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2”汶川地震后北川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危害及特征 被引量:49
1
作者 游勇 柳金峰 陈兴长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8-366,共9页
汶川8级地震直接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灾后遇高强度降水,已引发大规模的次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灾民安置点和灾后重建场址。以北川苏保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松... 汶川8级地震直接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灾后遇高强度降水,已引发大规模的次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灾民安置点和灾后重建场址。以北川苏保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松散固体物质条件和降水条件,总结了苏保河流域泥石流的危害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态调查法和雨洪法对泥石流流量的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后苏保河流域演变为泥石流多发区域,泥石流将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后抢险救灾公路和人类生存环境;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具有呈群发性,危害范围大、密度高,搬运能力强、激发泥石流的雨量相对偏小、多灾种复合性的特征;地震后,由于强震引发松散固体物质的剧增、地表植被破坏引起径汇流条件的变化、沟道性质的变化及沟道内形成的多级堵塞,使泥石流的规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苏保河流域 泥石流 危害特征
下载PDF
地震灾区受灾典型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以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广帅 俞伟 +3 位作者 林勇明 马瑞丰 吴承祯 洪伟 《农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9-24,29,共7页
以RS、GIS为技术支撑,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异质性特征、破碎化特征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特征对震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小流域灾后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以及进一步防范次生灾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流域原始景... 以RS、GIS为技术支撑,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异质性特征、破碎化特征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特征对震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小流域灾后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以及进一步防范次生灾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流域原始景观类型仍占主导位置,但空间形态区域不规则化加剧;地质灾害产生的微地貌景观类型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与破碎化,加剧了流域景观的不稳定性;人为干扰强烈区域及滑坡体中部沟道及滑坡后壁等区域景观空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保河流域 景观特征 空间格局 景观指数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地震灾区受灾典型小流域景观要素斑块特征——以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俞伟 张广帅 +5 位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刘奕 陈灿 李键 林勇明 《农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了促进小江流域生态恢复和景观生态合理规划设计,运用RS和GIS技术,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地震灾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景观格局和破碎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和农田是苏保河小流域的5种主要景观类... 为了促进小江流域生态恢复和景观生态合理规划设计,运用RS和GIS技术,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地震灾后北川县苏保河小流域景观格局和破碎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和农田是苏保河小流域的5种主要景观类型,其面积和周长之和分别占全流域的84.51%和73.98%;各景观类型面积大小顺序与周长大小顺序基本一致,但其各个景观要素内各斑块周长和面积分布极不均匀,尤其以阔叶林、道路和沟道最为明显;经受过自然灾害或受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景观破碎度明显高于植被覆盖区域景观;不同景观斑块形状不一,道路和沟道的形状最不规则,而光板岩形状最接近正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保河流域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