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方言的话题结构 被引量:9
1
作者 汪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70,共6页
苏州话的话题结构比普通话更发达。话题跟主语提出了区分的标准是:凡是表施事的是主语,其他是话题。话题跟述语的关系亲疏是一个连续统,最近的是关系话题,最远的是背景话题。
关键词 苏州方言 语法 话题
下载PDF
苏州方言语法引论 被引量:9
2
作者 汪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72,共13页
本文是笔者“苏州方言语法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基本设想,跟目前通行的方法有较大不同。主要包括:以字为本位,确立“字-辞-读-句”的层次结构;提出“泛化”的概念,不分“实词”和“虚词... 本文是笔者“苏州方言语法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基本设想,跟目前通行的方法有较大不同。主要包括:以字为本位,确立“字-辞-读-句”的层次结构;提出“泛化”的概念,不分“实词”和“虚词”;提出汉语语法规律有基准规律和扩展规律之分,话题和述语关系是最重要的扩展规律。笔者看重的不是“破”,而是“立”,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将是用上述方法对苏州方言语法现象进行具体处理。本文第二部分就是这样的具体工作。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其中两个问题,即苏州话的“辣、勒海、勒浪”等和“葛”。笔者诚恳地希望得到专家、同行的批评指正,以期在后面的工作中做得尽量好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语法 北京话 “的” 苏州 苏州方言 扩展规律 《世界汉语教学》 基准规 “辣” 语法功能
下载PDF
苏州方言的声调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5-55,共11页
本文是对笔者《苏州方言语音研究》这一课题的重点介绍。全文分五个部分:一、记调法,介绍我们记录苏州话声调的独特方法及用此方法记录的苏州话声调;二、连调规律,讨论连读调的规律;三、声调判别式,这是本课题的重心,提出通过声... 本文是对笔者《苏州方言语音研究》这一课题的重点介绍。全文分五个部分:一、记调法,介绍我们记录苏州话声调的独特方法及用此方法记录的苏州话声调;二、连调规律,讨论连读调的规律;三、声调判别式,这是本课题的重心,提出通过声调判别式解决因连调使单字调含混不清的问题;四、关于书面字音,即书面字音的处理法;五、字音举例,选载用上述方法记录的部分苏州话单字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字调 苏州方言 连读变调 判别式 苏州 声调系统 声调判别 阴平 字组 苏州
下载PDF
苏州方言中字母词的语音变异 被引量:2
4
作者 莫娲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01-103,共3页
在言语社区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查并归纳新派苏州方言中字母词的语音变异规律,支持苏州市年轻人构成一个言语社区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实证方法,考察字母词在苏州方言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年轻人对这一方言读法的语言态度,再从... 在言语社区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查并归纳新派苏州方言中字母词的语音变异规律,支持苏州市年轻人构成一个言语社区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实证方法,考察字母词在苏州方言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年轻人对这一方言读法的语言态度,再从方言学的角度探讨其变化发展趋势及我们对方言的态度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母词 苏州方言 语音变异 言语社区
下载PDF
苏州方言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璇 《江南论坛》 2014年第7期24-26,共3页
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小巷幽深.庭院错落。双棋盘式的水陆街道上.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各式桥梁。昆曲、评弹。浅酌低唱。韵味绵长。提及苏州,人们就自然就会想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温柔与缠绵.而这一切.在... 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小巷幽深.庭院错落。双棋盘式的水陆街道上.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各式桥梁。昆曲、评弹。浅酌低唱。韵味绵长。提及苏州,人们就自然就会想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温柔与缠绵.而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苏州方言这一文化的载体和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方言 现状 保护 文化名城 提及
下载PDF
近百年来现代苏州方言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瑜 任艳君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55-62,共8页
现代苏州方言研究成果丰硕,在谢自立《二十年来苏州方言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别从总体研究、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和苏州方言的传承保护五个方面,对近百年来的苏州方言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便学界了解现代苏州方言研究成果的总... 现代苏州方言研究成果丰硕,在谢自立《二十年来苏州方言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别从总体研究、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和苏州方言的传承保护五个方面,对近百年来的苏州方言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便学界了解现代苏州方言研究成果的总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百年 苏州方言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地方高校开设方言课程学习的实践与探讨——以苏州方言学习课程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密婷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97-98,共2页
出于文化保护意识和实际需要,苏州市职业大学开设了"苏州方言"的选修课,课程采用生活化的情景对话训练、特色化的文化知识讲解,辅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求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关键词 苏州方言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再议苏州方言教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燕 《科教文汇》 2011年第28期103-103,189,共2页
姑苏城里学习苏州话的热潮方兴未艾,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掌握苏州方言则对在苏工作有极大的便利。使苏州话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斟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 苏州方言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生 专业
下载PDF
范小青小说中的苏州方言现象研究——以《裤裆巷风流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英魁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6期99-102,共4页
范小青是当代著名苏州籍作家,《裤档巷风流记》是范小青苏州方言写作的代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苏州方言元素,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语气词、叹词,还有一些谚语、俗语、歌谣等,使小说呈现出浓郁的"苏州味"。本文通过对《裤... 范小青是当代著名苏州籍作家,《裤档巷风流记》是范小青苏州方言写作的代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苏州方言元素,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语气词、叹词,还有一些谚语、俗语、歌谣等,使小说呈现出浓郁的"苏州味"。本文通过对《裤裆巷风流记》中的方言人文情况进行分析,透视范小青小说中苏州方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小青 《裤裆巷风流记》 苏州方言
下载PDF
普通话与苏州方言部分单音节动词的差异比较
10
作者 沈密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17,共5页
普通话与苏州方言"语义对应词"除了形式的差异之外,在词义上依然存在许多方面的细微差异。尝试引用"‘词义成分—模式’分析"比较普通话与苏州方言部分单音节动词的概念义差异;通过词义的概念义及色彩义的差异比较... 普通话与苏州方言"语义对应词"除了形式的差异之外,在词义上依然存在许多方面的细微差异。尝试引用"‘词义成分—模式’分析"比较普通话与苏州方言部分单音节动词的概念义差异;通过词义的概念义及色彩义的差异比较,研究分析普通话与苏州方言对应词复杂多变的意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苏州方言 单音节动词 差异
下载PDF
苏州方言中的"脪"
11
作者 徐山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7,共2页
本文考释了苏州方言中表示"肿"义且俗字写作"海"一词的本字为"脪"字,"脪"字的上古音当为微部字,而《说文》徐铉所注的反切"香近切",记录的则是"脪"字已发生语音变化后的... 本文考释了苏州方言中表示"肿"义且俗字写作"海"一词的本字为"脪"字,"脪"字的上古音当为微部字,而《说文》徐铉所注的反切"香近切",记录的则是"脪"字已发生语音变化后的中古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方言 上古音 阴阳对转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下载PDF
普通话与苏州方言异形同义词的比较——以单音节动词为例
12
作者 沈密婷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7期76-78,共3页
本文以单音节动词为例,通过实际语言运用的例子,观察、比较了普通话与苏州方言异形同义词在搭配、意义宽窄、语体等方面存在的细微差异。
关键词 普通话 苏州方言 单音节动词 异形同义词
下载PDF
苏州方言的“得”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苏州方言
下载PDF
当代苏州方言尖团音情况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佶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40-243,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苏州方言语音也在发生变动。本文通过调查青年一辈的苏州话尖团音,展示了当代苏州方言尖团合流的概貌,说明尖团合流正以词汇扩散的方式进行着,并且简要分析了影响当代苏州方言迅速尖团合流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 苏州方言 尖团音 词汇扩散
下载PDF
美国方言保护对苏州方言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欢欢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方言词的悄然流逝反映了人们对地方文化的漠视,而方言的丧失必将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失根现象,使语言文化走向灭绝,方言保护势在必行。本文以较有代表性的方言—苏州方言为例,阐明方言消逝是对文化遗产的威胁和扼杀,并且通过历史的眼光... 方言词的悄然流逝反映了人们对地方文化的漠视,而方言的丧失必将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失根现象,使语言文化走向灭绝,方言保护势在必行。本文以较有代表性的方言—苏州方言为例,阐明方言消逝是对文化遗产的威胁和扼杀,并且通过历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法律的眼光重新审视方言的地位,探索不同领域方言的意义价值,借鉴美国对其方言保护的相关措施,总结出对苏州方言保护有益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保护 美国 苏州方言
下载PDF
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 被引量:68
16
作者 石汝杰 刘丹青 《语言研究》 1985年第1期160-166,共7页
苏州方言里头的量词,除了可以跟数词、指别词一起构成数量词组或指量词组来修饰名词外,还能单独地直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 根稻柴稻草(?)条被头被子(?)本借得来葛书(?)(?)串钥匙(?)段小花头葛布(?)(?)个糊涂朋友(?)粒饭米糁饭粒(... 苏州方言里头的量词,除了可以跟数词、指别词一起构成数量词组或指量词组来修饰名词外,还能单独地直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 根稻柴稻草(?)条被头被子(?)本借得来葛书(?)(?)串钥匙(?)段小花头葛布(?)(?)个糊涂朋友(?)粒饭米糁饭粒(?)(?) 这种量名词组,意义跟"指别词‘搿’[(?)](十数词‘一’)+量词+名词"的格式大致相同,都有确定的指示意义。但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试比较: (1a) 张纸头啥场化什么地方来葛?? (1b) 搿张纸头啥场化来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词 苏州方言 定指 用法 名词组 名词性词组 指示意义 修饰成分 变调 数词
下载PDF
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 被引量:76
17
作者 刘丹青 《语言研究》 1986年第1期7-28,共22页
0.1 苏州方言的重叠现象相当丰富,大部分形态现象都跟重叠有关。本文试从语法学(包括形态学)的角度对苏州市区方言中的重叠式作一比较全面的考察。通过考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在汉语的一种方言里,形态究竟能有多大程度的发展,能在语法... 0.1 苏州方言的重叠现象相当丰富,大部分形态现象都跟重叠有关。本文试从语法学(包括形态学)的角度对苏州市区方言中的重叠式作一比较全面的考察。通过考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在汉语的一种方言里,形态究竟能有多大程度的发展,能在语法系统中起怎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式 苏州方言 单音形容词 语法功能 苏州 重叠形式 基础形式 形态手段 形态学 普通话
下载PDF
把根留住——浅谈苏州方言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方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丽敏 《时代经贸》 2010年第8期249-250,共2页
我国众多方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给予关注和传承。本文就苏州方言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方式作一探讨。
关键词 苏州方言 语言特色 表现方式 保护传承
下载PDF
苏州方言的“仔、哉、勒” 被引量:9
19
作者 汪平 《语言研究》 1984年第2期130-143,共14页
零引言 0.1 本文讨论苏州方言的"仔、哉、勒"。"仔"和"哉"早已见于方言文学作品和其他著作中。一般认为,"仔、哉"分别相当于普通话的"了<sub>1</sub>"和"了<sub... 零引言 0.1 本文讨论苏州方言的"仔、哉、勒"。"仔"和"哉"早已见于方言文学作品和其他著作中。一般认为,"仔、哉"分别相当于普通话的"了<sub>1</sub>"和"了<sub>2</sub>"。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比较专门、深入的研究,指出"仔"和"了<sub>1</sub>"、"哉"和"了<sub>2</sub>"有共同之处,但其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有一些参差。本文在讨论"仔、哉"时,也谈到普通话轻声"了"在苏州话里的其他表达法,包括结果补语和(?)形式。这些说法跟"仔、哉"都有关系。关于"勒",前人谈得还很少。从形式上看,"勒"很象"了"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轻声 苏州 苏州方言 动词 结果补语 疑问句 否定句 否定式 持续状态 动作完成
下载PDF
苏州方言定中关系的表示方式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丹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2-95,共4页
1.引言汉语普通话表示定中关系(定语+中心语)的方式仅两种:一、直接组合;二、用结构助词“的”。而且它们不能经过配合而产生其他方式。苏州方言表示定中关系的方式要丰富得多。基本方式有四种(其中两种与普通话相同),经过配合又能产生... 1.引言汉语普通话表示定中关系(定语+中心语)的方式仅两种:一、直接组合;二、用结构助词“的”。而且它们不能经过配合而产生其他方式。苏州方言表示定中关系的方式要丰富得多。基本方式有四种(其中两种与普通话相同),经过配合又能产生两种新方式,使总数达到六种。本文拟分别介绍这些结构方式。(限于印刷条件,本文不用国际音标,没有本字的用同音字代替。) 2.基本方式(四种) 2.1 直接组合。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能够直接组合的比普通话多,不少例子用普通话说都得加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示方式 定语 集合名词 亲属关系 定中关系 动词短语 苏州方言 汉语普通话 直接组合 中心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