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渊冲英译《蜀道难》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段研究
1
作者 刘青 王向东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4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由韦努蒂提出,随后翻译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运用该理论,并在翻译实践中将其发扬光大,并成为翻译的主流理论。归化要求译文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而异化要求读者接受源语文本的表达。李白的《蜀道难》是经世不衰的佳... 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由韦努蒂提出,随后翻译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运用该理论,并在翻译实践中将其发扬光大,并成为翻译的主流理论。归化要求译文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而异化要求读者接受源语文本的表达。李白的《蜀道难》是经世不衰的佳作,蕴含着诗人的学识、激情、想象。许多翻译家翻译过《蜀道难》,其译作各有千秋。许渊冲以其高深的学养和翻译水平翻译了该诗。本文以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对李诗与许译本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英译《蜀道难》归化与异化 翻译 研究
下载PDF
从语义的文化诠释对比《蜀道难》中“避”字英译
2
作者 魏梦溪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07-208,共2页
文化与翻译的结合是当今翻译界关注的一大焦点,基于刘宓庆的文化翻译,从语义文化诠释的角度出发,尝试对比与探讨《蜀道难》中"避"字的英译,通过分析与对比,作者认为"避"字应理解为"譬如"。
关键词 语义 文化诠释 《蜀难》 “避” 英译
下载PDF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蜀道难》英译研究
3
作者 石红燕 《现代语言学》 2022年第6期1347-1355,共9页
李白是中国知名度最高、地位最高的诗人之一,其诗歌是唐诗艺术高峰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在海外被接受的典范。因此,本研究选取孙大雨和许渊冲《蜀道难》英译自建研究语料库,借助Stanford Parser分词软件、Wordless和UAM Corpus Tool这两... 李白是中国知名度最高、地位最高的诗人之一,其诗歌是唐诗艺术高峰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在海外被接受的典范。因此,本研究选取孙大雨和许渊冲《蜀道难》英译自建研究语料库,借助Stanford Parser分词软件、Wordless和UAM Corpus Tool这两个语料库分析软件,从词汇、句法和语篇这三个层面对《蜀道难》两种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词汇层面,许译的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大于孙译,许译的词汇丰富程度更高,承载的信息更加丰富,两译本中虚词的数量均大于实词。在句子层面,平均句长、标准差、方差这三个维度均表明许译句长更平稳;两译本中并列结构均使用较多,均使用了指称衔接的手段。在语篇层面,孙译的阅读难度大于许译。基于上述研究,作者给出三点建议:重视诗歌翻译、研究目标受众特点、拓展传播渠道。因此,本研究通过梳理《蜀道难》英译的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的特征,以期让海外读者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也为研究其他诗歌提供范式,有利于推动中国古典诗歌进入另一个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蜀难》英译 语料库语言学
下载PDF
《蜀道难》中的野性自然在英美世界的接受与变异
4
作者 何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8-76,共9页
《蜀道难》是盛唐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在其传入英美世界的过程中,被多位西方译者翻译。然而原诗中蜀道的“野性”特征在多个英译本中并未再现,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鉴于此,文章从比较文学和生态批评的视角考察了《蜀道难》中的地... 《蜀道难》是盛唐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在其传入英美世界的过程中,被多位西方译者翻译。然而原诗中蜀道的“野性”特征在多个英译本中并未再现,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鉴于此,文章从比较文学和生态批评的视角考察了《蜀道难》中的地理意象与动物意象在阿瑟·韦利、艾米·洛威尔等西方学者的七个英译本中的翻译,探究了原诗中自然“野性”特征在英译本中的泛化与弱化,并揭示了这一式微现象所蕴含的东西方异质自然观。力图在发掘《蜀道难》的生态内涵和审美特征的同时,为李白诗歌海外传播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和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蜀难》 野性特征 英译 地理意象 动物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