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播种方式下苜蓿与无芒雀麦人工草地的小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恒山 刘江 +2 位作者 张宏宇 刘晶 梁怀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2期175-179,184,共6页
为指导北方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和调控,以不同播种方式的2a生人工草地的头茬草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测定小气候要素的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cv.A lgonquin)与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 isLeyss cv.Carlton)在同行混播(TH)... 为指导北方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和调控,以不同播种方式的2a生人工草地的头茬草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测定小气候要素的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cv.A lgonquin)与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 isLeyss cv.Carlton)在同行混播(TH)、间行混播(JH)和单播(单播紫花苜蓿DM,单播无芒雀麦DW)方式下草地群体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紫花苜蓿处于初花期、无芒雀麦处于孕穗期时,群体内部光照强度和风速均为:单播无芒雀麦>同行混播、间行混播>单播紫花苜蓿;温度:单播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同行混播、间行混播;相对湿度:同行混播、间行混播>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浅层地温为单播无芒雀麦明显偏高,其余差异不大。株高是影响田间小气候的关键因素,不同播种方式下平均株高与0cm、20cm和40cm处平均光照强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 cm=-0.973,r20 cm=-0.994,r40 cm=-0.973,r0.01=0.959),与30cm和60cm处平均风速负相关也达到极显著水平(r30 cm=-0.959,r60 cm=-0.973)。单播无芒雀麦由于氮素养分缺乏而植株矮小,群体光截获少,光能利用率低;单播紫花苜蓿群体光截获量最大,基部光照已处于光补偿点,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同行混播和间行混播群体下部光照强度适宜,群体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并最终形成了较高的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人工草地小气候
下载PDF
不同混播方式下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生产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宏宇 杨恒山 +3 位作者 李春辉 刘晶 葛选良 张丽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2006-2007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对不同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生产力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混播低于单播,而无芒雀麦株高则混播高于单播.返青期同行混播、间行混播生产力均... 2006-2007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对不同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生产力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混播低于单播,而无芒雀麦株高则混播高于单播.返青期同行混播、间行混播生产力均高于单播苜蓿和单播无芒雀麦;苜蓿进入现蕾期之后混播生产力低于单播苜蓿而高于单播无芒雀麦,间行混播生产力高于同行混播.生长前期无芒雀麦的组分比例间行混播高于同行混播,生长后期二者组分比例趋于一致.间行混播种间干扰大于种内干扰出现的时期晚于同行混播,同行混播下无芒雀麦的竞争力总体上高于间行混播下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 同行混播 间行混播 生产力动态 种间竞争
下载PDF
两种滴灌方式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播与混播草地第一茬牧草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瑞元 曾翰国 +2 位作者 郑万菊 孙伶俐 谢开云 《草学》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在单播和混播下株高、生长速率和产量等影响,设置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2种滴灌方式和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以及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3种种植方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在单播和混播下株高、生长速率和产量等影响,设置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2种滴灌方式和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以及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3种种植方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以及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的牧草株高、生长速率,牧草产量在地下滴灌处理下显著高于地面滴灌。混播的牧草生物量介于紫花苜蓿单播和无芒雀麦单播牧草生物量之间。因此,滴灌带埋深20cm以下的地下滴灌更有利于苜蓿生长,提高苜蓿干草产量,更适于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地下滴灌 地面滴灌
下载PDF
苜蓿-无芒雀麦混播方式和比例对禾草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永亮 滕泽 张玉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44-3749,共6页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间行(A_(1))和交叉(A_(2))混播两种方式和8个紫花苜蓿密度(5,15,25,35,45,55,65和75株·m^(-2),分别记为B_(1),B_(2),B_(3),B_(4),B_(5),B_(6),B_(7)和B_(8))建植混播草地,...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间行(A_(1))和交叉(A_(2))混播两种方式和8个紫花苜蓿密度(5,15,25,35,45,55,65和75株·m^(-2),分别记为B_(1),B_(2),B_(3),B_(4),B_(5),B_(6),B_(7)和B_(8))建植混播草地,通过测定头茬禾草碳氮代谢产物含量和关键酶活性,探究混播方式和苜蓿密度对混播禾草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方式对禾草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淀粉(Starch,S)、总糖(Total sugar,TS)、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A_(2)处理高于A_(1)(P<0.05)。苜蓿混播比例对禾草SS、S、TS、SP、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活性有显著影响。随着苜蓿密度增加,禾草SS、S、TS含量呈下降-增加-下降趋势,FAA含量呈增长趋势。B_(3)处理禾草SS和TS含量最高,B_(6)处理禾草SP、FAA含量和NR、GOT活性最高。可见,禾豆交叉混播,当苜蓿比例为25株·m^(-2)时禾草碳代谢能力较高,当苜蓿比例达到55株·m^(-2)时禾草氮代谢能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碳氮代谢产物 酶活性
下载PDF
乳酸菌改善苜蓿、无芒雀麦混贮发酵品质及CNCPS蛋白组分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璐洁 范华芳 +6 位作者 孙鑫畅 张霞 腾美美 高诚泽 颜安 谢开云 万江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7-1409,共13页
为探究添加剂对不同混播比例混贮饲料品质以及蛋白组分的影响。试验以豆禾1꞉2和豆禾2꞉2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混播牧草为原料,分别设置对照和1×10^(5) cfu·g^(−1)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为探究添加剂对不同混播比例混贮饲料品质以及蛋白组分的影响。试验以豆禾1꞉2和豆禾2꞉2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混播牧草为原料,分别设置对照和1×10^(5) cfu·g^(−1)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处理,在青贮的0、1、3、7、15、30和60 d动态测定混贮饲料的蛋白组分和蛋白酶活性,并于青贮60 d后测定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氮组分。结果表明:添加剂可降低豆禾混贮饲料中的非蛋白氮和结合蛋白,降低羧基肽酶活性,同时可降低混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并增加乳酸,起到改善豆禾混贮饲料品质的作用。豆禾1꞉2为混贮原料制成的混贮饲料品质优于豆禾2꞉2;添加植物乳杆菌后的豆禾1:2混贮饲料,其pH 3.74,乳酸含量为85.3 g·kg^(−1),V-Score评分为90,发酵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植物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 蛋白酶 豆禾混播草地 青贮品质
下载PDF
施肥对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氮、磷、钾含量的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丽娟 张永亮 +1 位作者 赵海新 胡自治 《草原与草坪》 CAS 2007年第1期14-18,23,共6页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草原2号杂花苜蓿+Carlton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基肥和追肥中N,P和K元素营养配比对混播草地头茬草N,P和K含量的效应。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K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K量和苜蓿的含N量。高P或高K处理均使无芒雀麦的含N量下降。施...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草原2号杂花苜蓿+Carlton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基肥和追肥中N,P和K元素营养配比对混播草地头茬草N,P和K含量的效应。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K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K量和苜蓿的含N量。高P或高K处理均使无芒雀麦的含N量下降。施N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N量,而对苜蓿含N量影响不明显。高N处理(基肥30 g/m2,追肥45 g/m2尿素)降低了无芒雀麦和苜蓿的含K量,同时也降低了苜蓿的含P量。N,P和K营养配比为N 9.0-13.5 g/m2、P2O57.2-12.0 g/m2、K2O 12.0-18.0 g/m2时牧草N,P和K含量较高。随着草地使用年限增长,无芒雀麦的N素含量下降,苜蓿的K素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营养元素
下载PDF
苜蓿、无芒雀麦混播及单播草地产草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永亮 张丽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23-28,共6页
探讨了科尔沁地区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草量动态.结果表明:苜蓿在孕蕾~盛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初花期单播草地产草量增长最快,以后增长缓慢,到成熟期产草量达到最大.混播延长了种群产草量积累时间,混播草地最高产草量出... 探讨了科尔沁地区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草量动态.结果表明:苜蓿在孕蕾~盛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初花期单播草地产草量增长最快,以后增长缓慢,到成熟期产草量达到最大.混播延长了种群产草量积累时间,混播草地最高产草量出现时期晚于单播草地.种群产草量的净积累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苜蓿开花前).混播群落中3个杂花苜蓿+无芒雀麦群落的绝对生长率高于敖汉苜蓿+无芒雀麦群落.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地产草量快速积累期相同,不同种群产草量快速积累期有所差异.不同草地产草量的最大相对生长率出现时期相同,均出现在苜蓿孕蕾至开花期(无芒雀麦孕穗至抽穗期).播种当年混播草地产草量高于单播草地,以后二年混播草地产草量明显低于单播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产草量动态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施肥对无芒雀麦+杂花苜蓿混播草地组分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永亮 郑春芳 胡自治 《草原与草坪》 CAS 2004年第4期33-38,共6页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N肥效应最显著。高K组合(K2O180kg/hm2、P2O5572kg/hm2、、N90kg/hm2)可显著提高无芒雀麦产量及其在草群中的比例(P<0.01),而高K组合与高N组合(N135kg/hm2、K2O120kg/hm2、P2O572kg/hm2、)显著降低了杂花苜蓿头茬草的产量(P<0.05)。基肥中N对2茬草产量影响已不显著,P肥仍有利于2茬草中苜蓿生长,但产量差异不显著,只有高K组合对无芒雀麦产量影响仍然显著(P<0.01)。在混播草地中,播种时适宜的施肥量为纯N90kg/hm2,K2O120kg/hm2和P2O57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Carton无芒雀麦 草原2号杂花苜蓿 混播草地 施肥 种间竞争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潘多锋 申忠宝 +5 位作者 王建丽 高超 李道明 张瑞博 邸桂俐 钟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27-131,共5页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分析比较了混播草地与盐碱化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容重、pH、土壤全盐量和主要养分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可显著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0~30cm土层...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分析比较了混播草地与盐碱化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容重、pH、土壤全盐量和主要养分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可显著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0~30cm土层的含水量、容重、pH和全盐含量(P<0.05),4个指标分别比盐碱化草地降低9.88%、14.37%、10.56%和24.80%;种植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后土壤主要养分均增加,0~30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分别是盐碱化草地的1.41、1.29、1.09、1.15和1.39倍,种植年限越长增量越多。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改良盐碱化土壤效果明显,土壤环境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盐碱化草地 土壤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道明 申忠宝 +4 位作者 潘多锋 王建丽 张瑞博 张月学 李彩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06-109,共4页
为了探索不同混播方式对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农菁1号紫花苜蓿和农菁6号无芒雀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建植当年混播人工群落的总产量与生产力均最低,与建植第二年和第三年差异极显著(P<0.01)。产量... 为了探索不同混播方式对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农菁1号紫花苜蓿和农菁6号无芒雀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建植当年混播人工群落的总产量与生产力均最低,与建植第二年和第三年差异极显著(P<0.01)。产量比较结果为农菁1号与农菁6号1∶1混播时产量最高,产鲜草17 710.0kg·hm-2,农菁1号与农菁6号2∶1混播产量最低,产鲜草仅13 579.5kg·hm-2。豆科牧草的比例越大,人工草地的粗蛋白含量越高,品质越好,营养期优于生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生物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初级生产力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孝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无芒雀麦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季节及垂直动态进行连续4a的研究。
关键词 无芒雀麦 初级生产 人工草地
下载PDF
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生长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孝 《家畜生态》 2004年第2期29-31,共3页
 在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中,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有很大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一年内,二者生物量的动态均呈双峰曲线,峰期分别位于完熟期以及果后营养中后期。地上生物量增长最快在抽穗到成熟期,地下生物量增长最快在分蘖期到拔节期。
关键词 无芒雀麦 紫花苜蓿 混播 草地 生长发育 动态分析
下载PDF
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 被引量:53
13
作者 张永亮 王建丽 胡自治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3-49,共7页
苜蓿(M ed icag o sa tiva)与无芒雀麦(B rom us innerm is)以0.3:0.7的播种量进行混播试验,测定组分种绝对生长率(AGR)、相对生长率(RGR)、相对产量总和(RYT)以及种间竞争率(CR),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 苜蓿(M ed icag o sa tiva)与无芒雀麦(B rom us innerm is)以0.3:0.7的播种量进行混播试验,测定组分种绝对生长率(AGR)、相对生长率(RGR)、相对产量总和(RYT)以及种间竞争率(CR),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的净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单播和混播草地中杂花苜蓿的AGR和RGR平均值高于敖汉苜蓿(M.sa tiva CV.A ohan);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地生物量快速积累期相同,但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敖汉苜蓿早于杂花苜蓿(M.varia M artin.CV.C aoyuan);苜蓿在孕蕾至初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至抽穗期AGR和RGR最高,混播降低了苜蓿的AGR和RGR值;在组分频率下,春秋二季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而夏季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苜蓿的竞争力大于无芒雀麦(苜蓿的CR>1);甘农1号杂花苜蓿(M.variaM artin.CV.G annong N o.1)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在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中,光资源竞争是种间竞争的关键,温度对种间竞争有明显影响,夏季较高的温度减弱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增强了苜蓿的竞争力;夏季是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种群衰退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种间竞争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与单播群落总糖及氮素含量动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永亮 张丽娟 +1 位作者 高凯 王建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7-22,共6页
对二龄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与单播群落地上与地下部分总糖及氮素含量季节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苜蓿地上部分总糖含量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结实期和生长末期。无芒雀麦地上部总糖含量呈单峰型,果后营养期地上部总糖含量最高,生长... 对二龄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与单播群落地上与地下部分总糖及氮素含量季节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苜蓿地上部分总糖含量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结实期和生长末期。无芒雀麦地上部总糖含量呈单峰型,果后营养期地上部总糖含量最高,生长末期地上部总糖含量下降。苜蓿根系总糖含量变化动态呈双峰型,而无芒雀麦呈三峰型。单播无芒雀麦、苜蓿地上部含N量随物候期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混播草地含N量在9月初降至最低后又上升。苜蓿和无芒雀麦根部含N量动态均呈双峰型,第一个峰值在春季,第二个峰值在秋初。混播增加了无芒雀麦地上和地下部分的N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无芒雀麦 总糖 N素含量 混播草地
下载PDF
黄河谷地无芒雀麦和籽粒笕混播人工草地试验
15
作者 力格吉 《养殖与饲料》 2010年第11期59-61,共3页
在黄河谷地无芒雀麦和籽粒笕混播技术研究中,采用三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以混播中籽粒笕比例、EM微肥不同浓度拌种、播种行距为三因素,各因素的梯度设5个水平,组成11个混播方案于无芒雀麦和籽粒笕混播人工草地。结果表明,混播中籽粒... 在黄河谷地无芒雀麦和籽粒笕混播技术研究中,采用三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以混播中籽粒笕比例、EM微肥不同浓度拌种、播种行距为三因素,各因素的梯度设5个水平,组成11个混播方案于无芒雀麦和籽粒笕混播人工草地。结果表明,混播中籽粒笕比例是影响牧草产量的主要因子,牧草产量与混播中籽粒笕比例成显著正相关(r=0.93004,v=3),播种行距是影响牧草产量的次要因子,牧草产量与播种行距也成显著正相关(r=0.91027,v=3)。多年生无芒雀麦和籽粒笕混播人工草地最佳混播中籽粒笕比例、最佳EM微肥不同浓度拌种、最佳播种行距分别为18%~22%、0.8%~1.0%、30~3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D-最优设计 人工草地 混播比例 播种行距 无芒雀麦 籽粒笕 最优组合 EM肥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产量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宏宇 杨恒山 +2 位作者 肖艳云 邰继承 刘晶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冠层结构 无芒雀麦 紫花苜蓿 草产量 播种方式 农牧交错地区 集约化畜牧业 人工草地
下载PDF
单播与混播下的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永亮 王建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对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和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cv.Gannong NO.1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杂花苜蓿初花期、无芒雀麦抽穗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混播无芒雀麦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 对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和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cv.Gannong NO.1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杂花苜蓿初花期、无芒雀麦抽穗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混播无芒雀麦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单播,但在光合“午降”期间差异不明显。牧草生育时期、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对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植物个体的生理生态特性与群落稳定性的维持有密切关系。研究单播与混播下的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探寻种间竞争机理,科学地经营与管理草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甘农1号杂花苜蓿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混播草地
下载PDF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忠义 刘冬燕 +3 位作者 王会中 宗树国 吕炎 王春艳 《内蒙古草业》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于2001年利用从呼和浩特市选育的无芒雀麦和从牙克石市北方牧草研究所自繁的紫花苜蓿采用单播、混播2种栽培方式,进行产草量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播较单播无论是出苗、长势、产草量,还是牧草营养价值抗逆性方面都占明显优势,是适合本... 于2001年利用从呼和浩特市选育的无芒雀麦和从牙克石市北方牧草研究所自繁的紫花苜蓿采用单播、混播2种栽培方式,进行产草量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播较单播无论是出苗、长势、产草量,还是牧草营养价值抗逆性方面都占明显优势,是适合本地草场改良和人工种草的有效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紫花苜蓿 混播 产草量 对比试验 单播 营养价值 抗逆性 草场改良 人工种草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来幸樑 师尚礼 +4 位作者 吴芳 郝梓暄 周彤 陈建纲 赵亚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52-64,共13页
为了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不同禾草混播草地的土壤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将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均分别按1∶2、1∶1和2∶1比例进行同行混播,研究... 为了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不同禾草混播草地的土壤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将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均分别按1∶2、1∶1和2∶1比例进行同行混播,研究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苜蓿单播,紫花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对浅层(0–2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全磷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2)3种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改善土壤肥力的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混播组合。0–40 cm土层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养分的积累,而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混播对于钾素的积累效果更明显。3)混播比例的变化对浅层的速效磷、全磷,深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影响显著(P<0.05),增加苜蓿的比例,土壤养分含量增加。3种混播比例中,0–20 cm土层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配比处理1∶1和20–40 cm土层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配比处理2∶1较其他两个比例混播更有利于速效养分的积累;0–20 cm和20–40 cm土层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配比处理1∶2土壤速效钾、全钾含量最高,2∶1土壤碱解氮、全氮、全磷含量最高,而紫花苜蓿+苇状羊茅配比处理2∶1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比例混播。4)空间分布上,随着土层加深,除草地早熟禾单播和紫花苜蓿+苇状羊茅配比处理土壤全钾出现深层高于浅层现象外,其余所有混播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为浅层高于深层,呈现养分表聚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草地早熟禾 苇状羊茅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对3种草地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阚海明 徐恒康 +2 位作者 鲁佳男 孙鑫博 武菊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2-1930,共9页
为筛选出适用于农牧交错带沙荒地的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优势组合,本研究选取沙荒地常见的3种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uva L.)、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 为筛选出适用于农牧交错带沙荒地的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优势组合,本研究选取沙荒地常见的3种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uva L.)、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接种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根内球囊霉(Glomusntraradices,GI)和不接种(CK)处理。结果表明:根内球囊霉(GI)接种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和苇状羊茅接种的侵染率最高,其次是摩西球囊霉(GM),幼套球囊霉(GE)。相关分析也表明,AMF侵染率与植物株高、生物量和分蘖(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接种AMF能显著提高3种草地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和分蘖(枝)数,促进植物的生长。GI接种无芒雀麦的组合适用于农牧交错带荒滩地,为探索利用微生物高效快速的进行沙荒地植被恢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丛枝菌根真菌 退化草地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