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1
作者
梁晓冬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349-354,共6页
《'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这部学术著作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为主线,从城市化进程和日常生活方式出发,探究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城市化书写所呈现的热点问题:现代主义与城市空间、现代主义与跨艺术批评、现代主义...
《'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这部学术著作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为主线,从城市化进程和日常生活方式出发,探究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城市化书写所呈现的热点问题:现代主义与城市空间、现代主义与跨艺术批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进而从跨学科、跨媒介、跨文化的视角对英美现代派城市诗歌的主题、策略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这样独特的视角和运思以及深刻细致的文本分析,该研究挖掘了英美现代派城市诗学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城市书写从游荡者、出位之思到艺格符换的艺术策略,指出英美现代派城市诗歌不仅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而且还通过跨学科、跨艺术、跨文化的方式实现了主题的多元化和审美形式的超越。这样的研究拓展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视角,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壁垒,融通了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差异,更启发人们对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所遭遇的问题进行观照、反思,以期用文学和文化的力量介入现实社会问题,并为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现代派诗歌
日常生活审美化
跨学科
跨文化
跨媒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读现代诗歌重品城市生活——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
2
作者
谭小翠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欧荣等著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是英美现代派诗学的新探索。该著作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线将英美现代派诗歌纳入一个诗学体系进行探讨,描绘了一幅现代派城市诗学波澜壮阔的图景。《“恶之花”》对耳熟...
欧荣等著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是英美现代派诗学的新探索。该著作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线将英美现代派诗歌纳入一个诗学体系进行探讨,描绘了一幅现代派城市诗学波澜壮阔的图景。《“恶之花”》对耳熟能详的经典诗作进行重新诠释,丰富了我们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再认识,令人耳目一新,也为都市中的现代人重新品味城市生活提供了借鉴。作为英美现代派诗歌研究的又一力作,它将成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研究者的难得参考书目,也将成为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有效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之花”
日常生活审美化
英美现代派诗歌
新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觉诗学:英美现代派诗歌获自中国古诗的美学启示
被引量:
5
3
作者
顾明栋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54,158,共13页
20世纪上半叶,由费诺罗萨发起并经过庞德的推动,中国古诗和英美现代诗进行了一场成功的对话,但以刘若愚为代表的汉学家们对费诺罗萨的诗学观点基本持否定态度,尤其不认同对汉字汉诗的视觉特征及其诗学意义的推崇,倒是不懂汉语的英美诗...
20世纪上半叶,由费诺罗萨发起并经过庞德的推动,中国古诗和英美现代诗进行了一场成功的对话,但以刘若愚为代表的汉学家们对费诺罗萨的诗学观点基本持否定态度,尤其不认同对汉字汉诗的视觉特征及其诗学意义的推崇,倒是不懂汉语的英美诗人和文学研究者反而持欣赏的态度。如何解释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呢?通过追本溯源,从视觉美学的角度研究汉诗对英美诗歌的美学影响,可以看出,英美现代派诗人从中国古诗获得的是一种堪称视觉诗学的美学启示,这种诗学表面上以视觉感知为特征,但其深层结构触及诗性无意识,直指诗歌之源,因而能够超越不同文学传统,促成中国古诗与英美现代派诗歌的成功对话,并对建立跨文化诗学有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现代派诗歌
中国古诗
视觉诗学
诗性无意识
美学启示
原文传递
"失败"的操控:袁可嘉20世纪60年代对英美现代派诗歌的译介
4
作者
耿纪永
《东方翻译》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欧美现代派诗歌在1949年后曾一度沉寂,却又在20世纪60年代突然“蹿红”,遭到密集批判。袁可嘉一面批判英美现代派诗歌的思想倾向,一面却又对其艺术手法流露出欣赏,并加以翻译介绍。接受者则采取了...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欧美现代派诗歌在1949年后曾一度沉寂,却又在20世纪60年代突然“蹿红”,遭到密集批判。袁可嘉一面批判英美现代派诗歌的思想倾向,一面却又对其艺术手法流露出欣赏,并加以翻译介绍。接受者则采取了一种偷窥式的阅读方式。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特殊的语境下,袁可嘉的批判式译介对未来的诗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可嘉
英美现代派诗歌
翻译
操控
原文传递
题名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1
作者
梁晓冬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349-354,共6页
文摘
《'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这部学术著作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为主线,从城市化进程和日常生活方式出发,探究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城市化书写所呈现的热点问题:现代主义与城市空间、现代主义与跨艺术批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进而从跨学科、跨媒介、跨文化的视角对英美现代派城市诗歌的主题、策略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这样独特的视角和运思以及深刻细致的文本分析,该研究挖掘了英美现代派城市诗学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城市书写从游荡者、出位之思到艺格符换的艺术策略,指出英美现代派城市诗歌不仅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而且还通过跨学科、跨艺术、跨文化的方式实现了主题的多元化和审美形式的超越。这样的研究拓展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视角,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壁垒,融通了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差异,更启发人们对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所遭遇的问题进行观照、反思,以期用文学和文化的力量介入现实社会问题,并为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英美现代派诗歌
日常生活审美化
跨学科
跨文化
跨媒介
Keywords
Anglo-American modern poetry
aesthetic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inter-disciplines
cross-cultures
cross-media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读现代诗歌重品城市生活——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
2
作者
谭小翠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省科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现代化视野中的埃兹拉·庞德儒学研究”(项目编号:15CWXJ15)
齐鲁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欧荣等著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是英美现代派诗学的新探索。该著作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线将英美现代派诗歌纳入一个诗学体系进行探讨,描绘了一幅现代派城市诗学波澜壮阔的图景。《“恶之花”》对耳熟能详的经典诗作进行重新诠释,丰富了我们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再认识,令人耳目一新,也为都市中的现代人重新品味城市生活提供了借鉴。作为英美现代派诗歌研究的又一力作,它将成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研究者的难得参考书目,也将成为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有效教科书。
关键词
“恶之花”
日常生活审美化
英美现代派诗歌
新解读
Keywords
"Les Fleurs du Mal"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Anglo-American modernist poetry
re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觉诗学:英美现代派诗歌获自中国古诗的美学启示
被引量:
5
3
作者
顾明栋
机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国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54,158,共13页
文摘
20世纪上半叶,由费诺罗萨发起并经过庞德的推动,中国古诗和英美现代诗进行了一场成功的对话,但以刘若愚为代表的汉学家们对费诺罗萨的诗学观点基本持否定态度,尤其不认同对汉字汉诗的视觉特征及其诗学意义的推崇,倒是不懂汉语的英美诗人和文学研究者反而持欣赏的态度。如何解释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呢?通过追本溯源,从视觉美学的角度研究汉诗对英美诗歌的美学影响,可以看出,英美现代派诗人从中国古诗获得的是一种堪称视觉诗学的美学启示,这种诗学表面上以视觉感知为特征,但其深层结构触及诗性无意识,直指诗歌之源,因而能够超越不同文学传统,促成中国古诗与英美现代派诗歌的成功对话,并对建立跨文化诗学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
英美现代派诗歌
中国古诗
视觉诗学
诗性无意识
美学启示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失败"的操控:袁可嘉20世纪60年代对英美现代派诗歌的译介
4
作者
耿纪永
机构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东方翻译》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文摘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欧美现代派诗歌在1949年后曾一度沉寂,却又在20世纪60年代突然“蹿红”,遭到密集批判。袁可嘉一面批判英美现代派诗歌的思想倾向,一面却又对其艺术手法流露出欣赏,并加以翻译介绍。接受者则采取了一种偷窥式的阅读方式。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特殊的语境下,袁可嘉的批判式译介对未来的诗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关键词
袁可嘉
英美现代派诗歌
翻译
操控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梁晓冬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读现代诗歌重品城市生活——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
谭小翠
《山东外语教学》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视觉诗学:英美现代派诗歌获自中国古诗的美学启示
顾明栋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原文传递
4
"失败"的操控:袁可嘉20世纪60年代对英美现代派诗歌的译介
耿纪永
《东方翻译》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