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体中汞离子的应用
1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体中汞离子的应用,其制备步骤是:室温下,在苯胺、盐酸和邻氨基酚单体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过硫酸铵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洗涤、过滤至滤液无色,干燥,得到纳米共聚物。
关键词 氨基 制备方法 共聚物 汞离子 苯胺 应用 水体 制备步骤
下载PDF
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吸附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庞建峰 赵宗锋 +2 位作者 马健超 刘雪梅 马喜君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水中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25°C时其吸附容量可达200.6 mg/g;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水中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25°C时其吸附容量可达200.6 mg/g;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pH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大,pH 2.0~5.0范围内吸附效果较好。利用1mol/L HNO_3洗脱液对吸附之后的共聚物进行脱附,脱附效率可达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 共聚物 吸附 六价铬离子
下载PDF
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的化学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玲 廉继英 张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96-401,共6页
运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苯胺、聚邻-氨基酚以及苯胺和邻-氨基酚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及导电率测试方法对合成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及紫外光谱表明:采用化学氧化法可以合成聚邻-氨基酚以及苯胺-邻... 运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苯胺、聚邻-氨基酚以及苯胺和邻-氨基酚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及导电率测试方法对合成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及紫外光谱表明:采用化学氧化法可以合成聚邻-氨基酚以及苯胺-邻-氨基酚的共聚物.热重分析表明:聚邻-氨基酚和苯胺-邻-氨基酚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随着溶液中邻-氨基酚单体浓度比例的增加,所得共聚物的稳定性也随之增高.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聚邻-氨基酚及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的导电性优于本征态聚苯胺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 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 导电性 稳定性
下载PDF
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对水中Hg(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秋婵 张娅 +1 位作者 孙立 翟建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33-1836,共4页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苯酚的共聚物,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材料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废水中汞离子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其吸附容量可达212.13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 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苯酚的共聚物,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材料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废水中汞离子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其吸附容量可达212.13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 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pH值对吸附影响不是很大,pH 5-10范围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氯离子易与汞离子形成水溶性更强的络合物,对共聚物的吸附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 共聚物 吸附 汞离子
原文传递
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吸附水中Hg(Ⅱ)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秋婵 王宁 +3 位作者 符浩 孙立 沈立锋 翟建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共聚物吸附水中汞离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对实验数据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线方程、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进行拟合,并进行相应的热力学分析....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共聚物吸附水中汞离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对实验数据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线方程、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进行拟合,并进行相应的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对水中Hg(Ⅱ)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最大吸附容量达800mg·g-1,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焓变化量ΔH=58.51kJ·mol-1,表明该吸附反应为化学吸附且为吸热反应;三种实验温度下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均为负值,表明该吸附反应能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2 4二氨基共聚物 汞离子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PVC膜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高酸度 被引量:4
6
作者 赫春香 代鑫 +2 位作者 李玉莹 李明谦 尹娜娜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以邻氨基酚和邻苯二胺为聚合物前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中性介质、100℃恒温条件下回流8h,化学聚合法合成了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以该共聚物为高酸度敏感物、PVC为成膜材料制成对溶液酸度有特效响应的高... 以邻氨基酚和邻苯二胺为聚合物前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中性介质、100℃恒温条件下回流8h,化学聚合法合成了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以该共聚物为高酸度敏感物、PVC为成膜材料制成对溶液酸度有特效响应的高酸度离子选择电极,采用直接电位法研究了该电极对不同浓度的HCl及H2SO4的电位响应,结果表明:对HCl在1.00~7.00mol/L、对H2SO4在1.00~10.00mol/L浓度范围内,电位与浓度分别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E(mV)=21.3cHCl(mol/L)-88.4(r=0.999)和E(mV)=32.3cH2SO4(mol/L)-105(r=0.999).高酸度环境中常见离子不干扰酸度测定,将本方法应用于模拟稀土离子提取生产工艺参数的监控,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为-1%(n=5),相对标准偏差为2.0%.该电极制备简单,使用方便,5~10s内快速响应,为研制高酸体系在线实时监测电化学传感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苯二胺 化学氧化聚合法 共聚物 高酸度氢离子选择电极 直接电位法
下载PDF
二苯胺与邻氨基酚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袁文娟 张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4,共7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二苯胺(DPA)和邻氨基酚(OAP)在4mol/L H2SO4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电化学过程。DPA和OAP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时不同的电化学行为表明DPA和OAP之间发生了共聚作用。原位紫外-可见光...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二苯胺(DPA)和邻氨基酚(OAP)在4mol/L H2SO4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电化学过程。DPA和OAP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时不同的电化学行为表明DPA和OAP之间发生了共聚作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在DPA与OAP的共聚过程中,DPA与OAP首先被氧化生成阳离子自由基,然后,两者的阳离子自由基与溶液中的DPA和OAP单体或其自由基发生交互反应产生混合二聚物中间体,其吸收峰位于508 nm处。进一步研究发现,DPA和OAP的共聚过程与溶液中各单体的浓度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 共聚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苯胺和邻氨基酚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研究
8
作者 张春花 张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7,共5页
采用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苯胺(AN)和邻-氨基酚(OAP)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共聚过程。结果表明,在AN和OAP的共聚过程中,OAP首先被氧化生成其阳离子自由基,对应于460nm处的吸收峰,然后OAP阳离子自由基与继而生成的AN阳... 采用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苯胺(AN)和邻-氨基酚(OAP)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共聚过程。结果表明,在AN和OAP的共聚过程中,OAP首先被氧化生成其阳离子自由基,对应于460nm处的吸收峰,然后OAP阳离子自由基与继而生成的AN阳离子自由基和溶液中的AN和OAP单体发生交互反应,生成混合二聚物中间体,对应于490nm处的吸收峰,此混合二聚物中间体再继续反应生成中性低聚物,对应于波长小于460nm处的吸收峰。在研究不同浓度比的AN和OAP进行电化学共聚时发现,当溶液中OAP浓度增大时,对AN的聚合会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 电化学共聚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
下载PDF
聚(苯胺-co-邻氨基酚)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廉继英 张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75-1580,共6页
研究了苯胺(AN)与邻氨基酚(OAP)在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共聚,由此制备了AN与OAP共聚物膜修饰的玻碳电极(PAN-OAP/GCE/CME),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抗坏血酸(AA)的电催化氧化。研究表明:AN与OAP的共聚速率随溶液... 研究了苯胺(AN)与邻氨基酚(OAP)在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共聚,由此制备了AN与OAP共聚物膜修饰的玻碳电极(PAN-OAP/GCE/CME),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抗坏血酸(AA)的电催化氧化。研究表明:AN与OAP的共聚速率随溶液中OAP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OAP与AN的浓度比〉1:10时,聚合行为相似;在其浓度比为1:10时得到的共聚膜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由此可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BS,pH6.8)中对AA进行电催化氧化。在PAN-OAP/GCE/CME上其氧化峰电位位于0.21V,比在裸玻碳电极上(0.53V)降低了0.32V。该共聚物膜在中性溶液中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为生物样本中AA的测定提供了条件。AA在修饰电极上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0.05~16.5m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8。采用计时电流法对AA催化氧化的扩散系数和催化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 抗坏血酸 电化学共聚 化学修饰电极 导电聚合物
下载PDF
苯胺与邻-氨基苯磺酸电化学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文华 王百木 +1 位作者 郎秋华 张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8-373,共6页
运用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苯胺(AN)和邻-氨基苯磺酸(ABSA)在0.1mol/L HClO4溶液中的单独聚合及共聚过程。结果表明,在AN和ABSA的共聚过程中,ABSA首先被氧化生成其阳离子自由基,然后ABSA阳离子自由基与继而生成... 运用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苯胺(AN)和邻-氨基苯磺酸(ABSA)在0.1mol/L HClO4溶液中的单独聚合及共聚过程。结果表明,在AN和ABSA的共聚过程中,ABSA首先被氧化生成其阳离子自由基,然后ABSA阳离子自由基与继而生成的AN阳离子自由基和溶液中的AN及ABSA单体发生交互反应,生成混合低聚物中间体,在吸收光谱中对应于550 nm处的吸收峰。另外,随着混合溶液中AN浓度的增加,AN的聚合逐渐占主导地位,说明AN与ABSA的共聚过程与单体浓度比有关。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BSA有效地连接在聚苯胺(PAN)骨架上,得到了自掺杂聚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苯磺酸 电化学共聚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
下载PDF
共聚苯胺/邻氨基苯酚介孔硅复合材料对Hg(Ⅱ)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翠兰 唐荣 +1 位作者 潘旸 翟建平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17-19,27,共4页
利用共聚苯胺邻氨基酚与介孔硅SBA-15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汞离子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对Hg(Ⅱ)具有较优异的吸附去除效果,对几种不同初始浓度的汞离子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对初始浓度为100mg/L的汞溶液的吸附动力学分别... 利用共聚苯胺邻氨基酚与介孔硅SBA-15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汞离子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对Hg(Ⅱ)具有较优异的吸附去除效果,对几种不同初始浓度的汞离子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对初始浓度为100mg/L的汞溶液的吸附动力学分别进行了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汞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 SBA-15 吸附 汞离子 动力学
下载PDF
3-氨基苯硼酸-苯胺共聚物薄膜对pH的光学响应
12
作者 陶建中 许光日 +2 位作者 姚树文 刘培 张裕平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53-1056,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以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玻璃为基质材料,应用循环伏安法制备3-氨基苯硼酸-苯胺共聚物薄膜。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测定了共聚物薄膜在不同pH下的特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pH2—12范围内共聚物薄膜对pH的变化表现了极高的光... 在硫酸介质中,以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玻璃为基质材料,应用循环伏安法制备3-氨基苯硼酸-苯胺共聚物薄膜。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测定了共聚物薄膜在不同pH下的特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pH2—12范围内共聚物薄膜对pH的变化表现了极高的光学敏感性,当pH从2增加到12时,其λmax从773nm(pH=2)变化到614nm(pH=12);由相应的滴定曲线计算共聚物薄膜的表观pKα为6.2;薄膜对pH响应速度快,光谱变化在20s内基本完成;共聚物薄膜对pH响应的重现性较好,重复使用在最大吸收773nm处吸光度的变化为1.0%,在614nm处吸光度的变化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 循环伏安法 3-氨基苯硼酸-苯胺共聚物 光学pH传感器
下载PDF
二苯胺和邻-氨基苯磺酸电化学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13
作者 郭成叶 袁文娟 +1 位作者 郎秋华 张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8-342,共5页
运用原位光谱电化学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二苯胺(DPA)和邻氨基苯磺酸(ABSA)在4.0mol/L H2SO4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过程。CV结果表明,DPA和ABSA单独聚合与二者共聚过程具有不同的电化学行为,且共聚过程与... 运用原位光谱电化学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二苯胺(DPA)和邻氨基苯磺酸(ABSA)在4.0mol/L H2SO4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过程。CV结果表明,DPA和ABSA单独聚合与二者共聚过程具有不同的电化学行为,且共聚过程与二者浓度比有关。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采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电位保持为0.8V。结果表明,在DPA与ABSA的共聚过程中有中间体生成,此中间体是由DPA阳离子自由基和ABSA的阳离子自由基发生交互反应产生的,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对应于570nm处的吸收峰。另外,随着混合溶液中DPA浓度的增加,DPA的聚合逐渐占主导地位,说明DPA与ABSA的共聚过程与单体浓度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氨基苯磺酸 电化学共聚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
下载PDF
邻氨基酚与邻苯二胺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研究
14
作者 徐文茹 张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4-1341,共8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分别研究了邻氨基酚(OAP)和邻苯二胺(OPD)在1 mol/L HCl溶液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电化学过程。OAP和OPD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时呈现出的不同电化学行为表明OAP和OPD发生了共聚反应。原位...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分别研究了邻氨基酚(OAP)和邻苯二胺(OPD)在1 mol/L HCl溶液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电化学过程。OAP和OPD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时呈现出的不同电化学行为表明OAP和OPD发生了共聚反应。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在共聚过程中,OAP和OPD首先分别被氧化生成其相应的阳离子自由基,然后,OAP和OPD的阳离子自由基与溶液中的OPD和OAP单体或其阳离子自由基发生交互反应生成类苯胺和类吩嗪结构的二聚物/低聚物中间体,生成的中间体继续发生耦合反应生成OAP和OPD的共聚物,呈现出两个波长分别位于477 nm和419 nm处的吸收峰。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共聚物的生成。进一步研究发现,OAP和OPD的共聚过程与溶液中OAP和OPD单体的浓度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苯二胺 共聚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凹凸棒土/苯胺-邻氨基酚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庞建峰 陆艳秋 +2 位作者 潘红阳 唐赟 马喜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0,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凹凸棒土/苯胺-邻氨基酚(ATP/PANOAP)复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SEM和FTIR表征,并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ATP/PANOAP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TP/PANOAP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凹凸棒土/苯胺-邻氨基酚(ATP/PANOAP)复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SEM和FTIR表征,并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ATP/PANOAP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TP/PANOAP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溶液pH为6、吸附剂加入量为0.375g/L、温度为298 K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3.39%。ATP/PANOAP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苯胺 氨基 复合吸附剂 Cr(Ⅵ)
下载PDF
邻-氨基酚去甲表鬼臼毒素抗骨肉瘤SOSP-9607细胞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士方 滕建国 +1 位作者 杨团民 张小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研究邻-氨基酚去甲表鬼臼毒素(ODE)抗骨肉瘤SOSP-9607细胞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体外抗骨肉瘤SOSP-9607细胞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SOSP-9607细胞内[Ca2+],[Mg2+],pH值和线... 目的:研究邻-氨基酚去甲表鬼臼毒素(ODE)抗骨肉瘤SOSP-9607细胞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体外抗骨肉瘤SOSP-9607细胞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SOSP-9607细胞内[Ca2+],[Mg2+],pH值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荧光强度;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内Bc1-2和Bax表达.结果:ODE时间、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OSP-9607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具有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如细胞膜表面微绒毛消失、核固缩、核碎裂等;剂量依赖性地增加SOSP-9607细胞内Ca2+,Mg2+浓度而降低细胞内pH值和线粒体膜电位;使SOSP-9607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降而Bax蛋白表达增加.结论:邻-氨基酚去甲表鬼臼毒素在体外实验中能明显抑制骨肉瘤SOSP-9607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内环境稳态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去甲表鬼臼毒素 骨肉瘤 肿瘤细胞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BCL-2蛋白 BAX蛋白
下载PDF
4-邻氨基酚-4′去甲表鬼臼醚的抗氧化与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晓 雷洁琼 +1 位作者 王哲元 张有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4-邻氨基酚-4′去甲表鬼臼醚(ODE)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对SGC- 790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用MTT比色法;体内抗肿瘤活性用动物移植瘤法。用TBA法测大鼠肝自发性和Fe^(2+)-抗坏血酸诱发的心、肝、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 目的研究4-邻氨基酚-4′去甲表鬼臼醚(ODE)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对SGC- 790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用MTT比色法;体内抗肿瘤活性用动物移植瘤法。用TBA法测大鼠肝自发性和Fe^(2+)-抗坏血酸诱发的心、肝、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的生成;分光光度法测H_2O_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结果ODE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IC_(50)为33.2(16.8~65.5)mg/L,体内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和H2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肝组织自发性和Fe^(2+)-抗坏血酸诱导的心、肝、肾组织匀浆MDA的生成,对H_2O_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ODE有明显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4′去甲表鬼臼醚 抗氧化 抗肿瘤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包结行为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小燕 马兰英 刘万毅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8-341,共4页
采用微波促进法制备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SOA)为客体的超分子包合物,通过多种谱学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探讨了β-环糊精(-βCD)与SOA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二者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 采用微波促进法制备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SOA)为客体的超分子包合物,通过多种谱学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探讨了β-环糊精(-βCD)与SOA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二者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考察了温度对其包结平衡常数的影响,计算得到热力学常数并深入讨论了包结过程的驱动力及可能的包结物结构。结果显示,包结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热力学常数表明整个包结过程是焓、熵联合驱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氨基(SOA) β-环糊精(-βCD) 包合物 平衡常数 驱动力
下载PDF
纳米CdS/聚(苯胺-邻氨基苯甲酸)复合薄膜的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润兰 周安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0,共3页
以聚(苯胺-邻氨基苯甲酸)(PAOAA)为基体,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的纳米CdS/PAOAA复合薄膜中,纳米CdS粒子大小均匀,粒径分布窄。对其荧光分析表明,纳米CdS/PAOAA复合薄膜的发光由CdS纳米粒子和PAOAA共同作用产生,在430nm和520nm附近出现了两... 以聚(苯胺-邻氨基苯甲酸)(PAOAA)为基体,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的纳米CdS/PAOAA复合薄膜中,纳米CdS粒子大小均匀,粒径分布窄。对其荧光分析表明,纳米CdS/PAOAA复合薄膜的发光由CdS纳米粒子和PAOAA共同作用产生,在430nm和520nm附近出现了两大发光峰;硫化时间为5h的薄膜表现出的CdS的荧光特征峰与硫化3h的相比,有所增强,而PAOAA的荧光特征峰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氨基苯甲酸) 纳米硫化镉 纳米复合薄膜 荧光特性
下载PDF
分子印迹共聚物电化学检测木犀草素研究
20
作者 孟戎茜 白奕暄 李苏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21-2528,共8页
采用电化学共聚法,以3,4-乙烯二氧噻盼(EDOT)和对氨基酚(p-AP)为双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共聚物(MIP),结合响应面法优选MIP制备条件,考察MIP对木犀草素的电催化和识别能力。通过阻抗、计时库伦、SEM和XPS对MIP进行电化学和结构表征。结... 采用电化学共聚法,以3,4-乙烯二氧噻盼(EDOT)和对氨基酚(p-AP)为双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共聚物(MIP),结合响应面法优选MIP制备条件,考察MIP对木犀草素的电催化和识别能力。通过阻抗、计时库伦、SEM和XPS对MIP进行电化学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EDOT与P-AP摩尔浓度比为4:2,聚合范围为0~1.4V,聚合圈数为2圈。MIP对木犀草素的峰电流、电荷转移阻力和有效比表面积分别是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的约2.8,0.23和2倍,且MIP具有更高的掺杂率和选择性,故展示出更强电催化和识别能力。所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4),检测限为0.0418μmol·L^(-1),测得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为0.8658%(RSD=2.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共聚物 3 4-乙烯二氧噻吩 氨基 电化学识别 木犀草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