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二萘胺及其苯甲酰衍生物的制备和手性拆分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兆文 黄普选 赵清岚 《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5-27,共3页
合成了 1,1′ -联 - 2 -萘胺和 1,1′ -联 - 2 -萘胺双苯甲酰胺 .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了产物的对映异构体 。
关键词 联二萘胺 苯甲酰衍生物 1 1'-联-2-萘胺 合成 手性固定相 对映体拆分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一类新型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体——苯甲酰苯胺衍生物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煊 刘力宏 江云宝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291,共9页
评述了苯甲酰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发光行为和电荷转移 /质子转移光物理模型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体 苯甲苯胺衍生物 光物理模型 分子识别 发光行为 质子转移 双重荧光
下载PDF
基于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的铬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红梅 郭宇 +1 位作者 曹建芳 吴中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63-1467,共5页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母体通过系列化学衍生引入丹磺酰胺荧光基团及2-羟基-1-萘醛配位基团构筑了新型、简单的铬离子荧光探针L(1-(二甲基氨基)-5-(4-((2-羟基-1-萘亚甲基)甲酰肼基)苯基)萘磺酰胺)。运用核磁、质谱、元素分析和红外等手段表...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母体通过系列化学衍生引入丹磺酰胺荧光基团及2-羟基-1-萘醛配位基团构筑了新型、简单的铬离子荧光探针L(1-(二甲基氨基)-5-(4-((2-羟基-1-萘亚甲基)甲酰肼基)苯基)萘磺酰胺)。运用核磁、质谱、元素分析和红外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并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分子L对Cr^(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350nm时,单纯的探针分子L在473nm(2-羟基-1-萘醛)和514nm(丹磺酰胺)处显示连体双峰;当向探针分子L中加入Cr^(3+)后,2-羟基-1-萘醛作为受体与Cr^(3+)结合,丹磺酰胺发射峰红移至540nm,并且强度增强5倍,量子产率Φ=0.28。探针分子L的背景荧光对Cr^(3+)的识别无任何影响,识别过程推测是由CHEF效应和PET(光诱导电子转移)共同引起的。当加入其他金属离子(Na^+,K^+,Li^+,Ca^(2+),Zn^(2+),Mn^(2+),Co^(2+),Cu^(2+),Cd^(2+),Hg^(2+),Pb^(2+),Ag^+)时,在540nm处荧光强度未增强,表明L对Cr^(3+)具有高度专一的选择性。通过电喷雾质谱和Job's plot曲线确定L和Cr^(3+)为1∶1的配位模式,探针L对Cr^(3+)的最低检测限可达到4.0×10^(-6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离子 荧光 氨基苯甲衍生物 探针
下载PDF
苯甲酰氨基硫脲衍生物受体的阴离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聂丽 张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60-363,共4页
设计、合成了苯甲酰氨基硫脲衍生物,利用吸收光谱表征了该化合物与不同的阴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与主体化合物间通过氢键形成配合物,导致苯甲酰氨基硫脲衍生物光谱发生了变化.测定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 设计、合成了苯甲酰氨基硫脲衍生物,利用吸收光谱表征了该化合物与不同的阴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与主体化合物间通过氢键形成配合物,导致苯甲酰氨基硫脲衍生物光谱发生了变化.测定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配合物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氨基硫脲衍生物 阴离子 识别 配合物 受体
下载PDF
N-(4-乙氧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炎抗变态反应生物活性
5
作者 刘翔 陈国良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357,372,共6页
目的以一类新药乙氧苯柳胺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取代苯甲酰苯胺衍生物并探讨其抗炎、抗变态反应生物活性。方法以取代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氯化、缩合、电子等排、拼合和Mannich反应等制备目标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光谱等方... 目的以一类新药乙氧苯柳胺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取代苯甲酰苯胺衍生物并探讨其抗炎、抗变态反应生物活性。方法以取代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氯化、缩合、电子等排、拼合和Mannich反应等制备目标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光谱等方法确证目标化合物化学结构。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LX001~LX005、LX008、LX010)尚未见文献报道;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变态反应活性,其中LX002~LX005、LX008、LX010均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LX002有较明显的抗变态反应活性。结论N-(4-乙氧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具有较强抗炎作用和抗变态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乙氧苯柳胺 苯甲苯胺衍生物 抗炎作用 抗变态反应活性
下载PDF
苯甲酰硫脲衍生物抑菌活性的拓扑研究
6
作者 赵良厅 李鸣建 刘长宁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4期39-40,52,共3页
文中计算了13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指数(E S)和电性距离矢量(M d),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上述拓扑指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最佳二元QSAR模型,其传统的判定系数(R2)为0.887,估计标准误差(S)为1.1... 文中计算了13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指数(E S)和电性距离矢量(M d),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上述拓扑指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最佳二元QSAR模型,其传统的判定系数(R2)为0.887,估计标准误差(S)为1.15。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根据进入模型的2个结构参数E1和M59可知,该类化合物疏水性越大,成氢键能力越强,则抑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硫脲衍生物 抑菌活性 电性拓扑指数 电性距离矢量 QSAR
下载PDF
R基团搜索技术用于2-氨基-6-磺酰苯甲腈衍生物的分子设计
7
作者 仝建波 白敏 +1 位作者 赵翔 常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7-71,81,共6页
艾滋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设计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MFA方法,对60个2-氨基-6-磺酰苯甲腈衍生物分子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所得优化模型的拟合... 艾滋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设计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MFA方法,对60个2-氨基-6-磺酰苯甲腈衍生物分子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所得优化模型的拟合、交互验证及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601和0.671;并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对ZINC数据库进行R基团的虚拟筛选,最终得到5个Ra基团和2个Rb基团,并设计出了10个新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opomer CoMFA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基于R基团的Topomer Search技术可以有效地筛选并设计出新的化合物,这为抗艾滋病新药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6-磺苯甲衍生物 定量构效关系 新药设计
下载PDF
苯甲磺酰腙衍生物抗癌活性及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曾昭贤 肖逸 +1 位作者 缪世坤 包定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我校合成的10个取代苯甲磺酰腙衍生物,经对人白血病HL_(60)细胞杀伤能力试验表明,化合物(2)、(3)、(9)及(10)在浓度为10—50ug/ml时与癌细胞混合培养48小时,可杀死50%以上癌细胞。体内实验证明化合物(2)、(8)、(9)及(10)25mg/kg ip... 我校合成的10个取代苯甲磺酰腙衍生物,经对人白血病HL_(60)细胞杀伤能力试验表明,化合物(2)、(3)、(9)及(10)在浓度为10—50ug/ml时与癌细胞混合培养48小时,可杀死50%以上癌细胞。体内实验证明化合物(2)、(8)、(9)及(10)25mg/kg ip×7天,可使P_(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达202.84%、63.20%、170.29%、366.17%,其中(10)还可使75%的小鼠长期存活。化合物(2)、(3)、(10)在25—50mg/kg ip×7天时,对S_(180)小鼠抑瘤率分别为34.41—49.62%。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观察化合物(10)对小鼠白血病L_(1210)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它可使癌细胞集中在G_1期,S期细胞数减少,可能为主要作用于G_1期细胞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衍生物 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腙衍生物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熊晶晶 韩丙星 +1 位作者 高楠 吴芳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1-1106,共6页
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酰缩噻吩(1)、呋喃(2)、苯(3)等腙类衍生物,并通过氢谱、碳谱和质谱进行表征,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其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含噻吩基团的腙衍生物1与Hg2+结合,形成1∶1稳定的配合物,结合常数为9... 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酰缩噻吩(1)、呋喃(2)、苯(3)等腙类衍生物,并通过氢谱、碳谱和质谱进行表征,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其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含噻吩基团的腙衍生物1与Hg2+结合,形成1∶1稳定的配合物,结合常数为9.7×104L·mol-1,噻吩衍生物1对Hg2+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8μmol/L,检出限为0.28μmol/L,且Cu2+,Fe3+和Ni2+等共存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对照化合物中的呋喃衍生物2可1∶1结合Hg2+,Zn2+和Cd2+,其与Hg2+和Zn2+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5×104L·mol-1和5.0×105L·mol-1;而苯衍生物3对测试的金属离子均未显示光谱变化。由此可见,化合物1对Hg2+的高选择性结合作用源于结合基团中不同配位原子的组合,其所含的S和O均参与了与Hg2+的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氨基苯甲衍生物 重金属离子 Hg2+ 吸收光谱
下载PDF
3,4-二甲氧基苯甲酰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正性肌力作用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鸣夏 邓大为 +2 位作者 秦韵 张尊仪 杨正菀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作者对新型正性肌力药维司力农(Vasnarinone,即OPC-8212)结构进行改造,合成了十二个3,4-二甲氧基苯甲酰哌嗪新衍生物(TM-1~TM-12),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将目... 作者对新型正性肌力药维司力农(Vasnarinone,即OPC-8212)结构进行改造,合成了十二个3,4-二甲氧基苯甲酰哌嗪新衍生物(TM-1~TM-12),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将目标化合物TM-1、TM-2及中间体(3)(VPA)作药理试验,结果显示它们对豚鼠离体心房均有正性肌力作用,其中OPC-8212及VPA与二甲亚砜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的药理试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甲氧基苯甲哌嗪衍生物 正性肌力作用 药物合成
下载PDF
N′-取代-4-{3-(喹啉-6-基)脲基}苯甲酰肼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11
作者 谢育乐 杨伊静 +1 位作者 赵胜贤 胡鸿雨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 设计合成N′-取代-4-{3-(喹啉-6-基)脲基}苯甲酰肼衍生物,并对其抗乳腺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6-氨基喹啉为起始原料,通过3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4a~4p,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 目的 设计合成N′-取代-4-{3-(喹啉-6-基)脲基}苯甲酰肼衍生物,并对其抗乳腺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6-氨基喹啉为起始原料,通过3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4a~4p,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采用MTT法检测了合成化合物对于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e活性最优,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IC_(50)为(2.30±0.34)μmol·L^(-1),且4e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毒性较小(IC_(50)>100μmol·L^(-1)),优于阳性药Cisplatin。此外4e能够明显上调孤儿核受体Nur77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且能够使MCF-7出现S期阻滞。结论 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乳腺癌的活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衍生物 细胞增殖 乳腺癌细胞 孤儿核受体Nur77 S期阻滞
原文传递
苯甲酰硫脲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QSAR模型和结构修饰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鸣建 陈艳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93-1697,共5页
基于分子拓扑邻接矩阵,计算了18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令人满意的En与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D)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QSAR)。该模型的相关系数(... 基于分子拓扑邻接矩阵,计算了18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令人满意的En与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D)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QSAR)。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2)、标准偏差(S)分别为0.861及1.273,该模型的计算值与相应实验值基本吻合。经Rcv2、VIF、FIT、AIC等指标检验,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稳健性。利用该模型探讨了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机理。根据进入模型的2个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1、E7可知,影响苯甲酰硫脲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的二维结构特征-CH3和在芳环中=CH-等结构碎片。由结构修饰提出5种化合物,其中3种的抑菌活性均超出18mm,有待以后生物实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硫脲衍生物 QSAR模型 抑制活性 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结构修饰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二苯并1,10-菲咯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3
作者 许世虹 陈浩 +3 位作者 王坚强 楼庆童 罗书平 吴庆安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30-735,共6页
首次报道了纳米TiO_2催化1,2-环己二酮与2-氨基苯甲酰衍生物的串联Friedlander反应,合成了9个二苯并1,10-菲咯啉的衍生物(3a^3i),其中3b,3c,3e^3g和3i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以6,7-二氢-5,8-二苯基苯并... 首次报道了纳米TiO_2催化1,2-环己二酮与2-氨基苯甲酰衍生物的串联Friedlander反应,合成了9个二苯并1,10-菲咯啉的衍生物(3a^3i),其中3b,3c,3e^3g和3i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以6,7-二氢-5,8-二苯基苯并[1,10]菲咯啉(3a)的合成为例,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反应条件为: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0.2 eq.,1a与2投料比为2.1∶1,乙腈为溶剂,于80℃反应7 h,收率83%。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环己二酮 2-氨基苯甲酰衍生物 纳米TIO2 催化 Friedlander反应 1 10-菲咯啉 合成
下载PDF
(E)-N-取代亚甲基-3-[4-(吡啶-4-基)嘧啶-2-基]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结肠癌活性研究
14
作者 彭琴玮 盛含晶 +4 位作者 何凤明 赵俊明 邵玲莉 章昭琳 胡鸿雨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145-2156,共12页
目的设计合成(E)-N-取代亚甲基-3-[4-(吡啶-4-基)嘧啶-2-基]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并对其抗癌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3-氨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4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7a~7p,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所有目标化... 目的设计合成(E)-N-取代亚甲基-3-[4-(吡啶-4-基)嘧啶-2-基]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并对其抗癌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3-氨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4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7a~7p,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免疫印迹法、细胞侵袭实验、损伤愈合实验和EdU染色试剂检测了合成化合物对于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对于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m活性最优,其抑制结肠癌细胞系HT-29和RKO的IC50值分别为(1.04±0.16)和(1.54±0.20)μmol·L^(-1),且7m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毒性较小(IC_(50)>100μmol·L^(-1))。此外,7m能与Nur77结合,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结肠癌细胞中Nur77和p-mTOR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合物7m能以Nur77依赖的方式抑制结肠癌细胞的EMT进程。结论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结肠癌的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衍生物 结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增殖 孤儿核受体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原文传递
4-[4-(2,3,4-三甲氧基苄基)哌嗪-1-基甲基]苯甲酰胍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Na^+/H^+交换器1抑制活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向敏 杜萍 +3 位作者 徐云根 张迪 龚国清 尤启冬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42-2148,共7页
为了寻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以苯甲酰胍为母核,在其苯环的4位引入4-(2,3,4-三甲氧基苄基)哌嗪-1-甲基,3位引入不同的取代苯甲酰胺基,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MS,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 为了寻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以苯甲酰胍为母核,在其苯环的4位引入4-(2,3,4-三甲氧基苄基)哌嗪-1-甲基,3位引入不同的取代苯甲酰胺基,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MS,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体外血小板肿胀模型(PSA)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Na+/H+交换器1(NHE1)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7g和7l抑制NHE1的IC50值分别为3.72和3.53nmol·L-1,是卡立泊来德(IC50=12.1nmol·L-1)的3.2和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衍生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Na+/H+交换器1抑制活性 合成
下载PDF
取代苯甲酰胍与曲美他嗪偶联物的合成及对Na^+/H^+交换器-1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萍 张迪 +3 位作者 张国敏 任淑娟 龚国清 徐云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寻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并探索不同基团修饰对苯甲酰胍与曲美他嗪偶联物活性的影响,将苯甲酰胍的4位通过亚甲基与曲美他嗪进行偶联,并在苯环的3位引入不同的取代苯甲酰胺基,设计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 为了寻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并探索不同基团修饰对苯甲酰胍与曲美他嗪偶联物活性的影响,将苯甲酰胍的4位通过亚甲基与曲美他嗪进行偶联,并在苯环的3位引入不同的取代苯甲酰胺基,设计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过IR,1H NMR和MS确证。体外血小板肿胀模型(PSA)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9b和9c抑制Na+/H+交换器-1(NHE1)的IC50分别为2.55和2.80 nmol/L,其活性是卡立泊来德(IC50=12.1 nmol/L)的4.7和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衍生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合成 NHE1抑制活性
下载PDF
(E)-N′-芳基亚甲基-4-(4-苯基嘧啶-2-基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作为CDK9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HIV-1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祝科宇 赵胜贤 +4 位作者 何凤明 郑筱翔 阳学文 章昭琳 胡鸿雨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601-1610,共10页
目的设计合成(E)-N′-芳基亚甲基-4-(4-苯基嘧啶-2-基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并对其抗HIV-1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4-氨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5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采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检测了合成化合物对于HIV-1转... 目的设计合成(E)-N′-芳基亚甲基-4-(4-苯基嘧啶-2-基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并对其抗HIV-1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4-氨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5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采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检测了合成化合物对于HIV-1转录抑制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对于HIV-1的转录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p活性最优,在2μmol·L^(-1)浓度下HIV-1转录抑制率为(73±0.05)%,在20μmol·L^(-1)浓度下HIV-1转录活性为(90±0.01)%。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合物7p以浓度依赖性在NH1和NH2细胞中抑制HIV-1的转录活性以及下调RNA聚合酶ⅡCTD二号位丝氨酸磷酸化。最后,分子对接表明化合物7p与CDK9有很强的结合作用。结论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HIV-1的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衍生物 CDK9抑制剂 抗HIV活性
原文传递
糙枝金丝桃中的苯甲酰间苯三酚衍生物
18
作者 王辉 曾志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3年第2期67-67,共1页
金丝桃属植物中的许多次生代谢产物都是具生物活性且含酰基间苯三酚的化合物。作者从乌兹别克斯坦常用传统草药糙枝金丝桃 Hypericum scabrum 的地上部分分得9个新的带有多个异戊二烯基侧链的苯甲酰间苯三酚衍生物,拟名为 hyperibone
关键词 hyperibone 提取 糙枝金丝桃 苯甲间苯三酚衍生物
原文传递
电化学方法用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的研究
19
作者 徐金瑞 孙向英 刘斌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59,共3页
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酰萘 (苯 )胺衍生物 ,测定它们在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现系列合成产物具有双重荧光 ,其长波发射具有电荷转移特性 ,其长波发射态能量与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酰萘 (苯 )胺衍生物的失 (得 ... 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酰萘 (苯 )胺衍生物 ,测定它们在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现系列合成产物具有双重荧光 ,其长波发射具有电荷转移特性 ,其长波发射态能量与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酰萘 (苯 )胺衍生物的失 (得 )电子能力 ,即给 (受 )体的氧化还原电位之间符合Weller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 循环伏安 荧光发射光谱 苯甲萘胺衍生物
下载PDF
F^(-)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溶液中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曼 赵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7-180,185,共5页
以苯甲酸、乙酰水杨酸和罗丹明B为反应物,设计合成了3种苯甲酰氨基脲衍生物。应用裸眼识别、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受体分子与阴离子(F^(-)、Cl^(-)、HSO^(-)_(4)、H_(2)PO^(-)_(4)、Ac^(-)、ClO^(-)_(4))的相互作用。结果... 以苯甲酸、乙酰水杨酸和罗丹明B为反应物,设计合成了3种苯甲酰氨基脲衍生物。应用裸眼识别、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受体分子与阴离子(F^(-)、Cl^(-)、HSO^(-)_(4)、H_(2)PO^(-)_(4)、Ac^(-)、ClO^(-)_(4))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受体分子L_(1)和L_(2)对F^(-)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F^(-)的加入使受体分子的吸光度增强。在乙醇溶剂中,F^(-)的加入使受体分子L_(3)的紫外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并且在620nm处出现新的荧光值,表现了对F^(-)的选择性识别。随着F^(-)浓度的增加,受体L_(3)的吸光度和荧光值依次增加,呈现梯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氨基脲衍生物 分子荧光探针 氟离子 选择性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