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臭氧化茂金属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对聚碳酸酯进行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5-158,共4页
聚碳酸酯(PC)与经臭氧化处理的POE共混后,其力学性能、低温冲击性能、抗溶剂性能以及冲击性能对壁厚的依赖性显著改善。在PC中加入经120 m in臭氧化处理的POE后,PC/POE(90/1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与PC相比从24.6 kJ/m2提高到72.5 kJ/m2,低... 聚碳酸酯(PC)与经臭氧化处理的POE共混后,其力学性能、低温冲击性能、抗溶剂性能以及冲击性能对壁厚的依赖性显著改善。在PC中加入经120 m in臭氧化处理的POE后,PC/POE(90/1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与PC相比从24.6 kJ/m2提高到72.5 kJ/m2,低温(-20℃)冲击强度从18.8 kJ/m2提高到68.6 kJ/m2。在丙酮中浸泡4 h后,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与PC(降至3.2 kJ/m2)相比仅降至43.7 kJ/m2。未经改性处理的PC冲击强度从67.7 kJ/m2(壁厚3.2 mm)迅速下降到11.5 kJ/m2(壁厚6.4 mm);经120m in臭氧化处理,PC/POE(90/1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从75.5 kJ/m2(壁厚3.2 mm)仅下降到58.0 kJ/m2(壁厚6.4 mm)。PC/POE(90/10)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性能与PC相比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 茂金属乙烯-1-辛烯共聚物 聚碳酸酯
下载PDF
新型抗冲击改性剂茂金属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馥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9,共5页
简述了乙烯 -1-辛烯共聚物 (POE)的性能特点 ,重点介绍了POE对PP、尼龙、PBT、PET。
关键词 新型 抗冲击改性剂 金属 特性 应用 乙烯-1-辛烯共聚物
下载PDF
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乙烯-1-辛烯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玉良 陈志康 +3 位作者 蒋文军 刘振宇 封水彬 朱红平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5期305-309,共5页
采用自制单茂金属催化剂MXC,经Al(i-Bu)3和[Ph3C]+[B(C6F5)4]-活化后对乙烯和1-辛烯进行了催化共聚,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共聚物样品以及进... 采用自制单茂金属催化剂MXC,经Al(i-Bu)3和[Ph3C]+[B(C6F5)4]-活化后对乙烯和1-辛烯进行了催化共聚,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共聚物样品以及进口韩国SK公司的聚烯烃弹性体(POE)产品。结果表明:共聚物样品与SK公司的POE产品在13C-NMR中有相似的吸收峰,组成及聚集态结构相近;随催化剂Al/Ti比(摩尔比,下同)减小,催化活性增加,共聚物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先减小后增大;聚合温度从90℃升高至130℃,催化活性降低,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变宽;当Al/Ti比为300时,共聚物Mw由24.36×10^4降至9.87×10^4;当Al/Ti比为150,聚合温度为110℃时,催化活性达到11.77×10^6g/(mol·h),共聚物Mw,PDI,熔融温度、结晶度依次为10.05×10^4,3.14,76.95℃,2.27%,1-辛烯插入率达到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Al/Ti摩尔比 乙烯-1-辛烯共聚物 烯烃聚合 催化活性 13C-NMR
下载PDF
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吕秀凤 张保生 +1 位作者 梁全才 邱桂学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92-696,共5页
分析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研究主要包括改性POE直接用作弹性体材料、POE发泡材料、POE增韧其它聚合物以及动态硫化POE/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方面;茂金属POE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极具发展前景... 分析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研究主要包括改性POE直接用作弹性体材料、POE发泡材料、POE增韧其它聚合物以及动态硫化POE/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方面;茂金属POE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乙烯-辛烯共聚物 热塑性弹性体 动态硫化
下载PDF
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用作树脂改性剂的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明 李齐方 +3 位作者 张立群 刘力 冯予星 薛虎军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概述了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在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苯乙烯基树脂等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乙烯-辛烯共聚物 改性剂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明 李齐方 +3 位作者 刘力 冯予星 张立群 薛虎军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综述了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作为弹性体材料的最新应用进展。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是一种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可用注射、挤出、吹塑等常用加工方法成型,又可用过氧化物进行化学交联,用橡胶加工方法制成弹性体材料。
关键词 金属 乙烯-辛烯共聚物 应用 综述 弹性体
下载PDF
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丁雪佳 徐日炜 余鼎声 《特种橡胶制品》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POE是DuPontDow化学公司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乙烯 辛烯共聚物 ,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优异的耐热老化性能 ,可以直接作为弹性体材料使用 。
关键词 金属聚烯烃弹性体 乙烯-辛烯共聚物 性能 应用 POE EPDM EPR 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乙烯-1-辛烯共聚物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冯威 武德珍 +2 位作者 罗欣 高瑜 金日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36,46,共5页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与马来酸酐(MAH)的熔融接枝反应。实验表明,POE熔融接枝MAH的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交联副反应的发生;当MAH/DCP≥20时,...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实现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与马来酸酐(MAH)的熔融接枝反应。实验表明,POE熔融接枝MAH的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交联副反应的发生;当MAH/DCP≥20时,体系中不产生凝胶;随着MAH/DCP比值的减小(DCP用量的增加),凝胶含量增加。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OEgMAH大分子的存在。此外,对POE熔融接枝MAH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辛烯共聚物 POE 熔融接枝 马来酸酐
下载PDF
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佳斌 王明 +4 位作者 李姜 杜芹 许双喜 陈光顺 郭少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7-832,共6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可进行微层共挤出的口模,分别制备了2层、16层、32层和64层丙烯-乙烯共聚物(PPE)/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交替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得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利用等效盒子模型(equivalent box model)描述... 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可进行微层共挤出的口模,分别制备了2层、16层、32层和64层丙烯-乙烯共聚物(PPE)/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交替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得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利用等效盒子模型(equivalent box model)描述了层状复合材料与相应的常规PPE/POE共混材料力学行为的区别.通过对共挤出材料和共混材料的拉伸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具有层状结构特别是多层结构的共挤出材料具有比共混材料更为优异的屈服和断裂伸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乙烯共聚物 乙烯-1-辛烯共聚物 多层挤出 层状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茂钛催化剂苯乙烯/1-丁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启谷 祝方明 +1 位作者 伍青 林尚安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9-653,共5页
用 η5 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氧基钛 /改性甲基铝氧烷 (Cp Ti(OBz) 3/mMAO)催化剂对苯乙烯 / 1 丁烯嵌段共聚合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外加三异丁基铝 (TIBA) ,1 丁烯预聚合时间及苯乙烯浓度对聚合结果的影响 .发现外加TIBA的量对催化活性... 用 η5 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氧基钛 /改性甲基铝氧烷 (Cp Ti(OBz) 3/mMAO)催化剂对苯乙烯 / 1 丁烯嵌段共聚合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外加三异丁基铝 (TIBA) ,1 丁烯预聚合时间及苯乙烯浓度对聚合结果的影响 .发现外加TIBA的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存在峰值 ,[TIBA]=2 6mmol/L时催化活性最大 ,达到 12 2kgP/gTih ;催化活性随 1 丁烯预聚时间延长而降低 ;苯乙烯的浓度较低时 ,催化活性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大 ,但当苯乙烯的浓度大于 4 18mol/L时 ,催化活性变化不明显 .对嵌段共聚物用丁酮 ,四氢呋喃和氯仿连续萃取分离 ,四氢呋喃和氯仿中的可溶级份是嵌段共聚物sPS b PB ,占共聚合产物的 2 1 0~ 41 3wt % .对嵌段共聚物用13C NMR ,DS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催化剂 间规聚苯乙烯 嵌段共聚物 1-丁烯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华 程莹 张隐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4-78,共5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POE)接枝马来酸酐 (MAH) ,讨论了引发剂、单体、交联抑制剂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引发剂双 2 ,5、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及自制复配引发剂的比较 ,发现采用自制复配引发剂并加...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POE)接枝马来酸酐 (MAH) ,讨论了引发剂、单体、交联抑制剂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引发剂双 2 ,5、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及自制复配引发剂的比较 ,发现采用自制复配引发剂并加入适量交联抑制剂可以在获得较高接枝率的同时 ,降低接枝产物的凝胶率 ,得到流动性好的无色或浅黄色的POE g MAH。接枝改性产物应用于氢氧化铝填充聚乙烯体系和超强超韧尼龙体系 ,均获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辛烯共聚物 熔融接枝 马来酸酐 引发剂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茂金属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彤 郜华萍 +2 位作者 张大伦 廖双泉 谭惠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1,共7页
以添加不同比例的茂金属聚乙烯 (mLLDPE) /乙烯 醋酸乙烯酯 (EVA)共混物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EVA含量对mLLDPE/EV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EVA添加到mLLDPE中 ,增加了mLLDPE... 以添加不同比例的茂金属聚乙烯 (mLLDPE) /乙烯 醋酸乙烯酯 (EVA)共混物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EVA含量对mLLDPE/EV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EVA添加到mLLDPE中 ,增加了mLLDPE的剪切敏感度、降低了mLLDPE的熔融粘度、改善了mLLDPE的流动性和加工性 ;在一定的添加比例范围内mLLDPE和EVA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可以在改善mLLDPE加工性能、引入极性基团的同时又保持与纯mLLDPE相近的力学性能 ,但会导致共混物材料的刚性下降 ,柔性增加。热分析数据说明 ,mLLDPE/EVA共混体系中 ,在EVA含量较小时共混物存在大量共晶 ,与mLLDPE有很好的相容性 ,无论是熔融曲线还是降温曲线都只出现一个峰。当EVA含量增大时 ,mLLDPE/EVA共混物出现相分离 ,曲线出现双峰 ,但两峰值呈现靠近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乙烯 乙烯-醋酯乙烯共聚物 共混
下载PDF
衣康酸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克俭 涂剑刚 王小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8,53,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制备了衣康酸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ITA-g-POE)。形成的新弹性体的红外谱图上有接枝单体ITA的特征峰,即POE接枝上ITA。考虑引发剂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为保证充分反应,必须控制螺杆转速使停留时间在60 s^120 s之间的... 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制备了衣康酸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ITA-g-POE)。形成的新弹性体的红外谱图上有接枝单体ITA的特征峰,即POE接枝上ITA。考虑引发剂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为保证充分反应,必须控制螺杆转速使停留时间在60 s^120 s之间的接枝温度为180℃,螺杆转速200 r/min。分别增大单体ITA含量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接枝物的接枝率及熔体流动性先增加后下降,这些是DCP分解及引发接枝、交联和ITA自聚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使然;最佳的配比是m(POE)/m(ITA)/m(DCP)=100/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辛烯共聚物 衣康酸 熔融接枝
下载PDF
聚碳酸酯和乙烯-1-辛烯共聚物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超勤 张勇 +2 位作者 毛季红 李明 黄凤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19,共3页
研究了聚碳酸酯 (PC)与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POE)的便金 (PC/POE)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 ,合金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POE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POE可有效地提高合金的低温 (-3 0℃以下 )冲击强度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PC与PO... 研究了聚碳酸酯 (PC)与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POE)的便金 (PC/POE)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 ,合金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POE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POE可有效地提高合金的低温 (-3 0℃以下 )冲击强度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PC与POE是不相容体系 ,两相存在明显的界面。PC/POE比例极大地影响合金的微观结构。POE质量分数为 5 %时 ,分散相为规则的球形 ;POE质量分数为 2 0 %时 ,分散相形状不规则。在 2 3℃时 ,PC及PC/POE (90 /10 )冲击断面均表现为韧性断裂的特征 ,表面上分布有大量的剪切带 ;在 -3 0℃时 ,PC表现为脆性断裂 ,而在PC/POE (90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乙烯-1-辛烯共聚物 塑料合金 结构 性能 研究
下载PDF
耐高温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
15
作者 张永辉 葛腾杰 +4 位作者 牟祥升 窦洪鑫 闫冰 曹晨刚 姜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0,20,共5页
合成了一种用于乙烯与降冰片烯高温溶液共聚合的高活性耐高温茂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茂金属催化剂浓度、n(Al)∶n(Zr)、降冰片烯浓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确定了制备乙烯-降冰片烯共... 合成了一种用于乙烯与降冰片烯高温溶液共聚合的高活性耐高温茂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茂金属催化剂浓度、n(Al)∶n(Zr)、降冰片烯浓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确定了制备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的高温溶液聚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40℃时,催化剂活性高达6.7×10^(6)g/(mol·h),催化剂寿命达到30 min以上。最佳聚合条件:反应温度为140℃,茂金属催化剂浓度为6×10^(-5)mol/L,乙烯压力为1 MPa,n(Al)∶n(Zr)为250,n(B)∶n(Zr)为1.1,反应时间为30 min;最佳聚合条件下共聚物中的降冰片烯插入率达34.44%(y),密度约为0.98 g/cm^(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 溶液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熔体流动速率
下载PDF
单活性中心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瑞 王文燕 +1 位作者 王华 王立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4,39,共5页
采用自制的单活性中心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进行乙烯与1-己烯的共聚合。考察了溶剂、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共聚单体浓度等对催化剂活性和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活性中心茂金属催化剂催化... 采用自制的单活性中心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进行乙烯与1-己烯的共聚合。考察了溶剂、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共聚单体浓度等对催化剂活性和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活性中心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的适宜溶剂为正庚烷,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Al)∶n(Zr)=700~1 000,反应温度100~120℃,反应压力1.20~2.00 MPa,1-己烯浓度1.00~1.84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1-己烯 单活性中心 金属催化剂 共聚
下载PDF
乙烯-1-辛烯共聚物增韧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宗永 陈红祥 孙文博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介绍了聚烯烃系弹性体 (POE)的特点及其在PP增韧改性中的应用 。
关键词 乙烯-1-辛烯共聚物 增韧 应用 研究 聚烯烃系弹性体 POE-G-MAH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风华 李明 《上海化工》 CAS 2002年第3期23-25,共3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讨论了引发剂用量、MAH 用量、阻交联剂、接枝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
关键词 熔融接枝 乙烯-1-辛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熔融法 引发剂
下载PDF
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1-己烯共聚研究
19
作者 王立娟 王华 +1 位作者 王文燕 王焱鹏 《工业催化》 CAS 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
以自制的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对乙烯/1-己烯共聚性能进行研究,考察溶剂、Al与Zr物质的量比、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和共聚单体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乙烯/1-己烯共... 以自制的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对乙烯/1-己烯共聚性能进行研究,考察溶剂、Al与Zr物质的量比、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和共聚单体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乙烯/1-己烯共聚合的工艺条件为:以正庚烷为溶剂,Al与Zr物质的量比为700~1 000,聚合温度(100~120)℃,聚合压力(1.2~2.0)MPa,优选1-己烯浓度为(0.8~1.8)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工程 限定几何构型金属催化剂 共聚 乙烯 1-己烯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乙烯-1-辛烯共聚物微孔发泡 被引量:3
20
作者 龙俊 冯连芳 +1 位作者 顾雪萍 张才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针对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发泡过程中泡孔易破裂的问题,提出将马来酸酐(MAH)接枝到POE上、然后与多氨基硅油(PDMS-NH_(2))反应的方法,形成具有支化结构并部分交联的改性POE(POE-PDMS),并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进行微孔发泡,系统考... 针对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发泡过程中泡孔易破裂的问题,提出将马来酸酐(MAH)接枝到POE上、然后与多氨基硅油(PDMS-NH_(2))反应的方法,形成具有支化结构并部分交联的改性POE(POE-PDMS),并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进行微孔发泡,系统考察了上述改性POE的发泡行为及发泡材料压缩性能,结果表明,PDMS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熔体强度、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拓宽发泡温度范围、改善发泡性能,得到了泡孔密度为1.76×10^(9) cells×cm^(-3)、平均泡孔直径为7.3μm的POE-PDMS微孔发泡材料,其压缩强度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辛烯共聚物 氨基硅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 微孔发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