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苏皖交界段活动特征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朋 姚大全 +3 位作者 杨源源 郑海刚 王行舟 疏鹏 《华北地震科学》 2016年第4期54-59,共6页
以郯庐断裂带苏皖交界段淮河以南段为重点,开展地形地貌、断层露头等调查工作,并开挖地质探槽,发现该段断层错断了中更新世地层。对比淮河以北段的断裂活动特征,认为郯庐断裂带苏皖交界段在淮河以南虽然第四纪仍有过活动,但其活动强度较... 以郯庐断裂带苏皖交界段淮河以南段为重点,开展地形地貌、断层露头等调查工作,并开挖地质探槽,发现该段断层错断了中更新世地层。对比淮河以北段的断裂活动特征,认为郯庐断裂带苏皖交界段在淮河以南虽然第四纪仍有过活动,但其活动强度较弱,而该地区其他方向的断裂截切作用是其活动性减弱的一个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苏皖交界 中更新世 淮河
下载PDF
苏皖交界北西向断裂构造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颖平 翟洪涛 +1 位作者 赵朋 李光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10,共6页
苏皖交界近年来不断有地震发生,2012年7月发生了Ms4.9级地震,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其社会影响大。在此震情形势下,本文通过分析苏皖交界北西向断裂构造的活动特征、北西向断裂构造与历史破坏性地震及现代2.0级以上地震间的关系,认为苏皖交... 苏皖交界近年来不断有地震发生,2012年7月发生了Ms4.9级地震,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其社会影响大。在此震情形势下,本文通过分析苏皖交界北西向断裂构造的活动特征、北西向断裂构造与历史破坏性地震及现代2.0级以上地震间的关系,认为苏皖交界区域沿扬州—六合—高邮—盱眙—洪泽—带被北西向的自来桥—来安断裂和无锡—宿迁断裂所夹持的区域,未来有发生Ms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应关注其未来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交界 北西向断裂构造 构造背景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苏皖交界北部井水位群体性异常综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 刘耀炜 +3 位作者 孙小龙 方震 黎哲君 陶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93-95,共3页
1研究背景自2014年以来,苏皖交界北部3口流体观测井水位出现群体性异常变化,即淮北皖22井、睢宁苏02井、睢宁苏03井的水位出现同步转折变化(图1),且睢宁苏03井水温出现准同步变化。这些异常在空间上具有集中性,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异常... 1研究背景自2014年以来,苏皖交界北部3口流体观测井水位出现群体性异常变化,即淮北皖22井、睢宁苏02井、睢宁苏03井的水位出现同步转折变化(图1),且睢宁苏03井水温出现准同步变化。这些异常在空间上具有集中性,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异常形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交界 井水位 群体性异常 水文地质参数 潮汐因子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对省际匪患的治理——以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郝天豪 岑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3,共9页
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匪患严重,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际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特别的政治形势、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适合土匪活动,使得土匪流窜泛滥、独剿无功,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引发恶性循环。北京政府前后三次选派人员督办剿匪... 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匪患严重,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际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特别的政治形势、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适合土匪活动,使得土匪流窜泛滥、独剿无功,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引发恶性循环。北京政府前后三次选派人员督办剿匪,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地区匪患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剿匪督办这一职务上讲,由于在人选确定和操作运行各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职能的发挥,这是剿匪收效不著的直接原因。从兵匪关系上看,这一地区兵匪现象严重,增加了匪患治理的难度。从匪患根源上看,这一地区的匪患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民国政府 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 四省剿匪督办 徐州
下载PDF
苏皖交界地区方言古泥来母读音的分混与演变
5
作者 侯超 吴生毅 《中国方言学报》 2019年第1期14-23,共10页
苏皖交界地区古泥来母的读音主要有五种类型,占主导地位的是不混型(吴语型),其余类型是在不混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区域的少数方言点发生了来母细音混入泥母的自发性音变,另一些方言点在江淮官话的影响下,发生了接触式音变。泥来母... 苏皖交界地区古泥来母的读音主要有五种类型,占主导地位的是不混型(吴语型),其余类型是在不混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区域的少数方言点发生了来母细音混入泥母的自发性音变,另一些方言点在江淮官话的影响下,发生了接触式音变。泥来母的例外读音多是方言接触的结果,少数属内部演变,后者往往体现出宣州吴语铜泾小片和太高小片的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交界地区 泥来母 分混 演变
原文传递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形势和问题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汪旭颖 严刚 +1 位作者 雷宇 宁淼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7期45-48,共4页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点源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该区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从深化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 大气污染 区域联防联控 精细化管理 形势分析
下载PDF
利用SPAMS对苏皖鲁豫交界城市秋冬季污染期间PM_(2.5)来源的解析研究
7
作者 孙丹 司尧迪 韩周洋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3期86-88,共3页
2020年12月10日-13日期间,位于苏皖鲁豫交界区的宿迁市经历了一次大气污染过程。本文利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系统、大气常规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此次污染过程中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期间宿迁市PM_(2... 2020年12月10日-13日期间,位于苏皖鲁豫交界区的宿迁市经历了一次大气污染过程。本文利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系统、大气常规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此次污染过程中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期间宿迁市PM_(2.5)主要污染物源是机动车尾气,占41.0%;其次为燃煤源、工业工艺排放,贡献分别占18.3%、14.5%;扬尘源、生物质燃烧、餐饮排放也有一定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鲁豫交界城市 PM_(2.5) SPAMS 源解析 区域传输
下载PDF
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尤韵的读音及演变模式
8
作者 侯超 《语言学论丛》 2024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韵的读音有前元音型([ei]、[Y])、[i]介音型([i■u])和央元音+[u]韵尾型([■u])三种,尤韵的读音有单元音型[Y]、二合元音型[iu]、三合元音型[i■u]三种。侯尤韵的早期分合类型有[Y:Y]、[i■u:i■u]、[ei:i■u]、[■u:... 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韵的读音有前元音型([ei]、[Y])、[i]介音型([i■u])和央元音+[u]韵尾型([■u])三种,尤韵的读音有单元音型[Y]、二合元音型[iu]、三合元音型[i■u]三种。侯尤韵的早期分合类型有[Y:Y]、[i■u:i■u]、[ei:i■u]、[■u:i■u]四种,它们是方言内部音变的结果,前两种属于殊途同归,第三种属于殊途异归,第四种属同途同归(主元音同),这四种类型均源自北部吴语共同的底层形式[*eu:*ieu]。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尤韵的读音呈现出层次叠置的特征,通过吴语内部不同读音类型之间的竞争,以及吴语和江淮官话之间的竞争,侯尤的读音呈现出复杂的混合型面貌。由于江准官话的强势地位,侯尤韵的音韵格局正在被[■u:i■u]分立型逐步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交界地区 吴语 侯尤韵 演变
原文传递
基于模式模拟的苏皖鲁豫交界区典型月份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先富 周志凌 蔡菁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5-375,共11页
基于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2019年1月、7月苏皖鲁豫交界区本地排放对PM_(2.5)污染水平的贡献以及不同污染源对PM_(2.5)浓度和化学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WRF-Chem模式合理地模拟了研究时段内苏皖鲁豫交界区PM_(2.5)的空间分布特征,PM_(2... 基于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2019年1月、7月苏皖鲁豫交界区本地排放对PM_(2.5)污染水平的贡献以及不同污染源对PM_(2.5)浓度和化学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WRF-Chem模式合理地模拟了研究时段内苏皖鲁豫交界区PM_(2.5)的空间分布特征,PM_(2.5)的化学组分中冬季NO3-含量最高,夏季SO42-含量最高.在不同的污染源中,民用源是冬季苏皖鲁豫交界区PM_(2.5)最主要的来源,贡献约为35.87%,农业源和工业源对PM_(2.5)的贡献分别为28.71%、22.17%;工业源是夏季苏皖鲁豫交界区PM_(2.5)最主要的来源,贡献达到50.57%,电力源、农业源和民用源的贡献分别为18.05%、15.14%和12.22%.从各污染源对PM_(2.5)污染贡献量的小时变化上看,工业源和民用源对冬季PM_(2.5)贡献量呈现明显的双峰双谷变化特点,其它污染源对PM_(2.5)贡献量的小时变化特征都不明显.冬季应通过控制民用源和工业源的排放来减轻苏皖鲁豫交界区PM_(2.5)污染,夏季应通过控制工业源和农业源的排放来减轻PM_(2.5)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Chem模式 PM_(2.5) 化学组分 来源解析 苏皖鲁豫交界
原文传递
1974年和1979年溧阳两次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储飞 王韶稳 +3 位作者 张毅 谈昕 袁泉 徐如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7-403,526,共7页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 1974年和1979年在苏皖交界的溧阳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别计算这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与余震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均为NW走向。计算得出溧阳1979年地震震中位置处于1974年地震引发的静态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应力变化值约0.001 MPa,表明1974年地震的发生对1979年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应力变化值较小,未能造成直接的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震源机制解 苏皖交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