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苦难主题看余华对传统宿命观的承袭 被引量:4
1
作者 崔玉香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苦难”是余华小说的基本母题。余华通过对“苦难”的叙述,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索,但在书写苦难主题的同时,作家也无意识地透露出了他对传统文化中宿命论这一陈旧观念的承袭,这一点削弱了其文本的悲剧意识,... “苦难”是余华小说的基本母题。余华通过对“苦难”的叙述,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索,但在书写苦难主题的同时,作家也无意识地透露出了他对传统文化中宿命论这一陈旧观念的承袭,这一点削弱了其文本的悲剧意识,影响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苦难主题 宿命观 悲剧精神
下载PDF
透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中的苦难主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志飞 《新闻传播》 2010年第11期52-53,共2页
普利策奖新闻摄影奖作品,用凝固的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历程中无法回避的各种苦难,这种必然的宿命让人们饱经沧桑。也许人类的有限性正是昭示人们友爱、互助、团结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苦难主题 有限性
下载PDF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中苦难主题与民族自我意识的体现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可(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01-107,159,共8页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其用虚构纪实体裁形式创作的作品而闻名。其小说成就的秘诀在于对俄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白俄罗斯民族深层自我意识的反映。作家对非小说类体裁的兴趣颇受白俄罗斯苏维埃作家阿列斯...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其用虚构纪实体裁形式创作的作品而闻名。其小说成就的秘诀在于对俄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白俄罗斯民族深层自我意识的反映。作家对非小说类体裁的兴趣颇受白俄罗斯苏维埃作家阿列斯·阿达莫维奇的影响,而其对艺术解决方案的选择则源自其对Ф.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热爱。新闻与文学策略独创性结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效应”不仅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而且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其他作家的其他作品中都格外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主题 民族自我意识 虚构纪实体裁 陀思妥耶夫斯基效应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丰乳肥臀》的苦难主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甜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7-31,共5页
《丰乳肥臀》从面世以来就备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一部描写家族苦难的史诗性著作。文章选取了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苦难,并以此为出发点,从物质苦难和精神苦难两个方面分析《丰乳肥臀》的苦难主题意蕴,进而探析莫言苦难主题创作的... 《丰乳肥臀》从面世以来就备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一部描写家族苦难的史诗性著作。文章选取了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苦难,并以此为出发点,从物质苦难和精神苦难两个方面分析《丰乳肥臀》的苦难主题意蕴,进而探析莫言苦难主题创作的成因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作家的民间关怀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乳肥臀》 苦难主题 创作成因
下载PDF
日本电影的苦难叙事、现代性转型及意识形态功能——以北美外语片市场为核心(1980-2016)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林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2,共11页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在北美市场出现发展停滞、重复消费的现象。由于民族地理环境恶劣,生存空间有限,苦难成为该民族的原始意象,并在现代性竞争的刺激下扩大。日本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心理与精神的阐释中展现了力量,安慰了缺乏...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在北美市场出现发展停滞、重复消费的现象。由于民族地理环境恶劣,生存空间有限,苦难成为该民族的原始意象,并在现代性竞争的刺激下扩大。日本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心理与精神的阐释中展现了力量,安慰了缺乏安全感、陷入焦虑的现代心灵,并使文本具备东方美学的形式特征,但也暴露出自我中心、本能的排外情绪、内外有别的集团意识等缺陷。日本战争片尤其如此。在苦难的故事语境中,该类型唤起忍耐/忠诚、崇死/献身等模棱两可的伦理观念,在无关政治的个体道德、情感的掩饰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说,日本电影过于凸显苦难主题,从传统道德的层面遮掩了战争动机的意识形态,造成了不同观众对同一影片截然不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北美市场 苦难主题 理解歧义
下载PDF
陕北民歌与路遥文学创作的主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忠富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73-77,共5页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生活的苦难史、情感的伤痛史,路遥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作家,从小便受着这悲苦吟唱的濡染,加之自己过往的独特身世,他的作品总是以苦难、出走、爱情为主题,真切地刻画了陕北农民在苦难生活下饱受煎熬的灵魂,深情礼赞了陕...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生活的苦难史、情感的伤痛史,路遥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作家,从小便受着这悲苦吟唱的濡染,加之自己过往的独特身世,他的作品总是以苦难、出走、爱情为主题,真切地刻画了陕北农民在苦难生活下饱受煎熬的灵魂,深情礼赞了陕北青年抗争苦难的悲壮与崇高,同时倾心讴歌了他们纯洁、热烈而无私的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民歌 路遥 苦难主题 出走主题 爱情主题
下载PDF
一种苦难的两种述说——《许三观卖血记》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之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婧磊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7-49,共3页
《许三观卖血记》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两部作品都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描写普通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遭遇的苦难,呈现出"含泪的微笑"的阅读效果。但《许三观卖血记》重在透过时代的演进将人类的生存困境定格在沉重的历史... 《许三观卖血记》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两部作品都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描写普通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遭遇的苦难,呈现出"含泪的微笑"的阅读效果。但《许三观卖血记》重在透过时代的演进将人类的生存困境定格在沉重的历史底蕴中,从而揭示人类内在精神状态;《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则侧重再现当今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揭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主题 民间立场 生存困境
下载PDF
苦难的光辉——论江鹄诗歌的情感基调及其美学价值
8
作者 杜雪琴 邹建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江鹄诗歌是当代中国诗歌史上一种独特的存在,以苦难为其重要的主题与情感的基调,并创造了与此相适应的艺术形式,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美学价值。其苦难的基调由少年的苦难、男性的苦难、女性的苦难与乡村的苦难四种主题所构成,并由此带来了... 江鹄诗歌是当代中国诗歌史上一种独特的存在,以苦难为其重要的主题与情感的基调,并创造了与此相适应的艺术形式,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美学价值。其苦难的基调由少年的苦难、男性的苦难、女性的苦难与乡村的苦难四种主题所构成,并由此带来了以沧桑与凄凉为主导的艺术风格。江鹄诗歌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反映自我的生活并始终伴随以怜悯为主体的人道主义情怀,给当代诗歌创作以多样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鹄抒情诗 苦难主题 情感基调 美学价值
下载PDF
韩国对“苦难”母题的接受特点——以余华《活着》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朴政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6-161,共6页
余华无疑是最受韩国读者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活着》是在1990年代中韩政治文化交流重新展开的背景下传入韩国的。显然,余华在韩国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不仅有许多外在原因,其小说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关键。余华小说更加符合韩... 余华无疑是最受韩国读者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活着》是在1990年代中韩政治文化交流重新展开的背景下传入韩国的。显然,余华在韩国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不仅有许多外在原因,其小说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关键。余华小说更加符合韩国读者对苦难母题的期待视野。本文以余华小说《活着》为中心,试图探讨对韩国人而言,在政治历史、经济社会等侧面,“苦难”意味着什么,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试图解析余华作品在韩国的解读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小说接受 期待视野 苦难主题 韩国读者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非虚构”文学主题研究——以《人民文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文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人民文学》为参照,从21世纪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生态主题、爱国主题及苦难主题展开研究,在作家对历史、现实、个体的书写中考察非虚构文学的品格和独特性。非虚构文学与纯文学的生态诉求志同道合。非虚构文学的爱国主题体现了作家对传... 以《人民文学》为参照,从21世纪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生态主题、爱国主题及苦难主题展开研究,在作家对历史、现实、个体的书写中考察非虚构文学的品格和独特性。非虚构文学与纯文学的生态诉求志同道合。非虚构文学的爱国主题体现了作家对传统精神的延续、对时代精神的伸张。21世纪非虚构作家从个体视角关照城乡中的苦难,在体验中真切地展现小人物的悲剧日常,重新承担起左翼文学对现代性的追问,是特殊时代下知识分子人文情怀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文学 生态主题 爱国主题 苦难主题
下载PDF
苦难的诗学——里尔克影响下的王家新及其《回答》
11
作者 王昭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王家新的《回答》中关于苦难主题的书写,受到了里尔克诗学资源的影响。这一影响具体体现在:在认识苦难的方面,将苦难指示为黑色命运并坚持了苦难客观存在而亟待认识的观点;在应对苦难的方面,选择了甘居幽暗并努力不懈的姿态;在反思苦难... 王家新的《回答》中关于苦难主题的书写,受到了里尔克诗学资源的影响。这一影响具体体现在:在认识苦难的方面,将苦难指示为黑色命运并坚持了苦难客观存在而亟待认识的观点;在应对苦难的方面,选择了甘居幽暗并努力不懈的姿态;在反思苦难方面,引入了含混而暧昧的意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新 里尔克诗学 苦难主题 《回答》
下载PDF
长征电影主题分析
12
作者 巴陇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长征电影主题以革命为母题,以英雄主义为主脉,以成长、苦难、命运、团结等为元素,以长征精神为指针,主题鲜明,春风化雨,成为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宣传和政治动员的有效组成部分。主题研究很有意义,今后长征电影... 长征电影主题以革命为母题,以英雄主义为主脉,以成长、苦难、命运、团结等为元素,以长征精神为指针,主题鲜明,春风化雨,成为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宣传和政治动员的有效组成部分。主题研究很有意义,今后长征电影的发展,很大程度要依赖于主题的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流变 “革命”母题 “英雄”主题 苦难主题 “成长”主题 “团结”主题
下载PDF
“凝眸”红水河——红水河文化和桂西北小说家群浅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文军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桂西北小说家群作为广西文坛的主力军,从出现之初到现在一直为人们关注。人们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本中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探寻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与西方作家和作品的关系,这样的研究切入点无疑是正确的,其学术成果也令人侧... 桂西北小说家群作为广西文坛的主力军,从出现之初到现在一直为人们关注。人们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本中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探寻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与西方作家和作品的关系,这样的研究切入点无疑是正确的,其学术成果也令人侧目。但作为一个作家多来自于共同的地区,且该地区有自己独特地域文化的小说家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研究他们及其作品和该地域文化的关系应该更有研究价值。文章将在理清红水河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在对作家们共同关注的苦难主题的阐述中,探寻该小说家群的创作和红水河文化之间精神血脉般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水河 红水河文化 桂西北小说家群 苦难主题
下载PDF
挺进与突围——解读余华长篇小说《兄弟》
14
作者 郑艳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苦难与温情一直是余华小说所蕴涵的两大主题。余华小说之“彻底”,不仅体现在对“苦难”的惨酷雕琢,同时也体现在对“温情”的倾注上。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样,余华的《兄弟》也是一部表现苦难的作品,更确切地说,就是人在困... 苦难与温情一直是余华小说所蕴涵的两大主题。余华小说之“彻底”,不仅体现在对“苦难”的惨酷雕琢,同时也体现在对“温情”的倾注上。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样,余华的《兄弟》也是一部表现苦难的作品,更确切地说,就是人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无比坚韧的承受力。不同的是,这一次余华在描写波涛汹涌的人生苦难时,也描写了细水长流的家庭温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小说 兄弟 苦难主题 温情主题 人物命运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性意蕴
15
作者 刘珊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批严格意义上的、具有鲜明悲剧性的悲剧作品。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文学创作在获得自主性的同时也在走向边缘化,文学的悲剧性也日趋模糊与淡化,但我们仍可发掘出当代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悲剧意蕴。新时期以来的...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批严格意义上的、具有鲜明悲剧性的悲剧作品。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文学创作在获得自主性的同时也在走向边缘化,文学的悲剧性也日趋模糊与淡化,但我们仍可发掘出当代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悲剧意蕴。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并不缺少对社会悲剧、性格悲剧、生存悲剧的反观和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悲剧性 苦难主题 悲剧类型
下载PDF
激烈与沉静中的渐次推进——张炜研究述评
16
作者 祁春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61,共9页
张炜是贯穿新时期的重要作家,对他的研究也有三十年的历史。在1980年代,文学研究者不遗余力地挖掘张炜作品的启蒙主义意义,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古船》中的人性、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1990年代以后,张炜的创作发生转向... 张炜是贯穿新时期的重要作家,对他的研究也有三十年的历史。在1980年代,文学研究者不遗余力地挖掘张炜作品的启蒙主义意义,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古船》中的人性、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1990年代以后,张炜的创作发生转向,思想个性突显,引发了研究者关于他作品中的民间、大地、道德、理想主义、知识分子等主题内涵的探讨与争论。除了激烈的争论,在沉静的学术中,对张炜创作的主题与艺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主题研究方面有对"苦难"主题的探讨、精神分析学的解读、比较文学的研究、文化内涵的挖掘、生态主义的透视等;艺术研究方面有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性的讨论,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小说的叙述方式、小说的文体或结构等艺术方法的揭示等。张炜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它的推进方式以及研究成果,包括关于张炜的文学史书写,还存在某些局限与不足:一是,争论在张炜研究中是一个突出的现象,遗留了一些学术陷阱;二是,对张炜的整体性研究还比较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道德理想主义 苦难主题 生态主义 浪漫主义
下载PDF
葛亮《朱雀》的书写及其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17
作者 冯晨旖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3期5-6,11,共3页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开始在更加多元的环境中成长,出现了众多作家和写作风格,但是作为中国新文学先驱的鲁迅依然深刻影响着新世纪文学的创作。本文以青年作家葛亮的长篇...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开始在更加多元的环境中成长,出现了众多作家和写作风格,但是作为中国新文学先驱的鲁迅依然深刻影响着新世纪文学的创作。本文以青年作家葛亮的长篇处女作《朱雀》为研究对象,从地域书写、文本叙事、苦难主题三个方面研究《朱雀》对鲁迅先生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亮 鲁迅 地域书写 文本叙事 苦难主题
下载PDF
论艾特玛托夫对曹文轩小说创作的影响
18
作者 傅娆 《昆明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17,共6页
曹文轩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创作曾受俄苏文学的隐秘影响。其中,艾特玛托夫元素深度参与了曹文轩风格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人—儿童”视角下的回忆叙事;温情模式中的苦难主题;象征与幻想的艺术手法... 曹文轩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创作曾受俄苏文学的隐秘影响。其中,艾特玛托夫元素深度参与了曹文轩风格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人—儿童”视角下的回忆叙事;温情模式中的苦难主题;象征与幻想的艺术手法。曹文轩将艾氏元素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形成其忧郁的创作风格,是中国儿童文学借鉴世界经典文学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曹文轩 艾特玛托夫 古典美学 苦难主题 象征意象
下载PDF
论《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圣经文化成分
19
作者 郭先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2-85,共4页
奈保尔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有着清晰的圣经文化的印记。小说大量地征引了《圣经》的原型场景、原型人物、U型叙事结构和苦难及虚无主题,将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艺术感统一起来,更好地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特立尼达社会底层"边缘... 奈保尔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有着清晰的圣经文化的印记。小说大量地征引了《圣经》的原型场景、原型人物、U型叙事结构和苦难及虚无主题,将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艺术感统一起来,更好地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特立尼达社会底层"边缘人"的生存境遇和社会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原型场景 原型形象 U型结构 苦难与虚无主题
下载PDF
论《夹边沟纪事》的苦难叙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纳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苦难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母题,吸引着张炜、阎连科、刘庆邦、贾平凹、方方、严歌苓、孙惠芬、陈应松等新老作家的关注。苦难主题的书写、苦难叙事的述说,使历史显得更为沉重不堪。阎连科在剑桥大学东方系做了"民族苦...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苦难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母题,吸引着张炜、阎连科、刘庆邦、贾平凹、方方、严歌苓、孙惠芬、陈应松等新老作家的关注。苦难主题的书写、苦难叙事的述说,使历史显得更为沉重不堪。阎连科在剑桥大学东方系做了"民族苦难与文学的空白"的演讲,倡导深化民族苦难的书写深度;贾平凹在小说《古炉》中书写着苦难中的伟大与崇高;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高扬着苦难中的人性光辉,等等。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叙述 纪事 文学创作 苦难主题 苦难叙事 剑桥大学 阎连科 贾平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