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渔业生物多样性评估为目标的站位优化设计实现——以茂名海域为例
1
作者 邓越秀 黄永恒 +3 位作者 董建宇 陈宁 张静 王学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渔业资源调查对于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海洋中进行以生物多样性评估为目标的渔业资源调查成本高,且受到现场条件制约。因此,周密的采样站点设计是确保数据质量和调查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渔业资源调查对于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海洋中进行以生物多样性评估为目标的渔业资源调查成本高,且受到现场条件制约。因此,周密的采样站点设计是确保数据质量和调查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增加采样站点数量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数据的准确性,但也增加了调查成本,并可能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采样设计需要在样本量和准确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满足预定目标和预算。本研究以广东省茂名海域为例,采用了R语言数据包SamplingStrata中提供的可在多变量情境下通过分层抽样进而优化采样设计的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分层和样本分配优化,评估了渔业生物多样性调查所需最佳站位数量。结果表明,通过分层抽样和适当的样本分配,可以在保证生物多样性数据精确度的同时降低采样站点数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在茂名海域调查中,将最大变异数等于0.05作为数据精确度要求以及水深作为分层变量更适宜,春季、秋季以及不区分季节采样站点数量分别取12、14和21为宜。本研究优化了茂名海域以渔业生物多样性评估为目标的渔业资源调查站位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站位优化方法,并可为后期渔业资源调查站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抽样 站位优化 采样设计 生物多样性 茂名海域
下载PDF
茂名海域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戴志军 韩震 +2 位作者 恽才兴 陈建勇 任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5-462,共8页
利用Gorden关系式,从茂名海域的多时相卫星影像定量反演了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经近期该海域实测悬沙资料验证表明,茂名沿海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偏低,一般低于200 mg/L;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在空间尺度上由岸向海呈带状分布,... 利用Gorden关系式,从茂名海域的多时相卫星影像定量反演了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经近期该海域实测悬沙资料验证表明,茂名沿海水体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偏低,一般低于200 mg/L;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在空间尺度上由岸向海呈带状分布,并逐渐降低,其中-1 m以浅区悬沙浓度最高,一般可超过100 mg/L,-10 m以深区浓度最低,一般低于20 mg/L。此外,沿海水体表层悬沙浓度往往在冬季高于夏季,大风天气高于平常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泥沙 时空分布特征 遥感 茂名海域
下载PDF
广东沿岸不同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龚玉艳 陈作志 黄梓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6-2033,共8页
【目的】探讨广东沿岸陆丰、珠海及茂名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保护广东沿岸开发海域的生态环境和维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网采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分析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 【目的】探讨广东沿岸陆丰、珠海及茂名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保护广东沿岸开发海域的生态环境和维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网采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分析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丰度和生物量及优势种等;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和生物多样性阈值(D_v)等指标,分析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结果】3个海域共检出71种浮游动物和15类浮游幼体,均以近岸暖水性类群为主,属于亚热带沿岸性群落;优势种有13种和7类浮游幼体;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以珠海海域最高(2938.73 ind/m^3和92.97 mg/m^3),陆丰海域最低(73.94 ind/m^3和16.06 mg/m^3);H'、J和D_v分析结果一致,均以陆丰海域最高,茂名海域最低;陆丰海域生物多样性基本为Ⅰ~Ⅱ类水平,珠海海域基本为Ⅱ~Ⅲ类,茂名海域不同站位相差较大,从Ⅱ~Ⅴ类的水平不等。【结论】广东沿岸陆丰、珠海及茂名海域浮游动物均处于多样性较好或丰富水平,今后可根据此特点对广东沿岸海域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陆丰海域 珠海海域 茂名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