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洪哥纳香叶中的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久香 余竞光 +2 位作者 孙兰 李世洁 黄文华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景洪哥纳香叶的抗肿瘤活性苯乙烯内酯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7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苯乙烯内酯:(+)-isoaltholactone(1),goniodiol-7-monoacetate(2),leioca... 目的:研究景洪哥纳香叶的抗肿瘤活性苯乙烯内酯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7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苯乙烯内酯:(+)-isoaltholactone(1),goniodiol-7-monoacetate(2),leiocarpin A(3),goniodiol(4),另3个为松乔素(pinocembrin,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和豆甾醇(stigmasterol,7)。结论:化合物1-4体外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哥纳香 番荔枝科 苯乙烯内酯
下载PDF
苯乙烯内酯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进展
2
作者 张兴贤 李卫东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77-1184,共8页
结合本研究小组的相关课题工作 ,综述了苯乙烯内酯类天然产物全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以呋喃甲醇类化合物的氧化重排反应、烯烃复分解环化反应 (RCM)和酸催化的酯化关环等作为关键反应的方法 .
关键词 苯乙烯内酯 天然产物 全合成 番荔枝科植物 提取 中药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苯乙烯内酯类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姜苗苗 冯毅凡 +1 位作者 张雪 姚新生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研究植物景洪哥纳香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方法和MS、NMR等波谱鉴定技术。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1)-(6)。结论:化合物(1)和(2)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丁烯酸内酯类化... 目的:研究植物景洪哥纳香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方法和MS、NMR等波谱鉴定技术。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1)-(6)。结论:化合物(1)和(2)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哥纳香 苯乙烯内酯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景洪哥纳香中苯乙烯内酯的UPLC-Q-TOF-MS分析
4
作者 姜苗苗 芮雯 +3 位作者 符方方 赵丽丽 姚新生 冯毅凡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22-1326,共5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建立快速鉴景洪哥纳香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应用ACQU ITY UPLC BEH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建立快速鉴景洪哥纳香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应用ACQU ITY UPLC BEH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根据质谱信息推测了该植物氯仿提取物中12个苯乙烯内酯的结构。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快速高效地鉴定了植物中的苯乙烯内酯,同时本文探讨了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哥纳香 苯乙烯内酯 UPLC—Q—TOF-MS
原文传递
番荔枝科中内酯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海军 张宁 +1 位作者 曾庆琪 余启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番荔枝科植物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近来研究表明,其中的番荔枝内酯和苯乙烯内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亦被喻为"明日抗癌之星"。作者对番荔枝科植物中的内酯成分的抗肿瘤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作... 番荔枝科植物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近来研究表明,其中的番荔枝内酯和苯乙烯内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亦被喻为"明日抗癌之星"。作者对番荔枝科植物中的内酯成分的抗肿瘤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今后该类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科 抗肿瘤成分 番荔枝内酯 苯乙烯内酯 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活性成分研究的新结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钟利 楼丽广 胥彬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番荔枝内酯 番荔枝苯乙烯内酯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大花哥纳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四保 余竞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3期330-333,共4页
从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grifithiHokf.etThoms)的茎枝分得12个化合物,经光谱(IR,MS,NMR,2DNMR)分析,鉴定其中7个为苯乙烯内酯:goniothalamin(1)、9... 从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grifithiHokf.etThoms)的茎枝分得12个化合物,经光谱(IR,MS,NMR,2DNMR)分析,鉴定其中7个为苯乙烯内酯:goniothalamin(1)、9deoxygoniopypyrone(2)、altholactone(3)、goniodiol(4)、goniotharvensin(5)、goniofufurone(6)和8acetylgoniotriol(7)。另5个化合物鉴定为番荔枝内酰胺(squamolone,8)、乔松素(pinocembrin,9)、琥珀酸(succinicacid,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和豆甾醇(stigmasterol,12)。化合物1~3和5~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哥纳香 番荔枝科 苯乙烯内酯 番荔枝内酰胺
下载PDF
哥纳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奇志 何明芳 梁敬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0,共4页
介绍从哥纳香属 Goniothalamus( Bl.) Hook.f.et Thoms.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及其生理活性研究概况 ,为进一步开展该属植物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 ,对近 10年来哥纳香属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加以综述。从... 介绍从哥纳香属 Goniothalamus( Bl.) Hook.f.et Thoms.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及其生理活性研究概况 ,为进一步开展该属植物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 ,对近 10年来哥纳香属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加以综述。从哥纳香属中分得的新化合物苯乙烯内酯类 34个 ,番荔枝乙酰精宁类 39个 ,生物碱类 14个 ,三萜类化合物 1个。其中部分单体显示强的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纳香属 番荔枝科 苯乙烯内酯 番荔枝乙酰精宁类
下载PDF
二氟亚甲基取代的Goniodiol类似物的合成
9
作者 谢阳芬 徐修华 +2 位作者 乐旭义 游正伟 卿凤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7,共5页
合成了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二氟亚甲基取代的Goniodiol类似物.该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为:铟粉引发对醛的二氟炔丙基化反应引入二氟亚甲基;在2,2,6,6-四甲基-1-氧基哌啶(TEMPO)催化下,三氯异氰尿酸(TCCA)氧化1,5-二醇高效率地关环生成α,β... 合成了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二氟亚甲基取代的Goniodiol类似物.该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为:铟粉引发对醛的二氟炔丙基化反应引入二氟亚甲基;在2,2,6,6-四甲基-1-氧基哌啶(TEMPO)催化下,三氯异氰尿酸(TCCA)氧化1,5-二醇高效率地关环生成α,β-不饱和-δ-内脂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niodiol 苯乙烯内酯 a β不饱和善内脂环 二氟亚甲基取代物
下载PDF
景洪哥纳香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苗苗 冯毅凡 +2 位作者 张雪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研究植物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以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景洪哥纳香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苯... 目的研究植物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以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景洪哥纳香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哥纳香呋吡喃酮A(acetylgoniofupyrone A,1)、哥纳香二醇(goniodiol,5)、8-表哥纳香三醇(8-epi-goniotriol,6)、心瓣哥纳香丁内酯(cardiobutanolide,7),另外3个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2)、松属素(pinocembrin,3)、松脂素(pinoresinol,4)。结论化合物1为呋喃并吡喃型苯乙烯内酯,且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哥纳香乙酰酯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哥纳香 苯乙烯内酯 乙酰哥纳香呋吡喃酮A 松属素 松脂素
原文传递
哥纳香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左爱学 杨艳 +2 位作者 朱萍 孙赟 饶高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7-242,共6页
通过查阅近40篇文献,对2003年以来哥纳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该属植物所含成分结构类型主要有苯乙烯内酯、生物碱、黄酮、乙酰精宁、挥发油等;近10年来,从哥纳香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5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40个... 通过查阅近40篇文献,对2003年以来哥纳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该属植物所含成分结构类型主要有苯乙烯内酯、生物碱、黄酮、乙酰精宁、挥发油等;近10年来,从哥纳香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5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40个,黄酮类化合物10个,乙酰精宁类化合物4个、其他类化合物23个。该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苯乙烯内酯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方面;其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哥纳香甲素已经开发成抗肿瘤一类新药;但160个种中,只开展了部分种的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研究工作,该属植物还有大量的研究空间。本文综述哥纳香属植物近10年来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纳香属 化学成分 苯乙烯内酯 生物碱 黄酮 乙酰精宁
原文传递
景洪哥纳香根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苗苗 冯毅凡 +1 位作者 张雪 姚新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86-2388,共3页
目的研究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根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Toyopearl HW40、制备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景洪哥纳香根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根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Toyopearl HW40、制备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景洪哥纳香根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单乙酰双哥纳香二醇(1)和景洪哥纳香胺酮(2)。结论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苯乙烯内酯二聚体,化合物2为一个新的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哥纳香 苯乙烯内酯二聚体 生物碱 单乙酰双哥纳香二醇 景洪哥纳香胺酮
原文传递
番荔枝科植物细胞毒成分的研究概况Ⅷ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关云 蒋昱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252-261,共10页
番荔枝科植物因其特异性成分乙酰精宁(acetogenins)具有低毒、高效、广谱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且该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续报近年来番荔枝科植物细胞毒成分的研究概况,介绍番荔枝属、依兰属、哥纳香属、野独活属、暗罗属、... 番荔枝科植物因其特异性成分乙酰精宁(acetogenins)具有低毒、高效、广谱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且该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续报近年来番荔枝科植物细胞毒成分的研究概况,介绍番荔枝属、依兰属、哥纳香属、野独活属、暗罗属、紫玉盘属、木瓣属等30余种植物的具细胞毒活性的乙酰精宁、苯乙烯内酯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科 乙酰精宁 苯乙烯内酯 细胞毒 抗肿瘤
原文传递
番荔枝科植物细胞毒成分的研究概况Ⅶ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关云 蒋昱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5期190-194,共5页
续报近年来番荔枝科植物细胞毒成分的研究概况,介绍泡泡属、哥纳香属、瓜馥木属、暗罗属、卷团属、囊木瓣属、紫玉盘属和木瓣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番荔枝科 哥纳香属 囊木辩属 细胞毒活性 苯乙烯内酯
原文传递
树枝状嵌段聚合物D-PCL-b-PS在不对称末端受限条件下的结晶行为
15
作者 张凤波 谢续明 +2 位作者 袁金颖 袁伟忠 闫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研究了树枝状嵌段聚合物聚(ε-b-己内酯)-b-聚苯乙烯(D-PCL-b-PS)的分子结构对PCL链段受限结晶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ROP)合成了树枝状的嵌段聚合物D-PCL.在此基础上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合成了树枝状... 研究了树枝状嵌段聚合物聚(ε-b-己内酯)-b-聚苯乙烯(D-PCL-b-PS)的分子结构对PCL链段受限结晶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ROP)合成了树枝状的嵌段聚合物D-PCL.在此基础上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合成了树枝状的嵌段聚合物D-PCL-b-PS,在结晶的PCL链段的两个末端引入了不对称的化学键连受限点,对PCL链段在这种条件下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当D-PCL-b-PS从熔体中结晶时,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受限程度较轻的PCL链段通过冷结晶的方式形成晶体.而D-PCL-b-PS在等温条件下充分结晶时,不同受限程度的PCL都生长为晶体.当结晶温度较低时(低于30℃时),PCL出现两个熔融峰,分别位于40℃和50℃附近,分别对应于受限程度不同的PCL链段所形成的完善程度不同的晶体;当结晶温度为40℃时,D-PCL-b-PS的两个熔融峰几乎重合.文中最后给出了不同受限程度的PCL链段所对应的构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嵌段聚合物 聚(ε-己内酯)-b-聚苯乙烯 受限结晶 分子结构 末端受限
原文传递
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16
《科技开发动态》 2003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抗癌药物 制备方法 2-羟丙-β-环糊精 苯乙烯内酯
原文传递
Total synthesis of (-)-isoaltholactone
17
作者 LIU Jun ZHANG Xing +2 位作者 LIU Yi BI JingJing DU YuGu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928-932,共5页
A short and efficient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 styryllactone (-)-isoaltholactone has been achieved in seven steps and 33% overall yield, starting from the readily available carbohydrate D-mannose. The key steps ... A short and efficient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 styryllactone (-)-isoaltholactone has been achieved in seven steps and 33% overall yield, starting from the readily available carbohydrate D-mannose. The key steps of our synthesis involve intramolecular tetrahydrofuran cyclization and one-pot acetonide deprotection-lacto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synthesis styryllactone isoaltholactone CARBOHYDR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