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醇A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兴鑫 史婷婷 +3 位作者 董金材 王曦 李凤娇 顾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苦参醇A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苦参醇A低、中、高剂量组,在缺氧/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0,60,120μg... 目的研究苦参醇A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苦参醇A低、中、高剂量组,在缺氧/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0,60,120μg·m L^(-1)的苦参醇A。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及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苦参醇A可显著降低缺氧/复氧后CK与LDH漏出量(P<0.05,P<0.01),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P<0.01);能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P<0.01),提高SOD活性(P<0.05,P<0.01);并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苦参醇A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产物MDA,增加抗氧化酶SOD活力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醇a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苦参醇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星力 柳维艳 +1 位作者 杨立宇 张勇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4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苦参醇A(K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使用高糖诱导细胞,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KA处理细胞;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qRT-PC... 目的:探讨苦参醇A(K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使用高糖诱导细胞,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KA处理细胞;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DLX6-AS1、miR-145-5p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与RIP实验验证DLX6-AS1、miR-145-5p的靶向关系;分别将si-DLX6-AS1、pc DNA-DLX6-AS1转染至高糖诱导的细胞中,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结果:高糖诱导细胞可降低细胞活力、增高凋亡率(P<0.05),DLX6-AS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45-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KA可明显逆转高糖对细胞增殖、凋亡及DLX6-AS1、miR-145-5p表达的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与RIP实验证实DLX6-AS1能够靶向结合miR-145-5p;转染si-DLX6-AS1后细胞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降低(P<0.05),而转染pc DNA-DLX6-AS1能够明显减弱KA对高糖诱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结论:苦参醇A可能通过调控DLX6-AS1/miR-145-5p分子轴从而促进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醇a 高糖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苦参醇F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旭东 倪皓雨 +6 位作者 何金彪 李敏 胡蕴铠 龚弟鸿 姚金铃 俞捷 杨兴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究苦参醇F(KSC-F)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吡啶,703 mg/kg)、KSC-F 50 mg/kg组(KSC-F50组)、KSC-F 100 mg/kg组(KSC-F100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究苦参醇F(KSC-F)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吡啶,703 mg/kg)、KSC-F 50 mg/kg组(KSC-F50组)、KSC-F 100 mg/kg组(KSC-F100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连续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7 d以复制UC模型;与此同时,各药物组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10 d。实验期间,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及排便情况,并于末次给药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和炎症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叉头框蛋白O1(FOXO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等]的表达水平。结果KSC-F能缓解UC小鼠的体重减轻和结肠组织病变;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中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1β、IL-6、IL-17、TNF-α水平,升高血清和结肠组织中IL-10水平(P<0.05或P<0.01);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肠组织中IL-1β、IL-17、TNF-αmRNA和p-PI3K、p-p38 MAP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结肠组织中IL-10 mRNA和FOXO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KSC-F可通过抑制PI3K、Akt、p38 MAPK蛋白的激活,抑制IL-1β、IL-6、TNF-α等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减轻结肠组织炎症损伤,从而改善UC小鼠的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F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反应 干预作用
下载PDF
苦参醇F调节肠道菌群及免疫应答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改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何旭东 宋成竹 +6 位作者 倪皓雨 胡蕴铠 李敏 陈达俊 苏文涛 俞捷 杨兴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88-2095,共8页
目的探究苦参醇F(KSCF)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预测KSCF干预UC的潜在靶点。将C57BL/6J小鼠按体重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703 mg/kg)、KSCF组(100 mg/kg)和正常组,每组6只;采... 目的探究苦参醇F(KSCF)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预测KSCF干预UC的潜在靶点。将C57BL/6J小鼠按体重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703 mg/kg)、KSCF组(100 mg/kg)和正常组,每组6只;采用饮用葡聚糖硫酸钠溶液的方法建立小鼠UC模型;造模期间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脂多糖(LPS)及结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1)表达水平;检测小鼠脾脏中CD3+T、CD4+T、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变化;采用16S rDNA测序法分析结肠微生物变化。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KSCF可能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治疗UC。分子对接结果表明,KSCF与NF-κB p65蛋白结合最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KSCF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得到改善;DAI评分、血清LPS水平、结肠组织中MPO及NF-κB p65磷酸化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小鼠体重,结肠组织中SOD水平、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脾脏中CD3+T、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值显著升高(P<0.05);肠道中厚壁菌门、放线菌门、阿克曼氏菌属和乳酸杆菌属丰度增加,变形菌门丰度减少,菌群结构向正常组趋近。结论KSCF通过修复肠道微生态失调、增强免疫应答来抑制结肠炎症反应,改善肠屏障完整性来缓解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F 溃疡结肠炎 免疫应答 肠道菌群 炎症 氧化应激 16S rDNA测序
下载PDF
苦参醇提取液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绪平 陈庆梅 郑筱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1-553,共3页
关键词 苦参提取液 镇静催眠作用 实验研究 中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醇质体温敏凝胶中苦参碱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正德 林如文 刘小平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苦参碱醇质体温敏凝胶中苦参碱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NH2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乙醇(9∶1)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 L·min^(-1),柱温(25±2)℃,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苦参碱在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苦参碱醇质体温敏凝胶中苦参碱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NH2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乙醇(9∶1)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 L·min^(-1),柱温(25±2)℃,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苦参碱在1.00~100.00μg·m 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2),低、中、高浓度苦参碱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6%,98.15%,98.00%,RSD为分别为0.30%,0.69%,0.7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结果灵敏准确,专属性强,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能够用于苦参碱醇质体温敏凝胶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质体温敏凝胶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N-苄基苦参醇藤黄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侯雪峰 储著胜 +2 位作者 杨琦 吴亚先 何黎琴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8期85-86,共2页
以藤黄酸和N-苄基苦参醇为原料,在1-(3-二甲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作用下合成了目标产物N-苄基苦参醇藤黄酸酯,并研究了其合成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设计合成方法收率达到61.8%。产物的化学结构... 以藤黄酸和N-苄基苦参醇为原料,在1-(3-二甲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作用下合成了目标产物N-苄基苦参醇藤黄酸酯,并研究了其合成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设计合成方法收率达到61.8%。产物的化学结构经IR、MS、1H NMR等得到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苄基苦参 藤黄酸 合成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苦参醇提物致大鼠肝毒性的尿液代谢组
8
作者 姜鹏 孙言才 +1 位作者 蔡颖 王欣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醇提物(Sophora flavescens alcohol extract,SFAE)对大鼠尿液代谢轮廓的影响,探讨SFAE可能的肝毒性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SFAE 0、1.25、2.5g/kg,14d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ltra... 目的观察苦参醇提物(Sophora flavescens alcohol extract,SFAE)对大鼠尿液代谢轮廓的影响,探讨SFAE可能的肝毒性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SFAE 0、1.25、2.5g/kg,14d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检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组间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3组大鼠尿液中代谢物在14d后得到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出15个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其中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胆酸、甘氨胆酸、脱氧胆酸、马尿酸和肌酸与肝脏毒性关系密切,二氢鞘氨醇和酮戊二酸表达水平降低,其余13种差异代谢物表达水平升高,苦参主要干扰大鼠体内胆汁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SFAE对大鼠产生肝毒性,且肝毒性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代谢组学 苦参提物 肝毒性 尿液
下载PDF
新型植物杀虫剂0.6%苦参烟碱醇液的杀虫效果及使用技术
9
作者 焦芝省 王万才 李红云 《河南农业》 1996年第10期12-12,共1页
新型植物杀虫剂0.6%苦参烟碱醇液(商品名无名霸),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人员依据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的分析测试手段,从植物资源开发出的对农、林、果、蔬害虫有高效的杀虫剂,现已由河南省滑县五星实业集团公司批量中试生产。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苦参烟碱 杀虫效果 使用技术
下载PDF
苦参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国祥 杨宏涛 王真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选用反相BDS色谱柱,以1%醋酸水与1%醋酸乙睛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在265 nm紫外波长检测,洗脱时间90 min,流速1.0 mL.min-1,柱温(30±0.15)℃,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选用反相BDS色谱柱,以1%醋酸水与1%醋酸乙睛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在265 nm紫外波长检测,洗脱时间90 min,流速1.0 mL.min-1,柱温(30±0.15)℃,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3.0"软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苦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以苦参新醇O为参照物峰,确定35个共有峰,建立了苦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超信息特征及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等参数对不同产地苦参指纹图谱进行了数字化评价。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为苦参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苦参O HPLC 数字化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法的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10种成分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琼 何宇鸿 +3 位作者 刘璐群 张韦深 曹颖男 汪雪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404,共1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250 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280 nm(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295 nm(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他9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分别在2.110~84.40 mg·L^(-1)(r=0.9994)、7.730~309.2 mg·L^(-1)(r=0.9998)、1.570~62.80 mg·L^(-1)(r=0.9996)、0.4300~17.20 mg·L^(-1)(r=0.9993)、24.64~985.6 mg·L^(-1)(r=0.9997)、3.460~138.4 mg·L^(-1)(r=0.9994)、1.230~49.20 mg·L^(-1)(r=0.9993)、3.709~151.6 mg·L^(-1)(r=0.9999)、14.53~581.2 mg·L^(-1)(r=0.9994)和5.410~216.4 mg·L^(-1)(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8.42%(1.5%)、100.1%(0.82%)、97.92%(1.1%)、96.87%(1.2%)、100.1%(0.62%)、98.90%(0.81%)、97.96%(1.3%)、99.19%(0.90%)、99.58%(0.57%)和99.01%(1.4%)。复方苦参肠炎康片中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木通苯乙醇苷B、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苦参醇Ⅰ、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含量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作为复方苦参肠炎康片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肠炎康片 大车前苷 毛蕊花糖苷 异毛蕊花糖苷 木通苯乙苷B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苦参 苦参 槐属二氢黄酮G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法对清热通淋丸中7种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德军 贺玲 +2 位作者 樊苗苗 陶弘武 王艳荣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022-1028,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测定清热通淋丸中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醇I、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6′-羟基爵床脂素B、6′-羟基爵床脂素A和爵床脂素B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测定清热通淋丸中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醇I、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6′-羟基爵床脂素B、6′-羟基爵床脂素A和爵床脂素B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以苦参酮为内参物,建立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含量。结果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醇Ⅰ、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6′-羟基爵床脂素B、6′-羟基爵床脂素A和爵床脂素B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91~22.75μg/ml(r=0.999 5)、1.89~47.25μg/ml (r=0.999 3)、5.67~141.75μg/ml (r=0.999 7)、1.29~32.25μg/ml (r=0.999 5)、1.48~37.00μg/ml (r=0.999 6)、2.56~64.00μg/ml (r=0.999 4)、4.09~102.25μg/ml (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7.99%(1.42%)、98.44%(0.85%)、99.47%(0.92%)、96.98%(1.21%)、99.50%(0.74%)、100.00%(1.04%)和98.39%(1.32%),建立的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用于测定清热通淋丸中7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法结果准确,可用于清热通淋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清热通淋丸 三叶豆紫檀苷 苦参 苦参 槐属二氢黄酮G 6′-羟基爵床脂素B 6′-羟基爵床脂素A 爵床脂素B
下载PDF
苦参新醇F对黑素细胞氧化应激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佳晨 李晓睿 +2 位作者 吴平 赵鹏飞 李咏梅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苦参新醇F对黑素细胞氧化应激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以PIG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小檗碱,5μmol/L)组以及苦参新醇F低、中、高剂量(26、52、78μmol/L)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加入1.0 mmol/L过... 目的:探究苦参新醇F对黑素细胞氧化应激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以PIG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小檗碱,5μmol/L)组以及苦参新醇F低、中、高剂量(26、52、78μmol/L)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加入1.0 mmol/L过氧化氢(H_(2)O_(2))干预24 h,以诱导氧化应激损伤。H_(2)O_(2)刺激后,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免疫荧光检测E-钙黏素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Beclin-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新醇F不同剂量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且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P<0.05)。(2)与模型组相比,苦参新醇F不同剂量组的ROS、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且高剂量组的ROS、MDA水平低于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P<0.05,P<0.01),GSH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3)与模型组相比,苦参新醇F不同剂量组的自噬小体数目均显著增多(P<0.05,P<0.01);且中、高剂量组的自噬小体数目明显多于低剂量组(P<0.05,P<0.01)。(4)苦参新醇F中、高剂量组E-钙黏素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P<0.01)。(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苦参新醇F干预后,Beclin-1、LC3Ⅱ/LC3Ⅰ、Nrf2、P6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苦参新醇F可能通过上调Nrf2-P62信号通路,促进黑素细胞自噬,从而抵抗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F 白癜风 黑素细胞 氧化应激 自噬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痔舒适洗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志国 姚建华 +1 位作者 王婧宁 翟莹莹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痔舒适洗液中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醇Ⅰ、苦参酮、贝母兰宁、山药素Ⅲ、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含量的一测多评(QAMS)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 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2 mL...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痔舒适洗液中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醇Ⅰ、苦参酮、贝母兰宁、山药素Ⅲ、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含量的一测多评(QAMS)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 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2 mL·L^-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检测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醇Ⅰ和苦参酮),270 nm(检测贝母兰宁和山药素Ⅲ),330 nm(检测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以苦参酮为内参物,建立其他6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s),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7种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2~25.50(r 1=0.9991),1.98~49.50(r 2=0.9996),7.66~191.50(r 3=0.9993),1.59~39.75(r 4=0.9997),4.38~109.50(r 5=0.9992),0.62~15.50(r 6=0.9994),1.29~32.25μg·mL^-1(r 7=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RSD值)分别为96.94%(1.30%),99.59%(0.74%),100.13%(0.65%),98.42%(1.43%),99.37%(1.26%),97.52%(1.11%),98.50%(0.98%);痔舒适洗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QAMS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ESM)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QAMS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痔舒适洗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痔舒适洗液 三叶豆紫檀苷 苦参 苦参 贝母兰宁 山药素Ⅲ 棕矢车菊素 异泽兰黄素
下载PDF
苦参碱醇对蔬菜主要害虫的药效及其使用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建民 徐起峰 黄耀辉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年第3期38-39,共2页
苦参碱醇对蔬菜主要害虫的药效及其使用技术黄建民徐起峰(广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广州510500)黄耀辉(肇庆市植保站广东省常年气候温暖适宜蔬菜生产,复种指数高,病虫发生世代多,加上不合理使用农药,不但收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苦参碱醇对蔬菜主要害虫的药效及其使用技术黄建民徐起峰(广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广州510500)黄耀辉(肇庆市植保站广东省常年气候温暖适宜蔬菜生产,复种指数高,病虫发生世代多,加上不合理使用农药,不但收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还带来害虫抗药性发展快,给化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虫害 苦参 药效 使用方法
原文传递
三环苦参酯类前药的设计、合成及其药动学研究
16
作者 唐胜 张欣 +3 位作者 戴志廷 李迎红 宋丹青 汪燕翔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8,共9页
目的设计合成全新三环苦参酯类前药衍生物,旨在改善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苦参碱为原料,经碱水解开环、羧基成酯、12N-苄基取代、甲酯还原得到三环苦参醇母体化合物。采用两种前药制备策略,合成11个酯类前药和2个含有二硫键的前药化... 目的设计合成全新三环苦参酯类前药衍生物,旨在改善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苦参碱为原料,经碱水解开环、羧基成酯、12N-苄基取代、甲酯还原得到三环苦参醇母体化合物。采用两种前药制备策略,合成11个酯类前药和2个含有二硫键的前药化合物。选用SD大鼠测定化合物的口服药动学(PK)参数。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全新结构的三环苦参酯类前药,其结构经HR-MS、~1H-NMR、^(13)C-NMR谱确证。药动学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前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低于原药,cLogP值在合理范围内(0~4)的原药可能不适合使用前药策略来改善其药动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苦参 抗丙肝病毒 前药 原药 药动学
原文传递
槐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丽君 刘斌 石任兵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2期47-52,共6页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属 黄酮类化合物 苦参 苦参 抗菌 抗肿瘤
原文传递
紫藤茎中的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志茹 汪芝香 +2 位作者 赵建平 许琼明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850-3855,共6页
目的研究紫藤属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藤茎甲醇提取物中... 目的研究紫藤属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藤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鸢尾黄素-7-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1)、7,3′,4′-三羟基异黄酮(2)、芒柄花黄素(3)、阿佛洛莫生(4)、樱黄素(5)、鹰嘴豆芽素A(6)、7,3′,5′-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8-甲雷杜辛(8)、鸢尾苷(9)、染料木苷(10)、降紫香苷(11)、芒柄花苷(12)、葛花宁(13)、苦参醇O(14)。结论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命名为鸢尾苷A;化合物2、5、7、9~11、13、14为首次从紫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 异黄酮 鸢尾黄素-7-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 鸢尾苷A 樱黄素 葛花宁 苦参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