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当代戏剧与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毕凤珊 傅俊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56,共4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种新的文化、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开始流行,并在艺术、文学等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社会文化生活有着敏锐感触的英国当代剧作家也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力图在戏剧的主题、内容上表现后现代理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种新的文化、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开始流行,并在艺术、文学等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社会文化生活有着敏锐感触的英国当代剧作家也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力图在戏剧的主题、内容上表现后现代理念;同时在戏剧手法上也大胆尝试新颖别致的后现代技巧,借此来展示人类生存更广泛、更深层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英国当代戏剧 后现代主题 实验性技巧
下载PDF
重述经典:从《麦克白》到《邓斯纳恩》——英国当代戏剧“新写作”研究
2
作者 郭琪 《中国艺术》 2014年第3期158-160,共3页
2013年4月23日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纪念日。400年间,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被广泛排演,并成为世界戏剧艺术家的创作源泉。话剧《邓斯纳恩》的创作起点源自莎士比亚经典剧作《麦克白》,英国剧作家大卫·格里格将创作视角... 2013年4月23日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纪念日。400年间,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被广泛排演,并成为世界戏剧艺术家的创作源泉。话剧《邓斯纳恩》的创作起点源自莎士比亚经典剧作《麦克白》,英国剧作家大卫·格里格将创作视角聚焦在麦克白夫人——苏格兰王后格洛赫身上,将战争、历史、政治、社会、爱情、人性交织在一起,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与深刻的思考。该剧是英国当代戏剧"新写作"(New Writing)领域里重述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大卫·格里格以其独特的人生感受与美学视角对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文本进行了极具挑战性的创新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英国当代戏剧 新写作 麦克白 邓斯纳恩
下载PDF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的政治化
3
作者 陈静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
戏剧与政治的紧密关系在20世纪政治动荡的西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呈现。英国女性戏剧家自登上戏剧舞台伊始,就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为目的,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而当代英国女性戏剧从最开始的抽象宏大的女权主义政治叙事转向关注细微和... 戏剧与政治的紧密关系在20世纪政治动荡的西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呈现。英国女性戏剧家自登上戏剧舞台伊始,就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为目的,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而当代英国女性戏剧从最开始的抽象宏大的女权主义政治叙事转向关注细微和宏大、个体与公共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政治戏剧的主题、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政治化成了戏剧革新的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和强大推动力,当代英国女性剧作家的作品给观众提供了审视社会政治文化和自身立场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 政治 戏剧革新 审美
下载PDF
“文学性”与“演剧性”的融汇——从《当代英国及爱尔兰戏剧指南》看戏剧史写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涂慧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2,共4页
当代英国戏剧的嬗变,不仅由美学理念、戏剧文本、舞台表演、导演理念等戏剧因素决定,也直接受制于大众传媒、政治形势、高新技术、社会需求等话语因素。力作《当代英国及爱尔兰戏剧指南》经由文本审美分析和演剧实践考察对当代英国戏剧... 当代英国戏剧的嬗变,不仅由美学理念、戏剧文本、舞台表演、导演理念等戏剧因素决定,也直接受制于大众传媒、政治形势、高新技术、社会需求等话语因素。力作《当代英国及爱尔兰戏剧指南》经由文本审美分析和演剧实践考察对当代英国戏剧进行了学理探讨,使戏剧的"文学性"与"演剧性"彼此融汇。由此,当代英国戏剧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学性"与"演剧性"的纠葛,也要牵涉历史场景、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传播途径、宗教精神等时代话语,更要添加政治史、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演剧性 当代英国戏剧 时代话语
原文传递
中国的英国现当代戏剧批评研究评述
5
作者 刘红卫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19,共7页
中国的英国现当代戏剧研究历经逾百年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接受批评之路。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学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研究的生力军,其研究成果无疑极大丰富和拓宽了对英国现当代戏剧的相关研究。戏剧作品汉译以及译本研... 中国的英国现当代戏剧研究历经逾百年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接受批评之路。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学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研究的生力军,其研究成果无疑极大丰富和拓宽了对英国现当代戏剧的相关研究。戏剧作品汉译以及译本研究构成了中国的英国戏剧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文本研究以及戏剧文学性的阐释解读是一个重要的中国特色研究范式。"文学伦理学批评"等具有中国文化与批评话语特征的批评方法,搭建起国内外学界对话交流的平台。然而,相关研究仍然还存在着诸如"主基调"批评,译本漏译、省译或选择性翻译现象,"剧场性"研究欠缺和滞后,研究方法创新性和前沿性不足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跨学科研究以及"戏里戏外"综合性研究成为促生创新性成果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当代戏剧 接受与批评 中国范式
原文传递
当代英国戏剧中的“暴力叙事”——以“三次浪潮”为例
6
作者 于文思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1-265,共5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戏剧持续出现了"暴力叙事"的特征。从背景与理论层面看,"暴力叙事"主要是基于战后英国社会新的政治局面、英国本土与欧陆思想的结合及"新左派"的理论支撑而产生。从合理性与必然性...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戏剧持续出现了"暴力叙事"的特征。从背景与理论层面看,"暴力叙事"主要是基于战后英国社会新的政治局面、英国本土与欧陆思想的结合及"新左派"的理论支撑而产生。从合理性与必然性层面看,这种叙事来自于英国戏剧"大传统"中对人类普遍悲剧命运的书写,与"小传统"中以暴力表达反暴力倾向的诉求。承担这一叙事任务的则是"三次浪潮"中的大部分剧作家,他们通过不同层面的暴力叙事,展现了人在当代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以"暴力叙事"视角考察当代英国戏剧,有助于以系统而有脉络的方式重新审视这一时期戏剧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英国戏剧 三次浪潮 暴力 叙事
原文传递
《伊库斯》香港旅行记:唯物剧场视域下的跨文化回溯与变异
7
作者 范浩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英国知名剧作家彼得·谢弗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介入中国后,作品不断被我国戏剧创作者移植和改编。本文以其代表作《伊库斯》2014年在香港的舞台演出为实例,运用加拿大学者诺尔斯的唯物剧场理论研究上演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戏剧传统... 英国知名剧作家彼得·谢弗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介入中国后,作品不断被我国戏剧创作者移植和改编。本文以其代表作《伊库斯》2014年在香港的舞台演出为实例,运用加拿大学者诺尔斯的唯物剧场理论研究上演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戏剧传统、观众期待,以及创作者如何通过与上述戏剧元素间的互动,构建演出意义,借此探讨中西方戏剧的互动、衍变及对我国戏剧创作者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库斯》 当代英国戏剧 中国改编 演出研究 唯物剧场
下载PDF
东南亚地区的本土戏剧
8
作者 赖伯疆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对“戏剧”概念的理解和诠释,历来仁智互见,众说纷纭。我国古代戏剧理论家认为,戏剧是以歌舞表演故事;古希腊戏剧家则认为,戏剧一词就是“动作”的意思;英国当代戏剧家马丁·艾思林则认为,戏剧是一种集体体验的仪式。总之,歌舞性、... 对“戏剧”概念的理解和诠释,历来仁智互见,众说纷纭。我国古代戏剧理论家认为,戏剧是以歌舞表演故事;古希腊戏剧家则认为,戏剧一词就是“动作”的意思;英国当代戏剧家马丁·艾思林则认为,戏剧是一种集体体验的仪式。总之,歌舞性、动作性、群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地区 英国当代戏剧 皮影戏 戏剧艺术 现代戏剧 东南亚国家 木偶戏 柬埔寨 古典戏剧 国戏曲
原文传递
中美戏剧文化之交流——与颜海平女士座谈
9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2-55,共4页
六月下旬,本刊编辑部趁颜海平女士归国探亲的机会,假文艺会堂与她进行座谈,就中美戏剧文化交流及比较文学研究等问题进行研讨对话。同时在座的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戏剧文化 后殖民主义理论 比较文学研究 历史剧 莎士比亚戏剧 英国当代戏剧 中国文化 文学理论 戏剧文学
原文传递
成长献礼──记“戏剧与梦想”小剧场戏剧规模演出
10
作者 张璐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1-51,共1页
今年6月11日至29日,在青艺小场剧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94编导班发起了一个名为“戏剧与梦想”的小剧场戏剧演出活动。这是他们的毕业演出,共四个剧目,即《为了狗与爱情》、《血色玄黄》、《昔日重现》和《八世夫妻》。剧... 今年6月11日至29日,在青艺小场剧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94编导班发起了一个名为“戏剧与梦想”的小剧场戏剧演出活动。这是他们的毕业演出,共四个剧目,即《为了狗与爱情》、《血色玄黄》、《昔日重现》和《八世夫妻》。剧目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并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剧场戏剧 戏剧演出 英国当代戏剧 实验教学 大学毕业生 综合能力 经典解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感情挫折 教育方向
原文传递
从戏剧剧场到后戏剧剧场:谢弗“剧场性”新探
11
作者 范浩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84,共11页
当代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以严肃主题和异乎寻常的大众感召力著称,其作品不仅享誉欧美剧坛,在中、韩等亚洲国家也深受欢迎,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囿于精英主义的影响和传统研究视角的桎梏,现有研究对于其创作的核心特质... 当代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以严肃主题和异乎寻常的大众感召力著称,其作品不仅享誉欧美剧坛,在中、韩等亚洲国家也深受欢迎,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囿于精英主义的影响和传统研究视角的桎梏,现有研究对于其创作的核心特质尚未给出完全令人信服的阐释。本文拟借助德国学者雷曼的后戏剧剧场理论,在当代戏剧发展的脉络中对其创作理念与实践做进一步考察,以期从戏剧形态、审美定位、舞台呈现、演员赋权四方面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弗 剧场性 戏剧剧场 当代英国戏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