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创建时期苏俄、共产国际对华革命工作机构沿革(1917年11月至1922年)
1
作者 孙艳玲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1-22,223,共23页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不久,俄共(布)中央及各级党组织就开始着手在东方国家开展革命工作。为领导对华革命工作,苏俄及共产国际相继成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及其代表对推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彼此间缺乏相...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不久,俄共(布)中央及各级党组织就开始着手在东方国家开展革命工作。为领导对华革命工作,苏俄及共产国际相继成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及其代表对推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彼此间缺乏相互配合,有时甚至互相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华有关工作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苏俄 共产国际 对华革命工作机构
下载PDF
浅析苏俄地铁建筑美学特征
2
作者 盛琳 李爽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74-277,共4页
针对当前国内地铁交通建筑发展中地铁建筑设计对美学方面欠缺考虑,出现地铁造型相似等问题,文章选取苏俄地区的地铁建筑进行介绍与探讨,对这些地区地铁的建筑设计进行提炼,总结概括出建筑形式美法则及建筑的韵律节奏美学,以达到体现苏... 针对当前国内地铁交通建筑发展中地铁建筑设计对美学方面欠缺考虑,出现地铁造型相似等问题,文章选取苏俄地区的地铁建筑进行介绍与探讨,对这些地区地铁的建筑设计进行提炼,总结概括出建筑形式美法则及建筑的韵律节奏美学,以达到体现苏俄地铁建筑美学、彰显地域艺术风格的目标,为今后我国地铁建筑设计提供灵感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地铁建筑 苏俄地区 形式美法则
下载PDF
苏俄绘画在中国油画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视角的分析
3
作者 吕家成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0期81-83,共3页
论题以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分界点,从苏俄绘画发展的视角出发,将苏俄绘画进入中国前后的本土历史背景,特色及主张为切入点。着重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间跨度,从社会学、艺术史和绘画特性,对苏俄绘画引入中国后对中国油画发展产生影响所... 论题以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分界点,从苏俄绘画发展的视角出发,将苏俄绘画进入中国前后的本土历史背景,特色及主张为切入点。着重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间跨度,从社会学、艺术史和绘画特性,对苏俄绘画引入中国后对中国油画发展产生影响所体现的特征、变化,意义和苏俄绘画引入中国后,为何可以与中国油画的发展很好的契合,进行考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绘画 改革开放 油画
下载PDF
中国之出路:罗素关于中国走苏俄道路的论说演变
4
作者 彭姗姗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123,共12页
罗素起初反对中国走苏俄道路,离华前夕却建议中国效仿苏俄,离华后又提出了宪政方案和苏俄方案两种大相径庭的建议。罗素论说的演变,一方面受到教职员索薪运动、国是会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等新的现实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他不断发展两... 罗素起初反对中国走苏俄道路,离华前夕却建议中国效仿苏俄,离华后又提出了宪政方案和苏俄方案两种大相径庭的建议。罗素论说的演变,一方面受到教职员索薪运动、国是会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等新的现实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他不断发展两种冲动理论的结果。从哲学上看,两种冲动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对于古希腊以来手和脑的二元区分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这使得二者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具有本质不同。罗素与毛泽东的不谋而合显示,中国之出路既非美国道路或德国道路,也非步趋苏俄,而是基于中国革命实践的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 苏俄道路 《中国问题》 《工业文明之前景》 毛泽东
下载PDF
隔空参与:鲁迅与苏俄文艺论战
5
作者 李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普列汉诺夫 苏俄文艺论战 “同路人”文学
下载PDF
译介与重铸:苏俄资源与创生期的中国左翼文论——以1930年前后“托尔斯泰评论”热为考察视角
6
作者 覃昌琦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80,共12页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享有世界性声誉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1908—1911年间,俄苏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刚兴起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都把目光聚焦在托尔斯泰“重新估值”上,形成了俄苏文化界的论争势态。这一时期列宁的“托尔斯泰论”具...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享有世界性声誉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1908—1911年间,俄苏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刚兴起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都把目光聚焦在托尔斯泰“重新估值”上,形成了俄苏文化界的论争势态。这一时期列宁的“托尔斯泰论”具有正本清源的效用,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经典文本。随着俄苏“托尔斯泰论”译介到中国,并在1928年托氏百年诞辰纪念时达到小高潮,“托尔斯泰论”也成为这一时期被频繁谈论的话题。探讨国内托尔斯泰评价的俄苏资源,托尔斯泰接受如何经译介、征引到论述而具有文论化特质,这对考察创生期的中国左翼文论从“重新估值”托尔斯泰的思想训练到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状貌,以及审视文论史视野下的中国左翼文学自身理论体系构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资源 托尔斯泰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左翼文学
下载PDF
政法法学的“偏执”抑或法教义学“误入歧途”?——评《法学知识“去苏俄化”的表达与实质——以刑法学为分析重点》一文
7
作者 李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1-81,共11页
2006年陈兴良教授发表《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一文,标志着刑法知识“去苏俄化”潮流的初步展开。邵六益博士《法学知识“去苏俄化”的表达与实质——以刑法学为分析重点》一文,从政法法学的视角对法学知识特别是刑法学知识的“去苏俄化... 2006年陈兴良教授发表《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一文,标志着刑法知识“去苏俄化”潮流的初步展开。邵六益博士《法学知识“去苏俄化”的表达与实质——以刑法学为分析重点》一文,从政法法学的视角对法学知识特别是刑法学知识的“去苏俄化”命题提出批评。该文认为,法学知识的“去苏俄化”命题,表面上是试图“去政治化”,实际上却陷入另一种政治逻辑,亦即西方式的“自由主义”的刑法模式。应该说,该文对“去苏俄化”命题存在诸多误解和过度解读,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赋予“去苏俄化”过多的政治含义,后者源于政法法学对政治的过度关注,容易使法学成为政治的附庸。中国刑法学没有单独的政治逻辑,而是以刑法典的政治逻辑作为自己的当然逻辑。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命题,既没有全面搁置价值判断,也没有隔断政治因素通过刑事政策进入刑法的可能,因此,没有割裂刑法与政治的良性沟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去政治化 政法法学 法教义学 犯罪论体系
下载PDF
韦素园的苏俄文学译介考察
8
作者 刘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14,共7页
作为五四后期新文学社团“未名社”的核心骨干力量和《莽原》半月刊的执行编辑,韦素园翻译出版了大量苏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借助史料的挖掘、梳理和文本细读的方法考察韦素园的苏俄文学译介情况,... 作为五四后期新文学社团“未名社”的核心骨干力量和《莽原》半月刊的执行编辑,韦素园翻译出版了大量苏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借助史料的挖掘、梳理和文本细读的方法考察韦素园的苏俄文学译介情况,可以发现他的文学译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译介生涯早期作品较少,但发表了不少有关苏俄作家及作品的述评文章,体现了他深厚的苏俄文学研究功底。其二,“梭罗古勃情结”强烈。这表明他早期文学译介的风格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俄罗斯十九世纪末颓废派文学的特点,其色调悲观、阴暗,颓废气息浓厚。其三,未名社成立后,致力于革命进步文学作品和革命文艺理论的译介,对唤起民众的反压迫抗争意识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早期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素园 未名社 苏俄文学 译介 梭罗古勃情结 革命文艺理论
下载PDF
苏俄心理学主流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取向
9
作者 吴弦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的10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只在苏俄心理学体系内成为主流,但在其他所有国家都被边缘化,其根本性原因是苏俄社会及文化的独特性。20世纪2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 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的10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只在苏俄心理学体系内成为主流,但在其他所有国家都被边缘化,其根本性原因是苏俄社会及文化的独特性。20世纪2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标签和符号。在20世纪前半叶苏联的社会及政治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成为苏俄的主流心理学,这是维果茨基和其他一大批苏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苏俄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最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苏俄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 维果茨基 鲁宾斯坦
下载PDF
概述苏俄音乐汉学的建立史及其视域下20世纪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
10
作者 崔璇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9期94-97,共4页
我国钢琴艺术以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包容并兼的发展理念,在国际上树立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旗帜。作为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对20世纪中国钢琴发展的研究,颇具史学与艺术理论等学术价值。苏联(俄罗斯)音乐汉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其前... 我国钢琴艺术以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包容并兼的发展理念,在国际上树立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旗帜。作为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对20世纪中国钢琴发展的研究,颇具史学与艺术理论等学术价值。苏联(俄罗斯)音乐汉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其前瞻的课题,空前的规模和独特的视角成为中国20世纪音乐文化的国际化研究重地。本文援引苏俄史料,梳理了苏俄音乐汉学建立与发展的三个时期所呈现的特征--从研究素材的原始积累到以乐器为研究对象再到以作品为主的研究脉络。并在苏俄音乐汉学的研究视角下对起源、教育、创作、表演及儿童音乐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钢琴艺术在20世纪的成就以及研究人员和艺术家的贡献和我国钢琴艺术民族化、国际化的发展历程。由此可见学科互联,国际合作在艺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及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音乐汉学 中国钢琴 20世纪
下载PDF
助益中国革命的苏俄红色报刊
11
作者 韩峰 《档案天地》 2023年第2期10-11,28,共3页
苏俄作为红色革命的开端,一直打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号召更多的民族国家反抗压迫、反抗本国的资产阶级,进而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这一口号进一步拓展,改为“全世界无产阶级... 苏俄作为红色革命的开端,一直打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号召更多的民族国家反抗压迫、反抗本国的资产阶级,进而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这一口号进一步拓展,改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一新的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苏俄 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 资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下载PDF
论胡适苏俄观的演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夏根 胡旭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苏俄的兴起及社会主义思潮对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学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受国内外时局、自由主义及实验主义的影响,胡适对苏俄始而逐步"趋近",继而被"强烈吸引"以致一定程度地"激进"与"左倾",... 苏俄的兴起及社会主义思潮对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学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受国内外时局、自由主义及实验主义的影响,胡适对苏俄始而逐步"趋近",继而被"强烈吸引"以致一定程度地"激进"与"左倾",最后终因苏俄政治体制内在缺陷的暴露及其对外的扩张行径,促使胡适与苏俄"渐行渐远",并在20世纪50年代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梦想。胡适苏俄观之演变表明:"自由民主"与"公正平等"始终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始终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思考中国出路、构造现代中国历史图景的重要资源,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存在难以割舍的交错与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苏俄 苏俄 自由主义学人 社会主义
下载PDF
苏俄非主流文学价值取向研究
13
作者 黄伟 《惠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苏俄非主流文学之所以被前苏联官方批判、排斥、压制、否定,是因为苏俄非主流文学在处理十月革命、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等重大题材时表现出迥异于苏俄主流文学的兴趣和价值取向。非主流文学关注十月革命的负面影响和阴暗面,批判时代精神... 苏俄非主流文学之所以被前苏联官方批判、排斥、压制、否定,是因为苏俄非主流文学在处理十月革命、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等重大题材时表现出迥异于苏俄主流文学的兴趣和价值取向。非主流文学关注十月革命的负面影响和阴暗面,批判时代精神的虚妄和虚伪并预言其幻灭的命运,凸显知识分子的疏离并捍卫其独善其身的终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非主流文学 苏俄文学 十月革命 时代精神 知识分子
下载PDF
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泡状肝包虫种类的研究 III.苏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崇惕 康育民 +5 位作者 崔贵文 钱玉春 王彦海 彭文峰 吕洪昌 陈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7-963,共7页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认为不能再用多房棘球绦虫称呼之。最近,我们用内蒙古的苏俄型泡状棘球蚴人工感染4只羊羔,全部阴性不能发育,说明内蒙古的本虫种不同于所谓幼虫期可以在牛羊发育的"哈萨克亚种"。为了纪念前苏联学者最早发现和叙述本种成虫,兹暂定名为苏俄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狐 苏俄棘球绦虫新种 子宫 绦虫幼虫期发育
下载PDF
民族主义的裂变——以孙中山与苏俄关系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世佑 邓文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37,共12页
关于孙中山晚年民族主义的“苏俄转向”的解释,学界一直聚讼纷纭。本文通过对已经解密的档案的分析,认为这一转向乃是孙中山在寻求国家统一过程中,与国内各政治、军事的实力角逐的结果,也是选择在华国际的势力,尤其是在与苏俄的物质援... 关于孙中山晚年民族主义的“苏俄转向”的解释,学界一直聚讼纷纭。本文通过对已经解密的档案的分析,认为这一转向乃是孙中山在寻求国家统一过程中,与国内各政治、军事的实力角逐的结果,也是选择在华国际的势力,尤其是在与苏俄的物质援助及意识形态输入之间博弈的结果,是孙中山对政治的纯技术化对待的产物。这一转向,预示着近代中国由传统的道德政治向现代的技术政治的转型,它将中国带入欧美霸权与苏俄霸权两极对抗的世界权力结构之中。孙中山晚年的民族主义在为中国奠定统一基础的同时,也使中国成为苏俄国际战略的牺牲品,民族主义与利害关系的亲缘由此得以充分体现,它所遗留的政治后果还有待进一步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孙中山 苏俄 利害关系 政治 霸权 国家统一 中国 博弈 世界
下载PDF
孙中山晚年重视舆论宣传原因探析——基于苏俄、共产国际因素的考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杰 张金超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4-157,共4页
苏俄与共产国际的影响,是孙中山晚年重视舆论宣传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为孙中山亲口承认。十月革命后,苏俄宣传理论不断完善,为其“移植理论”提供可能。苏俄、共产国际主要通过派往中国的代表来影响孙中山。“孙逸仙博士代表团... 苏俄与共产国际的影响,是孙中山晚年重视舆论宣传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为孙中山亲口承认。十月革命后,苏俄宣传理论不断完善,为其“移植理论”提供可能。苏俄、共产国际主要通过派往中国的代表来影响孙中山。“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更是面受教益。孙中山在舆论宣传思想与实践上的努力最终得到共产国际的赞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舆论宣传 苏俄 共产国际
下载PDF
也论我国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兼论构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原则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玉庭 龙长海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8,共5页
新中国的刑事立法重点移植了苏俄早期的刑事立法,而刑法理论则主要借鉴的是苏俄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刑法理论内容。在构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时,对于我国现有的刑法知识应当去苏俄化。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在去苏俄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 新中国的刑事立法重点移植了苏俄早期的刑事立法,而刑法理论则主要借鉴的是苏俄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刑法理论内容。在构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时,对于我国现有的刑法知识应当去苏俄化。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在去苏俄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坚持渐进式原则。我国刑法理论,特别是犯罪构成理论的改革,不能采用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方式,而要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略。其二,坚持全面借鉴、系统分析的原则。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还是当今的俄罗斯刑法理论,都值得我们认真、系统地进行比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三,坚持自主创新原因。我国刑法理论应兼采各家之所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以此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知识 苏俄 犯罪构成
下载PDF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最初文本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春隆 艾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关键词 苏俄政府 宣言 文本 苏维埃俄国 中国人民 对华外交 历史 北洋政府 社会主义 基本方针
下载PDF
苏俄文艺符号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形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志军 张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4-19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学术思想的不断解放,苏俄文艺符号学在文学、语言学、哲学、符号学等领域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出现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种具有选择性的接受与变形有着意识形态、宗教文化、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学术思想的不断解放,苏俄文艺符号学在文学、语言学、哲学、符号学等领域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出现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种具有选择性的接受与变形有着意识形态、宗教文化、艺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出于社会背景等原因,中国学者在对巴赫金、洛特曼、乌斯宾斯基等人符号学思想的研究中,很自然地会从意识形态视角去解读。俄罗斯民族宗教的"聚和"传统和中国文化的"聚合"思想所产生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学界强调苏俄文艺符号学各流派之间的统一性。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对"整体性"的把握也使得学界对苏俄文艺符号学的理解出现了强化规律性、消解多元性的变形。然而,随着苏俄文艺符号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学术视野的逐渐拓宽,中国学者不再一味地被动阐释和接受,转而在方法论方面创造性地做出了自己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文艺符号学 巴赫金 洛特曼 乌斯宾斯基
下载PDF
苏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与郭沫若的思想“转换”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悦坦 魏建 《长白学刊》 CSSCI 2002年第2期89-93,共5页
20世纪20年代中期 ,郭沫若的思想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对此 ,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一“转换”是由于郭沫若翻译了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所致。这与历史真实是不相符的。大量史实说明 ,苏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巨大影响 ,才是导... 20世纪20年代中期 ,郭沫若的思想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对此 ,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一“转换”是由于郭沫若翻译了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所致。这与历史真实是不相符的。大量史实说明 ,苏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巨大影响 ,才是导致这一“转换”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 郭沫若 思想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