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中药(苦黄汤)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勤荣 时军 +3 位作者 罗文峰 徐志丹 李新长 丁利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6-8,10,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苦黄汤)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SD原位肝移植AR模型。将制备的80只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苦黄汤组(B组)、环孢素A组(C组)和苦黄汤+环孢素A组(D组),每组20只...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苦黄汤)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SD原位肝移植AR模型。将制备的80只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苦黄汤组(B组)、环孢素A组(C组)和苦黄汤+环孢素A组(D组),每组20只。各组受体大鼠术前第1天至术后30d分别灌胃给药(1次.d-1):A组仅给予生理盐水2mL.d-1,B组给予苦黄汤2mL.d-1,C组给予环孢素A 10mg.kg-1.d-1,D组给予苦黄汤1mL.d-1+环孢素A 5mg.kg-1.d-1。术后第7天,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取腔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S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LT)的值,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每组余下的大鼠进行生存期观察。结果其他各用药组与A组相比:大鼠术后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以D组大鼠为最长;大鼠的AST及ALT的值明显下降(P<0.05),以D组最为明显;排斥反应指数明显降低(P<0.05),以D组最为显著。结论苦黄汤具有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AR的作用,且与环孢素A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黄汤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复方中药(苦黄汤)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文峰 李新长 +6 位作者 丁利民 卢泳 徐志丹 杨华 龙成美 罗来邦 张友福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苦黄汤)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抑制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原因。方法采用Wistar-SD原位肝移植AR模型,将40只大鼠受体分组为生理盐水组(n=20)和苦黄汤组(n=20)。从肝移植术前第1d至术后1个月...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苦黄汤)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抑制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原因。方法采用Wistar-SD原位肝移植AR模型,将40只大鼠受体分组为生理盐水组(n=20)和苦黄汤组(n=20)。从肝移植术前第1d至术后1个月,灌胃给苦黄汤(1次/d),剂量为2ml/d。术后7d处死生理盐水组大鼠和苦黄汤组大鼠各10只,评估排斥反应指数(RAI值),且分离大鼠原代肝细胞进行苦黄汤对肝移植术后AR模型中的肝细胞的研究。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对比,苦黄汤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长(P=0.016)。苦黄汤组大鼠RAI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术后7d分离的苦黄汤组大鼠肝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高。结论苦黄汤可维持或增强原位肝移植AR模型大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可能与抑制AR功能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苦黄汤) 大鼠 肝移植 细胞增殖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苦黄汤外洗治疗淋病42例分析
3
作者 周武强 王维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苦黄汤 淋病 中西医结合 诊断标准 性传播疾病
下载PDF
自拟苦黄汤外治阴茎头包皮炎46例
4
作者 黄守正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8年第3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阴茎头包皮炎 苦黄汤 中药外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复方苦黄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张漫 谭晨 +3 位作者 唐庆 范恒 刘星星 王文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7-809,1033-1034,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苦黄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结肠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复方苦黄汤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未行... 目的:研究复方苦黄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结肠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复方苦黄汤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其余3组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共7 d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复方苦黄汤组小鼠给予复方苦黄汤灌胃,地塞米松组小鼠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均以蒸馏水灌胃,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每日给药治疗共7 d,第8天禁食24 h后处死小鼠,观察实验小鼠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及肠道炎症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Th17、Tregs分化相关转录因子ROR&#x03A5;t及Foxp3表达。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肠道大体形态和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5),复方苦黄汤组及地塞米松组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ROR&#x03A5;t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Foxp3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复方苦黄汤组及地塞米松组ROR&#x03A5;t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Foxp3阳性细胞数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复方苦黄汤可能通过调控肠道ROR&#x03A5;t/Foxp3表达,从而调节结肠炎小鼠Th17/Treg平衡起到减轻结肠黏膜炎症,保护结肠黏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RΓT Foxp3 DSS诱导的结肠炎 复方苦黄汤
下载PDF
白连汤内服加苦黄汤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良会 《中医药导报》 2005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内服白连汤加苦黄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采用白连汤内服,每日1剂,同时用苦黄汤灌肠治疗,每晚1次,保留1h以上才列入观察,疗程3个月;对照组44例,予... 目的:观察内服白连汤加苦黄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采用白连汤内服,每日1剂,同时用苦黄汤灌肠治疗,每晚1次,保留1h以上才列入观察,疗程3个月;对照组44例,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加灌肠,3个月后复查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内服白连汤联合苦黄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连汤 苦黄汤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苦黄汤熏洗治疗甲沟炎36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蓝波 《湖北中医杂志》 2007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甲沟炎 中医药疗法 苦黄汤 外用熏洗
下载PDF
CO_2激光配合苦黄汤治疗肛门慢性湿疹4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滕友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CO2激光 苦黄汤 肛门慢性湿疹 治疗
下载PDF
自拟苦黄汤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全汉 芮岳松 葛金凤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年第1期21-21,共1页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思路。方法 :将 6 2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2例采用自拟苦黄汤、水飞蓟片、复方丹参滴丸配合西医治疗 ,对照组 3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 ,2组均治疗 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 7...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思路。方法 :将 6 2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2例采用自拟苦黄汤、水飞蓟片、复方丹参滴丸配合西医治疗 ,对照组 3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 ,2组均治疗 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 76 .6 % ,治疗组有效率为 90 .6 % ,2组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血化瘀 复方丹参滴丸 苦黄汤
下载PDF
苦黄汤熏洗治疗糜烂渗出型唇炎3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寿山 李娜 迟秀珍 《中医外治杂志》 2002年第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唇炎 糜烂 渗出 中药熏洗疗法 苦黄汤 治疗
下载PDF
苦黄汤配合自制痿疣液外用治疗面部扁平疣100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岚 朱元平 《皮肤病与性病》 2006年第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面部扁平疣 外用治疗 苦黄汤 临床研究 自制 病毒性皮肤病 临床常见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苦黄汤浸泡治疗手足癣
12
作者 赵航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手足癣 浸泡治疗 苦黄汤 糜烂型 脱屑型
下载PDF
苦黄汤浸泡治疗手足癣
13
作者 张承志 《吉林医学信息》 2002年第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苦黄汤 浸泡治疗 手足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苦黄汤配合自制痿疣液外用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孙岚 朱元平 《光明中医》 2006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苦黄汤 痿疣液/扁平疣 治疗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学说探讨苦参黄芪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生长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玉茜 胡鑫 韩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5-59,共5页
目的基于肿瘤微环境学说探讨苦参黄芪汤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生长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进行肝TACE方案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 目的基于肿瘤微环境学说探讨苦参黄芪汤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生长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进行肝TACE方案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参黄芪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生长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AFP、CA242、CA724等肿瘤标志物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FGF、VEGF、TGF-β1等血清生长因子水平均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_(4)^(+)、CD_(4)^(+)/CD_(8)^(+)等水平升高,CD_(8)^(+)水平降低,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较,对照组为66.67%(32/45),治疗组为82.22%(37/45),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苦参黄芪汤具有活血化瘀、扶正补虚、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效,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肿瘤微环境,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于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参黄芪汤 原发性肝癌患者 血清生长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龟头炎
16
作者 黄炳炎 《健康生活》 2006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龟头炎 药物组成 楝根皮 苦黄汤 生大黄 白鲜皮 生地榆 土茯苓 蒲公英 马齿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