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传播角度下中医药企业外宣资料 英译研究
1
作者 柳江帆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4年第4期0295-0297,共3页
随着中医药企业的国际化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做好中医药企业的对外宣传翻译工作,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海外发展和中医文化传播。如何在不同文化机制下使中医药企业的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质量提高,使更多的群体接受和认可中医药,是值得关注... 随着中医药企业的国际化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做好中医药企业的对外宣传翻译工作,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海外发展和中医文化传播。如何在不同文化机制下使中医药企业的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质量提高,使更多的群体接受和认可中医药,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文化传播角度下中医药企业外宣资料英译内容及策略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中医药企业 英译研究
下载PDF
文化翻译视角下中国美食英译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
作者 刘元粉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美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美食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生动地传达其文化内涵,是翻译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展现...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美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美食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生动地传达其文化内涵,是翻译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展现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主题,不仅展示了食物的多样性,还揭示了食物背后的人文故事和社会变迁,因此该片的英译工作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美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美食特色,研究了文化翻译视角下的中国美食英译策略,旨在为美食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视角 《舌尖上的中国》 英译策略 翻译领域 美食翻译 美食文化 英译研究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三美论”视域下昭君题材诗词的英译研究
3
作者 伍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
基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词翻译“三美论”原则,结合有关昭君题材诗词英译的实例分析,发现“三美论”视域下的昭君题材诗词英译均注重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而且译者在英译昭君题材诗词时还特别注重塑造昭君的形象美。“三美论”原则... 基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词翻译“三美论”原则,结合有关昭君题材诗词英译的实例分析,发现“三美论”视域下的昭君题材诗词英译均注重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而且译者在英译昭君题材诗词时还特别注重塑造昭君的形象美。“三美论”原则不仅能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提供理论参考和美学标准,也能指导和帮助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昭君 诗词 英译研究
下载PDF
《三国演义》英译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李林波 刘逸凡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1-26,共6页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二十年来有关《三国演义》英译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可分为译本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译介与传播等五个维度。学界对该领域的探究存在译本选择过于单一、视角...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二十年来有关《三国演义》英译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可分为译本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译介与传播等五个维度。学界对该领域的探究存在译本选择过于单一、视角局限于传统语言层面、翻译史研究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关注全译本和节译本的对比研究;加强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扩宽历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便展现《三国演义》英译史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译研究 罗慕士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余华作品英译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09—2021)
5
作者 贾玉洁 张怡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8-96,共9页
以中国知网2009—2021年间余华作品英译研究主要文献为数据,使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余华作品英译研究知识图谱并梳理该领域的演变特征、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趋势。余华作品英译已有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征:数... 以中国知网2009—2021年间余华作品英译研究主要文献为数据,使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余华作品英译研究知识图谱并梳理该领域的演变特征、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趋势。余华作品英译已有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征:数量呈上升趋势;文本研究热点视角主要包括生态翻译学、英语小说语料库、关联-顺应理论、翻译伦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文本外因素研究热点视角为译者主体性、认知识解、译者惯习;前沿视角为《第七天》、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生态翻译学及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作品 英译研究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中国文学对外翻译的有效路径探索——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研究》
6
作者 牟宜武 季泽端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327-334,共8页
1引言,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对外翻译与传播近年来已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这至少归结为两大原因:其一,中国文学凝结了中国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文化传承以及语言魅力,是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 1引言,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对外翻译与传播近年来已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这至少归结为两大原因:其一,中国文学凝结了中国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文化传承以及语言魅力,是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其二,中国文学兼具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使之成为世界文学的基本构成,影响着世界文学的生成与变化。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是中国文学被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所阅读、理解,进而接受和认可的至关重要环节,而中外在文化、思维、历史等各个层面的差异使得这一环节的实现充满挑战与艰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对外翻译 语言魅力 英译研究 世界性与民族性 文化传承 翻译与传播 文学与文化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敕勒歌》英译研究
7
作者 刘瑞玲 温红蕾 《海外英语》 2023年第4期15-18,共4页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语言简短却流传至今,并吸引众多译者对该民歌进行翻译交流。在国内,翻译领域有秦大川、朱曼华、王宏印、许渊冲等众多翻译学者及翻译大家的翻译版本,国外有J. D. Frodsham以及英国...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语言简短却流传至今,并吸引众多译者对该民歌进行翻译交流。在国内,翻译领域有秦大川、朱曼华、王宏印、许渊冲等众多翻译学者及翻译大家的翻译版本,国外有J. D. Frodsham以及英国汉学家Author David Waley等翻译版本。因此,基于生态翻译学,笔者通过对几篇不同的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音乐维四个维度进行赏析斟酌,综析译文版本的优劣,以期为《敕勒歌》的英语翻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敕勒歌 英译研究 翻译
下载PDF
国内政治文献(1978~2022)英译研究现状
8
作者 姚克勤 李盈盈 朱思捷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第6期91-93,共3页
政治文献翻译是对外宣传我国政策方针、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的重要媒介。本文梳理了1978~2022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330篇文献,试图理清国内政治文献英译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规律,管窥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结果表明:发文量呈波动式增长趋... 政治文献翻译是对外宣传我国政策方针、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的重要媒介。本文梳理了1978~2022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330篇文献,试图理清国内政治文献英译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规律,管窥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结果表明:发文量呈波动式增长趋势;核心作者研究成果颇丰,研究团队引领作用显著,研究内容和视角多样,但研究力量分散,领域壁垒特征明显;研究主题聚焦于翻译策略、原则和方法及翻译文本的传播与接受;中国政治话语体系构建、政治文献英译传播与接受、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之于中国形象的构建作用等是未来政治文献英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献 英译研究 研究动态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
9
作者 黄玉华 雷碧辉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期42-44,共3页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是精髓,故而其英译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首先分析少数民族节日名...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是精髓,故而其英译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首先分析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现状,其次梳理少数民族节日的类型,再次剖析少数民族节日命名特点,从英译名称的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和音译的适度性四个方面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英译策略,并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策略 名称英译 英译名称 英译研究现状 命名特点 中华文化 简洁性 适度性
下载PDF
《孟子》英译研究之回顾与启思
10
作者 庄雅妗 谌莉文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3期97-109,共13页
儒家经典《孟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已有近两百年英译史,但目前《孟子》各译本的研究现状尚不明朗。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法,批郤导窾式地回顾了《孟子》英译研究的概况。研究发现:国外《孟子》英译研究逐渐式微,国内成果... 儒家经典《孟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已有近两百年英译史,但目前《孟子》各译本的研究现状尚不明朗。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法,批郤导窾式地回顾了《孟子》英译研究的概况。研究发现:国外《孟子》英译研究逐渐式微,国内成果日渐丰硕,但国内外研究的对象均集中于名家译本,学者们各自为战,研究方法和视角单一,研究未成体系。未来研究应拓展研究对象,既深入译本内部,又涉及译本外部,重视副文本及译者研究,强化定量研究的作用,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中国智慧的异域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英译研究 回顾 启思
下载PDF
国内陶瓷英译研究综述
11
作者 孙涵 李池利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4期29-34,共6页
本文以中国知网历年收录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从发表时间、期刊来源、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和发文机构等方面对国内陶瓷英译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对传统陶瓷英译研究方向的关注度逐年上涨;发文机构集中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和... 本文以中国知网历年收录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从发表时间、期刊来源、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和发文机构等方面对国内陶瓷英译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对传统陶瓷英译研究方向的关注度逐年上涨;发文机构集中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和景德镇学院等专业院校;研究热点主要有陶瓷文化、术语和典籍类翻译、翻译策略等;研究视角多为译介或跨文化交际。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当前国内陶瓷英译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研究视角有待丰富、研究机构和学者队伍有待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英译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中国渔民南海更路簿英译研究——以《苏德柳更路簿》为例
12
作者 单新荣 贾绍东 汪东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0-46,共7页
“更路簿”是研究南海航海历史和海洋文明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民间证据。因其存在大量的岛屿俗名、航海专业表达、古罗盘术语和海南方言,给英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论文在阐述其语言特点、翻译难点后,对其中涉及文化负载... “更路簿”是研究南海航海历史和海洋文明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民间证据。因其存在大量的岛屿俗名、航海专业表达、古罗盘术语和海南方言,给英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论文在阐述其语言特点、翻译难点后,对其中涉及文化负载词的“更”、岛屿俗名、古罗盘术语以及其中的一部分语篇进行了解析,确定了翻译原则与策略,可以运用异化、归化和补偿翻译策略,采取意译、音译、直译、替代、转换、增译、注释等多种翻译方法融合并用,确保原文与译文彼此顺应,既要保留源语的异域文化特征,又要获得目标语读者的广泛接受,旨在为“更路簿”获得可信的英译文,为传播中国海洋文化提供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渔民 南海 更路簿 英译研究
下载PDF
典籍术语英译研究综述
13
作者 刘欣畅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2期6114-6120,共7页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典籍术语外译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作为典籍中文化元素的结晶,典籍术语传递着关键的知识信息,蕴含了中国古代各领域的文化内涵、古人对于专业知识和生活、...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典籍术语外译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作为典籍中文化元素的结晶,典籍术语传递着关键的知识信息,蕴含了中国古代各领域的文化内涵、古人对于专业知识和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以及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等,其翻译对于正确、有效地传播中国古代文化至关重要。本研究重点关注在典籍术语的英译研究中受关注度较高并且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的科技术语翻译、官职名称术语翻译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三方面,对关于这三类典籍术语的有代表性的英译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术语 术语翻译 英译研究
下载PDF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
14
作者 黄浩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4期18-21,共4页
《中国日报》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其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对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奈达功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中国特色词汇特征的基础上,剖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的应用原则,对《中国日... 《中国日报》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其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对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奈达功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中国特色词汇特征的基础上,剖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的应用原则,对《中国日报》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中国日报》运用直译、直译加注释、意译、意译加注释以及音译等翻译方法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实践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中国特色词汇 英译研究 《中国日报》
下载PDF
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汉语成语的英译研究
15
作者 安颖 韩滢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0期3-7,共5页
汉语成语作为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展现了汉语结构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特点,但正因如此,许多没有中国文化基础的外国读者在阅读时不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以汉语成语为基础,结合文化图式的三种情形(文化图式重合、冲突... 汉语成语作为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展现了汉语结构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特点,但正因如此,许多没有中国文化基础的外国读者在阅读时不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以汉语成语为基础,结合文化图式的三种情形(文化图式重合、冲突和缺省),通过三种翻译方式(激活、调整和构建),分析文化图式理论对汉语成语英译的指导作用,以期帮助译者更好地翻译汉语成语,进而传播成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图式理论 汉语成语 翻译方式:英译研究
下载PDF
跨文化背景下广西特色菜肴名称英译研究
16
作者 余冯蓬 颜雨婷 《中国食品》 2023年第6期99-101,共3页
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地区而形成的自身独有的关于吃方面的学问,涉及到吃的方方面面。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各地饮食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别,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 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地区而形成的自身独有的关于吃方面的学问,涉及到吃的方方面面。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各地饮食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别,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跨文化背景 菜肴名称 英译研究 广西特色 价值观 多种因素
下载PDF
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中国乡土语言英译研究——评周领顺等《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
17
作者 石灿 卞建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77-80,113,共5页
周领顺等《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立足中国译学语境,以乡土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译者行为批评为理论工具,深入而全面地剖析了中国文学中乡土语言在文化外译中的译介之难与解决策略。以葛浩文为例,从主客观双重角度论述译者翻译思... 周领顺等《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立足中国译学语境,以乡土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译者行为批评为理论工具,深入而全面地剖析了中国文学中乡土语言在文化外译中的译介之难与解决策略。以葛浩文为例,从主客观双重角度论述译者翻译思想与行为的相互印证关系,重点阐释了文本特征对译者翻译思想的干预与塑造。其数据库的建立、新概念的提炼、新模式的总结等学术努力与尝试对在中国文化外译中塑造可敬、可爱、自信的中国形象,增强新时期我国译学的主体性,促进翻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 乡土语言 翻译思想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水浒传》英译研究:成绩、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汤金霞 梅阳春 黄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文学典籍《水浒传》的英译研究经过8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厚的成绩,研究语料由单一到多样,研究模式由单纯的译本文本分析到相关译本文本分析与其翻译环境研究有机结合,研究基调由极端转向客观、辩证;但同时也存在杰译本、登译本研究不足... 文学典籍《水浒传》的英译研究经过8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厚的成绩,研究语料由单一到多样,研究模式由单纯的译本文本分析到相关译本文本分析与其翻译环境研究有机结合,研究基调由极端转向客观、辩证;但同时也存在杰译本、登译本研究不足,多译本对比研究不足,史学研究发展迟缓,原著文体模块翻译系统研究亟需等问题。学者们需树立严谨的学风,加强考据研究方法,系统开展杰译本,登译本研究、国外读者译本评价研究、《水浒传》文体模块翻译研究以及新语境下《水浒传》的复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英译研究 成绩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展品英译研究——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60
19
作者 郦青 胡雪英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
本文以浙江省博物馆展品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类别翻译可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及策略。文章对博物馆部分错误译文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参考译文,以期望实现中国文物译名的规范和统一。
关键词 浙江省博物馆 文物 英译研究
下载PDF
《中庸》英译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梅 文军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中庸》的英译研究,总结英译《中庸》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启示:1研究者主要集中在辜鸿铭译本上,对辜译本的研究侧重其文化用心和归化策略的运用。2、对其他译本关注不够。多译本的比较研究以及跨学科、跨文化... 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中庸》的英译研究,总结英译《中庸》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启示:1研究者主要集中在辜鸿铭译本上,对辜译本的研究侧重其文化用心和归化策略的运用。2、对其他译本关注不够。多译本的比较研究以及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应成为《中庸》英译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3、在辜译和理译的对比研究上,国内学者更倾向赞同辜译,质疑理译的翻译用心。从接受理论的角度重视国外对各译本的评论,提高典籍英译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英译研究 辜鸿铭译本 典籍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