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1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行为理论观照下的译者行为有效性评析——以《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为例
1
作者 张志强 李柳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依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的合理性有赖于遵循交往的有效性原则。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行为,翻译主体也应遵循交往行为的有效性原则,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符合真诚性、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原则。对赛珍珠和沙博理的《水浒传》... 依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的合理性有赖于遵循交往的有效性原则。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行为,翻译主体也应遵循交往行为的有效性原则,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符合真诚性、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原则。对赛珍珠和沙博理的《水浒传》译本翻译策略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译者都有实现文化间平等交流的初衷,符合交往的真诚性要求,但在交往的真实性原则和正确性原则的符合度上,赛译和沙译各有差异。理想的翻译应该尽可能兼顾交往有效性的诸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有效性原则 《水浒传》英译本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叙事学视角下《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2
作者 宋燕 薛向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3-6,共4页
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在叙事学框架下译者的决策过程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杨宪益注重外貌描写,霍克斯注重内在性格和情感表现,这反映了两位译者在叙述要素上的取舍和权衡。总体而言,叙... 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在叙事学框架下译者的决策过程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杨宪益注重外貌描写,霍克斯注重内在性格和情感表现,这反映了两位译者在叙述要素上的取舍和权衡。总体而言,叙事学理论为理解《红楼梦》翻译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对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红楼梦》 英译本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一点”英译研究--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3
作者 张雳 赵秋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中“一点”的英译为例,探究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发现,在“现实—认知—语言”的翻译再建构中,译者对原文的语境内外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现实),按译语规约对名词所指事物的某种(些)属性进行有意识突显(认知),使译文(语言)有了新的认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突显 一点 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论语》译者风格研究——以理雅各、华兹生英译本为例
4
作者 汪隆 高胜兵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两译本的译者风格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在共性方面,两个译本都注重强化译文的衔接性,强调添加连词、人称代词主语等方式。在特性方面,华兹生作为学者型汉学家,词汇丰富度更高,主要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且显化策略在连词使用上更为突出;相对而言,理雅各身份为传教士型汉学家,他的基督教倾向在译文中更为显著,语篇也更为简洁且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论语》英译本 译者风格 理雅各 华兹生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春江花月夜》英译本比较研究
5
作者 梁娟 常红婧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其清丽隽永的语言、意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幽美静谧的意境,历来受到众多译者的青睐。生态翻译学的适应选择论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实践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与崭新的研究范式...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其清丽隽永的语言、意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幽美静谧的意境,历来受到众多译者的青睐。生态翻译学的适应选择论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实践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与崭新的研究范式。文章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三维转化视角对巴德、弗莱切和许渊冲的三种《春江花月夜》的经典英译本,进行解读剖析,发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佳之作当属许渊冲先生的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英译本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适应性选择
下载PDF
《茶馆》的两个英译本的文化差异与隐喻翻译研究
6
作者 孟慧敏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在全球化进程推动下,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常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由于各种文化的差异性,翻译活动并非易事,特别是对富有特定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来说,译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 在全球化进程推动下,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常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由于各种文化的差异性,翻译活动并非易事,特别是对富有特定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来说,译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而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对比老舍先生《茶馆》两个英译本的文化差异与隐喻翻译,加强文化差异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馆》 英译本 文化差异 隐喻翻译
下载PDF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背影》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7
作者 刁丽昱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317-323,共7页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经典散文,已由多位译者进行翻译实践。进行译文的对比分析对于翻译策略的探索以及文化的交流传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在赖斯翻译批评理论下,以文本类型为导向,从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两个...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经典散文,已由多位译者进行翻译实践。进行译文的对比分析对于翻译策略的探索以及文化的交流传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在赖斯翻译批评理论下,以文本类型为导向,从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两个层面对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的两个《背影》英译本进行了翻译对比研究。本文分析发现,两篇译文各有特色,张培基先生的译文细致准确、生动形象,杨宪益、戴乃迭合译文形式一致、自由洒脱,这要求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文本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英译本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 翻译赏析
下载PDF
从《论语》英译本“色彩”词汇的译法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8
作者 张旭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儒家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论语》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了有关孔子思想最为重要的材料。同时《论语》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论语》...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儒家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论语》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了有关孔子思想最为重要的材料。同时《论语》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论语》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得到广泛流传。颜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使颜色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笔者以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三种《论语》译本中关于“色彩”的不同译法为切入点,浅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色彩 英译本 中西文化差异
下载PDF
前景化语言翻译策略研究——基于杨宪益、戴乃迭《边城》英译本的考察
9
作者 叶春波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前景化是文学作品具有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翻译对译者是一大挑战。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边城》英译本为语料,对前景化语言翻译策略进行探索。分析得出,译者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如省译、改译、创译和直... 前景化是文学作品具有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翻译对译者是一大挑战。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边城》英译本为语料,对前景化语言翻译策略进行探索。分析得出,译者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如省译、改译、创译和直译等,实现了原文前景化语言的虚化、转化、重构和再现。基于样本考察,本文提出应避免机械复制而出现前景化的“等效假象”、容许采用淡化译法“部分再现”前景化语言,但要谨慎运用自创译法致使前景化效果“适得其反”的三点翻译建议,以期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化 翻译策略 《边城》英译本 建议
下载PDF
古汉诗英译本的翻译反合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中译者的忠实性与反叛性、译法的正译法与反译法以及译本的文本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反合关系,尝试性提出翻译反合观,以解决翻译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该论题不仅揭示诗歌译本的语言反合辩证发展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拓展汉诗英译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本 忠实性与反叛性 正译法与反译法 文本性与创造性 翻译反合观
下载PDF
诗学复刻与改写:《边城》金介甫英译本女性形象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曾繁健 廖伟斌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6-114,共9页
当前,对《边城》英译本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大多集中于民俗文化翻译分析、中国文化传播及翻译策略选择等。本文首先依据操纵学派的翻译观,给出可视化分析的技术路线。其次,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边城》金介甫英译本Border Town进... 当前,对《边城》英译本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大多集中于民俗文化翻译分析、中国文化传播及翻译策略选择等。本文首先依据操纵学派的翻译观,给出可视化分析的技术路线。其次,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边城》金介甫英译本Border Town进行文本编码,获取对应的原语文本编码数据。随后将编码内容进行词性标注,收集其中的形容词数量等信息,获得直观的中英文本女性形象对比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将译文中翠翠等六大女性形象的诗学复刻与改写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梳理出金介甫英译本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之道——了解背景、尊重原文、践行译者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介甫英译本 女性形象 诗学复刻 改写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论语》英译本对外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12
作者 季红琴 刘海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
通过目的语受众问卷调查发现《论语》英译本在国外传播的现状:传播主体多样化欠缺,传播的主流动力不足;传播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传播技术更新较慢;传播对象缺少清晰定位,读者阅读偏好不明;等等。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三个对策:一是丰富传播主... 通过目的语受众问卷调查发现《论语》英译本在国外传播的现状:传播主体多样化欠缺,传播的主流动力不足;传播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传播技术更新较慢;传播对象缺少清晰定位,读者阅读偏好不明;等等。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三个对策:一是丰富传播主体,官方主流引领;二是创新传播形式,更新传播技术;三是划分传播对象,满足不同偏好。通过这些传播策略可提升《论语》等中国典籍在国外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本 《论语》传播 外国读者 读者期待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及对外传播影响——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
13
作者 马冬 刘月 《理论观察》 2023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书自发行以来,就被译成多种版本并为多个国家所欢迎。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热度较高,本文便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对其翻译方法作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书自发行以来,就被译成多种版本并为多个国家所欢迎。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热度较高,本文便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对其翻译方法作了简要分析,在分析时,主要以中国特色词汇和典故为主;此外,本文对其三个治国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和“人民至上”进行了阐释。在文章最后,对其价值影响提供了本人的见解并提出了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传播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和解读中国的治国理念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对外传播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 翻译方法 治国理念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典籍对外传播路径研究——基于《论语》英译本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14
作者 季红琴 刘海 《东南传播》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通过对外国受众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得知《论语》英译本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读者基数少、受众分析匮乏、传播路径单一等,基于现状探索中国典籍的新型传播路径,研究发现:通过典籍+商业化、典籍+新媒体、典籍+... 通过对外国受众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得知《论语》英译本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读者基数少、受众分析匮乏、传播路径单一等,基于现状探索中国典籍的新型传播路径,研究发现:通过典籍+商业化、典籍+新媒体、典籍+留学生、典籍+翻译出版、典籍+战略引领、典籍+价值理念这六种模式可以切实解决《论语》等中国典籍面临的传播困境,为中国典籍“走出去”提供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典籍 传播路径 《论语》英译本 受众需求
下载PDF
“求真”与“务实”的权衡——翟理斯《洗冤集录》英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探析
15
作者 汪田田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翟理斯的《洗冤集录》英译本是中国法医学在西方世界传播的重要译作。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下,从翻译外与翻译内层面来考察《洗冤集录》英译本的译者行为,钩沉译者身份、以及译者对底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剖析译者对中医文化和中国古... 翟理斯的《洗冤集录》英译本是中国法医学在西方世界传播的重要译作。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下,从翻译外与翻译内层面来考察《洗冤集录》英译本的译者行为,钩沉译者身份、以及译者对底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剖析译者对中医文化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阐释,考察译者行为合理度、文本求真度和效果务实度,发现翟理斯《洗冤集录》英译本呈现了译者翻译外的社会化行为与翻译内的务实行为的共同考量。还原翟理斯对《洗冤集录》的翻译过程,可以为中医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英译本 翟理斯 译者行为 翻译研究
下载PDF
基于LancsBox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英译本词汇特征对比分析
16
作者 张一宁 孟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43-149,共7页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作为对外宣传重要窗口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英译本研究引起人们关注。借助可视化语料库LancsBox中的词汇模块、N元结构和搭配图解等功能,从高频词、“we”的应用、词汇搭配等角度对比分析党的十九大...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作为对外宣传重要窗口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英译本研究引起人们关注。借助可视化语料库LancsBox中的词汇模块、N元结构和搭配图解等功能,从高频词、“we”的应用、词汇搭配等角度对比分析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英译本中的词汇特征,研究发现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的词汇表达更加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英译本应适当增加中低量值的情态动词;“we”的使用体现出党和人民同心协力谋发展,有助于巩固积极的国家形象;搭配网络帮助发现文本中多词间的隐性关系,为未来研究政治语篇的语义内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英译本 词汇特征 高频N元结构 搭配图解
下载PDF
和谐话语中的态度意义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英译本为例
17
作者 穆可娟 张琪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4期76-81,共6页
从评价理论框架下态度资源系统探索和谐话语分析路径,选取《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英译本为语料,利用UAM CorpusTool与AntConc工具分析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探讨背后传递的话语意义以及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官... 从评价理论框架下态度资源系统探索和谐话语分析路径,选取《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英译本为语料,利用UAM CorpusTool与AntConc工具分析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探讨背后传递的话语意义以及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官方文件英译本中多使用积极态度,遵循和谐话语分析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假定和“良知”“亲近”“制约”三原则。通过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分别构建了“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科学统筹、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话语分析 态度资源 绿色发展白皮书英译本 国家形象
下载PDF
民族志诗学视角下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研究
18
作者 李小婷 刘君红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从民族志诗学视角,基于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遵循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原则,分析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对《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这一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本微观分析发现:“许译本”的民族... 从民族志诗学视角,基于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遵循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原则,分析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对《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这一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本微观分析发现:“许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主要体现在词牌名和民谣的翻译层面,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特征,传递鲜明的民族语言音响效果和表演特征,凸显语言和情感张力,对于地域知识和全球概念、民族文化和他族文化等概念对子之间的界限具有一定的消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诗学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 民族文化 词牌名翻译 民谣翻译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匆匆》英译本为例
19
作者 王炜骅 雷鹏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8-61,80,共5页
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以朱自清散文《匆匆》为源文本,张培基和朱纯深英译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两个译文的译者风格以及译者风格对易读性/可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词汇层面,张译本形符/类符比... 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以朱自清散文《匆匆》为源文本,张培基和朱纯深英译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分析两个译文的译者风格以及译者风格对易读性/可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词汇层面,张译本形符/类符比和词汇密度较高,在传递原文本信息方面译者采用显性化处理策略,朱译本与张译本相比相对较短,信息传递较为隐晦;在句法层面,张译本句子较短,句式较复杂,朱译本句子较长,结构简单清晰。译者风格对可读性/易读性有明显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张译本文本难度更高,可读性与易读性更低,而朱译本的可读性和易读性则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匆匆》英译本 语料库 译者风格
下载PDF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分析
20
作者 张亮 王晓丽 《理论观察》 202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通过分别使用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向世界表明中国...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通过分别使用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向世界表明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开创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全球治理新局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 态度系统 情感资源 判断资源 鉴赏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