴衰史的《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后,我心中产生了对南越国肇基的兴趣。上周末,我以朝圣的心情参观了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越王 西汉 怀古 南越国 苍凉感 兴衰史 司马迁
原文传递
大唐帝国的最后一个太监大佬
12
作者 宗承灏 《文史天地》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太监们的迷龙术,已被当今一些奸商们演变成了"迷官术"。这些妖术不除尽,势必阻碍国家的发展。另:本文使用了一些时尚语汇。只要不是戏说,不是耍贫嘴,本刊都是欢迎的。
关键词 唐帝国 太监 历史记忆 苍凉感 法门寺 皇太子 遣使 皇陵
原文传递
从李欧梵对“封锁”状态的解读看《封锁》的传奇性
13
作者 魏书鹏 《作家天地》 2019年第8期21-22,共2页
张爱玲小说《封锁》的故事因电车'封锁'得以成为可能,本文将立足'封锁'的时空体,追随李欧梵先生在《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中对'封锁'状态的解读,以文本分析法,依次从封锁下的时空切割... 张爱玲小说《封锁》的故事因电车'封锁'得以成为可能,本文将立足'封锁'的时空体,追随李欧梵先生在《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中对'封锁'状态的解读,以文本分析法,依次从封锁下的时空切割、电车故事的叙述隐喻来阐述《封锁》的传奇性,最后依归到作者张爱玲的自我传奇性,为解读张作品的美学内涵提供一种视域:从传奇中发现普通人,从普通人中发现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欧梵 封锁 传奇 时空置换 苍凉感
原文传递
崇德女校:沪上小白宫
14
作者 秦维宪 《检察风云》 2012年第7期72-74,共3页
我满怀历史的苍凉感和人生的沧海桑田,迈向陕西光路461号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大门,仰望着蓝天白云下美轮美奂的小白宫(亦称方圆楼)心潮起伏,中国近现代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浮现在我眼前——
关键词 白宫 女校 崇德 中国近现代 同济大学 苍凉感 历史
原文传递
舣舟亭畔问长河
15
作者 冯新生 《中关村》 2011年第6期108-109,共2页
园中最抢眼的墨迹,自然是洗砚池旁边的御碑亭。风流天子乾隆帝在此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的潇洒身影远去了,好在古碑依旧在,尽管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铭文已然漫漶,不易畅读。不过,在润物细无声的雨晨,在空气清新的竹丛边,面对古碑,有神韵... 园中最抢眼的墨迹,自然是洗砚池旁边的御碑亭。风流天子乾隆帝在此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的潇洒身影远去了,好在古碑依旧在,尽管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铭文已然漫漶,不易畅读。不过,在润物细无声的雨晨,在空气清新的竹丛边,面对古碑,有神韵和苍凉感足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苍凉感 古碑 铭文
原文传递
人比黄花“李三瘦”
16
作者 钟精华 《初中生必读》 2014年第1期26-27,共2页
很多文人墨客的雅称往往精当而浪漫,李清照的雅称“李三瘦”却浸染了她的幽寂情怀与苍凉感喟,对女性身姿的审美反而退至幕后、“李三瘦”源自她的一首词。
关键词 黄花 苍凉感 李清照 雅称
原文传递
侯孝贤自述:我永远给自己找难题
17
《电视时代》 2008年第9期17-21,共5页
叔叔.你带我进去有人说我后来拍的电影结局都非常悲伤,有时候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苍凉感。为什么会这样?我个性热情,跟人非常容易相处,面对世界的眼光似乎不可能是悲伤或苍凉的。
关键词 时间与空间 苍凉感 悲伤
原文传递
烟雨培田
18
作者 黄征辉 《厦门文学》 2019年第7期49-51,共3页
己亥正月末,春雨漫漶,寒意偎人。伫立于紫阳书院旅舍二层宽阔的木架阳台上,俯览培田古村。湿雾晕烟,满目黛瓦,人语岑寥。村子向我以静默的背脊,让我少有地生出了陌生感,甚至,些许的苍茫感、苍凉感。自以为对培田是熟识的,却第一回知晓... 己亥正月末,春雨漫漶,寒意偎人。伫立于紫阳书院旅舍二层宽阔的木架阳台上,俯览培田古村。湿雾晕烟,满目黛瓦,人语岑寥。村子向我以静默的背脊,让我少有地生出了陌生感,甚至,些许的苍茫感、苍凉感。自以为对培田是熟识的,却第一回知晓有这座“紫阳书院”,而且它离村口是那么的近。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其久经岁月浸噬,局部杂陈,老相初显,欠缺如其他大院那般的精致严整之门楼,且不在村庄主道边上,偏居山麓,容易为人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田 紫阳书院 苍凉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