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检测苦味酸
1
作者 邓祥 黄小梅 +2 位作者 邓子禾 龚安界 赵华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4-3182,共9页
苦味酸(PA)作为一种高爆物和环境污染物,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荧光碳量子点(C-dots)探针,可用于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PA检测.探针采用中药材川木香为碳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在荧光碳量子点溶液中加入PA... 苦味酸(PA)作为一种高爆物和环境污染物,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荧光碳量子点(C-dots)探针,可用于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PA检测.探针采用中药材川木香为碳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在荧光碳量子点溶液中加入PA,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碳量子点的荧光被有效猝灭.结果表明,碳量子点最大激发波长为360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415 nm,荧光量子产率为28.4%.方法检测PA响应时间2 min,线性范围0.2—800μmol·L^(-1),检测限(LOD)63 nmol·L^(-1),实际水样中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8.8%—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川木香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碳量子点(C-dots) 苦味酸(pa)
下载PDF
DMF/AgNCs荧光探针检测苦味酸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兴露 代蕊 +3 位作者 邓文清 胡平越 黄科 熊小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3-247,共5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回流方法简便合成了非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簇(DMF/AgNCs),量子产率为23. 5%。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及荧光光谱(FL)对DMF/AgNCs进行了表征。当加入苦味酸(PA)后,DMF/AgNCs与PA的苯环之...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回流方法简便合成了非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簇(DMF/AgNCs),量子产率为23. 5%。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及荧光光谱(FL)对DMF/AgNCs进行了表征。当加入苦味酸(PA)后,DMF/AgNCs与PA的苯环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从而猝灭DMF/AgNCs的荧光。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PA的新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 3×10^(-9)~4. 5×10^(-8)mol/L,检测限为1. 0×10^(-9)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 993 8,对PA的检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用于环境水样中P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 荧光 银纳米簇 探针 苦味酸(pa)
下载PDF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含能化合物的比热容(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翠娜 乔小晶 +2 位作者 张同来 张建国 于文广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1-183,217,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含能化合物-3-硝基-1,2,4-三唑-5-酮(NTO)和碳酰肼(CHZ)在340~410K温度区间内、苦味酸(PA)和二硝基苯酚(DNP)在330~360K温度区间内的比热容,对所测温度区间内物质的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含能化合物-3-硝基-1,2,4-三唑-5-酮(NTO)和碳酰肼(CHZ)在340~410K温度区间内、苦味酸(PA)和二硝基苯酚(DNP)在330~360K温度区间内的比热容,对所测温度区间内物质的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进行了拟合,NTO和CHZ的比热容在所测温度区间内比热随温度变化符合一次函数:Cp=a+bT,而DNP和PA符合三次函数:Cp=a+bT+cT^2+dT^3。NTO、CHZ、DNP、PA拟合曲线的相关度分别是0.9591、0.9730、0.9968和0.9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比热容 3-硝基-1 2 4-三唑-5-酮(NTO) 碳酰肼(CHZ) 二硝基苯酚 (DNP) 苦味酸(p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