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邵刚 李志红 +3 位作者 张祥林 耿建 孙楠 张国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围较广,每年4~9月份,该病菌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适生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鉴于此,我国应加强苜蓿黄萎病菌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病的传入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适生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苜蓿黄萎病菌的检疫与防控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亚楠 李志强 《中国奶牛》 2015年第5期51-53,共3页
苜蓿黄萎病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轮枝霉属的黑白轮枝菌,是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及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一类病原真菌,对重要饲料作物——苜蓿危害较大。本文主要从该病原菌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在中国... 苜蓿黄萎病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轮枝霉属的黑白轮枝菌,是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及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一类病原真菌,对重要饲料作物——苜蓿危害较大。本文主要从该病原菌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当前检测手段、防控措施和建议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为我国在该有害生物的检疫及防控方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分布状况 适生性分析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大豆黑痣病菌和苜蓿黄萎病菌随车轴草种子传入中国的风险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国云 《植物检疫》 2007年第S1期45-46,共2页
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车轴草种子,本文对引进车轴草种子传入大豆黑痣病菌和苜蓿黄萎病菌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为两种病菌随车轴草种子传入我国的风险较高,传入后将对我国的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关键词 车轴草种子 大豆黑痣病 苜蓿黄萎病菌 传入风险
下载PDF
广西防城港首次截获苜蓿黄萎病菌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胜光 卢兆山 +3 位作者 邱世明 奚国华 陆道 钟恒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0-183,共4页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保湿分离得到了3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目标菌VA1、VA2、VA3。该目标菌在PDA上生长迅速,菌丝生长0.8~1.0mm/d,2~3d即可生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斑点;菌落为白色圆形,边缘规则呈圆形...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保湿分离得到了3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目标菌VA1、VA2、VA3。该目标菌在PDA上生长迅速,菌丝生长0.8~1.0mm/d,2~3d即可生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斑点;菌落为白色圆形,边缘规则呈圆形,菌丝较致密,气生菌丝较少,菌落中心乳白色奶冻状;培养4~5d即后产生气生典型轮枝状分生孢子梗,7~8d后菌落中央表面因产生休眠菌丝开始变成黑褐色至黑色,20d后菌落的表面和背面大部分均变黑色,仍不产生微菌核和厚垣孢子。该目标菌的纯培养用V.albo-atrum特异引物Vaa1/Vaa2进行检测,PCR扩增后得到预期330bp的产物片段,产物序列与V.albo-atrum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100%。从而鉴定确认该目标菌为苜蓿黄萎病菌V.albo-at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检疫 口岸截获
下载PDF
荷兰进口马铃薯检测出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苜蓿黄萎病菌
5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3,共1页
从荷兰进口的一批马铃薯,却在其中检测出了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苜蓿黄萎病菌,堪称"马铃薯杀手",可导致马铃薯严重减产甚至绝产。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这批马铃薯种薯进行了销毁处理。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马铃薯种薯 检疫性有害生物 销毁处理 检测 杀手 植物病原真 苜蓿 适生区 检出
下载PDF
进境美国苜蓿草中苜蓿黄萎病菌的检疫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吴翠萍 李彬 +3 位作者 粟寒 陈贯源 戴忠军 安榆林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分离物M1。该分离物原始菌落为白色,边缘规则呈圆形,菌丝较致密,气生菌丝较少,苜蓿组织块不被菌丝覆盖,菌落生长速度为小于2.5 mm/d;M1在PDA...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分离物M1。该分离物原始菌落为白色,边缘规则呈圆形,菌丝较致密,气生菌丝较少,苜蓿组织块不被菌丝覆盖,菌落生长速度为小于2.5 mm/d;M1在PDA上进行纯培养,前6d内,菌落为白色圆形,容易产生分子孢子轮枝状分生孢子梗,7d后菌落中央表面因产生休眠菌丝开始变成黑褐色至黑色,20d后菌落的表面和背面大部分均变黑色,仍不产生微菌核和厚垣孢子。M1的DNA用V.albo-atrum特异引物Vaa1/Vaa2进行检测,PCR扩增后得到预期330 bp的产物片段,产物序列与V.albo-atrum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100%。该分离物接种苜蓿草根部,15d后引起苜蓿黄萎病的典型症状。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PCR检测结果、PCR产物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进境美国苜蓿草样品中的分离物M1鉴定为苜蓿黄萎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苜蓿黄萎病菌 鉴定
原文传递
苜蓿黄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杜洪忠 吴品珊 严进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47,共3页
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能够危害多种重要的农艺和园艺作物,是我国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根据V.albo-atrum的ITS基因序列,结合张正光设计的引物Vaa-1和Vaa-2,设计一条TaqMan探针Vaa-probe,研究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 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能够危害多种重要的农艺和园艺作物,是我国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根据V.albo-atrum的ITS基因序列,结合张正光设计的引物Vaa-1和Vaa-2,设计一条TaqMan探针Vaa-probe,研究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以更加快速、灵敏的检测出V.albo-atrum。利用该方法可检测到含V.albo-atrumDNA浓度0.0005 ng/μL以上的样品,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