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pozyme RM IM脂肪酶催化苦瓜籽油和癸酸合成功能性油脂 被引量:6
1
作者 胡蒋宁 张超 +4 位作者 邓泽元 朱雪梅 范亚苇 李静 刘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92-97,共6页
以苦瓜籽油为原料,利用癸酸在脂肪酶Lipozyme RM IM的催化下进行结构修饰,来降低苦瓜籽油中桐酸的含量。选取底物物质的量的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得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物质的量... 以苦瓜籽油为原料,利用癸酸在脂肪酶Lipozyme RM IM的催化下进行结构修饰,来降低苦瓜籽油中桐酸的含量。选取底物物质的量的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得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物质的量的比(苦瓜籽油:癸酸)=1:4、加酶量(占底物质量的质量分数)12.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4.8h。在此最优反应条件下得到的新油脂中癸酸含量为47.12%,同时桐酸含量由反应前苦瓜籽油中的56.17%降为2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催化 癸酸 结构化 苦瓜籽油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苦瓜籽油的复凝聚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倪悦 吕怡 +2 位作者 夏书芹 贾承胜 张晓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7-241,共5页
主要研究了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苦瓜籽油微胶囊的工艺和技术。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研究了不同凝聚pH、芯壁比、壁材浓度、乳化剂对微胶囊形态、产率、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凝聚pH为3.9,芯壁比为1∶2,壁材浓度1%,乳... 主要研究了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苦瓜籽油微胶囊的工艺和技术。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研究了不同凝聚pH、芯壁比、壁材浓度、乳化剂对微胶囊形态、产率、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凝聚pH为3.9,芯壁比为1∶2,壁材浓度1%,乳化剂采用质量为乳化体系0.1%的Span80。上述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形态良好,产率和效率分别为87.7%和90.9%,平均粒径为52.376μm。使用SPME-GC-MS分析了微胶囊化前后芯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凝聚微胶囊化可以掩盖芯材的部分不良风味,改善其可食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籽油 复合凝聚微胶囊
下载PDF
苦瓜籽油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石雪萍 姚惠源 张卫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4-217,共4页
对苦瓜籽油的提取、化学成分研究以及生理活性等的做了详细的综述,并对苦瓜籽油的开发前景作了讨论。苦瓜籽油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开发应用植物资源,它的研究与开发将提高苦瓜的附加值,并且提供了一种新的食物资源。
关键词 苦瓜籽油 脂肪酸 生理活性 共轭亚麻酸(CLN)
下载PDF
新鲜的与放置两个半月的苦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小华 魏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83,共3页
主要对比分析了新鲜的苦瓜籽油和放置两个半月的苦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对比发现:放置两个半月后,苦瓜籽油的色泽开始变黄;新鲜的苦瓜籽油中9c11t13t-共轭十八碳三烯酸(α-桐酸)的含量为54.26%,而放置两个半月的苦瓜籽油中9c11t13t-共... 主要对比分析了新鲜的苦瓜籽油和放置两个半月的苦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对比发现:放置两个半月后,苦瓜籽油的色泽开始变黄;新鲜的苦瓜籽油中9c11t13t-共轭十八碳三烯酸(α-桐酸)的含量为54.26%,而放置两个半月的苦瓜籽油中9c11t13t-共轭十八碳三烯酸的含量降低到35.63%;新鲜的苦瓜籽油中9t11t13c-共轭十八碳三烯酸(α-桐酸异构体)含量2.42%,而放置两个半月的苦瓜籽油中的9t11t13c-共轭十八碳三烯酸含量增加到19.09%。这可能与9c11t13t-共轭十八碳三烯酸在空气、日光等作用下不稳定、构型易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籽油 理化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苦瓜籽油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飞 潘亚萍 杨康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利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苦瓜籽油,对苦瓜籽油的碘值、皂化值、不皂化物、熔点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并用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对苦瓜籽油甲酯化,通过GC-MS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瓜籽脂肪含量(36.81%)和蛋白含量(43.05%)都... 利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苦瓜籽油,对苦瓜籽油的碘值、皂化值、不皂化物、熔点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并用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对苦瓜籽油甲酯化,通过GC-MS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瓜籽脂肪含量(36.81%)和蛋白含量(43.05%)都较高,苦瓜籽油常温下呈蜡状白色固体,同时有特殊的刺鼻苦涩气味。熔点为53℃,不皂化物为0.9%,碘值(I)为131 g/100 g,皂化值(KOH)196 mg/g。苦瓜籽油中共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中硬脂酸(33.6%)、α-桐酸(42.3%)、β-桐酸(16.5%)、棕榈酸(1.8%)、油酸(2.3%)、亚油酸(2.9%)、花生酸(0.4%)和花生一烯酸(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籽油 脂肪酸组成 GC-MS α-桐酸 β-桐酸 熔点
下载PDF
基于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的苦瓜籽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惠玲 张瑞 +6 位作者 吴慕慈 杨宁 叶树芯 帅晓艳 江思佳 李玉保 何静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101,共11页
针对苦瓜籽油(bitter gourd seed oil,BGSO)具有不良风味,极易氧化的问题,以乳清分离蛋白、苹果果胶和壳寡糖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其进行包封,使苦瓜籽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本研究探究了苦瓜籽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工艺,... 针对苦瓜籽油(bitter gourd seed oil,BGSO)具有不良风味,极易氧化的问题,以乳清分离蛋白、苹果果胶和壳寡糖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其进行包封,使苦瓜籽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本研究探究了苦瓜籽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工艺,并对苦瓜籽油多层乳液进行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和ζ-电位测定、微观结构观察、流变学特性测试、物理稳定性测试和主要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在均质压力为600 bar,均质5次,苹果果胶浓度为3.5%(w/v),双层乳液pH为4.4,壳寡糖浓度为2%(w/v),三层乳液pH为2.2的条件下制备的三种乳液平均粒径较小,分别为460±3、670±9和1623±10 nm,多分散系数较小,分别为0.073±0.004、0.258±0.020和0.480±0.034,ζ-电位绝对值较高,分别为-22.3±0.8、-19.6±0.9和16.3±0.3 mV。且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制备的三种乳液液滴较为分散,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可能造成苦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物理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苦瓜籽油双层和三层乳液的物理稳定性优于单层乳液。本研究为提高苦瓜籽油稳定性,拓宽苦瓜籽油产品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 苦瓜籽油 多层乳液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富集苦瓜籽油中α-桐酸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帅晓艳 王惠玲 +5 位作者 张瑞 杨宁 吴慕慈 叶树芯 李玉保 何静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6,共5页
以超临界CO;萃取的苦瓜籽油为原料,经皂化酸解法制得混合脂肪酸,再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其中的α-桐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富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α-桐酸的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采用95%乙醇作为尿素溶剂,混合... 以超临界CO;萃取的苦瓜籽油为原料,经皂化酸解法制得混合脂肪酸,再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其中的α-桐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富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α-桐酸的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采用95%乙醇作为尿素溶剂,混合脂肪酸与尿素质量比1∶3,尿素与95%乙醇质量比1∶5,包合温度4℃,包合时间2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α-桐酸纯度从苦瓜籽油中的28.83%提高至60.03%,产物中共轭亚麻酸相对含量达到7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籽油 共轭亚麻酸 α-桐酸 尿素包合法 富集纯化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苦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伟光 张鑫庚 +1 位作者 梁继宏 邢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19,共3页
以苦瓜籽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浸提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苦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颗粒粒径为212μm、液料比8∶1(mL/g)、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160 W。在该工艺条件下,... 以苦瓜籽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浸提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苦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颗粒粒径为212μm、液料比8∶1(mL/g)、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160 W。在该工艺条件下,苦瓜籽油的平均提取率为8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溶剂法 苦瓜籽油 提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苦瓜籽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樊振江 纵伟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8年第4期14-16,共3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苦瓜籽油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苦瓜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2℃、物料粒度60目、CO2流量12 kg/h、萃取时间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苦瓜籽油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苦瓜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2℃、物料粒度60目、CO2流量12 kg/h、萃取时间130 min,在此条件下,苦瓜籽油萃取得率达到3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苦瓜籽油 工艺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苦瓜籽油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宁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79,共3页
一种野生品种苦瓜的籽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苦瓜油,测得含油率为38.0%;苦瓜籽仁粉末在CO2超临界状态下,通过正交试验法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等因素进行筛选,确定苦瓜籽油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40 ... 一种野生品种苦瓜的籽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苦瓜油,测得含油率为38.0%;苦瓜籽仁粉末在CO2超临界状态下,通过正交试验法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等因素进行筛选,确定苦瓜籽油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40 L/h、萃取时间为2 h时苦瓜籽油得率为97.2%;超临界状态下萃取的苦瓜籽油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苦瓜籽油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9.60%,高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使其具有生物活性产品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品种瓜籽 超临界萃取 苦瓜籽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苦瓜籽油中的共轭亚麻酸的谱学表征
11
作者 林和成 许鹏 肖新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32-33,41,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在苦瓜籽油中,其共轭亚麻酸含量高达55.48%;红外光谱仪测试表明,苦瓜籽油在波数687,987cm-1两处有红外特征吸收峰出现,另外其在波长261.5,271,282.5nm处有三个共轭三烯的紫外特征吸收,通过核磁共振仪检测证明,在苦瓜...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在苦瓜籽油中,其共轭亚麻酸含量高达55.48%;红外光谱仪测试表明,苦瓜籽油在波数687,987cm-1两处有红外特征吸收峰出现,另外其在波长261.5,271,282.5nm处有三个共轭三烯的紫外特征吸收,通过核磁共振仪检测证明,在苦瓜籽油中的共轭亚麻酸为α-桐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籽油 共轭亚麻酸 谱学表征
下载PDF
苦瓜杀虫及抑菌活性组分物质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贻莲 陈燕平 +3 位作者 杨合同 李纪顺 汪钟信 司升云 《山东科学》 CAS 2007年第5期18-20,共3页
采用生化方法从苦瓜种子中提取得到苦瓜籽油、凝集素备提物、苦瓜籽粗蛋白和苦瓜凝集素4种活性组分,其中凝集素备提物、苦瓜籽粗蛋白和苦瓜凝集素得率分别为:2.16%、3.06%、0.37%。旨在寻找苦瓜中有效杀虫及抑菌活性物质。
关键词 苦瓜籽油 凝集素备提物 瓜籽粗蛋白 瓜凝集素
下载PDF
α桐酸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13
作者 王子昱 丁宇洁 +3 位作者 陈冰 沈昊翀 孟箭 仝伟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苦瓜籽油中的α桐酸(α-eleostearic acid,α-ESA)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将0、70、80、90、100、110、120μmol/L的α-ESA培养CAL-27细胞后,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加药24、48、72 h... 目的:探讨苦瓜籽油中的α桐酸(α-eleostearic acid,α-ESA)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将0、70、80、90、100、110、120μmol/L的α-ESA培养CAL-27细胞后,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加药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加药48 h后细胞凋亡率。再分别以0、80、100μmol/L的α-ESA培养CAL-27细胞不同时间后,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加药24 h后细胞的迁移能力,Hoechst 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加药48 h后凋亡细胞形态。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α-ESA对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作用24、48、72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逐渐降低,分别为(123.48±1.00)、(80.22±0.03)和(69.27±80.34)μmol/L。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着α-ESA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增高(P<0.05)。培养24 h后,加入80、100μmol/L的α-ESA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0.08±2.19)%、(22.06±2.04)%,显著低于对照组(74.74±2.17)%(P<0.0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致密浓染或碎块状亮蓝色荧光的细胞凋亡现象。结论:α-ESA能够抑制CAL-27细胞的体外增殖及迁移能力,并可诱导细胞凋亡,从而产生一定的抗肿瘤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籽油 α桐酸 α-ESA 舌鳞状细胞癌 CAL-27 细胞增殖 迁移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