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杭州话本小说英文译介 被引量:2
1
作者 岑群霞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0-84,93,共6页
文章基于翻译社会学视角——布厄迪场域理论及其重要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以林语堂英译杭州话本小说《碾玉观音》和《西山一窟鬼》为例,探讨杭州话本小说的英文译介过程,包括翻译文本选择、译本产生、传播和接受。
关键词 杭州话本小说 英文译介 场域理论 场域 惯习 资本
下载PDF
《浮生六记》英文译介研究——基于翻译动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宗瑞 胡小兵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7期77-81,共5页
翻译动机是翻译的主体因素之一,对翻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浮生六记》近百年的译介历程中,英文译介次数最多,先后出现了四部译著,四部译著的译者展现不同的翻译动机或翻译追求:林语堂旨在为“中国文学上最可爱的女人”树碑立传... 翻译动机是翻译的主体因素之一,对翻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浮生六记》近百年的译介历程中,英文译介次数最多,先后出现了四部译著,四部译著的译者展现不同的翻译动机或翻译追求:林语堂旨在为“中国文学上最可爱的女人”树碑立传;Shirley M. Black希望再现“一段至悲的悲剧人生”;Leonard Pratt和Chiang Su-hui力图奉上“一份有价值的中国社会档案”;Graham Sanders追求的则是擦亮“这块中国叙事文学的瑰宝”。几位译者不同的翻译动机也产生了不同的翻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英文译介 翻译动机 翻译影响
下载PDF
中医脉学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以英文译介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杏 兰凤利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71-277,共7页
霍尔姆斯、埃文-佐哈尔和图里共同建立的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论,将翻译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为中医翻译史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自第1部涉及中医脉学的西文译作17世纪问世以来,中医脉学在西方... 霍尔姆斯、埃文-佐哈尔和图里共同建立的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论,将翻译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为中医翻译史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自第1部涉及中医脉学的西文译作17世纪问世以来,中医脉学在西方的译介和传播已走过了300多年,涌现了多部脉学西文译作.采用多元系统论指导下的描写翻译研究方法,以中医脉学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为主题,以中医脉学的英文译介为中心,对9部具有代表性的脉学西文译作进行较为全面的历时性描述,可以呈现中医脉学在西方译介传播的历史脉络和规律:译介内容从技术开始逐步涉及中医典籍,发展趋势是从跨文化视角、基于中医典籍和中西医学文化差异对中医学从理论基础到临床技术的全面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脉学 英文译介 中外医学交流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的两部早期英文译本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202,203,共9页
《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 《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翻译简史,通过对底本、术语和译文错误的比较研究,分析译者的翻译动机和对中医认知的切入点,以期探讨中医知识西传中所存在的特殊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早期英文译介 皮尔斯·道森 阿尔弗雷德·佛尔克
下载PDF
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林译和杨译《碾玉观音》译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岑群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9-45,共7页
本文基于翻译社会学角度,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重要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为分析工具,比较译介较为成功的古代杭州小说《碾玉观音》(林译the Jade Goddess、杨译the Jade Worker)的英文译介过程,考察特定社会关系下原文本选... 本文基于翻译社会学角度,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重要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为分析工具,比较译介较为成功的古代杭州小说《碾玉观音》(林译the Jade Goddess、杨译the Jade Worker)的英文译介过程,考察特定社会关系下原文本选择和译本生产过程,兼及传播和接受。文章认为两个译者都在所在文学和翻译场域内充分运用资本、发挥译者惯习;在传播接受上,林译是艺术和商业双赢,而杨译胜在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玉观音》 英文译介 场域理论 场域 惯习 资本
下载PDF
翻译社会学视阈下李译和威译《黄帝内经》译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跃良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66-70,共5页
以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的场域理论为基础,以其重要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为分析工具,对李照国和Veith翻译《黄帝内经》的英文译介过程进行比较,以对原文本的选择和译本产生过程在翻译社会学视阈下进行宏观考察。文章认为两个译者都在所... 以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的场域理论为基础,以其重要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为分析工具,对李照国和Veith翻译《黄帝内经》的英文译介过程进行比较,以对原文本的选择和译本产生过程在翻译社会学视阈下进行宏观考察。文章认为两个译者都在所在文学和翻译场域内充分运用资本、发挥了译者惯习,从而导致两个译本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英文译介 场域理论 场域 惯习 资本
下载PDF
贾平凹长篇小说英译的现状与变化(2011-2021) 被引量:1
7
作者 乔艳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2,共5页
几年前,笔者曾就贾平凹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撰文,文章主要关注2011年之前贾平凹作品在英、法、德等多个语种中的翻译,并重点考察了英语世界中的接受情况。这篇文章提到,贾平凹作品在英语中的翻译并不多,除了散见于各类选集中的短篇... 几年前,笔者曾就贾平凹作品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撰文,文章主要关注2011年之前贾平凹作品在英、法、德等多个语种中的翻译,并重点考察了英语世界中的接受情况。这篇文章提到,贾平凹作品在英语中的翻译并不多,除了散见于各类选集中的短篇和散文以外,长篇小说的译介只有《浮躁》(Turbulence,1991)。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热情不减,对贾平凹作品译介的研究数量也与日俱增,研究角度从具体作品的翻译策略到整体的译介情况,不一而足。而十年间贾平凹作品的翻译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长篇小说方面,新译本不断出现,译者、出版形式、传播媒介、渠道等都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促使笔者再次关注这一论题。由于英文译介的变化大,同时英译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更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英文译本考察贾平凹长篇小说近十年来的译介情况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译本 贾平凹作品 新译本 译介情况 译介与传播 《浮躁》 中国文学走出去 英文译介
下载PDF
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医典籍英译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6-256,F0003,F0004,共3页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的独特资源,中医药文化是优秀的文化资源,而中医典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和智慧结晶,中医典籍英文译介作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准确性、可读性和易接受性尤为关键,迄今为止虽有不少经典的中医药典籍被翻...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的独特资源,中医药文化是优秀的文化资源,而中医典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和智慧结晶,中医典籍英文译介作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准确性、可读性和易接受性尤为关键,迄今为止虽有不少经典的中医药典籍被翻译成英语,但不论从语言角度,还是从文化传播角度,或多或少存在传而不透、传而不正、传而不通等问题。文章针对上述不足,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提出了中医典籍在英译技巧方面的具体建议,同时提出了中医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应遵循文化自信、文化自省、文化适应的策略,为中医典籍的英译水平提升和推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中医典籍 英文译介
原文传递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19世纪英译群体行为研究——以《三国演义》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鹏辉 高明乐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0,共6页
本文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对19世纪马礼逊等8位传教士的《三国演义》译介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区分"翻译内"和"翻译外"译者群体行为。研究发现:译介环境、译者的"社会人"角色、译介目的、译介策略、译介效... 本文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对19世纪马礼逊等8位传教士的《三国演义》译介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区分"翻译内"和"翻译外"译者群体行为。研究发现:译介环境、译者的"社会人"角色、译介目的、译介策略、译介效果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译者群体行为之间存在互动性和共同性。本文以古为鉴,旨在为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切实可行的传播路径和可资借鉴的传播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文译介 译者行为批评 群体行为 互动性 共同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