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4种肿腿蜂(膜翅目:肿腿蜂科)防治危害新疆野苹果林的苹小吉丁(鞘翅目:吉丁甲科)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智勇 杨忠岐 +4 位作者 张彦龙 王小艺 唐艳龙 孙清江 许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101,共5页
选用4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以及苹小吉丁肿腿蜂),按5种蜂虫比例(0.5∶1,1∶1,2∶1,4∶1,8∶1),进行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套袋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肿腿蜂均能成功寄生,而白蜡吉丁肿腿蜂以8∶1比例... 选用4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以及苹小吉丁肿腿蜂),按5种蜂虫比例(0.5∶1,1∶1,2∶1,4∶1,8∶1),进行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套袋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肿腿蜂均能成功寄生,而白蜡吉丁肿腿蜂以8∶1比例放蜂后30天,虫口校正减退率为65.56%,优于其他处理。将该肿腿蜂再次按5种放蜂比例直接释放在林间,在放蜂后30,45,60天分次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8∶1放蜂比例的处理,在第60天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0.97%,效果最佳。白蜡吉丁肿腿蜂适合在新疆防治苹小吉丁,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肿腿蜂 生物防治 寄生效果
下载PDF
苹小吉丁(鞘翅目:吉丁甲科)幼虫龄数的测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智勇 张彦龙 +1 位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6-789,共4页
苹小吉丁(AgrilusmaliMatsumura)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甲科(Bupresidea),以幼虫蛀食苹果等果树的韧皮部为害,是苹果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自1995年在新疆伊犁发现以来忙J,对当地珍贵的新疆野苹果——塞威氏苹果(Malussi恍... 苹小吉丁(AgrilusmaliMatsumura)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甲科(Bupresidea),以幼虫蛀食苹果等果树的韧皮部为害,是苹果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自1995年在新疆伊犁发现以来忙J,对当地珍贵的新疆野苹果——塞威氏苹果(Malussi恍瑙以(Ledeb.)Roem.)林造成重大危害。据伊犁州林业局统计,2011年苹小吉丁在野苹果林中发生面积达到3867hm2,占野苹果林总面积的40%,已造成667hm。野苹果林被害枯死。该虫已严重威胁着整个野生苹果林的生存,2013年国家林业局将其列入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幼虫龄数 Dyar定律
下载PDF
苹小吉丁成虫补充营养的偏好性及相关植物挥发物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晓宁 伊志豪 +3 位作者 王明 刘德广 廖书江 许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106,共11页
【目的】初步确定苹小吉丁成虫补充营养时的植物选择性和偏好,并分析相关植物叶片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为指导经济林树种合理间作、开发植物源诱捕或驱避剂、科学有效防控害虫提供依据。【方法】以垂丝海棠、秦冠苹果、杜梨和秦王桃为供... 【目的】初步确定苹小吉丁成虫补充营养时的植物选择性和偏好,并分析相关植物叶片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为指导经济林树种合理间作、开发植物源诱捕或驱避剂、科学有效防控害虫提供依据。【方法】以垂丝海棠、秦冠苹果、杜梨和秦王桃为供试植物,测试苹小吉丁成虫对4种植物的选择趋性和取食量,利用顶空吸附法测定供试植物叶片挥发物组分及含量。【结果】苹小吉丁成虫对垂丝海棠、秦冠苹果、杜梨和秦王桃4种植物叶片的选择性和取食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成虫对海棠的选择性高于苹果,对梨和桃的选择性较低。对海棠的取食量显著大于苹果,对梨和桃则表现出不取食现象。4种植物叶片挥发物组分及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共测得71种挥发物,其中烷烃类5种、醚类2种、醇类8种、酮类2种、醛类9种、酯类22种、烯烃类3种、萜类20种。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复合因子1,2,3分别能解释总方差的41.98%,31.82%和19.83%,累计解释总方差的93.63%。对复合因子1,2,3来说,贡献最大的分别是苹果、桃和海棠的挥发物组分。【结论】海棠和苹果是可用于苹小吉丁成虫补充营养的寄主植物,成虫补充营养时并不取食梨和桃。不同植物叶片中各自特有的挥发物组分有顺-3-己烯醇、乙酸己酯、反-β-罗勒烯、(E,E)-α-法尼烯、反-橙花叔醇、β-石竹烯、顺-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等,这些挥发物可能在成虫定位寄主植物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寄主选择 取食量 叶片挥发物 因子分析
下载PDF
野苹果枝条主要营养成分对苹小吉丁幼虫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彬 马志龙 +2 位作者 卡德艳·卡德尔 阿地力·沙塔尔 张元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10-1719,共10页
【目的】研究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幼虫生长发育对野苹果被害枝条韧皮部主要营养成分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研究苹小吉丁与野苹果枝条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对野苹果枝条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苹小吉丁幼虫定点定时调查其不... 【目的】研究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幼虫生长发育对野苹果被害枝条韧皮部主要营养成分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研究苹小吉丁与野苹果枝条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对野苹果枝条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苹小吉丁幼虫定点定时调查其不同时间段的发育情况,测定幼虫所处的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在枝条韧皮部内越冬的幼虫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蛀入木质部化蛹,未蛀入木质部的部分幼虫从6月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出现自然死亡,尤其是7月中旬后自然死亡率上升到45%以上;经对幼虫所处韧皮部不同阶段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发现,受害韧皮部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低于健康韧皮部,幼虫危害期的延续可溶性糖、还原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从6月下旬的38.68、18.37、9.47、19.57 mg/g下降到8月下旬的17.5、12.15、9.47、16.6 mg/g,幼虫自然死亡率与韧皮部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P <0.05),两者为负相关性;而受害木质部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健康韧皮部,幼虫危害期的延续可溶性糖、还原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从6月下旬的12.13、3.91、3.73、12.2 mg/g上升到8月下旬的19.26、14.10、4.20、17.50 mg/g,幼虫自然死亡率与木质部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P <0.05),两者为正相关。【结论】野苹果受害部位枝条韧皮部的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是影响幼虫正常发育的主要因素,致使6月下旬至8月下旬幼虫难以蛀入木质部而大量死亡,可作为苹小吉丁林间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果枝条 自然死亡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苹小吉丁在野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及危害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彬 马志龙 +2 位作者 卡德艳·卡德尔 阿地力·沙塔尔 张元明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2,共7页
通过解剖野苹果树(Malus sieversii)枝条,调查和分析了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在野苹果树上的空间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幼虫及羽化孔均在树干南面枝条上分布最多,分别为0.93头/m、0.39个/m,幼虫在树干4~5m范围的枝条上最多,为0... 通过解剖野苹果树(Malus sieversii)枝条,调查和分析了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在野苹果树上的空间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幼虫及羽化孔均在树干南面枝条上分布最多,分别为0.93头/m、0.39个/m,幼虫在树干4~5m范围的枝条上最多,为0.97头/m,而羽化孔在树干7~8m高度范围的枝条上分布最多,为0.45个/m;羽化孔与侵入孔比值率在树干西面的枝条上最高,为72.06%,而在树干6~7m范围的枝条上最高,为80.64%;野苹果树受苹小吉丁危害影响,枯枝从5月中旬至8月上旬增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树干南面4~5m的高度范围所占比最高,为22.76%;并且利用回归分析了苹小吉丁幼虫、羽化孔、羽化孔与侵入孔比值率、危害枯枝在野苹果树上的垂直分布。本文从苹小吉丁在野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分析,可为综合治理苹小吉丁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果树 空间分布 垂直分布
下载PDF
苹小吉丁自然种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斐然 周忠福 +2 位作者 赵文霞 孙荟荃 姚艳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6,共11页
【目的】明确不同虫态、不同环境苹小吉丁自然种群肠道真菌和细菌种类组成及其可能对宿主生长发育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新疆野果林(W)和栽培果园(C)获取的成虫(A)与幼虫(L)进行完整肠道解剖,利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ITS2基... 【目的】明确不同虫态、不同环境苹小吉丁自然种群肠道真菌和细菌种类组成及其可能对宿主生长发育和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新疆野果林(W)和栽培果园(C)获取的成虫(A)与幼虫(L)进行完整肠道解剖,利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ITS2基因(真菌)和16S rRNA V3-V4变异区(细菌)进行测定,统计肠道微生物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量,分析物种丰度、组成及Alpha多样性,并运用PICRUSt2对其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获得苹小吉丁肠道真菌ITS2优质序列177028条,细菌16S rRNA优质序列253712条,聚类分析分别获得285和1470个OTUs。最终注释到真菌5门22纲50目92科122属,细菌40门103纲231目364科594属。从属级水平来看,不同虫态、不同环境苹小吉丁肠道微生物各具特有的真菌和细菌类群,其中,其中CA特有真菌11属,特有细菌2属;CL特有真菌28属,特有细菌223属;WA特有真菌37属,特有细菌47属;WL特有真菌12属,特有细菌68属,而核心菌群中真菌7属,细菌21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野果林苹小吉丁肠道真菌群落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成虫均大于幼虫,细菌群落丰富度成虫小于幼虫,但物种多样性成虫却大于幼虫,同时苹小吉丁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在栽培果园远大于野果林。此外,通过MetaCyc Pathway注释74条真菌代谢通路,426条细菌代谢通路;通过KEGG注释868条真菌代谢通路,2188条细菌代谢通路。【结论】不同虫态、不同环境苹小吉丁肠道真菌和细菌种类与丰度均存在差异,肠道真菌种类和丰度成虫大于幼虫,而细菌幼虫大于成虫,说明真菌对于成虫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细菌对于幼虫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性作用。此外,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功能,因此推测在苹小吉丁肠道中发挥功能的为一些固定类群,这可能是与其宿主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肠道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PICRUSt2功能预测
下载PDF
寄主植物挥发物与粘虫板对林间苹小吉丁引诱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卡德艳·卡德尔 彭彬 +1 位作者 马志龙 阿地力·沙塔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0-1732,共13页
【目的】评价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苹小吉丁 Agrilus mali Masumura林间引诱效果,为有效地监测苹小吉丁林间发生动态及成虫诱杀为主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野外苹果园内悬挂4种波长粘虫板与5种挥发物组合,评价林间引诱苹小吉丁... 【目的】评价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苹小吉丁 Agrilus mali Masumura林间引诱效果,为有效地监测苹小吉丁林间发生动态及成虫诱杀为主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野外苹果园内悬挂4种波长粘虫板与5种挥发物组合,评价林间引诱苹小吉丁效果。【结果】 4种颜色粘虫板与5种挥发物组合对苹小吉丁在林间的引诱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顺-3-己烯醇分别与蛋黄色和浅绿色粘虫板组合对苹小吉丁的引诱效果较强,3 d 最大引诱数量分别达到66.00、63.00头/张,3 d 平均引诱数量分别为24.67、22.48头/张,与其它挥发物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05),雌虫的诱捕数量明显高于雄虫。苹小吉丁引诱数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挥发物剂量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结论】苹小吉丁对蛋黄色粘虫板与浅绿色粘虫板具有较好的趋向性,顺-3-己烯醇对粘虫板具有增效作用。蛋黄色或浅绿色粘虫板与顺-3-己烯醇组合,可作为苹小吉丁林间种群动态监测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挥发物 粘虫板 引诱效果
下载PDF
苹小吉丁对不同单色光及波长的趋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卡德艳•卡德尔 彭彬 +2 位作者 马志龙 阿地力•沙塔尔 赵文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目的]为有效地监测苹小吉丁林间发生动态,寻找无公害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首先在室内利用5种波长单色光对苹小吉丁进行了敏感波长的选择性试验,然后在野外苹果园内悬挂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进行了诱集对比试验。[结果]室内试... [目的]为有效地监测苹小吉丁林间发生动态,寻找无公害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首先在室内利用5种波长单色光对苹小吉丁进行了敏感波长的选择性试验,然后在野外苹果园内悬挂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进行了诱集对比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对5种波长单色光具有不同程度的趋性,依次为:530 nm>590 nm>450 nm>380 nm>650 nm,雌虫的趋光反应率显著高于雄虫。从光强度试验结果来看,苹小吉丁对5种单色光的趋性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高。从林间诱集试验结果来看,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诱集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绿色(550 nm)和蛋黄色(580 nm)粘虫板对苹小吉丁的诱集效果最好,3d最大诱捕量分别达到7头·张^-1、6头·张^-1,单位时间平均诱捕数量分别为2.86头·张^-1、2.70头·张^-1;对紫色和红色粘虫板趋性最弱。[结论]苹小吉丁对530-590 nm范围内的波长比较敏感。波长为550~590 nm粘虫板可作为苹小吉丁林间种群动态观测十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单色光 趋光反应率 粘虫板 引诱效果
下载PDF
苹小吉丁林间扩散行为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马志龙 姚艳霞 阿地力·沙塔尔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80,共8页
[目的]掌握苹小吉丁成虫在林间的自然扩散行为规律,以制定合理的害虫监控策略。[方法]于伊犁巩留县五乡栽培苹果园内采用标记-重捕法监测苹小吉丁雌雄试虫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扩散数量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对扩散速度进行了分析,同... [目的]掌握苹小吉丁成虫在林间的自然扩散行为规律,以制定合理的害虫监控策略。[方法]于伊犁巩留县五乡栽培苹果园内采用标记-重捕法监测苹小吉丁雌雄试虫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扩散数量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对扩散速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林间种群数量进行了预估。[结果]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在林间的扩散对方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向北面、南面及东北面进行扩散,分别回捕到标记释放总虫数的3.2%、3.2%和2.7%;东南面和西南面均未回捕到标记试虫。随着回捕点距离的增加,标记试虫回捕数量逐渐降低,扩散至5 m处的数量最多,占标记释放总虫数的6.6%,最远扩散至北面35 m,说明标记试虫由果园北面迁出的潜在性较大,扩散距离整体呈指数分布趋势(R2=0.9262)。苹小吉丁雄虫扩散速度高峰出现在第3 d,为1.7 m·d^(−1);而雌虫扩散速度高峰出现在第12 d,达到2.5 m·d^(−1)。随着释放时间的推移苹小吉丁雌雄虫的扩散率逐渐上升。由种群数量预估方程计算得知,试验田间苹小吉丁估计种群数量为2253头,雌成虫估计值为1262头,雄成虫估计值为989头。[结论]苹小吉丁在林间具有一定的自然扩散能力,最远可达35 m,且雌虫的扩散能力要强于雄虫。林间种群数量预估结果能为苹小吉丁发生动态预测和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小吉丁 标记-重捕 扩散行为 种群数量评估
下载PDF
新疆野生苹果林苹小吉丁的伴生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忠福 赵文霞 +2 位作者 林若竹 淮稳霞 姚艳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90,共9页
【目的】调查新疆野生苹果害虫苹小吉丁伴生真菌类群及其多样性,研究苹小吉丁伴生真菌及其共同致死树木的情况。【方法】通过真菌分离和培养技术,运用分子标记手段,对苹小吉丁幼虫+蛹、成虫、坑道的伴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真菌类群... 【目的】调查新疆野生苹果害虫苹小吉丁伴生真菌类群及其多样性,研究苹小吉丁伴生真菌及其共同致死树木的情况。【方法】通过真菌分离和培养技术,运用分子标记手段,对苹小吉丁幼虫+蛹、成虫、坑道的伴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真菌类群的多样性指数。【结果】苹小吉丁伴生真菌类群共有57属,隶属于6纲18目。其中:坑道分离出的真菌类群最多,达40属;成虫次之,为37属;幼虫+蛹体表34属。从真菌类群整体来看,链格孢属为幼虫+蛹、成虫和坑道三者的最优势伴生类群,相对多度高达30.44%,其次是镰刀菌属,相对多度为13.80%;从不同分离材料来看,链格孢属是苹小吉丁成虫的最优势伴生类群,小穴壳菌属是幼虫+蛹最优势伴生类群,壳囊孢属则是坑道的最优势伴生类群,相对多度分别为50.30%、13.91%和16.96%。对于3类分离材料中的真菌类群,幼虫+蛹和成虫的β相异性最大(Jaccard相异性指数=0.608,Bray-Curtis相异性指数=0.683),成虫和坑道之间的2种相异性指数差别较大(Jaccard相异性指数=0.490,Bray-Curtis相异性指数=0.609)。对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坑道伴生真菌类群最高,分别为2.9496和7.2067,成虫伴生真菌类群最低,分别为2.0128和6.2144;幼虫+蛹均匀度指数(0.8302)最高,成虫均匀度指数(0.5574)最低。表明成虫携带真菌种类以少量真菌类群为主,且主要携带真菌种类所占比例在伴生真菌类群中较大。【结论】苹小吉丁伴生真菌多样性较为丰富,且不同分离部位、真菌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在这些真菌类群当中,链格孢属和镰刀菌属是苹小吉丁整个生活史发育过程中的主要伴生真菌类群,而镰刀菌属的种类常常引起植物枝枯和褐腐,并且引起植物溃疡病的重要真菌类群——小穴壳菌属和壳囊孢属在幼虫+蛹和坑道中大量存在,这表明对野果林野生苹果造成危害的不仅仅是苹小吉丁本身,其携带的伴生真菌对野果林的危害和衰退也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阐明苹小吉丁伴生菌群落和组成,可为制定苹小吉丁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果林 苹小吉丁 伴生真菌 多样性
下载PDF
虫疤涂药兼治苹果树两种主要枝干害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芝仙 伊伯仁 +5 位作者 刘洪章 刘景春 罗新凯 林则双 李德逊 于效松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2-27,共6页
苹果透翅蛾Conopia hector Butler和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是当前吉林省各地果园为害苹果属果树的两种主要枝干害虫。在长春前者一年发生1代,后者三年2代或二年1代。均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由于二者幼虫为害期长,又蛀入枝干内... 苹果透翅蛾Conopia hector Butler和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是当前吉林省各地果园为害苹果属果树的两种主要枝干害虫。在长春前者一年发生1代,后者三年2代或二年1代。均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由于二者幼虫为害期长,又蛀入枝干内串食,所以用树上喷药防治幼虫和发生期较长的成虫均较难奏效。但这两种幼虫同时为害在枝干上造成的虫疤,却为涂药兼治提供了依据。且经济有效、简便易行,便于推广。试验用50%杀螟松或辛硫磷乳油,加煤油或柴油30~5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等合成菊酯类乳油50~100倍液,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用柴油或煤油作渗透剂可提高防治效果。涂药时期以春季和秋季落叶后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翅蛾 苹小吉丁 害虫
下载PDF
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一)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忠岐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4期40-43,共4页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美国白蛾 红脂大小蠹 栗山天牛 松褐天牛 云斑天牛 锈色粒肩天牛 光肩星天牛 白蜡窄吉丁 新疆 苹小吉丁 杨十斑吉丁
原文传递
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二)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忠岐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5期58-62,共5页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美国白蛾 红脂大小蠹 栗山天牛 松褐天牛 云斑天牛 锈色粒肩天牛 光肩星天牛 白蜡窄吉丁 新疆苹小吉丁 杨十斑吉丁
原文传递
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忠岐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6期40-43,共4页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美国白蛾 红脂大小蠹 栗山天牛 松褐天牛 云斑天牛 锈色粒肩天牛 光肩星天牛 白蜡窄吉丁 新疆苹小吉丁 杨十斑吉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