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加工史话(15):走在时间前面 做时间的主人——金属加工领域的全国著名劳模苏广铭、王崇伦
1
作者 曾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08年第19期3-4,共2页
2008年,创刊于1950年的《机械工人》杂志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冷、热加工两刊双双扩容为半月刊,同时,《机械工人》更名为《金属加工》。在这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本刊特开设"金属加工史话"栏目,既回顾本刊深厚的历史积淀,又... 2008年,创刊于1950年的《机械工人》杂志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冷、热加工两刊双双扩容为半月刊,同时,《机械工人》更名为《金属加工》。在这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本刊特开设"金属加工史话"栏目,既回顾本刊深厚的历史积淀,又着眼于未来,通过总结本刊悠久的办刊传统,继往开来,继续书写这部机械制造技术长卷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加工 《机械工人》 机械制造技术 热加工 苏广铭 王崇伦 劳模
下载PDF
革新能手苏广铭
2
作者 刘瀛 《奋斗》 2001年第7期68-68,共1页
工业战线的老劳模苏广铭是当年闻名全国的革新能手。第一个5年计划期间,他发明的“玉米铣刀”、“错齿片铣刀”大大地提高了工效,提前两年零三个月完成“一五”计划的生产定额。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共搞了333项发明,最多的提高工效8... 工业战线的老劳模苏广铭是当年闻名全国的革新能手。第一个5年计划期间,他发明的“玉米铣刀”、“错齿片铣刀”大大地提高了工效,提前两年零三个月完成“一五”计划的生产定额。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共搞了333项发明,最多的提高工效88倍。反映他技术革新事迹的新闻记录片《时间的主人》在全国放映,反响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广铭 中国 技术创新 劳动模范 生活经历 黑龙江
原文传递
苏广铭: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3
作者 咏森 《奋斗》 2021年第8期62-62,共1页
20世纪50年代,一部名为《时间的主人》的新闻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纪录片主人公争分夺秒忘我投身于技术创新的事迹,让所有期盼祖国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感到振奋。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就是哈尔滨的苏广铭。苏广铭是上个世纪我国工业... 20世纪50年代,一部名为《时间的主人》的新闻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纪录片主人公争分夺秒忘我投身于技术创新的事迹,让所有期盼祖国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感到振奋。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就是哈尔滨的苏广铭。苏广铭是上个世纪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那个火红的年代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1913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26年来到哈尔滨。一开始,他在日本人经营的车辆厂做学徒。那时,他每天劳作十几个小时,却吃不上一顿饱饭,还经常遭到殴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纪录片 苏广铭 技术创新 车辆厂
原文传递
“三十六棚”铁路大厂的历史变迁
4
作者 黄振宇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20期30-32,共3页
"三十六棚"铁路大厂是人们对哈尔滨车辆工厂的俗称,原址在道里区工懋街2号(1号门,是工厂正门),占地面积84万平方余米,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始建于1898年6月,是当年沙俄修筑中东铁路建立的为中东铁路服务的临时总工厂,生产... "三十六棚"铁路大厂是人们对哈尔滨车辆工厂的俗称,原址在道里区工懋街2号(1号门,是工厂正门),占地面积84万平方余米,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始建于1898年6月,是当年沙俄修筑中东铁路建立的为中东铁路服务的临时总工厂,生产任务为检修机、客、货车。这个历经百年沧桑的跨世纪老厂在我市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占地面积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大企业之一。幸运的是我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曾搬迁到与车辆厂一墙之隔的安隆街(原名板障子街)居住,半个世纪以来使我近距离地了解见证了这个老厂的岁月轨迹和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沧桑 三十六 占地面积 隆街 宋殿 苏广铭 工业总产值 自卫团 东北抗联 生产任务
下载PDF
革新技术才能更快地跃进
5
《煤炭工程》 1958年第5期3-,共1页
在全国人民大跃进声中,技术革新的重大意义已经日益明显了.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铣工苏广铭努力革新技术,在第一个五年针划期间,干了九年的活;今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才开始三个月,他又一步跨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去了.这件事情,向全国广大... 在全国人民大跃进声中,技术革新的重大意义已经日益明显了.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铣工苏广铭努力革新技术,在第一个五年针划期间,干了九年的活;今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才开始三个月,他又一步跨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去了.这件事情,向全国广大职工指出了跃进的门路.如果大家都像苏广铭那样,以革新技术的精神来实现跃进规划,那么,对于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加速社会主义的建设,是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苏广铭为什么会注意到革新技术,他的生产技术义为什么能够这么飞快提高呢?苏广铭所以能够飞跃前进的首要困素在于他的政治思想上的跃进.苏广铭的生产技术并不是一下子就提高的,他的思想水平也不是一下子就提高的.过去,他也曾有过自私的打算;但是在党的教育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广铭 机车车辆修理 第二个五年计划 技术才能 历次政治运动 思想水平 生产技术 人民日报社 列人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她追求的是对摄影事业的奉献——记好编辑刘军
6
作者 戴纪明 刘东山 《中国记者》 1987年第8期43-44,共2页
今年年初,在新华社摄影部的一次发奖大会上,一位年逾半百的女同志,在热烈的掌声中,庄重地接过穆青社长授予的棕红色“好编辑”奖杯。这是建国以来,新华社摄影部给予图片编辑的最高荣誉。获得这个荣誉的是在新闻摄影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 今年年初,在新华社摄影部的一次发奖大会上,一位年逾半百的女同志,在热烈的掌声中,庄重地接过穆青社长授予的棕红色“好编辑”奖杯。这是建国以来,新华社摄影部给予图片编辑的最高荣誉。获得这个荣誉的是在新闻摄影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30多年的共产党员、主任编辑刘军。事业——理想——奋进刘军长期主持工业摄影报道工作。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她没日没夜地在办公桌上,编发过鞍钢的腾飞,玉门油矿的新生,铁路的延伸,市场的繁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她带领摄影报道组,活跃在祖国的工业重地——东北。倪志福、王崇伦、苏广铭、老孟泰等等一大批优秀工人的形象,出现报端上,鼓舞着全国人民的斗志。她在哈尔滨主持召开的劳动模范报道座谈会明确指出,摄影报道要为宪进人物传神写照,要为民族经济振兴唱正气歌.60年代初的大庆石油会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事业 刘军 倪志福 新闻摄影 王崇伦 摄影部 工业摄影 苏广铭 经济振兴 人物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