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颖 黄正明 +3 位作者 徐必学 邱净英 梁光义 田丹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方法以2.2.15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以下将药物用培养液对倍稀释成50、25、12.5...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方法以2.2.15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以下将药物用培养液对倍稀释成50、25、12.5μg.mL-1加入2.2.15细胞进行培养,每4d换同浓度药物培养液;分别收集第4、8天以及停药后4天的培养液上清,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HBsAg、HBeAg含量。结果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最大无毒浓度为50μg.mL-1,在最大无毒浓度时对HBs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8天时的抑制率为59.3%,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9μg.mL-1,治疗指数(TI)为3.1;但对HBeAg无明显抑制作用,第8天时的抑制率仅为25.5%。结论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2.2.15细胞HBs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 2.2.15细胞 HBSAG HBEAG
下载PDF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徐颖 黄正明 +2 位作者 徐必学 邱净英 梁光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雏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的抑制效果。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低、中、高剂量组(0.025g·kg-1、0.05g·kg-1和0.1g·kg-1)和拉米夫定组...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雏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的抑制效果。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低、中、高剂量组(0.025g·kg-1、0.05g·kg-1和0.1g·kg-1)和拉米夫定组(0.05g·kg-1)。于给药前、给药d7、d14及停药后d3,各组雏鸭腿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样品点膜,标记DHBV-DNA探针,血清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膜片斑点检测。以杂交斑点吸光度值进行自身和组间比较,并作鸭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价。结果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鸭血清DHBV-DNA水平,给药d7、d14及停药后d3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鸭肝细胞的变性坏死较重,而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中、高剂量组则较轻。结论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D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 肝炎病毒 乙型 模型 动物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
原文传递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DHBV-DNA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青川 王晨吟 +4 位作者 何书桃 张伟 卢苇 刘军 黄正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体内外DHBV-DNA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对照组、Y101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各组雏鸭于给药前(d 0)、给药5 d(d 5)、10d(d 10)及停药后3 d(P 3)经腿...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体内外DHBV-DNA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对照组、Y101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各组雏鸭于给药前(d 0)、给药5 d(d 5)、10d(d 10)及停药后3 d(P 3)经腿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斑点杂交法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的含量;利用灌流法分取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北京雏鸭的原代肝细胞,采用QuickEx-tract DNA Extraction Soln 1.0提取鸭原代肝细胞Y101剂量组、拉米夫定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的DHBV-DNA,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DHBV-DNA含量,观察Y101对其抑制作用。结果 Y101对体内外DHBV-DNA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体内0.05、0.025 g.kg-1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体外80、60 mg.L-1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DN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Y101可以有效的抑制DHBV-DNA的表达,抗病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类化合物Y101 鸭原代肝细胞 斑点杂交 细胞培养 DHBV-DNA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190对小鼠CCl_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骏 徐颖 +3 位作者 黄正明 徐必学 潘卫东 梁光义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190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 l4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物组和PDC190低、中、高(25、50、100mg.kg-1)3个剂量组。应用0.12%CC l4腹腔注射致小鼠急性肝...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190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 l4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物组和PDC190低、中、高(25、50、100mg.kg-1)3个剂量组。应用0.12%CC l4腹腔注射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对PDC190的保肝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明显异常,肝组织变性、坏死严重;PDC190组能明显改善CC l4中毒小鼠肝功能,其降酶率以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2.1%、70.2%、78.5%;肝组织切片镜检证实,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190能减轻中毒小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190对急性肝损伤小鼠有较好的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类化合物190 CCL4肝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α-萘基异硫氰酸酯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于珊 徐雪钰 +2 位作者 李昆峰 梁光义 黄正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α-萘异硫氰酸酯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建立α-萘异硫氰酸酯肝损伤模型,以肝功能和肝病理改变为判断指标,对Y101的保肝作用和退黄降酶疗效进行实验。结果在改善肝功能的...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α-萘异硫氰酸酯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建立α-萘异硫氰酸酯肝损伤模型,以肝功能和肝病理改变为判断指标,对Y101的保肝作用和退黄降酶疗效进行实验。结果在改善肝功能的实验中,3个剂量结果均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明显升高。Y101低、中、高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α-萘异硫氰酸酯肝损伤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在保肝作用的机制探讨中,与模型组比较,Y101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降低α-萘异硫氰酸酯受损肝组织中的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同时不同程度的升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活力。结论 Y101对α-萘异硫氰酸酯致小鼠黄疸型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类化合物 Y101 Α-萘异硫氰 退黄作用
下载PDF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青川 葛敏 +4 位作者 徐雪钰 程丽娟 苏成虎 于珊 黄正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免疫学相关技术对Balb/C小鼠对照组、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低、高(25、100 mg/kg)剂量组的碳粒廓清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昆明小鼠Y101低、中、高(25、50、100 mg/...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免疫学相关技术对Balb/C小鼠对照组、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低、高(25、100 mg/kg)剂量组的碳粒廓清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昆明小鼠Y101低、中、高(25、50、100 mg/kg)剂量组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脏器指数进行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高剂量组吞噬系数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给药组溶血值、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结论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具有促进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类化合物Y101 正常小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L-苯丙氨酸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改进
7
作者 高玉华 乐文俊 +1 位作者 程贺龙 陆鸿飞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7-809,共3页
以L-苯丙氨酸为原料,经甲酯化反应制得中间体丙谷胺酸甲酯盐酸盐(1);以三乙胺为缚酸剂,1经固体光气活化制得苯丙氨酸异氰酸酯后,再分别与伯胺反应合成了4个苯丙氨酸脲类化合物(3a^3d),收率90.7%~94.2%,其结构经1H NMR,MS和X-衍射确证。
关键词 L-苯丙 类化合物 合成 工艺改进
下载PDF
桥连双苯丙氨酸二肽增强灭活猪丁型冠状病毒在小鼠上的免疫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子 王年祥 +6 位作者 田长明 赵福杰 刘林涛 马梦瑶 贾鑫浩 刘国星 郑兰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0-1597,共8页
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会引起新生仔猪腹泻、呕吐甚至死亡,对生猪养殖造成了严重危害。苯丙氨酸二肽及其衍生物可自组装成纳米超分子组装体,具有负载并递送药物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究桥连双苯丙氨酸二肽是否... 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会引起新生仔猪腹泻、呕吐甚至死亡,对生猪养殖造成了严重危害。苯丙氨酸二肽及其衍生物可自组装成纳米超分子组装体,具有负载并递送药物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究桥连双苯丙氨酸二肽是否可以增强PDCoV的免疫原性。首先对桥连双苯丙氨酸二肽进行细胞毒性评价,之后作为佐剂(0.1 mg·mL^(-1))等体积混合灭活PDCoV(PDCoV HNZK-02,TCID 50为10^(8)·0.1 mL^(-1)),制备灭活疫苗。将灭活疫苗免疫小鼠(200μL·只-1),采用ELISA方法检测PDCoV N蛋白特异性IgG抗体、CCK-8试剂盒检测淋巴细胞增殖SI指数、乳酸脱氢酶(LDH)方法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小鼠免疫5周后,灌胃攻毒PDCoV(500μL·只-1),3 d后进行回肠等组织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桥连双苯丙氨酸二肽对猪睾丸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作为佐剂与灭活PDCoV混合免疫小鼠后,PDCoV N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水平、SI和CTL检测结果均高于灭活PDCoV组,肠道组织病毒载量显著低于灭活PDCoV组。桥连双苯丙氨酸二肽有良好的佐剂效果,具有成为新型安全有效佐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连双苯丙二肽 佐剂 猪丁型冠状病毒 免疫评价
下载PDF
红豆杉细胞中的酚类化合物含量与紫杉醇产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超 付春华 +2 位作者 姜革民 兰文智 余龙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7,共5页
 研究了在真菌诱导子诱导红豆杉细胞时酚类化合物与紫杉醇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子处理提高了细胞的G6PD、PAL的活性和酚类化合物含量;真菌诱导子和谷氨酸的联合处理也可提高细胞中G6PD、PAL的活性,且联合处理后的酶活性...  研究了在真菌诱导子诱导红豆杉细胞时酚类化合物与紫杉醇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子处理提高了细胞的G6PD、PAL的活性和酚类化合物含量;真菌诱导子和谷氨酸的联合处理也可提高细胞中G6PD、PAL的活性,且联合处理后的酶活性较真菌诱导子单独处理的要高。联合处理后紫杉醇产量与酚类化合物的变化相似,均是前期低于真菌诱导子处理,后期高于诱导子处理;PAL的抑制剂AOA显著降低真菌诱导子处理的酚类化合物和紫杉醇的产量,同时细胞死亡明显增加。因此认为,酚类化合物与细胞诱导时的紫杉醇产量有关,细胞诱导时保持一定浓度的酚类化合物有利于紫杉醇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化合物 6-磷葡萄糖脱氢酶 苯丙 紫杉醇
下载PDF
溶剂挥发诱导苯丙氨酸二肽自组装结构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丹 张志峰 +1 位作者 姚卫蓉 沈晓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91-794,813,共5页
将乙腈诱导苯丙氨酸二肽自组装生成的蒲公英状微晶聚集体修饰于玻碳电极上作为酶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Nafion溶液包埋保护HRP,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其响应线性范围... 将乙腈诱导苯丙氨酸二肽自组装生成的蒲公英状微晶聚集体修饰于玻碳电极上作为酶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Nafion溶液包埋保护HRP,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其响应线性范围为5.0×10-7~6.0×10-4mol/L,检出限为2.5×10-7mol/L(S/N=3)。米氏常数为0.83 m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且与过氧化氢有较强的亲和能力。这种采用寡肽自组装产物修饰电极的方法也可为制备其他酶传感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 自组装 电化学 生物传感
下载PDF
大麦酚类化合物及相关酶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维宝 陆健 +2 位作者 孙军勇 樊伟 董建军 《啤酒科技》 2008年第6期39-43,46,共6页
大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啤酒酿造原料,其中的酚类化合物及其相关酶类(如酚类合成酶——苯丙氨酸解氨酶,酚类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对大麦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和保护作用,而在大麦的加工过程中会影响产品质量,如... 大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啤酒酿造原料,其中的酚类化合物及其相关酶类(如酚类合成酶——苯丙氨酸解氨酶,酚类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对大麦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和保护作用,而在大麦的加工过程中会影响产品质量,如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氧化产物(苯醌和聚合产物)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本文综述了大麦籽粒中酚类化合物及相关酶的种类和功能,并分析了对食品工业和啤酒酿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类化合物 苯丙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L-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可心 童洋 +4 位作者 胡磊 姜欣怡 肖银银 梁光义 徐必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讨L-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L-酪氨酸或L-苯丙氨酸为原料,依次酰化反应、缩合反应、亲核取代及烷基化等反应合成得到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并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慢性髓原白... 目的:探讨L-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L-酪氨酸或L-苯丙氨酸为原料,依次酰化反应、缩合反应、亲核取代及烷基化等反应合成得到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并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HEL)3类肿瘤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共合成了3a^3h共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MTT结果显示,部分衍生物对K562细胞株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衍生物3b,3e,3f对PC3和K562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合成了8个新的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其对K562及PC3肿瘤细胞株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 衍生物 结构设计 合成 抗肿瘤活性 癌细胞株 人前列腺 白血病
下载PDF
含膦酸酯的L-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家强 杨小兰 +1 位作者 苟光淋 安家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9-1252,1281,共5页
为了寻找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以芳香醛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在三乙胺作用下,制备中间体Ⅰ;以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和Boc-氨基酸为原料,经缩合、酯水解制备中间体Ⅱ;然后,中间体Ⅰ与中间体Ⅱ经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 为了寻找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以芳香醛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在三乙胺作用下,制备中间体Ⅰ;以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和Boc-氨基酸为原料,经缩合、酯水解制备中间体Ⅱ;然后,中间体Ⅰ与中间体Ⅱ经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1-羟基苯并三唑缩合,脱保护,制备了9个含膦酸酯结构的L-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经^1HNMR、^13CNMR和MS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物对所测肿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尤以O,O’-二乙基[α-(4-氟苯基)-α-(L-脯氨酰-L-苯丙氨酰氧基)]甲基膦酸酯(Ⅲi)最为突出,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食管癌细胞(EC-109)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应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8±0.9)、(7.0±1.2)μmol/L,与对照药顺铂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 二肽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医药原料
下载PDF
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应用
14
作者 朱航天 李择炜 +3 位作者 韩磊 李海闻 白杨 陈旭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18期17-20,共4页
二苯丙氨酸二肽因其结构简单,可自组装形成生物相容性良好、形状各异的微纳结构,已成为构筑生物功能材料的重要基元之一。本课题组近年来围绕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功能化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开展了系列工作。基于此,本文... 二苯丙氨酸二肽因其结构简单,可自组装形成生物相容性良好、形状各异的微纳结构,已成为构筑生物功能材料的重要基元之一。本课题组近年来围绕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功能化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开展了系列工作。基于此,本文总结了这些短肽组装功能材料在电化学酶传感、免疫传感、microRNA传感、细胞传感和电致化学发光领域的应用进展,展望了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 自组装 电化学生物传感
下载PDF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珊 徐雪钰 +4 位作者 李建宇 李昆峰 梁光义 刘昌孝 黄正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750-1754,共5页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CC 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 l4加苯巴比妥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Y101低、中、高剂量组(17.5,35,70 m.gkg-1),阳性对照组(鳖甲软肝片,540 m.gk...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CC 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 l4加苯巴比妥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Y101低、中、高剂量组(17.5,35,70 m.gkg-1),阳性对照组(鳖甲软肝片,540 m.gkg-1),分别进行防治和给药,7周疗程结束后处死大鼠,检测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取肝脏,称重,检测肝脏中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另取肝脏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取脾、胸腺,称重,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肝内HyP,MDA,NO含量及胸腺重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ALB,TP含量,肝内SOD,GSH水平及肝脾重量明显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Y101对慢性肝损伤大鼠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呈良好的剂量关系。给予Y101治疗后,中、高剂量组的肝组织病理变化均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Y101对CC l4所致慢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保肝降酶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yP增多,降低MDA,NO和升高SOD,GS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类化合物 Y101 四氯化碳 慢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刀豆蛋白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珊 徐雪钰 +1 位作者 梁光义 黄正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1,87,共5页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简称Y101)对刀豆蛋白A(Cno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CnoA模型组、Y101低、中、高(25,50,100 mg.kg-1)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LB,...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简称Y101)对刀豆蛋白A(Cno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CnoA模型组、Y101低、中、高(25,50,100 mg.kg-1)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LB,150 mg.kg-1)。除生理盐水组外,CnoA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均于d 5和d 7给药1 h后尾静脉注射20 mg.kg-1 CnoA溶液使之中毒(按0.1 mL/10 g体重)。末次中毒后禁食不禁水,8 h后眼球取血,并迅速取肝脏备检。检测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取肝脏,称重,检测肝脏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另取肝脏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肝内MDA、NO含量及肝脾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内SOD、GSH水平及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Y101对肝损伤大鼠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呈良好的剂量关系。给予Y101治疗后,中、高剂量组的肝组织病理变化均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Y101对Cno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二肽类化合物 Y101 刀豆蛋白A 保肝作用
原文传递
L-苯丙氨酸解氨酶发酵的优化研究
17
作者 邢军 《化工管理》 2003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L-苯丙 二肽甜味剂 阿斯巴甜 PAL 粘红酵母细胞 发酵 反式肉桂 产酶培养基
下载PDF
环(L-苯丙-L-缬)二肽的合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丽斌 李培刚 +2 位作者 矫桂丽 任慧平 邹志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66-67,71,共3页
以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和L-(+)-缬氨酸为原料,经氨基保护、羧基活化等措施合成了新型催化剂环(苯丙-缬)二肽.
关键词 环(L-苯丙-缬)二肽 L-(+)-缬 L-(+)-苯丙甲酯盐 合成
下载PDF
手性环(L-苯丙-L-组)和(D-苯丙-D-组)二肽的合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凯 韩邦友 +2 位作者 朱红军 宋广亮 王锦堂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环二肽是不对称氰醇化反应的重要催化剂。以L 苯丙氨酸、L 组氨酸和D 苯丙氨酸、D 组氨酸为原料,用苄氧羰基保护苯丙氨酸的N端和进一步用硝基苯酚酯活化其C端,再与C端保护的组氨酸甲酯缩合,得直链二肽,再经Pd/C催化氢化脱保护基,闭环,得... 环二肽是不对称氰醇化反应的重要催化剂。以L 苯丙氨酸、L 组氨酸和D 苯丙氨酸、D 组氨酸为原料,用苄氧羰基保护苯丙氨酸的N端和进一步用硝基苯酚酯活化其C端,再与C端保护的组氨酸甲酯缩合,得直链二肽,再经Pd/C催化氢化脱保护基,闭环,得环(L 苯丙 L 组)二肽和(D 苯丙 D 组)二肽,结构经元素分析、IR、HNMR等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 L-组 手性环二肽 环(L-苯丙-L-组) 环(D苯丙-D-组) 不对称合成
下载PDF
环肽、3-苯乳酸与苯丙酸组合物对双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20
作者 李佳珣 张秋香 +5 位作者 唐鑫 毛丙永 崔树茂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09,共9页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CCFM8724产生的3种代谢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3-苯乳酸、苯丙酸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测定了3种代谢物的组合物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量、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产量...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CCFM8724产生的3种代谢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3-苯乳酸、苯丙酸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测定了3种代谢物的组合物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量、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产量、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产量及生物被膜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分子对接的方式探究小分子代谢物结合致病菌靶点的方式和构象。结果表明:组合物的干预使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量减少了79.4%,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产量分别减少了63.8%、60.2%,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产量减少了80.7%,同时破坏了生物被膜结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组合物可以与变异链球菌PtxA蛋白和白色念珠菌Fba蛋白的靶点结合,影响其糖代谢,进而抑制二者形成生物被膜。通过探究植物乳杆菌CCFM8724抑制双菌生物被膜潜在的物质基础,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组合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3-苯乳酸、苯丙酸可能的抑菌机理,为植物乳杆菌CCFM8724及其代谢物组合物开发口腔益生菌和后生元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龋齿 变异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 环亮二肽 3-苯乳 苯丙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