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多氯代二苯骈呋喃的色谱保留指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超 曾玉香 +2 位作者 王炳强 孙义 王志英 《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505-508,共4页
以量子化学方法在密度泛函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得到了多氯代二苯骈呋喃系列化合物(PC—DF)分子的结构参数: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最低空轨道能(ELUMO)、最正原子净电荷(q^+)、最负原子净电荷(q^-)、分子偶极矩(... 以量子化学方法在密度泛函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得到了多氯代二苯骈呋喃系列化合物(PC—DF)分子的结构参数: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最低空轨道能(ELUMO)、最正原子净电荷(q^+)、最负原子净电荷(q^-)、分子偶极矩(μ)、极化率(a)、分子平均体积(Vm)、恒容热容(Cv).采用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EHOMO、ELUMO、q^+、q^-、μ、α、Vm、Cv与PCDF色谱保留指数之间关系的模型,检测样本的预报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范围为-1.66%~2.39%,平均相对误差为0.31%,达到了很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代二苯骈呋喃 量子化学 人工神经网络 色谱保留指数
下载PDF
海风藤中苯骈呋喃类新木脂素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迎 韩桂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9期687-692,共6页
从海风藤[Piper kadsura(Choisy)Ohwi]分离到6个苯骈呋喃新木脂素(Ⅰ—Ⅵ),经光谱(UV、IR、MS、NMR、CD)鉴定和衍生物制备,确定化合物Ⅰ、Ⅳ、Ⅴ为新结构:7R,8R,1′S-△~8′-3,4-二氧亚甲基-5′-甲氧基-1′,4′-二氢-4′-氧-7.0.2′,8.1... 从海风藤[Piper kadsura(Choisy)Ohwi]分离到6个苯骈呋喃新木脂素(Ⅰ—Ⅵ),经光谱(UV、IR、MS、NMR、CD)鉴定和衍生物制备,确定化合物Ⅰ、Ⅳ、Ⅴ为新结构:7R,8R,1′S-△~8′-3,4-二氧亚甲基-5′-甲氧基-1′,4′-二氢-4′-氧-7.0.2′,8.1′-新木脂素(Ⅰ)、7R,8R,1′R-△~8′-3,4-二氧亚甲基-1′-甲氧基-1′,6′-二氢-6′-氧-7.0.4′,8.3′-新木脂素(Ⅳ)和7R,8R,1′S-△~8′-3,4-二氧亚甲基-1′-甲氧基-1′,6′-二氢-6′-氧-7.0.4′,8.3′-新木脂素(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藤 苯骈呋喃 新木脂素
下载PDF
苯骈呋喃类和双环[3,2,1]辛烷类新木脂素的合成进展
3
作者 王明义 徐前永 +1 位作者 杨洪芳 潘鑫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6期92-100,共9页
本文对苯骈呋喃类和双环[3,2,1]辛烷类新木脂素的合成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新木脂素 苯骈呋喃 双环辛烷 合成
下载PDF
苯骈呋喃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占旗 牛锋 +3 位作者 孟芳 孙玉明 韩健 陈大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等5个苯骈呋喃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征。方法对于手性拆分的丁苯酞及丙苯酞采用质谱分析,丁烯苯酞的两个顺反异构体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并对5个苯骈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多级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详细解析。... 目的研究丁苯酞等5个苯骈呋喃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征。方法对于手性拆分的丁苯酞及丙苯酞采用质谱分析,丁烯苯酞的两个顺反异构体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并对5个苯骈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多级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详细解析。结果通过得到离子碎片的组成结构,可以进一步推断得出5个复杂的差向异构体或顺反异构体化合物形成碎片离子的裂解途径。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有助于对此类结构化合物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骈呋喃 光谱分析 质量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新的异苯骈呋喃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抑郁活性初步研究
5
作者 卢律达 申晓辉 +1 位作者 叶继东 王以武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23期14-16,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选择性和抗抑郁活性,合成具有抗抑郁活性的新的异苯骈呋喃胺类化合物。方法通过三维定量构效模型成果,指导设计并合成出新的化合物,用经典抗抑郁药理试验筛选,得到新的异苯骈呋喃...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选择性和抗抑郁活性,合成具有抗抑郁活性的新的异苯骈呋喃胺类化合物。方法通过三维定量构效模型成果,指导设计并合成出新的化合物,用经典抗抑郁药理试验筛选,得到新的异苯骈呋喃胺类化合物。结果新化合物合成的总收率分别为44%,51%,40%,36%,47%;药理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4b明显减少了小鼠的静止时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合物4b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更高抗抑郁活性的SS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骈呋喃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合成 小鼠悬尾试验 小鼠强迫游泳试验
下载PDF
苯骈呋喃酮猩红染料合成中酯化反应的研究
6
作者 张国峰 张英菊 《染料工业》 1997年第5期13-15,共3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苯骈呋喃酮猩红染料合成中的酯化反应,通过试验,开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极大地提高了该酯化反应的速率。
关键词 染料 酯化反应 苯骈呋喃酮猩红
下载PDF
黄精中1个新的苯骈呋喃型木脂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辉 朱莹 +4 位作者 孔江波 孙彦君 高丽 卞华 冯卫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地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目的研究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地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精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精新木脂素苷A(1)、(+)-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2)、反式-N-p-香豆酰基酪胺(3)、3-(4-羟基苯基)-N-[2-(4-羟基苯基)-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4)、3-(4-羟基-3-甲氧基苯基)-N-[2-(4-羟基苯基)-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苯骈呋喃型木脂素,命名为黄精新木脂素苷A,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苯骈呋喃型木脂素 黄精新木脂素苷A (+)-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 反式-N-p-香豆酰基酪胺
原文传递
苯骈呋喃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促骨形成作用
8
作者 李瑞鹏 郭丽 +1 位作者 郑虎 齐庆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苯骈呋喃类衍生物,并研究其促骨形成作用。方法以苯甲醚为原料,经7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并研究目标产物的促骨形成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确证。结论目标化合物Ⅱa具有较好的促骨形成作用。
关键词 雷洛昔芬 苯骈呋喃 衍生物 设计 合成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促骨形成 活性
原文传递
苯溴马隆是什么药品,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9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期27-27,共1页
苯溴马隆是苯骈呋喃衍生物,它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以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的。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
关键词 溴马隆 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排泄 急性发作期 血中尿酸 近端肾小管 苯骈呋喃
下载PDF
巴天酸模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10
作者 原源 陈万生 +3 位作者 郑水庆 杨根金 张卫东 张汉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考察巴天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理化常数和光谱测定鉴定结构。结果 :分得 8个成分 ,分别鉴定为 5 甲氧基 7 羟基 1(3H) 苯骈呋喃酮 (Ⅰ ) ;5 ,7 二羟基 1(3H) 苯骈呋喃酮 (Ⅱ ) ;十九烷酸 2 ,3... 目的 :考察巴天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理化常数和光谱测定鉴定结构。结果 :分得 8个成分 ,分别鉴定为 5 甲氧基 7 羟基 1(3H) 苯骈呋喃酮 (Ⅰ ) ;5 ,7 二羟基 1(3H) 苯骈呋喃酮 (Ⅱ ) ;十九烷酸 2 ,3 二羟丙酯 (Ⅲ ) ;决明酮 8 O β D 葡萄糖苷 (Ⅳ ) ;没食子酸 (Ⅴ ) ;β 谷甾醇 (Ⅵ ) ;胡萝卜苷 (Ⅶ ) ;儿茶素(Ⅷ )。结论 :化合物Ⅲ为新的天然产物 ,化合物Ⅰ ,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天酸模 苯骈呋喃 二羟丙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乌苏里藜芦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世盛 赵伟杰 +3 位作者 闻伟峰 李广哲 郭修晗 宋其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4-1606,共3页
目的对乌苏里藜芦Veratrum nigrum var.ussuriens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溶剂分配和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包括1D和2D)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 目的对乌苏里藜芦Veratrum nigrum var.ussuriens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溶剂分配和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包括1D和2D)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7-甲氧基-2-(3′-羟基-2′,5′-二甲氧基苯基)苯骈呋喃(Ⅰ)、白藜芦醇(Ⅱ)、3,5,2′,4′-四羟基茋(Ⅲ)、β-谷甾醇(Ⅳ)。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藜芦呋喃素;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藜芦 苯骈呋喃 藜芦呋喃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天葵子中格列风内酯的含量(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 锋 谢光波 +2 位作者 崔 征 陈发奎 屠鹏飞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6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建立使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天葵子药材中苯骈呋喃酮型内酯格列风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迪马Kromasil 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1 %三氟醋酸,0·05 %四氢呋喃) (3∶97),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在0·004 -0·... 目的建立使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天葵子药材中苯骈呋喃酮型内酯格列风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迪马Kromasil 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1 %三氟醋酸,0·05 %四氢呋喃) (3∶97),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在0·004 -0·4 mg·mL-1的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r=1·000 00;平均回收率为98·77 %; RSD =2·77 %。结论本文对天葵子药材进行了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并首次报道了格列风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作为天葵子药材中格列风内酯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葵 天葵子 苯骈呋喃 格列风内酯 RP-HPLC
下载PDF
阿勒泰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朝凤 王琼 张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研究菊科阿勒泰橐吾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扇豆醇(1)、齐墩果酸(2)、3β,16β-dihydroxy-12-o... 目的:研究菊科阿勒泰橐吾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扇豆醇(1)、齐墩果酸(2)、3β,16β-dihydroxy-12-oleanen-28-al(3)、过氧化麦角甾醇(4)、stigmasta-7-en-ol(5)、11-hydroxy-10,11-dihydro-euparin(6)、5-hydroxybenzofuran-2(3H)-one(7)、β-谷甾醇(8)和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的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橐吾 三萜 甾体 苯骈呋喃
下载PDF
灭螺新药ML—90002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锐 胡家欣 +9 位作者 经广纬 徐军 吴秀琴 张立康 膝德义 周晓农 戴建荣 徐国余 杨佩才 胡鸿宝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1-92,共2页
本文报道了ML-90002的合成工艺改进、室内杀螺试验、小范围现场试验及急性毒性观察等,结果表明,ML-90002有较好的杀螺效果.
关键词 o o’-二异丙基-o”-(α-甲酸甲酯-3-苯骈呋喃乙腈-a-肟)磷酸酯 灭螺作用
下载PDF
鸡桑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15
作者 张庆建 李弟灶 +1 位作者 陈若芸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8-980,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糖苷类 同属植物 传统中药 乙烯 酚性成分 苯骈呋喃
下载PDF
虎杖中DNA裂解成分的研究
16
作者 张海娟 张燕 陈业高 《云南化工》 CAS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从中药虎杖(Polygonum cusp idatum)根中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聚酰胺柱层析等方法分得5个化合物。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大黄素-8-O-β-D-葡萄吡喃糖苷(1,emod in-8-O--... 从中药虎杖(Polygonum cusp idatum)根中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聚酰胺柱层析等方法分得5个化合物。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大黄素-8-O-β-D-葡萄吡喃糖苷(1,emod in-8-O--βD-glucopyranoside)、6-羟基芦荟大黄素(2,citreorosein)、5,7-二羟基(3H)-异苯骈呋喃酮[3,5,7-d ihydroxy1(3H)-isobenzofuranone]、没食子酸(4,gallic acid)和胡萝卜苷(5,daucosterol)。化合物3和4具有不同程度的DNA裂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DNA裂解 5 7-二羟基(3H)-异苯骈呋喃 没食子酸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Fura-2荧光测定
17
作者 赵艳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Fura-2荧光测定 心肌细胞内游离钙 [CA^2+]I 荧光指示剂 大鼠 苯骈呋喃 细胞胞浆 细胞生理
下载PDF
蛇菰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ESI-MS/MS的裂解途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天山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98-401,共4页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研究一种苯骈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蛇菰宁的质谱裂解途径。分别对该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m/z 379[M+Na]+和337[M-HH2O]-进行碰撞诱导解离,获得它们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实验结果表明...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研究一种苯骈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蛇菰宁的质谱裂解途径。分别对该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m/z 379[M+Na]+和337[M-HH2O]-进行碰撞诱导解离,获得它们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的碎片离子主要表现出化合物的主要官能团的裂解行为。例如,C-8位的羟甲基既可以脱水,也可以丢失1个甲醇分子,生成的双键可以跟苯环形成共轭体系。C-1′位的氧代丙烯基可以丢失1个甲醛分子,也可在加合离子Na+的诱导下发生裂解。而负离子模式下的碎片离子则反映了此类木脂素的化学骨架裂解。综合分析这2种模式下的质谱裂解信息对苯骈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呋喃型新木脂素 蛇菰宁 电喷雾串联质谱 裂解途径
下载PDF
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制备玉郎伞查尔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2
19
作者 简洁 黄建春 +2 位作者 焦杨 谭宏棣 黄仁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对壮药玉郎伞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制备和结构鉴定。方法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制备查尔酮类化合物,经HPLC测定其质量分数、用UV,IR,MS,1D、2D-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玉郎伞中首次分离制备出两种查尔酮类... 目的对壮药玉郎伞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制备和结构鉴定。方法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制备查尔酮类化合物,经HPLC测定其质量分数、用UV,IR,MS,1D、2D-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玉郎伞中首次分离制备出两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cis-2,6-二甲氧基查尔酮和cis-17-甲氧基-7-羟基-苯骈呋喃查尔酮。结论该方法制备玉郎伞查尔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很高,且简便、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液相色谱 玉郎伞 查尔酮类化合物 cis-2 6-二甲氧基查尔酮 cis-17-甲氧基-7-羟基-苯骈呋喃查尔酮
原文传递
广东桑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东玲 张晓琦 +3 位作者 黄晓君 何雪梅 王国才 叶文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78-1982,共5页
目的:研究桑科植物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东桑根皮的70%乙醇提取物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sanggenol O(1),kuwan... 目的:研究桑科植物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东桑根皮的70%乙醇提取物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sanggenol O(1),kuwanon S(2),moracin C(3),mulberrofuran A(4),mulberrofuran B(5),mulberrofuran C(6),mulberrofuran G(7),mulberroside A(8),mulberroside C(9),1-deoxynojirimycin(10),2-O-α-D-galact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in(11),fagomine(12),白桦酸(13),熊果酸(14)和β-谷甾醇(15)。结论:化合物1~6和8~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桑 异戊烯基黄酮 苯骈呋喃 多羟基生物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