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文艺》的命运和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命运——《俄罗斯文艺》创刊三十年感言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泽霖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俄罗斯文艺》 俄罗斯文学研究 创刊 苏联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五十年代 七十年代 文学译介
原文传递
寻墓者的足迹——蓝英年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先飞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9,159,共11页
蓝英年先生,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教授,1933年生,江苏省吴江人。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曾在北京俄语学院、山东大学外语系、河北大学外语系执教,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指导研究生。1989-1991年赴苏联讲学两年... 蓝英年先生,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教授,1933年生,江苏省吴江人。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曾在北京俄语学院、山东大学外语系、河北大学外语系执教,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指导研究生。1989-1991年赴苏联讲学两年。1993年离休。长期致力于俄苏文学教学、翻译、研究工作。主要译著有《滨河街公寓》(与人合译)、《阿列霞》、《库普林中短篇小说选》、《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回忆果戈理》、《亚玛街》、《日瓦格医生》(与人合译)、《邪恶势力》(与人合译)和《塞纳河畔》等。随笔集有《青山遮不住》、《寻墓者说》、《冷月葬诗魂》、《被现实撞碎的生命之舟》、《苦味酒》、《利季娅被开除出作协》、《历史的喘息》和《回眸莫斯科》。本刊特委托河南大学文学院张先飞先生就中国当代俄苏文学研究与翻译等问题采访蓝英年教授,并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谈录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苏联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1933年 1955年 1991年 1993年 中短篇小说 山东大学 河北大学 文学教学 研究工作 中国当代 河南大学 外语系 果戈理 江苏省 研究 合译 塞纳河 恶势力
下载PDF
换一种眼光看伏伦斯基
3
作者 许延 《南平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本文认为伏伦斯基并非花花公子 ,他对安娜的爱是真诚的 ,安娜之死主要是性格造成的。
关键词 伏伦斯基 人物评价 苏联文学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近代 小说
下载PDF
记录社会变革与人的命运的伟大史诗——《静静的顿河》散论
4
作者 臧恩钰 李春林 《保定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73-76,共4页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从顿河草原写到彼得堡、莫斯科直到国境的广阔时空,对俄奥之战、十月革命乃至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均有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具有史诗的质素。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表明,他不独是苏俄特...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从顿河草原写到彼得堡、莫斯科直到国境的广阔时空,对俄奥之战、十月革命乃至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均有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具有史诗的质素。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表明,他不独是苏俄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阶层的典型人物形象,而且体现着历史变革中恶的形式与人的内心世界中善的本性的二律背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文学研究 小说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艺术成就
下载PDF
穆木天晚年外国文学理论翻译手稿移交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
5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3-173,共1页
这批手稿是穆木天被错划为“右派”后,从讲台退至“后台”,受命从事资料翻译以供教学之用的工作成果,在当时中国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时代背景下,其内容都是苏联文学研究和苏联的“外国文学研究”的资料,从古希腊到50年代,几乎... 这批手稿是穆木天被错划为“右派”后,从讲台退至“后台”,受命从事资料翻译以供教学之用的工作成果,在当时中国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时代背景下,其内容都是苏联文学研究和苏联的“外国文学研究”的资料,从古希腊到50年代,几乎涵盖整个东西方文学史,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左”的色彩,对于研究那段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北师大文学院将手稿全部移交穆木天家人保存,北师大档案馆和文学院保存全部复印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 穆木天 手稿 文学理论 翻译 苏联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历史性的文学理论”之建构探索——评四卷本《文学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姚霞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7,共7页
于21世纪初陆续问世的四卷本《文学理论》,展现了俄罗斯科学院在"建构历史性的文学理论"方面的初步探索和最新成果。无论是对历史主义传统的诉求,还是转向"内部研究"的尝试,都显示出俄罗斯文学学在去意识形态化的... 于21世纪初陆续问世的四卷本《文学理论》,展现了俄罗斯科学院在"建构历史性的文学理论"方面的初步探索和最新成果。无论是对历史主义传统的诉求,还是转向"内部研究"的尝试,都显示出俄罗斯文学学在去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中谋求学科发展的努力。由此也造就了四卷本《文学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耀眼的学术成就——《文学进程》。它的创新性和争议性生动地说明,"后苏联"时期的文学理论研究正处于探索性、矛盾性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后苏联文学理论研究 文学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