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苎麻天牛化学防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玉锋 杨玲丽 +1 位作者 王晓强 文克俭 《中国麻业》 2001年第2期20-22,共3页
1999年对苎麻天牛 (Paraglenea fortunei Saunders)进行了化学防治研究 ,结果表明 :在头麻适时收剥后 ,每亩用 8kg3%呋喃丹颗粒剂穴施 ,防治效果达 93.1 % ,有效的防治苎麻天牛幼虫的为害 ,其次为每亩用 80 %的敌敌畏乳油 80 0倍液淋蔸 ... 1999年对苎麻天牛 (Paraglenea fortunei Saunders)进行了化学防治研究 ,结果表明 :在头麻适时收剥后 ,每亩用 8kg3%呋喃丹颗粒剂穴施 ,防治效果达 93.1 % ,有效的防治苎麻天牛幼虫的为害 ,其次为每亩用 80 %的敌敌畏乳油 80 0倍液淋蔸 ,防治效果达90 .6 3% ,均增产 3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天牛 化学防治 杀虫剂 呋喃丹颗粒剂 敌敌畏乳油
下载PDF
苎麻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玉峰 扬玲丽 文克俭 《中国麻业》 2001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文应用lwao和Taylo’s回归模型以及 6个聚集度指标 (C、CA、m 、m /m、I、K) ,对麻园苎麻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属聚集分布 ,为田间调查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苎麻天牛 幼虫 空间分布型 苎麻害虫 贵州
下载PDF
苎麻天牛幼虫对苎麻为害损失与经济阈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玉锋 杨玲丽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1期59-59,64,共2页
在自然条件下 ,对苎麻天牛幼虫为害损失测定结果表明 ,百蔸虫量与二、三季原麻产量损失具密切关系 ,苎麻受到为害后 ,其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均下降。在现有生产水平下 ,经济允许损失为 3.39% ,防治的经济阈值为百蔸虫量
关键词 苎麻天牛 为害损失 经济阈值 防治
下载PDF
苎麻天牛幼虫影响苎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4
作者 周玉锋 杨玲丽 王晓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3期36-37,共2页
1998年对苎麻天牛幼虫在自然条件下危害苎麻产量的构成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蔸虫量对产量损失直接作用最大(Px1→y=0.7826);百蔸虫量主要通过株高及鲜皮厚间接影响产量,而通过茎粗、有效株及出麻率对产量... 1998年对苎麻天牛幼虫在自然条件下危害苎麻产量的构成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蔸虫量对产量损失直接作用最大(Px1→y=0.7826);百蔸虫量主要通过株高及鲜皮厚间接影响产量,而通过茎粗、有效株及出麻率对产量损失率有微弱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天牛 产量构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苎麻不同收剥措施对苎麻天牛幼虫抑制作用研究
5
作者 周玉锋 杨玲丽 +1 位作者 文克俭 王晓强 《中国麻业》 2001年第4期12-13,共2页
1 998年就苎麻不同收剥措施对苎麻天牛幼虫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当卵孵化率达 2 0 %左右时剥头麻 ,而后齐泥砍麻骨 ,即可较好的抑制苎麻天牛幼虫为害 ,防治效果可达 6 8.70 % ,增产 2 8.77%。
关键词 苎麻 苎麻天牛 栽培管理 抑制作用 幼虫 收剥措施
下载PDF
苎麻天牛防治适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玉锋 杨玲丽 文克俭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苎麻天牛 虫害防治 成虫期 施药
原文传递
苎麻四大害虫的防治
7
作者 曹涤环 《湖南农业》 2003年第9期14-14,共1页
1.苎麻夜蛾 俗称摇头虫、摆头虫。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幼虫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麻叶。苎麻夜蛾成虫是一种褐色蛾子,老熟幼虫有黄色带黑线、黑色带黄线、淡绿色带红线等体色,头部呈红色或棕黄色。... 1.苎麻夜蛾 俗称摇头虫、摆头虫。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幼虫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麻叶。苎麻夜蛾成虫是一种褐色蛾子,老熟幼虫有黄色带黑线、黑色带黄线、淡绿色带红线等体色,头部呈红色或棕黄色。蛹茶褐色,卵扁圆形米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害虫 防治 苎麻夜蛾 黄蛱蝶 苎麻天牛 赤峡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