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1
作者 钟旭辉 《艺术科技》 2022年第8期63-65,75,共4页
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作为德国早期电影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不但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为后世导演的电影制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对茂瑙电影作品的探索与分析也弥补了我国在德国早期电影导演研究上的空缺。茂瑙的... 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作为德国早期电影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不但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为后世导演的电影制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对茂瑙电影作品的探索与分析也弥补了我国在德国早期电影导演研究上的空缺。茂瑙的电影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通过人物之间的爱恨纠葛来展现导演对爱情观念、社会价值观念的思考。文章以茂瑙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视点,分析茂瑙是如何使用女性形象将自身的哲思融入电影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 女性形象 文化 爱情
下载PDF
室内剧的衰落与再生 被引量:1
2
作者 峻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28-28,共1页
“室内剧”作为影视剧制作的一种风格、体式,最初以“室内剧”电影于1921年运作于德国。由于表现主义电影对展示精神、幻想、鬼怪、恐怖来喻示战后德国混乱、动荡、畸型现实处境的疲惫,该派奠基人、剧作大师梅育及中坚人物郎格、茂瑙等... “室内剧”作为影视剧制作的一种风格、体式,最初以“室内剧”电影于1921年运作于德国。由于表现主义电影对展示精神、幻想、鬼怪、恐怖来喻示战后德国混乱、动荡、畸型现实处境的疲惫,该派奠基人、剧作大师梅育及中坚人物郎格、茂瑙等转而向现实主义回归,以所创“室内剧”对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与生存命运予以严肃观照。简单的故事、单调的背景、富于象征意味的道具、寓言式的人物及其冷酷、疯狂的命运、营造出严酷、冷漠的现实人际氛围,直接、强烈地切入微不足道的平凡人渴求公平、道德的残缺心理和行为境遇,大大激发起普通观众的情感共鸣,一时间颇受赏识、欢迎。第一部“室内剧”电影是吉斯纳和莱尼合拍的《后楼梯》(1921)。而最具代表性、标志“室内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普通人物 茂瑙 表现主义 象征意味 大众心理 中坚人物 生存命运 人际氛围 寓言式
下载PDF
德意志民族的精魂:德国电影纵横百年(上)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祖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1,共6页
德国电影百年沉浮始终受到德国国力发展的左右,德国电影为激发德国国民精神、辅助全民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民、提供精神食粮等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德国电影也为整个西方欧美电影,甚至世界电影浪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国"家乡电影... 德国电影百年沉浮始终受到德国国力发展的左右,德国电影为激发德国国民精神、辅助全民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民、提供精神食粮等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德国电影也为整个西方欧美电影,甚至世界电影浪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国"家乡电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几代德国人的思想,书写着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德国电影发展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汲取,教训也值得我们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流派 德国人 世界电影 德意志民族 国民精神 法斯宾德 茂瑙 两德统一 施隆多夫 无声电影
下载PDF
安全的冒险——漫谈西方现代恐怖片及其它
4
作者 峻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4-35,共2页
自展现“疯子所看到的世界”——卡里加里博士施行催眠术指使赛扎尔谋杀他人——的德国表现主义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罗伯特·维内,1919)开恐怖片先河以来,作为一种电影样式,恐怖片便在西欧日渐流行起来,并如美国电影理论家斯坦利&... 自展现“疯子所看到的世界”——卡里加里博士施行催眠术指使赛扎尔谋杀他人——的德国表现主义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罗伯特·维内,1919)开恐怖片先河以来,作为一种电影样式,恐怖片便在西欧日渐流行起来,并如美国电影理论家斯坦利·梭罗门在《电影的观念》一书中所说的:它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加里博士 电影理论家 德莱叶 表现主义 梭罗 茂瑙 斯坦利 希区柯克 斯皮尔伯格 爱德华大夫
全文增补中
室内剧电影 被引量:1
5
作者 皇甫一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24-24,共1页
室内剧电影是二十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其代表人物有卡尔·梅育、保罗·莱尼、罗布·辟克、茂瑙、保罗·津纳尔等。“室内剧”原是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斯·莱因哈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专指... 室内剧电影是二十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其代表人物有卡尔·梅育、保罗·莱尼、罗布·辟克、茂瑙、保罗·津纳尔等。“室内剧”原是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斯·莱因哈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专指一种供小型剧场演出的,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舞台剧。后来,卡尔·梅育把这一概念搬用到了电影中,创立了室内剧电影。卡尔·梅育曾是表现主义电影的领导人,并写了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1919),但是一年后,他便开始脱离表现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加里博士 表现主义 茂瑙 戏剧导演 莱因哈特 剧场演出 舞台剧 雾码头 莱尼 人物性格
下载PDF
《超级英雄》:用生命演绎一场盛大的英雄梦想
6
作者 姜庆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12,共4页
2018年上映的跨国制作影片《超级英雄》(又名《绝症女孩》,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Li k a rio n Wainaina,2018)。该片导演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是一位年轻的肯尼亚电影人,《超级英雄》因其特殊的儿童题材和励志的主题倾向,吸引... 2018年上映的跨国制作影片《超级英雄》(又名《绝症女孩》,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Li k a rio n Wainaina,2018)。该片导演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是一位年轻的肯尼亚电影人,《超级英雄》因其特殊的儿童题材和励志的主题倾向,吸引了德国著名电影创作者汤姆·提克威的参与,使得该片成为一部颇有影响力的跨国联合制作。作为一部代表肯尼亚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德、肯合拍片,《超级英雄》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且身患绝症的九岁小女孩Jo,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实现内心的英雄梦想而拼尽一切、向死而生的感人故事。提及德国电影及其发展历程,国内电影观众或许并不十分陌生。从20世纪20年代的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罗伯特·维内,1920)到室内剧电影《最卑贱的人》(F·W·茂瑙,1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加里博士 电影观众 合拍片 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电影 联合制作 茂瑙 向死而生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如何成为中亚电影工作者
7
作者 张振(翻译) 郭泽钰(翻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6-51,共6页
我们需要接受专业训练才能在电影行业工作吗?这不只是个修辞问题: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都不是从专业的电影院校毕业的,而是始于其他艺术领域的工作,比如说马戏团和戏剧。有些电影人则是从电影行业的低薪阶层开始的,例如谢尔盖&#... 我们需要接受专业训练才能在电影行业工作吗?这不只是个修辞问题: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都不是从专业的电影院校毕业的,而是始于其他艺术领域的工作,比如说马戏团和戏剧。有些电影人则是从电影行业的低薪阶层开始的,例如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Eisenstein)、弗里德里希·茂瑙(F.W.Murnau)和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这里仅举几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作者 电影行业 爱森斯坦 茂瑙 弗里德里希 电影制作人 专业训练 谢尔盖
下载PDF
影音知识有奖问答
8
《南腔北调》 2008年第4期42-42,共4页
1、1999年,爱德华·诺顿主演了鬼才导演大卫·芬奇的( )一片,饰演了一个陷入中年危机而人格分裂的男人,片中爱德华·诺顿将主人公肘而呆滞、时而暴戾、时而胆怯、时而嚣张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这部堪称经典的黑色影片增... 1、1999年,爱德华·诺顿主演了鬼才导演大卫·芬奇的( )一片,饰演了一个陷入中年危机而人格分裂的男人,片中爱德华·诺顿将主人公肘而呆滞、时而暴戾、时而胆怯、时而嚣张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这部堪称经典的黑色影片增色不少。A、《红龙》B、《搏击俱乐部》C、《性书大亨》2、07年底,由蒂姆·波顿执导、约翰尼·德普主演的影片《理发师陶德》成功进入圣诞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击俱乐部 中年危机 有奖问答 人格分裂 陶德 电影大师 德普 合作拍摄 茂瑙 大卫
全文增补中
亨利-乔治·克鲁佐:生存在薄暮之间
9
作者 《电影世界》 2013年第7期90-91,共2页
克鲁佐栖居的是一个笼罩着薄暮的世界,一个善恶共生,人性与同情、绝望与怀疑交织的世界——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善恶共生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改变世界的最快方式,20世纪40年代初对法国来说是一段难以回首的历史,闪电般的国土沦陷... 克鲁佐栖居的是一个笼罩着薄暮的世界,一个善恶共生,人性与同情、绝望与怀疑交织的世界——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善恶共生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改变世界的最快方式,20世纪40年代初对法国来说是一段难以回首的历史,闪电般的国土沦陷移民,文化的迁徙与融合,克鲁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他声名起伏的导演生涯。把时间往前推一点,30年代年轻的克鲁佐是个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影迷,他受聘在柏林从事翻译和编写剧本,这段时间深受弗里茨·朗和F·W·茂瑙的表现主义电影影响,尤其是前者,不论是电影的表现风格、光影运用还是主题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 茂瑙 表现主义 前推 弗里茨 希区柯克 表现风格 影评人 场面调度 特吕弗
下载PDF
歌剧已死? 创意不止!——观柏林喜歌剧院《魔笛》上海演出
10
作者 马思嘉 齐琦 《歌剧》 2015年第10期18-21,共4页
1927年,当涂抹着墨汁的艾尔·乔森在电影《爵士歌王》里开口演唱歌曲时,有人惊呼:"无声电影已死!,"甚至有一些保守派老古董悲叹:"电影已死!"85年后,电影当然还好好地活着,但歌剧却长期面临着因过于阳春白雪而导致的僵死危机。... 1927年,当涂抹着墨汁的艾尔·乔森在电影《爵士歌王》里开口演唱歌曲时,有人惊呼:"无声电影已死!,"甚至有一些保守派老古董悲叹:"电影已死!"85年后,电影当然还好好地活着,但歌剧却长期面临着因过于阳春白雪而导致的僵死危机。2013年,一个深深迷恋于1927年那个传奇电影年代的英国制作公司1927剧团,奉献出他们制作的第四部作品——与柏林喜歌剧院合作的《魔笛》。至少这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歌剧 《魔笛》 制作公司 活着 塔米诺 康康舞 黑色喜剧 茂瑙 欲望都市 表现主义
下载PDF
怪物传奇之暗夜中的精灵——西方电影中的吸血鬼
11
作者 青山飘竹 《南腔北调》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暗夜中的精灵关于浪漫唯美、诡异而离奇的吸血鬼,其确切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无论如何这个神秘的起源一定与血液、生命以及崇拜有关。实际上,在古老的西方,当最初的历史或者说神话诞生的时候,吸血鬼的传说就已经蔓延开来。自此以后,这股... 暗夜中的精灵关于浪漫唯美、诡异而离奇的吸血鬼,其确切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无论如何这个神秘的起源一定与血液、生命以及崇拜有关。实际上,在古老的西方,当最初的历史或者说神话诞生的时候,吸血鬼的传说就已经蔓延开来。自此以后,这股黑暗潮湿、充满腐尸气味的迷雾便从未消散,成千上万的人相信这一传说,并因它而在黑暗中瑟瑟发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电影 茂瑙 电影大师 科波拉 无从考证 影像风格 在黑暗中 美国导演 夜中 爱情故事
全文增补中
经典哥特文学的电影改编:以《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为例
12
作者 张雷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哥特文学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这个文学流派因其自身夸张的故事风格与对现代性的犀利批判,而成为20世纪影视界经典改编的重要阵地。《吸血鬼德库拉》就是被屡次搬上银幕的一部哥特文学。本文通过叙事与影像的双... 哥特文学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这个文学流派因其自身夸张的故事风格与对现代性的犀利批判,而成为20世纪影视界经典改编的重要阵地。《吸血鬼德库拉》就是被屡次搬上银幕的一部哥特文学。本文通过叙事与影像的双重分析,比较了维纳·赫尔佐格与茂瑙对该作品的不同改编,审视了两位导演理性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不同世界观,以及哥特文学与哥特影像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文学 维纳·赫尔佐格 茂瑙 德库拉
原文传递
失序的悖论与“爱”的秩序——电影《浮士德》的重写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则孜.开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156,共4页
德国导演弗莱德立希·茂瑙于1926年拍摄的无声电影《浮士德》通过影像"雕刻"(黑白对照)出文本中的混沌与秩序,以表现主义的手法再现了文本《浮士德》中所蕴含的人性悖论,这种悖论造成人物内心的失序状态。茂瑙借用新的能... 德国导演弗莱德立希·茂瑙于1926年拍摄的无声电影《浮士德》通过影像"雕刻"(黑白对照)出文本中的混沌与秩序,以表现主义的手法再现了文本《浮士德》中所蕴含的人性悖论,这种悖论造成人物内心的失序状态。茂瑙借用新的能指即"上帝的爱"来平衡浮士德面临的道德困境,经由"爱"解决浮士德的内心冲突,观照《浮士德》中爱情悲剧里中心问题,恢复此岸世界的秩序,完成电影对文本的重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序 秩序 弗莱德立希·茂瑙 电影《浮士德》重写策略
原文传递
光明之子
14
作者 布.卡文 孙雨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2-85,共24页
当寄主的方式是很多的。许多花给昆虫提供食物、舒适甚至栖身之所,它们吸食花粉,而作为回报,它们用自己的身体把花粉传送到别的花上去,使寄主的属类得以繁衍生息。有些植物像某些蜘蛛似地对昆虫说,“来吧,坐在这间小屋子里,那实际上是... 当寄主的方式是很多的。许多花给昆虫提供食物、舒适甚至栖身之所,它们吸食花粉,而作为回报,它们用自己的身体把花粉传送到别的花上去,使寄主的属类得以繁衍生息。有些植物像某些蜘蛛似地对昆虫说,“来吧,坐在这间小屋子里,那实际上是我的肚子。”吸血鬼是吸食他的寄虫的寄主,而在F.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瑙 科幻片 爱情故事 卡里加里博士 停转 德莱叶 科学怪人 《金刚》 希区柯克 电影史
原文传递
《暮光之城》无可奈何的庸俗
15
作者 图宾根木匠 《东方电影》 2012年第12期6-6,共1页
1931年,贝拉·卢戈西那句带着浓重东欧口音的"I bid you welcome"划破黑暗的夜空,从此,全世界最经典的吸血鬼银幕形象——德古拉伯爵,终于迎着有声电影的大潮开了金口,而斯托克笔下这位吸血鬼贵族,也真正开始带有了浓厚... 1931年,贝拉·卢戈西那句带着浓重东欧口音的"I bid you welcome"划破黑暗的夜空,从此,全世界最经典的吸血鬼银幕形象——德古拉伯爵,终于迎着有声电影的大潮开了金口,而斯托克笔下这位吸血鬼贵族,也真正开始带有了浓厚的贵族气质。此前,在茂瑙疑似盗版德古拉拍摄的《诺斯费拉杜》中,吸血鬼还是一个面目狰狞的丑八怪,是贝拉·卢戈西真正还原(其实也是原创)了吸血鬼(德古拉)的贵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戈 贵族气质 茂瑙 银幕形象 面目狰狞 贝拉 welcome 族味 有声电影 诺斯
原文传递
影史上15头著名怪兽
16
《电影》 2015年第7期19-21,共3页
如果说《侏罗纪公园》里的霸王龙让你经久难忘,那么《侏罗纪世界》里的新丁D-EX是不是也会成为新的怪兽符号?追溯电影史,从1922年第一部吸血鬼片《诺斯费拉图》以来的近一个世纪,电影中的怪物也有经典与平庸之分。以《侏罗纪公园》里... 如果说《侏罗纪公园》里的霸王龙让你经久难忘,那么《侏罗纪世界》里的新丁D-EX是不是也会成为新的怪兽符号?追溯电影史,从1922年第一部吸血鬼片《诺斯费拉图》以来的近一个世纪,电影中的怪物也有经典与平庸之分。以《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为时间结点(当然不能否认二十一世纪后也有许多优质怪物出现),我们挑选出15个足以称为"ICON"的怪物,虽有遗漏,但亦可看做是120年电影史中的别册:《怪物简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诺斯 侏罗纪公园 二十一世纪 新丁 茂瑙 麦奎因 雪莱 魔点 梅里安
原文传递
她们的面孔上,存留着德国电影无法复刻
17
作者 柳青 《现代声像档案》 2019年第5期44-45,共2页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己有半月,而上海的艺术影展保持“步履不停”的节奏。本周末,“德国电影大师展”将放映五位德国早期电影大师的作品:柳别谦的《在我死后》,茂瑙的《浮士德》,乔•梅伊的《柏油路》,帕布斯特的《迷失少女日记》...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己有半月,而上海的艺术影展保持“步履不停”的节奏。本周末,“德国电影大师展”将放映五位德国早期电影大师的作品:柳别谦的《在我死后》,茂瑙的《浮士德》,乔•梅伊的《柏油路》,帕布斯特的《迷失少女日记》和斯登堡的《蓝天使》,展映影片数量不多,却涵盖了德国电影从默片到早期有声片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大师 德国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 斯登堡 《浮士德》 茂瑙 蓝天使 有声片
原文传递
电影式画面白皮书 做你自己的导演
18
作者 邹瑜鹏-J神 淡路 +1 位作者 Giovanni Gori 可歆 《摄影之友》 2014年第9期62-67,共6页
把自己的生活拍摄得很有故事感是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实际上拍摄有故事感的画面并不难。电影是我们学习如何拍出故事感最好的老师,接下来,我就为你解析电影中的一些经典基本技法,让你也能拍摄出属于自己的生活"静电影"。
关键词 故事感 王家卫 基本技法 茂瑙 景别 公民凯恩 小贴士 文艺片 《红高粱》 刘老师
原文传递
当叙事成为游戏──以《逆袭之星途闪耀》弹幕视频为例
19
作者 张冰琪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7年第2期13-19,共7页
你知道怎么读故事吗?在回答之前,我想先说个前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到了美国后,弃卓别林、茂瑙、希区柯克于不顾,坚定地认为除了西部片以外,没什么电影是值得一看的。聪慧如维特根斯坦,尚且不能适应故事载体由纸张到银幕的转换... 你知道怎么读故事吗?在回答之前,我想先说个前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到了美国后,弃卓别林、茂瑙、希区柯克于不顾,坚定地认为除了西部片以外,没什么电影是值得一看的。聪慧如维特根斯坦,尚且不能适应故事载体由纸张到银幕的转换,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真的能坚信自己永远知道该如何读故事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 希区柯克 茂瑙 路德维希 逍遥散 预告片 情节剧 男主角 虚拟人物 偶像剧
原文传递
默片经典之作
20
作者 Phyllis 《明日风尚》 2010年第9期155-155,共1页
《城市之光》City Lights导演:Charles Chaplin主演:Charles Chaplin、Virginia Cherrill类型:爱情/剧情/喜剧上映:1 931年1月30日,美国卓别林1928年开始埋头整理本片剧本,未及开拍,便有《爵士歌王》等有声片横空出世,从此将电影从静谧... 《城市之光》City Lights导演:Charles Chaplin主演:Charles Chaplin、Virginia Cherrill类型:爱情/剧情/喜剧上映:1 931年1月30日,美国卓别林1928年开始埋头整理本片剧本,未及开拍,便有《爵士歌王》等有声片横空出世,从此将电影从静谧世界拉回现实。适逢美国经济大萧条,片商纷纷倒戈改投新技术,也有人好心劝说卓别林弃"默"投"声",切莫把背后米高梅公司的全部财力支持孤注一掷。不想,这次"逆行"成就了卓别林将自己默片生涯推向巅峰的机会。主要场景修改50余次以上,最终耗费胶片25万余米,甚至男女主角初次见面的场景拍了整八天……与其说是制作上有偏执苛刻,不如说是一代喜剧大宗匠对无声影像语言的最后眷恋。在声音挟制不到的世界里,戏谑与反讽,喜悦与悲伤,皆在流浪汉与卖花女深一脚浅一脚的相互搀扶中,与默片时代一样渐行渐远,却又始终难以永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语言 小津安二郎 阮玲玉 美国经济 渐行渐远 整理本 VIRGINIA 茂瑙 卖花女 卡里加里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