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敖桂珍 张奕华 +1 位作者 季晖 邓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1-676,共6页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 合成α 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 ,评价其抗炎活性 ,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 (GI)的影响。结果 合成了 2 5个新化合物 (II1 2 5) ,其结构经IR、1 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角叉...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 合成α 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 ,评价其抗炎活性 ,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 (GI)的影响。结果 合成了 2 5个新化合物 (II1 2 5) ,其结构经IR、1 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试验结果显示 ,12个化合物 (II1 ,3,5,7,8,1 0 1 2 ,1 7,1 8,2 0 ,2 3)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钠 (DC)和罗非昔布 (RC)相当 (P >0 0 5 )。其中II3,8,1 0 ,1 1 ,1 8,2 0 的GI副作用均显著小于DC(P <0 0 1) ,与RC和羧甲基纤继素钠 (CMC Na)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α 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抗炎活性强 ,GI不良反应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酰胺 合成 抗炎活性 胃肠道副作用
下载PDF
α-芳基-3,5-二甲氧基苯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敖桂珍 郑丽玲 +1 位作者 绪广林 李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将具有抗炎活性的2-(2,4-二氯苯基)-3-(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I)转化为酰胺衍生物,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Ⅱ1-12),其结构经IR、1HNMR和高分辨M...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将具有抗炎活性的2-(2,4-二氯苯基)-3-(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I)转化为酰胺衍生物,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Ⅱ1-12),其结构经IR、1HNMR和高分辨MS确证。其中化合物Ⅱ3与阴性对照CMC-Na相比呈现显著的抗炎活性(P<0.01),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比有较强的抗炎活性(P<0.05)。结论:化合物Ⅱ3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氧基苯丙烯酰胺 合成 抗炎活性
下载PDF
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HBV活性评价
3
作者 龚奇能 陈旺 +1 位作者 张银朋 邱净英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12期1725-1730,共6页
目的合成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并考察其抗HBV活性。方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与4-硝基苯甲酰氯缩合,再与2-甲氧基苯甲醛环合,所得产物与氨基醇类化合物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 目的合成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并考察其抗HBV活性。方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与4-硝基苯甲酰氯缩合,再与2-甲氧基苯甲醛环合,所得产物与氨基醇类化合物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HBV DNA复制程度,分别计算抑制率、IC_(50)及SI。结果制备了6个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5a(IC_(50):2.06μmol·L^(-1),SI:26.35)、5b(IC_(50):0.95μmol·L^(-1),SI:69.58)和5c(IC_(50):4.36μmol·L^(-1),SI:19.86)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活性显著好于先导物MTS(IC_(50):12.57μmol·L^(-1),SI>7.96),对HepG2耐药细胞的HBV DNA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5a^5c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BV活性 抗耐药HBV活性 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 合成
下载PDF
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4
作者 周燕 赵砚瑾 +1 位作者 李庶心 邓晓东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苯丙烯酰胺衍生物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4-氨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经过1H-NMR、MS鉴定,且采用MTT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与结论设计并合成...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苯丙烯酰胺衍生物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4-氨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经过1H-NMR、MS鉴定,且采用MTT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与结论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对抗肿瘤药物的结构优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丙烯酰胺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雨 左建 +3 位作者 李家明 马晓东 张艳春 黄伟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依据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20个具有苯丙烯酰胺类结构的化合物,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MS确证。采用Bron比浊法测定了所有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hate,ADP)及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 依据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20个具有苯丙烯酰胺类结构的化合物,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MS确证。采用Bron比浊法测定了所有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hate,ADP)及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活性。初步药理结果显示,化合物6b、9b、9d和9h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b、6d、6j、9b和9g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烯酰胺 合成 抗血小板聚集 血栓烷A2 钙离子拮抗剂
原文传递
光响应性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光华 李玉香 +1 位作者 赵治巨 何丽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450,共7页
通过丙烯酰氯和对氨基偶氮苯的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并以此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溶剂,在60℃下,利用常规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对所制备的AAAB和PAAAB用FT-IR、1H... 通过丙烯酰氯和对氨基偶氮苯的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并以此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溶剂,在60℃下,利用常规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对所制备的AAAB和PAAAB用FT-IR、1H-NMR和GPC进行了表征,并利用UV对单体和聚合物的光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PAAAB的数均分子量(Mn)约为7360,分子量分布在1.45~1.60。AAAB和PAAAB在紫外光照射下均发生明显的光致异构化,且紫外光照射后的PAAAB溶液在自然光下的回复比暗室快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基偶氮 自由基聚合 偶氮聚合物 光响应性
下载PDF
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清元 何蕴韶 游文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65-1466,共2页
用过硫酸铵还原对硝基苯胺,得到对二硝基偶氮苯;对硝基偶氮苯再用硫化钠还原得到对二胺基偶氮苯;对二胺基偶氮苯和甲基丙烯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其光... 用过硫酸铵还原对硝基苯胺,得到对二硝基偶氮苯;对硝基偶氮苯再用硫化钠还原得到对二胺基偶氮苯;对二胺基偶氮苯和甲基丙烯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其光谱性质。合成路线优化,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 还原偶联 光谱性质
下载PDF
丙烯酰胺基偶氮苯的RAFT聚合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光华 王广东 +3 位作者 聂良瑞 汪春英 黄义忠 童张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5-1082,共8页
以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为单体,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DB)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侧链含有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同时考... 以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为单体,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DB)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侧链含有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链转移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利用FT-IR、1H NMR、GPC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窄;随着[CDB]/[AIBN]比例的增大,聚合速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基偶氮 二硫代甲酸异丙 RAFT聚合 动力学
下载PDF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载体偶氮聚合物合成—对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海 陈清元 沈家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9-322,共4页
 为了设计与合成新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载体-三元偶氮共聚物,提出合成一种新的偶氮功能单体—对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Bis(methacryloylamino) azobenzene,BMAAB]作为偶氮聚合物交联剂。BMAAB合成方法:先将对硝基苯胺氧化偶联,再还原成对...  为了设计与合成新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载体-三元偶氮共聚物,提出合成一种新的偶氮功能单体—对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Bis(methacryloylamino) azobenzene,BMAAB]作为偶氮聚合物交联剂。BMAAB合成方法:先将对硝基苯胺氧化偶联,再还原成对胺基偶氮苯(DAAB),最后再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用紫外、红外、核磁共振与差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药物载体 偶氮聚合物 合成方法 交联剂 对甲基丙烯酰胺偶氮 表征
下载PDF
利用ATRP法合成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光华 何丽秋 +3 位作者 高振胜 杨苹苹 王广东 聂良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0-454,共5页
以丙烯酰胺基偶氮苯为单体,2-氯丙酸甲酯(MCP)为引发剂,CuCl/Me6TREN(三-[2-(二甲基氨基)乙基]胺)为催化体系,二甲基亚砜(DMSO)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考察其... 以丙烯酰胺基偶氮苯为单体,2-氯丙酸甲酯(MCP)为引发剂,CuCl/Me6TREN(三-[2-(二甲基氨基)乙基]胺)为催化体系,二甲基亚砜(DMSO)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考察其聚合反应动力学以及溶剂、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MSO为溶剂,单体转化率小于24%,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Mw/Mn<1.5,其聚合速率比以DMF为溶剂的快,且聚合物的分子量高。90℃下聚合物的分子量比130℃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基偶氮 三-[2-(二甲基氨基)乙基]胺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动力学
下载PDF
含有4,4′-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水凝胶的合成及其在结肠位药物释放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以华 杨亚江 徐辉碧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8-413,共6页
合成了不同链长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与 4 ,4′ 双 (甲基丙烯酰胺基 )偶氮苯交联共聚的功能凝胶 .三维网络结构通过压缩弹性模量、有效交联密度及聚合物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进行了表征 .主要研究了这类凝胶在pH2 2... 合成了不同链长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与 4 ,4′ 双 (甲基丙烯酰胺基 )偶氮苯交联共聚的功能凝胶 .三维网络结构通过压缩弹性模量、有效交联密度及聚合物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进行了表征 .主要研究了这类凝胶在pH2 2和pH7 4的缓冲溶液的平衡溶胀特性及其偶氮交联基团在体内的降解行为 ,并讨论了其降解机制 .凝胶在胃部的性能稳定 ,既不发生溶胀 ,亦不发生降解 ;但在盲肠内偶氮交联基因可发生降解 .其降解率与凝胶的平衡溶胀程度有一个很好的关联 :交联程度、疏水基侧链的长度及含量对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与这些因素对偶氮交联基团体内降解的影响结果完全一致 .通过调节这些因素不仅可以控制凝胶的溶胀程度 ,而且可以控制偶氮交联基团在体内的降解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水凝胶 合成 结肠位药物释放 动物实验 pH敏感性 偶氮交联基团 体内降解 药物载体
下载PDF
丙烯酸叔丁酯与丙烯酰胺基偶氮苯共聚竞聚率的研究
12
作者 李光华 聂良瑞 +3 位作者 王广东 何丽秋 李玉香 汪春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6-880,共5页
以丙烯酸叔丁酯(tBA)和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60℃下,利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tBA-AAAB无规共聚物。利用FT-IR方法测定共聚物的组成,通过Yezreielv-Brokhina-Roskin法(简称YBR法... 以丙烯酸叔丁酯(tBA)和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60℃下,利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tBA-AAAB无规共聚物。利用FT-IR方法测定共聚物的组成,通过Yezreielv-Brokhina-Roskin法(简称YBR法)计算了共聚反应的竞聚率。结果表明,tBA与AAAB的竞聚率分别为r1=2.20,r2=0.34,说明tBA的均聚反应的倾向大于共聚反应的倾向,而AAAB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基偶氮 丙烯酸叔丁酯 竞聚率 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与4,4′-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交联共聚凝胶的消溶胀动力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以华 杨亚江 徐辉碧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十二烷或丁酯、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与 4 ,4′ 二 (甲基丙烯酰胺基 )偶氮苯交联共聚凝胶的消溶胀动力学 .这类凝胶在pH7 4或pH8 0的缓冲溶液中达到溶胀平衡后 ,将其分别转入pH2 2和pH4 0的缓冲溶液中 .凝胶的消溶胀...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十二烷或丁酯、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与 4 ,4′ 二 (甲基丙烯酰胺基 )偶氮苯交联共聚凝胶的消溶胀动力学 .这类凝胶在pH7 4或pH8 0的缓冲溶液中达到溶胀平衡后 ,将其分别转入pH2 2和pH4 0的缓冲溶液中 .凝胶的消溶胀过程表现出两种情况 :一种是凝胶直接发生消溶胀 ,另一种是凝胶首先经历一个短时的溶胀然后再发生消溶胀 ,呈明显不同的两种消溶胀机制 .前者在单位时间内释水量 [(Ht-H0 ) t]的倒数与消溶胀时间有一个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而后者在单位时间内含水量 [Ht t]平方根的倒数与消溶胀时间有一个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溶胀动力学 4 4′-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 药物控释 交联共聚凝胶 甲基丙烯酸烷酯 甲基丙烯酰胺 丙烯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响应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颜川 黄成进 +2 位作者 康宏亮 李光华 刘瑞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166,共6页
利用对氨基偶氮苯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MAAAB),以MAAAB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酰氨基偶氮苯(PMAAAB)微球,同时... 利用对氨基偶氮苯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MAAAB),以MAAAB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酰氨基偶氮苯(PMAAAB)微球,同时考察了引发剂、分散剂浓度以及醇水比对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扫描电镜、纳米粒度仪等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微球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并考察了PMAAAB微球的光响应性。结果表明,PMAAAB微球的粒径在0~2.0μm,粒径分布较窄;PMAAAB微球的粒径随分散剂用量、醇水比的增加而减小;引发剂用量增加,微球粒径增大;随着UV照射时间的延长,微球粒径变大,照射80 min后达到平衡;可见光作用下,微球粒径及其分布均减小,照射20 min后达到平衡;在紫外-可见光交替作用下,PMAAAB微球粒径表现出可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 分散聚合 高分子微球 光响应性
下载PDF
基于氨基偶氮苯的光和pH响应聚[(三甲基丙烯酸乙酯胺)_8-(4-氨基-4'-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_1](T_8A_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红波 龚成斌 +2 位作者 王强 唐倩 马学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43-2049,共7页
以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过偶联、还原和酰化反应,合成了4-氨基-4'-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MAB);将三乙醇胺和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制得水溶性的十字交联剂三甲基丙烯酸乙酯胺(TMAEA);将AMAB和TMAEA进行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制得基于氨基... 以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过偶联、还原和酰化反应,合成了4-氨基-4'-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MAB);将三乙醇胺和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制得水溶性的十字交联剂三甲基丙烯酸乙酯胺(TMAEA);将AMAB和TMAEA进行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制得基于氨基偶氮苯的新型纳米级聚合物——聚[(三甲基丙烯酸乙酯胺)8-(4-氨基-4'-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1](T8A1),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热失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T8A1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8A1在水中具有光和pH双重响应性能,弥补了传统的偶氮苯类材料仅能在有机溶剂中具有响应的缺陷,具有广阔的仿生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4’-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 三甲基丙烯酸乙酯胺 光响应 PH响应
下载PDF
N-(苯并环丁烯-4-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樊婕 朱海亮 +3 位作者 杨海君 刘才林 杨军校 谢如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7-40,共4页
含苯并环丁烯(BCB)功能基团的单体N-(苯并环丁烯-4-基)丙烯酰胺(NBCBAA)与丙烯酰胺(AM)在溶剂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固化后形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系列实验对凝胶的溶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 含苯并环丁烯(BCB)功能基团的单体N-(苯并环丁烯-4-基)丙烯酰胺(NBCBAA)与丙烯酰胺(AM)在溶剂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固化后形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系列实验对凝胶的溶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共聚比例对凝胶的溶胀速率以及平衡溶胀比有影响,该凝胶具有良好的重复吸水性、一定的温敏性和p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并环丁烯-4-基)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固化 水凝胶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光响应性
17
作者 颜川 黄成进 +2 位作者 郭杨鹏 张超 李光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51-1857,共7页
为了考察聚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MAAAB)主链的甲基侧基和溶剂对其光响应性的影响,以对氨基偶氮苯为原料,三乙胺为缚酸剂,分别与丙烯酰氯、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MAAAB),然后以此为单... 为了考察聚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MAAAB)主链的甲基侧基和溶剂对其光响应性的影响,以对氨基偶氮苯为原料,三乙胺为缚酸剂,分别与丙烯酰氯、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MAAAB),然后以此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THF为溶剂,通过常规自由基聚合法分别合成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和PMAAAB。利用FT-IR、1H-NMR和GPC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UV考察了主链上甲基侧基、溶剂(CHCl3、THF、DMF)对单体和聚合物的光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溶剂中,单体的光异构化速率均快于聚合物的;THF、DMF作为溶剂时,PMAAAB的光异构化和回复速率均快于以CHCl3为溶剂的;聚合物主链上甲基侧基的存在使得PMAAAB的光异构化和回复速率均略快于PAAAB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 丙烯酰胺基偶氮 自由基聚合 光响应性
下载PDF
N-(2-氨基苯基)-4-[N-(苯丙烯酰)氨基]苯甲酰胺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18
作者 彭晓然 吴佳浓 +2 位作者 付文涛 李胜辉 王书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合成了系列苯甲酰胺(3a-3j)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采用MTT法检测了3a-3j对MCF-7、HeLa和A549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性,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3a-3j对HDAC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N-(2-氨基苯基)-4-{N-[(2-氯苯基)丙烯酰]氨基}苯甲酰... 合成了系列苯甲酰胺(3a-3j)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采用MTT法检测了3a-3j对MCF-7、HeLa和A549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性,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3a-3j对HDAC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N-(2-氨基苯基)-4-{N-[(2-氯苯基)丙烯酰]氨基}苯甲酰胺(3b)和N-(2-氨基苯基)-4-{N-[(2-硝基苯基)丙烯酰]氨基}苯甲酰胺(3e)表现较高的活性,对HDAC的IC50值分别为7.71和3.5μmol/L,与西达苯胺(2.7μmol/L)相当;3b对MCF-7、HeLa和A549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6.5、6.0和5.6μmol/L,3e对MCF-7、HeLa和A549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3.9、3.1和2.9μmol/L,与MS-275(3.5μmol/L)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氨基基)-4-[N-(丙烯酰)氨基]酰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细胞毒性
下载PDF
RAFT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的研究
19
作者 李光华 汪春英 +2 位作者 聂良瑞 王广东 黄义忠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6,共6页
以二硫代苯甲酸苄酯(BDTB)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为单体,DMF为溶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并考察了聚合温度和链转移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以二硫代苯甲酸苄酯(BDTB)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丙烯酰胺基偶氮苯(AAAB)为单体,DMF为溶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基偶氮苯(PAAAB),并考察了聚合温度和链转移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1 H-NMR、GPC等对链转移剂和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窄;随着[BDTB]/[AIBN]比例的增大,聚合速率和分子量下降,分子量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基偶氮 二硫代甲酸苄酯 RAFT聚合 合成
原文传递
新乌檀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文艺 徐建新 郝小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344,共2页
从新乌檀Neonauclea griffthii(Hook.f.)Merr.枝干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分别为苯甲酰胺(1)、苯丙烯酰胺(2)、莨菪亭(3)、2,4-二羟基苯甲酸(4)、豆甾醇(5),其中化合物1、2、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 从新乌檀Neonauclea griffthii(Hook.f.)Merr.枝干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分别为苯甲酰胺(1)、苯丙烯酰胺(2)、莨菪亭(3)、2,4-二羟基苯甲酸(4)、豆甾醇(5),其中化合物1、2、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乌檀 化学成分 中药 酰胺 苯丙烯酰胺 莨菪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