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聚合物纸张湿强剂的应用
1
作者 任兴丽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8,共3页
为了改善纸张的湿强度,需添加湿强剂。本文考察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聚合物(PGS)对纸张干湿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GS与纤维形成偶合键,可增强纸张的物理性能;与羟基和羧基等含有活性氢的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物,可改善纸张的干、湿抗... 为了改善纸张的湿强度,需添加湿强剂。本文考察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聚合物(PGS)对纸张干湿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GS与纤维形成偶合键,可增强纸张的物理性能;与羟基和羧基等含有活性氢的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物,可改善纸张的干、湿抗张强度;PGS和PAAM配合使用,PGS对纸张干、湿抗张强度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甘油酯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聚合物 丙烯酸-丙烯酰胺 湿强剂
原文传递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丙烯腈聚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8
2
作者 田冶 段春来 +2 位作者 周霆 辛敏琦 李荣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8,共3页
采用悬浮聚合方法,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获得数均摩尔质量Mn=7×104g/mol,分散度D=2.36,外观无色透明的三元共聚物珠粒。通过红外分析发现其在1 727 cm-1处有羰基的强烈伸缩振... 采用悬浮聚合方法,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获得数均摩尔质量Mn=7×104g/mol,分散度D=2.36,外观无色透明的三元共聚物珠粒。通过红外分析发现其在1 727 cm-1处有羰基的强烈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 253 cm-1(环氧基团的对称振动吸收峰)、915 cm-1和861 cm-1(环氧基团的不对称振动的两个吸收峰)处的红外吸收峰,表明了环氧基团的存在;3 200~3 600 cm-1范围没有明显的羟基吸收峰,说明聚合物中GMA的环氧基团很少或基本上没有开环,据此可以初步认定GMA单体在参与聚合反应时,是以打开双键的形式进行加成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苯乙烯 丙烯 三元聚合物 悬浮聚合
下载PDF
苯乙烯-二乙烯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固相萃取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申书昌 马柏凤 徐雅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9-265,共7页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聚乙烯醇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亲脂和弱阳离子交换性能的球形固相萃取填料,并确定了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微...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聚乙烯醇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亲脂和弱阳离子交换性能的球形固相萃取填料,并确定了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和微球的形貌,通过氮气吸附法测定了填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以氰草津、西玛津、阿特拉津和特丁津4种三嗪类除草剂为目标化合物,通过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技术,考察了样品溶液的酸度、过柱流量及洗脱剂的体积对萃取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相萃取条件。测定了制备的固相萃取填料的吸附容量和小柱的穿透体积。氰草津、西玛津、阿特拉津和特丁津的检出限分别为0.26,0.63,0.42,0.31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微球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嗪除草剂
下载PDF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可可 廖明义 +1 位作者 李扬 梁爱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将线型热塑性弹性体 SBS溶胀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液中,以 BPO为引发剂,在 CuCl/2,2′-联吡啶配位化合物催化下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 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果表明,实现了苯乙烯-... 将线型热塑性弹性体 SBS溶胀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液中,以 BPO为引发剂,在 CuCl/2,2′-联吡啶配位化合物催化下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 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果表明,实现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可控聚合 ,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呈线性增长,且分布较窄,从而得到了组成和性能不同的互穿聚合物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 共聚物
下载PDF
苯乙烯协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固相接枝改性聚丁烯-1
5
作者 王鉴 翟昌休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通过固相接枝改性聚丁烯-1(PB-1),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共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GMA用量5%、BPO用量0.3%、n(...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通过固相接枝改性聚丁烯-1(PB-1),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共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GMA用量5%、BPO用量0.3%、n(GMA)/n(St)=1的条件下,100℃反应2 h后得到接枝率为4.8%的改性产物。共单体St的加入有利于GMA接枝到PB-1大分子链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B-1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烯-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苯乙烯 固相接枝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氧化钛纳米微球的性能 被引量:15
6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100,共3页
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二氧化钛复合纳米微球 ,通过TEM ,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并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 .它在室温下可分散于石蜡油中 ,但不分散于水中 .结果表明 ,复合纳... 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二氧化钛复合纳米微球 ,通过TEM ,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并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 .它在室温下可分散于石蜡油中 ,但不分散于水中 .结果表明 ,复合纳米微球具有核壳结构 ,平均粒径约 5 0nm ,作为新型润滑油添加剂 ,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表明 ,磨痕变浅 ,磨斑减小 ,有效降低了磨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氧化钛纳米微球 聚合物纳米微球 核壳结构 抗磨性能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K树脂
7
作者 戚远慧 朱永军 +2 位作者 罗筑 黄安荣 韦良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简称K树脂)(K-g-GM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对K-g-GMA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接枝率,分析了GMA用量对K-g-GMA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简称K树脂)(K-g-GM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对K-g-GMA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接枝率,分析了GMA用量对K-g-GMA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将K-g-GMA添加到K树脂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K/SAN透明合金。结果表明:随着GMA用量的增加,K-g-GMA的接枝率逐渐升高,当GMA用量为4 phr时,接枝率最高,熔体流动性较好。当K树脂与SAN质量比为15∶85,w(K-g-GMA)为3%时,与未加K-g-GMA相比,透明合金的拉伸强度、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和透光率分别提高6.08%,25.72%,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熔融接枝 接枝率
下载PDF
丁基橡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与阻尼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明义 姜鹤 金美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为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采用分步方法,以丁基橡胶(IIR)为聚合物网络Ⅰ,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P(St-MMA)]为聚合物网络Ⅱ,制备了丁基橡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IR/P(St-MMA)IPN].采用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等... 为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采用分步方法,以丁基橡胶(IIR)为聚合物网络Ⅰ,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P(St-MMA)]为聚合物网络Ⅱ,制备了丁基橡胶/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IR/P(St-MMA)IPN].采用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反应时间、IIR/P(St-MMA)质量比、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丁酯(BMA)的含量等因素对IPN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极性单体的加入有利于提高IPN的阻尼性能;添加交联剂和单体BMA可明显提高IPN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橡胶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原文传递
SBS/P(St-MMA)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廖明义 张宜鹏 +2 位作者 李可可 李杨 梁爱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犤P(St-MMA)犦。采用分步法制备了SBS/P(St-MMA)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TIPN)。研究了P(St-MMA)质量分数、MMA/St(摩尔比,下同)和不同聚合方式对TIPN结构和力学性能的...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犤P(St-MMA)犦。采用分步法制备了SBS/P(St-MMA)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TIPN)。研究了P(St-MMA)质量分数、MMA/St(摩尔比,下同)和不同聚合方式对TIPN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了具有较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P(St-MMA);P(St-MMA)质量分数在30%左右时,采用ATRP法制备的SBS/P(St-MMA)TIPN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达到最大;随MMA/St增加,TIPN拉伸强度增大,扯断伸长率不变。常规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的TIPN与ATRP法相比,前者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拉伸强度高,扯断伸长率随P(St-MMA)质量分数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 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8-羟基喹啉锂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1 位作者 梁利岩 吕满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现了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的高分子化,获得了一种能够溶解在普通的溶剂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喹啉锂配合物的发光聚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1H-NMR、FTIR、UV、PL光谱、DSC、TGA、GP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紫外吸收和光致发光(PL)光谱说明合成共聚物的发光来自于Liq基团,引入的可聚合的链段以及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链段,并没有影响发光波长的改变。亲核溶剂改变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使共聚物光谱明显红移2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 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聚合物合成
下载PDF
尿素作为造孔剂对聚乙烯支撑的PAMS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朗 饶睦敏 +4 位作者 李伟善 许梦清 廖友好 谭春林 易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89-1694,共6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笨乙烯)(P(AN-MMA-ST)或者共聚物PAMS),并利用尿素作为造孔剂制备了聚乙烯(PE)支撑的PAMS聚合物膜(PE-PAMS-U)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笨乙烯)(P(AN-MMA-ST)或者共聚物PAMS),并利用尿素作为造孔剂制备了聚乙烯(PE)支撑的PAMS聚合物膜(PE-PAMS-U)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分析、线性电位扫描(LSV)、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充放电等方法对PAMS聚合物以及PE支撑的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E-PAMS)聚合物隔膜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尿素作为造孔剂可以提高PE-PAMS凝胶聚合物的性能.由于尿素的加入,聚合物膜呈现均匀的微孔结构,室温下的电导率从1.1×10^(-3)S·cm^(-1)提高到2.15×10^(-3)S·cm^(-1).同时,锂电极/聚合物电解质界面上的电荷传递电阻也从480Ω·cm^2降低到250Ω·cm^2.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0V.电池(Li/PE支撑的GPE/LiCoO_2)的测试证明,用尿素作为造孔剂的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 尿素 造孔剂
下载PDF
ATRP法制备以β-环糊精为核的两臂PGMA聚合物
12
作者 吕习周 翁家宝 +2 位作者 郑雪琳 孟青叶 孟东利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β-环糊精(β-CD)和2-溴异丁酰溴(BIBB)为原料,利用溴酰化反应制备了大分子引发剂β-CD-BIBB.以此引发剂,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得了以β-CD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为臂的两臂... 以β-环糊精(β-CD)和2-溴异丁酰溴(BIBB)为原料,利用溴酰化反应制备了大分子引发剂β-CD-BIBB.以此引发剂,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得了以β-CD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为臂的两臂聚合物,通过FT-IR1、H-NMR及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两臂聚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可逆络合共聚制备支化聚苯乙烯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彪 杨宏军 +5 位作者 王中睿 曹磊 黄文艳 薛小强 蒋其民 蒋必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2-567,共6页
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单质碘(I_2)原位生成碘化物,在催化剂碘化钠(NaI)的作用下,引发苯乙烯(St)和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BDDMA)的可逆络合共聚反应,成功制备了支化聚苯乙烯。通过气相色谱仪(GC)、三检测体积排阻色谱仪(TD-SEC)、核... 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单质碘(I_2)原位生成碘化物,在催化剂碘化钠(NaI)的作用下,引发苯乙烯(St)和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BDDMA)的可逆络合共聚反应,成功制备了支化聚苯乙烯。通过气相色谱仪(GC)、三检测体积排阻色谱仪(TD-SE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聚合物和聚合反应过程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配方[St]/[BDDMA]/[AIBN]/[I_2]/[NaI]=80/1.0/1.0/0.4/0.4时,80℃下反应24 h后St的转化率可达80%,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高达13.8×10~4 g×mol^(-1),与同分子量的线型聚合物相比具有明显小的流体力学半径和特性黏度,BDDMA反应进入聚合物链后有69.9%的悬垂双键参与了支化反应。反应过程研究表明,聚合物的支化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合物 可逆络合聚合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1 4-丁二醇酯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及其涂料
14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2年第6期35-37,共3页
题述贮存稳定的组合物含有机防污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由(a)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b)(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制得]。含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松香。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酸树脂 组合物 丙烯酸涂料 丙烯酸聚合物 贮存稳定性 苯乙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醋 有机溶剂 丙烯酸丁醋
下载PDF
功能单体对聚合物原位处理木材冲击韧性的改善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晓英 李永峰 +2 位作者 马立军 符韵林 李秀荣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8-1032,共5页
针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单体原位聚合处理木材存在脆性较大的缺点,选择具有柔性链段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对之进行增韧改性.采用GMA和EGDMA混合单体溶液浸注木材,再通过加热聚合方式制备木材-GMA-EGDMA复合材料.利用扫... 针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单体原位聚合处理木材存在脆性较大的缺点,选择具有柔性链段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对之进行增韧改性.采用GMA和EGDMA混合单体溶液浸注木材,再通过加热聚合方式制备木材-GMA-EGDMA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木材-GMA-EGDM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组分特征和聚合物的聚集态;借助冲击韧性试验机测试分析木材-GMA-EGDMA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结果表明:GMA+EGDMA单体在木材细胞腔中原位聚合成聚合物,并以无定形态均匀填充木材细胞腔;聚合物与木材基质间存在相对较强的黏结力;聚合物的冲击断面呈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木材-GMA-EGDMA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较木材素材和GMA单体原位聚合处理木材分别提高了98%和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聚合物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冲击韧性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
下载PDF
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毛细管电色谱拆分地平类药物对映体 被引量:10
16
作者 聂桂珍 李来生 +2 位作者 程彪平 周仁丹 张宏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4-1422,共9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原位聚合物基质,将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到毛细管内壁,制得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柱(SECDP),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结构.磺酸基可提供足够稳定的正向电渗流(EOF),...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原位聚合物基质,将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到毛细管内壁,制得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柱(SECDP),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结构.磺酸基可提供足够稳定的正向电渗流(EOF),基于磺丁基醚-β-环糊精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协同作用,通过优化手性添加剂浓度、pH值、施加电压、温度及有机调节剂含量等条件,利用该开管电色谱柱拆分了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和尼卡地平等10种地平类手性药物对映体.优化的流动相组成为20mmol/L NaH2PO4(pH=4.0),含4.0mmol/L磺丁基醚-β-环糊精,乙腈的体积分数为10%-25%,施加电压15~25kV,温度为15℃,电动进样2kV×5s,检测波长为236nm.在上述条件下,分离度(R。)可达3.62,柱效达61011块/m,分析时间一般为6~15min.基于色谱分离数据,探讨了相关的手性分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法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原位聚合物基质 磺丁基醚-Β-环糊精 手性分离 地平类 药物
下载PDF
SAN-g-GMA的制备及其在PA6/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军 黄仁军 +2 位作者 吴意 陶国良 刘春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59,共4页
采用固相接枝制备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N-g-GMA),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BPO)和GMA用量对接枝吸光比的影响,以自制的SAN-g-GMA增容尼龙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A6/ABS)共混物,探讨了SAN-g-GMA对共混物结构与性... 采用固相接枝制备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N-g-GMA),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BPO)和GMA用量对接枝吸光比的影响,以自制的SAN-g-GMA增容尼龙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A6/ABS)共混物,探讨了SAN-g-GMA对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N-g-GMA能够增容PA6/ABS共混物,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Molau实验发现,SAN-g-GMA能够促进PA6/ABS两相界面结合,起到相容作用;共混物的SEM照片表明,SAN-g-GMA使ABS在PA6中分散均匀,粒子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接枝 尼龙6/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 增容
下载PDF
复合引发剂引发GMA熔融接枝聚1-丁烯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彦粉 赵永仙 +2 位作者 杜月娟 姚薇 黄宝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3,64,共4页
采用复合引发剂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全同聚1-丁烯(iPB)。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考察了复合引发剂比例、GMA用量、引发剂总用量和St用量对接枝的影响... 采用复合引发剂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全同聚1-丁烯(iPB)。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考察了复合引发剂比例、GMA用量、引发剂总用量和St用量对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引发剂引发下,GMA和iPB可熔融接枝,接枝率最高可达1.74%;St作为共单体可明显提高GMA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当n(St)/n(GMA)为1.5时,接枝率为单独使用GMA时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全同聚 1-丁烯 熔融接枝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复合引发剂 苯乙烯
下载PDF
GMA/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全同聚1-丁烯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彦粉 赵永仙 +1 位作者 姚薇 黄宝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共3页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全同聚1-丁烯(iPB)。考察了温度,过氧化二异丙苯(DCP),GMA,St用量对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下,DCP用量为0.8 phr时,接枝率最高;DCP用量一定时...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全同聚1-丁烯(iPB)。考察了温度,过氧化二异丙苯(DCP),GMA,St用量对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下,DCP用量为0.8 phr时,接枝率最高;DCP用量一定时,随着GMA用量增加,接枝率增加,熔体流动速率减小;St作为共单体可明显提高GMA的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聚1-丁烯 熔融接枝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苯乙烯
下载PDF
PA6/SEBS-g-MAH/OMMT/GMA共混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三雄 吴唯 王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1,共4页
以马来酸酐(MAH)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SEBS—g—MAH)为增韧剂,有机蒙脱土(OMMT)为增强填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A6/SEBS—g—MAH/OMMT复合材料。通过力学、... 以马来酸酐(MAH)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SEBS—g—MAH)为增韧剂,有机蒙脱土(OMMT)为增强填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A6/SEBS—g—MAH/OMMT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毛细管流变性能测试,考察了SEBS—g—MAH、OMMT和GMA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材料能在保持基本强度及模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冲击强度,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PA6及其共混物均为假塑性流体,在230—260℃共混材料的非牛顿指数为0,603~0.931,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加入SEBS-g—MAH、OMMT和/或GMA使得PA6的表观黏度增大,黏流活化能降低;在恒定剪切应力下PA6共混物可在较宽的温度范闱内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有机蒙脱土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共混 流变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