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丙胺类滥用引发精神分裂症2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东 文华 +4 位作者 刘利军 丰子义 卫玉安 刘英斌 徐渔田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苯丙胺类滥用 精神分裂症 治疗
下载PDF
苯丙胺类滥用致锥体外系综合征七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卢金山 吴峰 张咏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拟交感性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mulants,ATS)依赖住院治疗病人104例,结果有7例出现帕金森氏(Parkinson)病样症状,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ATS滥用致帕金森氏病样症状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报告...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拟交感性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mulants,ATS)依赖住院治疗病人104例,结果有7例出现帕金森氏(Parkinson)病样症状,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ATS滥用致帕金森氏病样症状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滥用 锥体外系综合征 临床分析 苯丙胺类兴奋剂 帕金森氏病 住院治疗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中苯丙胺类滥用者的Barratt冲动量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春梅 张从斌 +3 位作者 张丽琼 邓媛 王鲸 张锐敏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了解美沙酮门诊中苯丙胺滥用者的冲动性人格特点,为门诊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Ⅱ)及自制合成毒品滥用情况问卷对118名美沙酮门诊中的苯丙胺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美沙酮门诊中苯丙胺滥用者的冲动性人格特点,为门诊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Ⅱ)及自制合成毒品滥用情况问卷对118名美沙酮门诊中的苯丙胺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滥用者评分分别为MI 54.16±18.89、AI 52.26±12.72、NI 56.07±12.11、总分54.17±11.96,均高于男性滥用者(MI 45.07±17.59、AI 47.92±17.04、NI 55.89±16.65、总分49.63±12.27),且男女间行动冲动(MI)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滥用时间、剂量、频率、渴求程度等与量表评分没有相关性(P>0.05);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与认知冲动分量表评分有关(r=-0.965,P=0.035),使用新型毒品后发生性行为的频率与行动冲动分量表评分有关(r=0.839,P=0.001)。结论美沙酮门诊中苯丙胺滥用者的冲动性人格特点存在性别差异;冲动程度的高低与苯丙胺滥用的严重程度间没有发现相关性;冲动程度与苯丙胺滥用者的某些性行为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 苯丙胺类滥用 Barrett冲动量表
原文传递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玮 任桂秋 +1 位作者 肇恒伟 赵子阳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辽宁省9个强制隔离戒毒所247例苯丙胺类兴奋...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辽宁省9个强制隔离戒毒所247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和社区正常对照人群24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SCL-90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为精神质(OR=3.27,95%CI:1.32-8.10)、消极应对(OR=2.53,95%CI:1.06-6.04),及与家人关系不和(OR=3.16,95%CI:1.12-8.94),而社会支持总分高(OR=0.50,95%CI:0.30-0.8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可能与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因素有关,应加强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 心理健康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云南省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其与HIV/STD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初平 贾忠伟 +2 位作者 鲍彦平 李建华 刘志民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51-458,共8页
目的獉獉:调查云南省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与HIV/STD感染的关系。方法獉獉: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自拟《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情况及HIV高危行为调查问卷》。从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对云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近半年内入所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滥... 目的獉獉:调查云南省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与HIV/STD感染的关系。方法獉獉: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自拟《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情况及HIV高危行为调查问卷》。从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对云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近半年内入所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HIV、梅毒和HCV。利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HIV、HCV感染人群的人口学、药物滥用及高危性行为特征差异;利用Logistic model分析HIV/STD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獉獉:292名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者中,HIV、HCV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21.01%,65.07%和3.80%。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前后,性冲动强度有显著性差异(VAS:4.4±s 2.2 vs.7.5±s 1.8)。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者HIV的感染与滥用海洛因、在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苯丙胺类兴奋剂作用下使用安全套情况有关;而HCV感染与职业、多药滥用、滥用海洛因、在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后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有关。结论獉獉: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者HIV与HCV感染与高危性行为有关,且以HIV尤为显著。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会增强性冲动从而发生性行为,且多为群体性性行为,使用后安全套的使用情况较差,这些是该人群HIV/STD传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 艾滋病 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高危行为性别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哲一 李质彬 +4 位作者 陶凤英 孙海明 陈志康 杜江 赵敏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苯丙胺类物质(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滥用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毒品使用情况和高危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来自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377名ATS滥用者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ATS滥用者在...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苯丙胺类物质(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滥用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毒品使用情况和高危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来自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377名ATS滥用者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ATS滥用者在毒品滥用史,高危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患者首次使用年龄较男性更早,使用ATS后发生即刻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的比例均高于男性,且性伴侣在性行为中更少使用安全套。此外,女性患者更多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而男性患者使用ATS后的性冲动显著高于女性。结论:不同性别的ATS滥用者在毒品使用及高危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工作人员应当对不同性别的使用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 高危行为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滥用导致谵妄状态2例
7
作者 李卫红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50-450,共1页
关键词 甲基苯丙 谵妄状态 苯丙胺类滥用 严重精神障碍 病例报告 强制戒毒者 发精神障碍
下载PDF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吸毒特征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姗姗 韩慧 +4 位作者 李煦 江海峰 杜江 徐定 赵敏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苯丙胺类物质(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滥用者人口学资料,吸毒史及ATS滥用后果的差异,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治疗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来自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1991例ATS滥用者,其中男...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苯丙胺类物质(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滥用者人口学资料,吸毒史及ATS滥用后果的差异,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治疗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来自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1991例ATS滥用者,其中男性1559例,女性432例,比较男女ATS滥用者在人口学资料,吸毒状况(首吸年龄,吸毒年限,使用频率,吸毒原因等)及ATS滥用后果(抑郁、焦虑情绪,高危性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女性平均滥用年龄显著低于男性5岁左右(P<0.01);男女在婚姻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更多处于未婚状况(P<0.01);女性的首吸年龄显著小于男性(P<0.01),在滥用频率上,女性多药物滥用问题显著高于男性(P<0.01),同时,男女在使用原因、场所以及来源等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1),二者在焦虑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在使用中ATS后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概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男、女在药物滥用及行为后果上存在不同,因此需要重视男女性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 吸毒史和滥用后果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毛发中苯丙胺类相关物质的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亚海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46-350,353,共6页
苯丙胺类是一类具有强烈兴奋作用、食欲抑制作用以及温和致幻作用的物质,被列入违禁毒品范围,在国际和国内均受严格控制。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苯丙胺类滥用事件,如长期使用芬氟拉明减肥导致慢性中毒死亡;滥用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 苯丙胺类是一类具有强烈兴奋作用、食欲抑制作用以及温和致幻作用的物质,被列入违禁毒品范围,在国际和国内均受严格控制。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苯丙胺类滥用事件,如长期使用芬氟拉明减肥导致慢性中毒死亡;滥用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MDMA)、甲基苯丙胺(冰毒,MAMP)兴奋剂导致精神障碍和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滥用 相关物质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 检测 毛发 致精神障碍 兴奋作用 致幻作用
原文传递
边境吸毒人群童年期负性事件与成年期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
10
作者 李佳霜 王沛 +4 位作者 李静 游晶 喻箴 陆蓉 许传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35-540,共6页
目的了解边境地区吸毒人群的基本特征、探讨童年期负性事件与注射吸毒行为、苯丙胺类兴奋剂(ATS)滥用及患性传播疾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1至7月在云南省边境地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响应驱动抽样(RDS)及连续性抽样获得边境吸毒... 目的了解边境地区吸毒人群的基本特征、探讨童年期负性事件与注射吸毒行为、苯丙胺类兴奋剂(ATS)滥用及患性传播疾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1至7月在云南省边境地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响应驱动抽样(RDS)及连续性抽样获得边境吸毒人群。使用自编问卷测量相关变量,Epidata 3.1数据双录入,SPSS 24.0统计分析。结果405名边境吸毒人员(27~39岁)中有不良经历的占95.6%,大多数是男性、少数民族、未婚、无子女、小学或以下学历及有工作。无不良经历的边境吸毒者以汉族居多,年龄在39岁以上(P<0.05)。目标人群注射吸毒行为占12.3%,滥用ATS行为占95.6%,患性传播疾病占16.3%。童年期不良经历者(22.47±7.96岁)有注射吸毒行为占10.9%;无不良经历者(28.42±9.69岁)占44.4%(P<0.05);有不良经历者出现ATS滥用行为占96.6%,无不良经历者占72.2%(P<0.05);有不良经历者患性传播疾病占14.7%,无不良经历者占50.0%(P<0.05)。Logistic回归表明,儿童期负性事件可能是成年期注射毒品、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患性传播疾病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童年期负性事件是成年期存在注射吸毒行为、ATS滥用及患性传播疾病的影响因素。结论童年期负性事件对成年期不健康行为有关联,早期童年期干预对预防成年期不健康行为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吸毒人群 童年期负性事件 注射吸毒行为 苯丙胺类滥用 性传播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