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语》英译中的翻译规范——以理雅各英译本为例 |
张小曼
周银枝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文化再生产 |
张妍岩
朱思玲
|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文明之争——从辜鸿铭英译《论语》的一个脚注谈起 |
沈乘风
廖大伟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国内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
张小曼
姜蕊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系统功能视域下许渊冲《论语》英译投射语言研究 |
胡红辉
|
《语言与翻译》
|
2024 |
0 |
|
6
|
基于物性结构的理雅各英译《论语》核心词汇对应性研究 |
薛嘉琪
|
《外语教育研究》
|
2024 |
0 |
|
7
|
辜鸿铭英译《论语》赏析 |
欧阳芳丽
覃珺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论语》英译中华人译者的孔子形象塑造 |
许雷
屠国元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9
|
译在家国之外——黄继忠《论语》英译的策略选择 |
屠国元
许雷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0
|
|
10
|
《论语》及其英译本中投射语言的人际功能分析 |
胡红辉
曾蕾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7
|
|
11
|
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诠释 |
杨平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9 |
26
|
|
12
|
理雅各《论语》英译的变异研究 |
万燚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13
|
从英译《论语》孝论语句看中西译者的翻译特色——以辜鸿铭与理雅各译文为例 |
徐向群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9 |
6
|
|
14
|
翻译规范视域下的《论语》英译——以刘殿爵译本为例 |
张小曼
刘欲阳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5
|
Arthur Waley《论语》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研究 |
胡家英
周颖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16
|
从《论语》英译看经典翻译的双重视域 |
李丙权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7
|
《论语》英译的当代价值研究 |
李宗政
马海东
|
《管子学刊》
CSSCI
|
2016 |
1
|
|
18
|
译者声音的差异化分析——以《论语》英译为例 |
张小曼
卞珍香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6
|
|
19
|
瑕瑜分明,得失可鉴——从Arthur Waley的译本悟《论语》的英译之道 |
何刚强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20
|
从功能语境重构看译者选择——兼评林戊荪《论语》英译本 |
张敬源
邱靖娜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