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封闭时空分布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39
1
作者 付广 于丹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5,共6页
对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的发育、活动史进行了研究,利用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的泥质含量对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封闭性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西南部在830~1800m处形成垂向封闭,而... 对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的发育、活动史进行了研究,利用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的泥质含量对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封闭性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西南部在830~1800m处形成垂向封闭,而其东北部在640~1580m处形成垂向封闭.苏仁诺尔断裂在大磨拐河组内除东北部的大二段垂向封闭性差外,其余部分均为垂向封闭;在南二段内除I 340测线以南局部封闭性差外,其余均为垂向封闭;在南一段仅I 360~I 420测线之间和X848测线以西地区为垂向封闭,其余地区封闭性差.对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封闭性的时空分布与油气分布、源岩排烃史关系的研究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对油气聚集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①断裂垂向封闭纵向分布的差异性造成了油气聚集层位的差异性;②断裂垂向封闭平面和时间分布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聚集沿断裂分布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苏仁诺尔断裂 垂向封闭 时空分布 断面压力 泥质含量 油气聚集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垂向封闭性演化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付广 刘江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共4页
为了研究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演化,在分析其发育及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断裂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研究了其垂向封闭性。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在大一段内均垂向封闭,且分布于整个空间。苏仁诺尔断裂带在... 为了研究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演化,在分析其发育及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断裂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研究了其垂向封闭性。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在大一段内均垂向封闭,且分布于整个空间。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演化分析表明,乌39号断裂和乌76号断裂分别于伊敏组沉积末期和青山岗组沉积早期开始形成垂向封闭性,之后随埋藏深度增加,断裂面压力增大,断裂带垂向封闭性逐渐增强。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内的垂向封闭性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的聚集与保存;断裂带的垂向封闭形成时期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的匹配关系较好,有利于油气大规模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段 垂向封闭 断裂面压力 泥质含量 苏仁诺尔断裂带
下载PDF
苏仁诺尔断裂遗留渗漏通道垂向封闭形成时期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贵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0,共5页
为了研究苏仁诺尔断裂遗留渗漏通道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对其静止后遗留的渗漏通道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断裂停止活动后主要存在未完全闭合的倾斜裂缝、垂直裂缝和破碎带3种渗漏通道。在断裂遗留渗漏通道封闭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 为了研究苏仁诺尔断裂遗留渗漏通道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对其静止后遗留的渗漏通道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断裂停止活动后主要存在未完全闭合的倾斜裂缝、垂直裂缝和破碎带3种渗漏通道。在断裂遗留渗漏通道封闭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确定方法得到:可通过裂缝面压力等于泥岩塑性极限时期确定未完全闭合倾斜裂缝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可通过SiO2和CaCO3形成第一个沉淀带时期确定垂直裂缝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可利用油气通过断裂渗滤运移速度等于零或SiO2和CaCO3形成第一个沉淀带时期确定破碎带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通过苏仁诺尔断裂不同遗留渗漏通道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与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关系得到,未完全闭合倾斜裂缝和破碎带在青元岗组沉积时期断裂停止活动后马上形成垂向封闭,早于南一段源岩的大量排烃期,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聚集与保存。苏仁诺尔断裂西南部和东北部垂直裂缝分别于古近纪早期、新近世末期—现今形成垂向封闭性,均晚于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不利于油气在南二段中的聚集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断裂 渗漏通道 垂向封闭 倾斜裂缝 垂直裂缝 破碎带 形成时期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CO_(2)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齐宁 薛海涛 +6 位作者 卢双舫 杨金秀 卢明月 夏萦 曹怿昕 MUHAMMAD Saqib RAYON Abrams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1,43,I0002,I0003,共13页
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西部南屯组发育天然CO_(2)气藏。利用测井、地震、岩心、生产数据等资料,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苏仁诺尔气田南屯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地层、断裂带)、岩性模型、物性模型,分析乌尔逊凹陷南屯... 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西部南屯组发育天然CO_(2)气藏。利用测井、地震、岩心、生产数据等资料,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苏仁诺尔气田南屯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地层、断裂带)、岩性模型、物性模型,分析乌尔逊凹陷南屯组的地层格架、断裂分布,以及砂岩储层和物性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气田南屯组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CO_(2)气藏主要分布于断裂活动带构造高点。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作为运移通道,对CO_(2)气藏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储层岩性和物性在控制CO_(2)气藏聚集和分布中起次要作用。该结果对寻找研究区CO_(2)气藏及后期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低孔低渗 主控因素 CO_(2)气藏 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 乌尔逊凹陷
下载PDF
海拉尔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的空间分布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付广 于丹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2期87-91,共5页
通过断裂侧向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利用断裂带中泥质含量的估算值对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在浅部地层存在侧向封闭,而在深部地层侧向不封闭或封闭性差。苏仁诺尔断裂在大一段、大二段... 通过断裂侧向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利用断裂带中泥质含量的估算值对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在浅部地层存在侧向封闭,而在深部地层侧向不封闭或封闭性差。苏仁诺尔断裂在大一段、大二段具有侧向封闭性;在南二段除T340测线以南局部范围不具备侧向封闭性或封闭性差外,大部分地区均具有侧向封闭性;在南一段仅除T360~l420测线之间和X848测线以东局部地区具有侧向封闭性外,大部分地区不具备侧向封闭性或封闭性差。根据对断层侧向封闭空间分布与油气藏分布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出苏仁诺尔断裂对油气聚集具有两方面的控制作用:①断裂侧向封闭纵向分布的差异性造成了油气聚集层位的差异性;②断裂侧向封闭平面分布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聚集沿断裂分布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断裂 侧向封闭 空间分布 泥质含量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弧形断裂结构与油藏类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6-48,137,共3页
苏仁诺尔弧形断裂是一组具有同生性质的先张扭后压扭的断层,平面上呈苏仁诺尔断层与伴生羽状断层共同组成的帚状结构。同时,受苏仁诺尔弧形断裂的控制,在断层两侧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圈闭。断层活动伴随有岩浆侵入,导致地温升高,形成CO2气... 苏仁诺尔弧形断裂是一组具有同生性质的先张扭后压扭的断层,平面上呈苏仁诺尔断层与伴生羽状断层共同组成的帚状结构。同时,受苏仁诺尔弧形断裂的控制,在断层两侧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圈闭。断层活动伴随有岩浆侵入,导致地温升高,形成CO2气藏,并改善了砂岩储层物性。同时,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原油由烃源区中心向较远的收敛段运移并富集成藏。油藏类型以背斜型及断块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 弧形断裂 断层 油藏类型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苏仁诺尔油田断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娟 李忠权 王平 《中国西部科技》 2011年第32期9-12,共4页
乌尔逊凹陷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下一步油气勘探应围绕其内七个大的断裂带进行。尤其是苏仁诺尔和巴彦塔拉两个断裂带,它们距油源区近,且具有上述对油气运聚成藏控制作用的特征。文章利用地震与地质结合的方式,建立断层圈闭系统,... 乌尔逊凹陷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下一步油气勘探应围绕其内七个大的断裂带进行。尤其是苏仁诺尔和巴彦塔拉两个断裂带,它们距油源区近,且具有上述对油气运聚成藏控制作用的特征。文章利用地震与地质结合的方式,建立断层圈闭系统,运用钻井、地震资料,通过地震相及断陷发育过程及成因机制研究,分析了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系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对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起到了极大控制作用,油气在平面上主要沿苏仁诺尔断裂分布,与断层有关的圈闭是主要封闭类型。为未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为海拉尔盆地油气生成和运移聚集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圈闭 苏仁诺尔断裂带 乌尔逊凹陷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浊积岩沉积特征
8
作者 苏向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南二段油层岩性组合、粒度分析、重矿物组合特征及断裂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对南二段的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南二段油层浊积岩主要来源于凹陷东西两侧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以...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南二段油层岩性组合、粒度分析、重矿物组合特征及断裂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对南二段的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南二段油层浊积岩主要来源于凹陷东西两侧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以西侧物源为主;岩性组合以含砾细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多呈正韵律,夹于深灰色湖相泥岩中,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常见鲍玛序列的B段,底部常见冲刷面;粒度概率曲线和C–M图均具有典型浊流沉积特征;南二期,控陷断层活动强烈,地震活动为主要诱发产生滑塌的外界机制,处于同沉积断层活动区域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容易向下降盘一侧深水区域发生二次搬运,形成一系列与断层走向相垂直的滑塌浊积岩砂体。研究结果为海拉尔盆地进一步的勘探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油田 南二段油层 浊积岩 沉积特征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油田地质特征描述
9
作者 邵英梅 武云石 《化工管理》 2018年第24期6-6,共1页
苏仁诺尔油田属于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在已开发的区块中,注水难度大,油井受效缓慢,开发效果差。如何改善已开发区块开发效果,挖掘未动用储量开发潜力,急需储层分布特征的精细研究,确定砂体展布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已开发区块... 苏仁诺尔油田属于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在已开发的区块中,注水难度大,油井受效缓慢,开发效果差。如何改善已开发区块开发效果,挖掘未动用储量开发潜力,急需储层分布特征的精细研究,确定砂体展布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已开发区块开发效果的因素,提高该油田的动用程度及开发效果,通过研究探索一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层精细对比方法,确保井间油层对比的准确性,真实的反映地下储层的实际连通情况,并经得起生产动态验证;建立南二段油层沉积相模式,有利于更好的指导开发区块后期的有效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油田 地层划分 沉积相 油水分布
下载PDF
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玲娜 付广 王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利用泥岩涂抹系数对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性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苏仁诺尔断裂在浅部地层内侧向封闭性好,在深部地层内侧向封闭性差。苏仁诺尔断裂在大一段、大二段地层内侧向封闭性好,在南二段仅Ⅰ340测线以南局部侧向不封闭或封... 利用泥岩涂抹系数对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性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苏仁诺尔断裂在浅部地层内侧向封闭性好,在深部地层内侧向封闭性差。苏仁诺尔断裂在大一段、大二段地层内侧向封闭性好,在南二段仅Ⅰ340测线以南局部侧向不封闭或封闭性差,其余大部分地区侧向封闭,在南一段仅在Ⅰ360—Ⅰ420测线之间和x848测线以东地区侧向封闭性好,其余大部分地区侧向封闭性差。通过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空间分布与油气藏分布关系研究,得到苏仁诺尔断裂对油气聚集具有两方面的控制作用:①断裂侧向封闭纵向分布的差异性造成油气聚集层位的差异性;②断裂侧向封闭平面分布的差异性决定油气聚集沿断裂分布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北 苏仁诺尔断裂 侧向封闭 空间分布 泥岩涂抹系数
下载PDF
苏仁诺尔断裂在不同构造运动时期垂向开启程度及油气聚散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泽哺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在分析苏仁诺尔断裂发育特征及模拟古构造应力场的基础上,利用构造运动期间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苏仁诺尔断裂走向之间的夹角,对其在4次构造运动期间与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开启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在不同构造运动期间垂向... 在分析苏仁诺尔断裂发育特征及模拟古构造应力场的基础上,利用构造运动期间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苏仁诺尔断裂走向之间的夹角,对其在4次构造运动期间与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开启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在不同构造运动期间垂向开启程度是不同的,其西南部和东北部在同一构造运动期间垂向开启程度也不相同.研究苏仁诺尔断裂不同构造运动时期内的垂向开启程度与南一段源岩排烃史关系得到,伊敏组晚期的第3次构造运动正是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开启成为南一段源岩生成排出油气向南二段储集层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且其在大一段盖层内的垂向开启程度不是很高,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内聚集与保存,是南二段油气富集成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此时期苏仁诺尔断裂东北部垂向开启程度明显低于西南部的开启程度,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相对较好,这是造成苏仁诺尔断裂东北部油气较西南部更富集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断裂 构造运动时期 垂向开启程度 油气富集 油气聚散
下载PDF
苏仁诺尔油田301区块南二段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甘娟娟 李忠权 +2 位作者 段新国 罗春 张勇军 《中国西部科技》 2011年第30期10-11,31,共3页
为了弄清苏仁诺尔油田301区块南二段沉积岩沉积特征,从而进一步对该区进行沉积相及亚相的研究。从多口井岩芯着手,对其岩石特征、颜色、结构、构造、古生物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苏301区块南二段地层先期为水下冲积扇和... 为了弄清苏仁诺尔油田301区块南二段沉积岩沉积特征,从而进一步对该区进行沉积相及亚相的研究。从多口井岩芯着手,对其岩石特征、颜色、结构、构造、古生物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苏301区块南二段地层先期为水下冲积扇和深湖—半深湖的环境下沉积成岩,后期又在湖底出现滑塌浊积扇沉积。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近岸水下扇相和深湖—半深湖泥相,研究区西北近物源为近岸水下扇相,东南部远物源区为深部—半深湖泥相,从而对301区块油层的精细研究及其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油田 301区块 沉积特征
下载PDF
苏仁诺尔断裂伴生和派生裂缝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广军 崔广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在古裂缝面压力和古镜质体反射率恢复的基础上,对苏仁诺尔断裂伴生和派生的未完全闭合倾斜裂缝和垂直裂缝于大一段盖层内的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进行了恢复,结果得到未完全闭合倾斜裂缝于青元岗组沉积初期于大一段盖层内开始形成垂向封闭... 在古裂缝面压力和古镜质体反射率恢复的基础上,对苏仁诺尔断裂伴生和派生的未完全闭合倾斜裂缝和垂直裂缝于大一段盖层内的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进行了恢复,结果得到未完全闭合倾斜裂缝于青元岗组沉积初期于大一段盖层内开始形成垂向封闭性,与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近于同期,对于封闭南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气是有效的。苏仁诺尔断裂西南部伴生和派生垂直断裂缝在古近纪早期于大一段盖层内处于二氧化硅或碳酸盐第一个沉淀带内垂向封闭,之后二氧化硅或碳酸盐溶解垂向开启,目前又正进入二氧化硅或碳酸盐第二个沉淀带内形成垂向封闭。而苏仁诺尔断裂东北部伴生和派生的垂直裂缝于新近世末期至现今于大一段盖层内才开始进入二氧化硅或碳酸盐第一个沉淀带形成垂向封闭性,不仅晚于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而且封闭时间短,对于封闭南一段源岩生成排出油气的有效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断裂 裂缝 垂向封闭 形成时期 裂缝面压力 镜质体反射率
下载PDF
苏仁诺尔油田S区块南二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桂花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1-63,共3页
通过对苏仁诺尔油田S区块南二段油层组岩心观察、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主力油层南二段Ⅱ油组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表明,其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整体均较强,是导致开发过程中单层突进现象严重、稳产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南二段 苏仁诺尔油田
下载PDF
苏仁诺尔油田苏301区块油水分布及主控因素分析
15
作者 苗秀青 薛海涛 +4 位作者 杨金秀 卢双舫 刘爽 薛松 李晨晖 《河南科学》 2017年第3期437-445,共9页
苏仁诺尔油田位于复杂断陷盆地,具有储层预测难、油水关系认识不清等特点,本文应用油藏描述方法,根据录井、测井、地震及试油等资料,通过对研究区南屯组的单井油水平面分布、连井油藏剖面和地震剖面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南屯组的油... 苏仁诺尔油田位于复杂断陷盆地,具有储层预测难、油水关系认识不清等特点,本文应用油藏描述方法,根据录井、测井、地震及试油等资料,通过对研究区南屯组的单井油水平面分布、连井油藏剖面和地震剖面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南屯组的油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苏仁诺尔油田苏301区块南屯组油层主要分布在南一段顶部一油组(n1-1)和南二段底部二油组(n2-2).根据南一段各油组烃源岩厚度、南一段和南二段之间的不整合面、南屯组各油组的油水分布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认为苏仁诺尔油田苏301区块n1-1油组为主力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储存在n1-1油组,并逐渐向东西两侧高部位运移至n2-2油组,形成岩性油藏.综合分析认为,苏301区块南屯组油水分布特征受构造-岩性控制,烃源岩、砂体分布共同控制了该地区南屯组的油水分布特征.该认识将指导该地区开发,为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及扩边开发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油田 苏301区块 岩性油藏 油水分布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16
作者 杨少英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苏仁诺尔油田位于乌尔逊凹陷北部乌北次凹中部隆起带,整体为“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南洼槽烃源岩发育,源岩充足,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沟通油源,形成多层位含油,纵向上存在三套主要含油气层系:南二段,南一段和铜钵庙。研究发现苏仁诺尔... 苏仁诺尔油田位于乌尔逊凹陷北部乌北次凹中部隆起带,整体为“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南洼槽烃源岩发育,源岩充足,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沟通油源,形成多层位含油,纵向上存在三套主要含油气层系:南二段,南一段和铜钵庙。研究发现苏仁诺尔油田油藏分布主要受断层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靠近主断裂的断鼻构造,向上油气沿断层运移到构造高部位在南二段聚集成藏,向下断层与铜钵庙源储对接,在铜钵庙顶部聚集成藏。通过对苏仁诺尔断裂带断层展布特征、类型及断层平面、剖面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油田 断层 油气成藏 控制作用
下载PDF
精细解释技术在苏仁诺尔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淑芬 张海翔 +1 位作者 周冰冰 许玲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9-1193,共5页
文中以苏仁诺尔油田为例,分析了主要产油层南屯组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效果.苏仁诺尔油田处在北东向苏仁诺尔构造带上,南屯组顶底界面及内部分界面(T23)为区域标准等时面,精细对比研究时参考局部等时面,可获得高精度地层格架.油田内断裂... 文中以苏仁诺尔油田为例,分析了主要产油层南屯组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效果.苏仁诺尔油田处在北东向苏仁诺尔构造带上,南屯组顶底界面及内部分界面(T23)为区域标准等时面,精细对比研究时参考局部等时面,可获得高精度地层格架.油田内断裂关系复杂,精细断层解释结果阐明了苏仁诺尔油田内部储层不连通、注采关系不对应等现象原因,以及对油田油气聚集规律产生的影响.采用多级次断裂空间配比关系来解决开发地质问题,同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反过来验证地质问题,对于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关系调整,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仁诺尔油田 南屯组 断裂 开发地质
原文传递
超压泥岩盖层中断层垂向封闭能力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胡慧婷 王龙 +2 位作者 刘岩 秦培锐 付红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9-364,共6页
为了研究断裂在油气聚集与保存中的作用,在有、无超压泥岩盖层中断裂垂向封闭油气作用及差异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断层垂向封闭能力的对比,利用围岩排替压力与其泥质含量和压实成岩埋深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并求取断层岩排替压力,从而建... 为了研究断裂在油气聚集与保存中的作用,在有、无超压泥岩盖层中断裂垂向封闭油气作用及差异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断层垂向封闭能力的对比,利用围岩排替压力与其泥质含量和压实成岩埋深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并求取断层岩排替压力,从而建立了一套超压泥岩盖层中断裂垂向封闭能力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断裂带内,定量得出断层岩排替压力,完成苏仁诺尔断裂超压泥岩盖层内的垂向封闭性评价。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在大磨拐河组一段具有较弱的封闭能力,不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这与该断裂带油气分布广但储量丰度低这一现象吻合较好,由此证实,该方法用于定量研究超压泥岩盖层中断裂垂向封闭能力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泥岩盖层 断裂 垂向封闭能力 大磨拐河组 苏仁诺尔断裂 乌尔逊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断层垂向封闭演化史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喜 王贵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4,共4页
在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及评价标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一套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史研究方法。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断裂为例,对其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史进行了研究,得到苏仁诺尔断裂... 在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及评价标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一套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史研究方法。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断裂为例,对其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史进行了研究,得到苏仁诺尔断裂西南部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于伊敏组沉积末期形成,之后垂向封闭性逐渐增强至今。东北部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于大二段沉积末期形成,但在伊敏组沉积时期因断裂活动开启,伊敏组沉积末期又开始形成垂向封闭,逐渐增强至今。苏仁诺尔断裂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略晚于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仍可封闭住南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大量油气,有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这可能是造成该区油气主要沿苏仁诺尔断裂附近分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垂向封闭性 演化史 苏仁诺尔断裂
下载PDF
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孔凡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与盖层的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建立了一套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北凹陷苏仁诺尔油田F1断裂研究...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与盖层的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建立了一套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北凹陷苏仁诺尔油田F1断裂研究中。研究表明:苏仁诺尔油田大一段泥岩盖层约在伊敏组沉积末期开始形成封闭能力,而F1断裂与大一段泥岩盖层内断层岩封闭能力形成时期约为青元岗组二段沉积时期;F1断裂对大一段泥岩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较高,使原来大一段泥岩盖层封油气较好的时间有效性变成现今断层岩封闭油气较差的时间有效性,不利于油气在其下聚集与保存。研究结果与苏仁诺尔油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用该方法研究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盖层封闭 时间有效性 破坏程度 苏仁诺尔油田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