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DNA片段的序列分析在苦苣苔亚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汪小全 李振宇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文测定了苦苣苔亚科4族、5属、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5.8SrRNA基因的3′端序列。这几种苦苣苔亚科植物的ITS1的长度范围为234~258bp,ITS2的长度范围为218~2... 本文测定了苦苣苔亚科4族、5属、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5.8SrRNA基因的3′端序列。这几种苦苣苔亚科植物的ITS1的长度范围为234~258bp,ITS2的长度范围为218~246bp。Whytockiabijiensis的ITS1(258bp)和ITS2(218bp)在长度、序列及GC含量上均与其它几个种有较大差异,其代表的尖舌苣苔族可能很早就自苦苣苔亚科的祖先沿单独的一个分支演化。以W.bijiensis作为功能性外类群,运用PAUP软件分析仅得到一个最简约树。在简约树上,Cyrtandraumbelifera、Briggsialongipes和Annamolifolia形成一个单系群,bootstrap分析对该分支的支持强度达97%,Chiritacrasifolia位于该分支的基部。由于系统树上Cyrtandraumbelifera代表的浆果苣苔族和Annamolifolia代表的芒毛苣苔族均起源于长蒴苣苔族,结合这3个族在形态上存在过渡系列,建议将浆果苣苔族和芒毛苣苔族均并入长蒴苣苔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亚科 分子系统发育 RDNA
下载PDF
苦苣苔亚科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振宇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41-360,共20页
苦苣苔亚科是苦苣苔科中较大的类群,共有4族,79属,约1770种,广布于亚洲、非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及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和澳大利亚东北部,仅一种间断分布于中、南美洲。热带亚洲为该亚科的分布及多样化中心。本文概述了苦苣苔亚科各族、... 苦苣苔亚科是苦苣苔科中较大的类群,共有4族,79属,约1770种,广布于亚洲、非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及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和澳大利亚东北部,仅一种间断分布于中、南美洲。热带亚洲为该亚科的分布及多样化中心。本文概述了苦苣苔亚科各族、属的分布状况,对属的分布类型进行了分析,对该类群原始性状以及4个族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讨论。根据大岩桐亚科及苦苣苔亚科在新、旧热带的替代分布及其共同起源原理,推测苦苣苔科起源时间有可能追溯到中白垩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 苦苣苔亚科 地理分布
下载PDF
苦苣苔科石山苣苔属一新种——重庆石山苣苔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兰英 彭涛 +2 位作者 赵志国 盘波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7-1006,共10页
该文报道了产自我国重庆市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重庆石山苣苔(Petrocodon chongqingensis F.Wen,B.Pan&L.Y.Su)。此新种(重庆石山苣苔)在形态上与其近缘种(湖南石山苣苔)(P.hunanensis X.L.Yu&Ming Li)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此... 该文报道了产自我国重庆市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重庆石山苣苔(Petrocodon chongqingensis F.Wen,B.Pan&L.Y.Su)。此新种(重庆石山苣苔)在形态上与其近缘种(湖南石山苣苔)(P.hunanensis X.L.Yu&Ming Li)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此新种无明显延长的根状茎、叶柄密被白色长柔毛,叶片两面均密被长柔毛和短柔毛、苞片互生,线形至披针形,1.3~1.5 mm×ca 0.4 mm、花冠紫红色至紫色,长3~5 cm、子房长约2 cm,无柄。根据IUCN物种红色保护名录濒危等级的评定标准,此新种的保护等级被暂定为易危Vulnerable(VU)。对此新种的种子和花粉及其近缘种(湖南石山苣苔)的种子微观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种子均为瘦长形,此新种的种子表面具圆形、长圆形及不规则小穴状纹饰和不规则突起,穴内有次级微突起,而其近缘种种子表面纹饰呈网状结构,网格为方形、长方形或少数规则形,网格内具次级不规则形突起;此新种的花粉为长球形,极面观为近圆形,赤道观为椭圆形,细网状纹饰,网脊上具有小颗粒状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湖南石山苣 喀斯特植物 苦苣苔亚科 新分类群 种子形态
下载PDF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历史变化——兼论该科植物在我国合格发表的新分类群与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辛子兵 符龙飞 +1 位作者 黎舒 温放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且我国该科植物特有属和种的比率十分高。基于现代分子系统学,近年来对苦苣苔科分类系统的修订巨大而频繁。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进行。到目前为止... 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且我国该科植物特有属和种的比率十分高。基于现代分子系统学,近年来对苦苣苔科分类系统的修订巨大而频繁。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进行。到目前为止,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最新系统分类已经基本能较好地反映出我国该科植物的自然演化。此外,近年来该科新分类群的大量发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苦苣苔科的物种多样性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自2011年以来涉及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属一级水平的修订进行归纳和整理,详尽解释介绍亚科水平上的系统新框架,修订前后属一级水平上的拆解、归并、迁移和撤销。专著《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是对我国2005年之前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基于这个基础,我们针对自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14年内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群和国家级分布新纪录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时间段内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比2005年报道的520种(含种下等级)新增194种(含种下等级,含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量已达714种(含种下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分布新记录 苦苣苔亚科 生物多样性 新分类群 修订 中国苦苣植物 分类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