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散文中的士林理想人格管窥——以司马光形象的塑造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关四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5-201,共7页
在苏轼散文的丰厚文化内涵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是其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轼笔下,司马光就是他心目中德才兼备士人形象的典范,司马光身上一系列人格闪光点,就是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这可归结为三个层面:在为学层面上... 在苏轼散文的丰厚文化内涵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是其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轼笔下,司马光就是他心目中德才兼备士人形象的典范,司马光身上一系列人格闪光点,就是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这可归结为三个层面:在为学层面上,是"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在为人层面上,是"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在为官层面上,是"治国莫先于公"。透过苏轼散文中的司马光形象,可看到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形态。这对当代士林人格的提升仍有其特殊的思想价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士林理想人格 司马光形象 欧阳修形象
下载PDF
随意驱遣 姿态横生──试论苏轼散文的结构方法与布局安排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大联 汪佑民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1-83,共3页
在谋篇布局上,苏轼以善变著称。苏文求变,往往注重根据内容和体裁的不同而变,总是将描写、叙事、议论交错使用,不主故常。随意驱遣,随文而异,姿态横生。
关键词 苏轼散文 结构方法 随意驱遣 姿态横生
下载PDF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散文的特色 被引量:2
3
作者 吕秋薇 《理论观察》 200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苏轼的诗、词、散文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散文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前赤壁赋》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体现出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前赤壁赋 散文特色
下载PDF
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与创作个性
4
作者 张大联 汪佑民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4-96,共3页
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与创作个性,在语言上,注重平易自然,明快畅达,但又不乏活泼生动,圆畅流美;以散语为主,长短错落,连用排偶句,凝重与流美结合;好用善用比喻,新奇而不生硬,以自然妥贴取胜;语言形象精炼,言简意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关键词 苏轼散文 语言特色 创作个性 平易自然 圆畅流美
下载PDF
试论苏轼散文的立意
5
作者 张大联 汪佑民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5-96,共2页
苏轼散文立意“新”而“深”,他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作为“衡文”的标准,由此创造出了许多意境高远的散文作品。
关键词 苏轼散文 立意 新意:妙理 新颖深刻
下载PDF
个性化与多样化:苏轼散文风格论
6
作者 张大联 汪佑民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8-99,共2页
苏轼力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早年,苏轼大力提倡豪放、雄壮的风格,到了饱经忧患的晚年,却推崇平淡朴质的风格。这种风格在艺术渊源上吸收了韦、柳的简古,白居易的浅易,陶诗的质癯。
关键词 苏轼散文 风格论 多样化 个性化
下载PDF
简论苏门文人对苏轼散文理论的承变
7
作者 朱晓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16,共4页
苏门学风以自由和相互砥砺、相互尊重为尚,建立在志趣相投、各施所长的基础上。于散文理论,苏门文人如黄庭坚、张耒、秦观、陈师道等与苏轼的观点有承有变,有因有革,在主体论、创作论、文风论等诸多方面各展才性,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学术... 苏门学风以自由和相互砥砺、相互尊重为尚,建立在志趣相投、各施所长的基础上。于散文理论,苏门文人如黄庭坚、张耒、秦观、陈师道等与苏轼的观点有承有变,有因有革,在主体论、创作论、文风论等诸多方面各展才性,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学术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苏门 苏轼散文理论
下载PDF
浅论姿态横生的苏轼散文
8
作者 张代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0-11,共2页
苏轼的散文向来同韩、柳、欧三家并称。他广泛汲取前代各家散文的长处,融汇贯通,形成了他自己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风格。 一 苏轼的政论、史论都写得明晰透辟,滔滔雄辩,而又平易自然,这些文章多半是作者谋政、奏议、进策之... 苏轼的散文向来同韩、柳、欧三家并称。他广泛汲取前代各家散文的长处,融汇贯通,形成了他自己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风格。 一 苏轼的政论、史论都写得明晰透辟,滔滔雄辩,而又平易自然,这些文章多半是作者谋政、奏议、进策之类的文章。《进策》(《策略》《策别》《策断》)二十五篇系统地论述了宋的内外形势,抨击政治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散文 《超然台记》 散文风格 《石钟山记》 平易自然 《记承天寺夜游》 思想艺术特色 《战国策》 鲁隐公 《庄子》
下载PDF
论苏轼散文中的比喻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姝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75-79,共5页
论苏轼散文中的比喻徐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它通常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更被奉为“天才的标识”。苏轼,这位明敏而不外饰... 论苏轼散文中的比喻徐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它通常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更被奉为“天才的标识”。苏轼,这位明敏而不外饰的天才,由于其好用并且善用比喻,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散文 比喻 审美感受 似同点 宋代散文 博喻 感知过程 相异点 语言常规 本体
下载PDF
试析苏轼散文中的哲理特色
10
作者 高孟平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儒家思想 《超然台记》 积极入世 人生态度 《石钟山记》 试析 苏武 物与我皆无尽也 王安石
下载PDF
论苏轼散文创作及其对作文教学的借鉴作用
11
作者 胡纲 《学语文》 2009年第5期36-36,共1页
苏轼是一个天才文学巨匠,他在诗、文、词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是文学的集大成者。单从他的散文创作来看。苏轼散文无疑也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最为深远,直至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珍视的瑰宝。而苏轼在大量的创作... 苏轼是一个天才文学巨匠,他在诗、文、词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是文学的集大成者。单从他的散文创作来看。苏轼散文无疑也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最为深远,直至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珍视的瑰宝。而苏轼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 苏轼散文 散文创作 借鉴 集大成者 创作实践 创作经验 文学
下载PDF
“自得”之文——苏轼散文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玉兰 《乐山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28-30,40,共4页
苏轼《又答王痒书》是一篇讨论读书之法的绝妙篇什,其间所谓“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及“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云云,真可谓夫子自道,是苏轼一生求学读书的经验之谈.然而苏轼之后,人们往往惊叹其来去无端,如行云流水,“读子瞻书,见才矣,然... 苏轼《又答王痒书》是一篇讨论读书之法的绝妙篇什,其间所谓“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及“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云云,真可谓夫子自道,是苏轼一生求学读书的经验之谈.然而苏轼之后,人们往往惊叹其来去无端,如行云流水,“读子瞻书,见才矣,然似不读书者”.读书而使人感觉“似不读书”,这正是苏轼散文的功夫所在.而这功夫,笔者认为就是苏轼的“闲暇自得”.对于“自得”,苏轼本人是颇以为自豪的.他平日论文,一贯反对“程式文章,千人一律”,主张“闲暇自得”,不赞成为作文而作文,说文章“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说自己“未尝敢有作文之意”.纵览苏轼的散文,大率都是缘乎己情己心的“自得”之文,而绝少应酬阿谀之体,这是得到时人和后人的首肯的.“自得”而冠以“闲暇”并不意味作者“无思”“无虑”、文字游戏,除人们常说的自然为文外,还体现了多方面的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得” 苏轼散文 文艺性散文 苏拭 生活态度 咏物赋 “无思” 《记承天寺夜游》 审美倾向 随物赋形
下载PDF
苏轼散文中的比喻
13
作者 王士君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8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苏轼散文 比喻 钱钟书 诗文 风格
下载PDF
简析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14
作者 孟艳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2年第5期122-123,共2页
苏轼——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诗、文、词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单从散文创作来看。苏轼的散文无疑也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关键词 苏轼散文 文学 散文创作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苏轼散文的士大夫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苑丽丽 张锦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3-29,共7页
“宋型文化”所孕育的士风有其传承和创新特点。苏轼作为这种文化下的士大夫代表,融会了儒家的执着坚毅、道家的旷达闲逸、佛禅的空无观念,并臻于圆融贯通的境地。可是纵观苏轼一生,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散文呈现出... “宋型文化”所孕育的士风有其传承和创新特点。苏轼作为这种文化下的士大夫代表,融会了儒家的执着坚毅、道家的旷达闲逸、佛禅的空无观念,并臻于圆融贯通的境地。可是纵观苏轼一生,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散文呈现出了典型的士大夫精神内涵,即以“道”为理想,“仁”是实现“道”的方式,“气”是“道”形成的基础,这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士大夫 精神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文增补中
浅谈苏轼散文中的通感现象
16
作者 林俊相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苏轼散文 通感现象 《礼记·乐记》 钱钟书 听觉和视觉 修辞手法 触觉表现 修辞手段 文学作品 味觉
下载PDF
苏轼散文编年、辨伪拾补
17
作者 金诤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83-87,共5页
关键词 司马光 苏轼散文 王安石变法 苏武 海南岛 诗赋 熙宁 桑弘羊 科举 向太后
下载PDF
苏轼散文与《周易》
18
作者 杜佳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3-,共1页
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不仅受佛、道思想影响,也受《周易》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他所创作的《东坡易传》中,从苏轼的散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周易》中所体现的文学思想与艺术上的特色对苏轼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苏轼散文 《周易》 变化 比喻 和谐
下载PDF
韩愈与苏轼散文的思维视点
19
作者 余世锋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苏轼散文 韩愈 思维视点 儒家之道 《祭十二郎文》 道德修养 心灵自由 《后赤壁赋》 艺术思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下载PDF
苏轼散文的经典化历程及其文化内涵——以1127—1279年为中心 被引量:4
20
作者 裴云龙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1127一1279年是苏轼散文被"经典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里;在南宋帝王与理学型士大夫的共同作用之下,苏轼的文章被树立为文学创作与思想文化的经典。苏轼的散文在不同的解读路径中,被定位为文学风貌与文人精神、文章写... 1127一1279年是苏轼散文被"经典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里;在南宋帝王与理学型士大夫的共同作用之下,苏轼的文章被树立为文学创作与思想文化的经典。苏轼的散文在不同的解读路径中,被定位为文学风貌与文人精神、文章写作范式、知识学理反思这三层维度的典范。这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追求与介入社会的方式,也使得苏轼散文在多种场域中得以发挥其作为文学经典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散文 经典化 文化内涵 文学创作 解读方式 社会群体 思想文化 文人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