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位交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轻质循环油中苯并噻吩类衍生物
1
作者 张子豪 麦晓霞 +4 位作者 张海峰 谭智毅 林海 徐金龙 郑建国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7-1404,共8页
基于配位交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了轻质循环油中苯并噻吩类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测定方法。采用醋酸银、氧化铝和硅胶制备的固相萃取(SPE)柱对试样进行萃取、净化分离和浓缩,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洗脱。DB-17MS UI色... 基于配位交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了轻质循环油中苯并噻吩类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测定方法。采用醋酸银、氧化铝和硅胶制备的固相萃取(SPE)柱对试样进行萃取、净化分离和浓缩,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洗脱。DB-17MS UI色谱柱分离,选择离子模式(SIM),外标法定量。对12种苯并噻吩类衍生物的色谱分离效果良好,在0.5~50μg/mL范围内,苯并噻吩类衍生物的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均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2~3.2μg/g和3.9~10.3μg/g;加标回收率为87.3%~114.3%,相对标准偏差(RSD)≤5.8%。该方法适用于轻质循环油样品中苯并噻吩类衍生物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循环油 苯并噻吩类 配位交换 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柴油加氢脱硫反应路径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坤 方向晨 +4 位作者 刘继华 宋永一 柳伟 白天忠 刘洪海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9期33-34,共2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柴油馏分中难脱除的二苯并噻吩类(DBTs)硫化物存在的加氢脱硫反应路径,其中DDS和HYD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反应路径。总结了催化剂活性助金属、硫化氢、氮化物以及氢分压对加氢脱硫反应路径选择性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理。
关键词 苯并噻吩类(DBTs)硫化物 加氢脱硫(HDS) 反应路径 影响机理
下载PDF
麻江奥陶系古油藏中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来自分子标志物的证据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广利 李宁熙 +3 位作者 高波 李贤庆 师生宝 王铁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450-3457,共8页
贵州麻江大型古油藏主要储集层为志留系翁项群砂岩和奥陶系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并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泥岩为主力烃源层。麻江地区古生界碳酸盐岩固体沥青等效镜质组反射率达1.08%~1.82%,具有较高的二苯并噻吩类含量和甲基二苯... 贵州麻江大型古油藏主要储集层为志留系翁项群砂岩和奥陶系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并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泥岩为主力烃源层。麻江地区古生界碳酸盐岩固体沥青等效镜质组反射率达1.08%~1.82%,具有较高的二苯并噻吩类含量和甲基二苯并噻吩/甲基菲比值(MDBT/MPH=0.71~1.38),推测古油藏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其中以坡脚寨红花园组TSR最为强烈,不仅金刚烷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极为丰富,而且碳同位素明显较重(δ13C=-28.4‰)。初步的分析表明,高丰度的二苯并噻吩类可能是联苯类化合物与TSR过程中形成的还原态硫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沥青 金刚烷 苯并噻吩类 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硫酸盐热化学 还原反应 成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