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诠释”与“现实投射”:杜预、范宁《春秋序》中的历史与建构
1
作者 许超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将“《春秋》始于隐”指向周平王与鲁隐公时间上的相接,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亦承其说,但二者仍存在很大的差异。杜预在强调时间相接的同时,亦将鲁隐公视为让国之贤君,从而将鲁隐公比之周公,对其有再兴东周...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将“《春秋》始于隐”指向周平王与鲁隐公时间上的相接,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亦承其说,但二者仍存在很大的差异。杜预在强调时间相接的同时,亦将鲁隐公视为让国之贤君,从而将鲁隐公比之周公,对其有再兴东周的期待;但在《穀梁》的脉络下,范宁不能将鲁隐公视为贤君,而只能冀望于孔子的“将来法”。也就是说,在杜预、范宁笔下,周公、孔子产生了不同的位阶,“圣人制作”的主体也就随之改变,从而形成了“再造中兴”与“俟诸将来”两种不同的期待。究其实,则是西晋初“绍开中兴”与东晋末“礼崩乐坏”的历史现实在杜预、范宁文本中的投射,从而产生了二者对《春秋》与“圣人”的不同解读与诠释。但二者对《春秋》的解读并不仅仅是“知人论世”,更是要“知事用世”,期待《春秋》由经典文本进入历史世界,从而使现世走向《春秋》所昭示的“王道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杜预 范宁 孔子 周公
下载PDF
征圣经而诘众传:论范宁《穀梁》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运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3-149,共7页
晋代范宁的《春秋穀梁传集解》以"征圣经而诘众传"为核心学术理念,从历史发展的维度阐释《春秋》"圣作训,纪成败"之义理;以历史还原的眼光,评价"三传"存在"伤教害义,不可强通"之失。范宁不仅... 晋代范宁的《春秋穀梁传集解》以"征圣经而诘众传"为核心学术理念,从历史发展的维度阐释《春秋》"圣作训,纪成败"之义理;以历史还原的眼光,评价"三传"存在"伤教害义,不可强通"之失。范宁不仅建构了"择善而从,据理通经"的经典诠释原则,开创了"商略名例,敷陈疑滞"的解经体例,而且通过阐释经典的笔法与体例深入揭示《春秋》的微言大义,探求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宗旨,凸显其诛伐乱臣贼子、为后王立法的经学意义。尤其是推崇"德义"的价值观、"德政"的政治观及以天子为核心建构和谐社会政治秩序的明确主张,又在优秀的中国传统经学阐释中彰显出范宁的社会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春秋穀梁传集解 春秋义理 微言大义
下载PDF
范宁对《春秋谷梁传》“日月时”例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春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1,共5页
"日月时"例,是《谷梁春秋》经传诠释的一大特色,汉儒乃至魏晋儒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而范宁则在两者的基础上,承袭、补充与完善了《谷梁春秋》经传文本及其汉晋注的这一《春秋》义例,极大地发展了汉晋《谷梁》学的这一诠释... "日月时"例,是《谷梁春秋》经传诠释的一大特色,汉儒乃至魏晋儒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而范宁则在两者的基础上,承袭、补充与完善了《谷梁春秋》经传文本及其汉晋注的这一《春秋》义例,极大地发展了汉晋《谷梁》学的这一诠释个性,并空前丰富、深化了《谷梁春秋》经传的内在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春秋谷梁传 “日月时”例 义例
下载PDF
范宁在春秋学史上的地位
4
作者 赵友林 刘海燕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范宁在《春秋谷梁传集解》中对《谷梁传》作了更为丰富、详尽的阐发和补充,但这种解说客观上却在解构着《谷梁传》。同时,范宁也在主观上超越、解构着《谷梁传》和《春秋》,他不时表现出一种怀疑和超越精神。他对《谷梁传》的一些“矛... 范宁在《春秋谷梁传集解》中对《谷梁传》作了更为丰富、详尽的阐发和补充,但这种解说客观上却在解构着《谷梁传》。同时,范宁也在主观上超越、解构着《谷梁传》和《春秋》,他不时表现出一种怀疑和超越精神。他对《谷梁传》的一些“矛盾之喻”和“上下违反,不两立之说”,常常存疑,甚至直斥其失;他还多次引用其它两传的有关说法。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自东汉以来人们三传兼治、博采兼综趋势的一种反映,也是他的有关《春秋》观的反映。范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谷梁传》,也超越了其它两传,因而开了以后唐宋儒者舍传求经的先河。不仅如此,范宁还认为孔子所修《春秋》并非都有关大义,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解构着《春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谷梁传 集解 超越 解构
下载PDF
范甯其人其学
5
作者 刘德清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8X期57-58,共2页
本文介绍了范甯在政治、经学、教育、书法方面的作为及其为人,其中重点论述了其在经学方面的成就。
关键词 范甯 经学家 教育家
下载PDF
晋范宁《论语注》辑校
6
作者 李正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范宁,东晋经学家,治经以《谷梁》为主。他提倡儒学,反对玄学,认为玄学之兴罪在何晏、王弼二人。范氏所撰《论语注》史志失载,散佚已久。晋江熙《集解论语》杂取十三家说以成书,范氏居其一。今参校马国翰辑本,复为钩稽,共得四十三节。
关键词 范宁 论语注 辑佚
下载PDF
江州经学的崛起与范宁《论语》注
7
作者 闫春新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0-45,共6页
江州经学的崛起与兴盛,范宁在余杭、豫章的崇学敦教及其一以贯之的力批玄风、崇儒抑俗与忠而能犯的经学人格,使范宁《论语》注在玄、佛盛行的东晋经学中独树一帜。具体地说,范宁注文独有的特色就是在秉承儒经本旨、抱守汉儒尤其是郑玄... 江州经学的崛起与兴盛,范宁在余杭、豫章的崇学敦教及其一以贯之的力批玄风、崇儒抑俗与忠而能犯的经学人格,使范宁《论语》注在玄、佛盛行的东晋经学中独树一帜。具体地说,范宁注文独有的特色就是在秉承儒经本旨、抱守汉儒尤其是郑玄朴实解经的基础上,兼容魏晋重义解的新学风:其既通训诂与尚音韵、考据;更重义解,通过义解来探求《论语》经文原意,发明先秦儒家的道德修身和伦理政治等孔门意旨。这与魏晋玄学《论语》注旨在借由义解而过分阐发三玄玄理,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州经学 范宁《论语》注
下载PDF
论范宁先生的话本研究
8
作者 朱祥竟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2期37-39,共3页
范宁先生为《话本选》写的《序言》,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观念来分析话本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该文对话本艺术特点的分析,深入到文本内部,探讨了话本作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其中关于话本小说中情节偶然性的论... 范宁先生为《话本选》写的《序言》,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观念来分析话本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该文对话本艺术特点的分析,深入到文本内部,探讨了话本作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其中关于话本小说中情节偶然性的论述具有启发意义,对《京本通俗小说》的看法也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话本 《序言》 偶然性
下载PDF
范宁及其经学成就 被引量:2
9
作者 邱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5,共7页
范宁为东晋著名经学家,其所撰《春秋穀梁传集解》为现存《穀梁传》最早的注本, 与何休《春秋公羊解诂》、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并称,是中国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该书汇集众家之说,并陈三传得失,书中体现出的“择善而... 范宁为东晋著名经学家,其所撰《春秋穀梁传集解》为现存《穀梁传》最早的注本, 与何休《春秋公羊解诂》、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并称,是中国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该书汇集众家之说,并陈三传得失,书中体现出的“择善而从”、“据理通经”的治学态度,更是开启唐宋学者舍传求经,自由研讨的风气。此外范宁对《尚书》和礼学也有相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经学 《毅梁传》 《春秋毅梁传集解》
下载PDF
绍承汉学 推陈出新——论范宁《论语》注的成就与特色
10
作者 蒋鸿青 周思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95-100,共6页
范宁的《论语》注,秉承古朴平实的汉学传统。注重训诂,对汉儒旧注加以精确审定,多有新见。义理阐发,现实性强;虽瑕瑜互见,但绝少受玄学影响,与魏晋玄学化注经的主流迥然相异。
关键词 范宁 《论语》注 汉学
下载PDF
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与逆范宁-梅尼兹公式的应用——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求解全球海平面与海洋重力异常
11
作者 C. Hwang H.-Y. Hsu +1 位作者 R.-J. Jang 常晓涛 《导航定位学报》 2003年第1期4-5,共2页
卫星测高开辟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纪元。平均海面高(MSSH)和海洋重力异常是卫星测高在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应用领域的重要成果。平均海面高对于建立全球潮汐模型、海平面变化研究以及海洋测深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关于海洋重力异常的应用,Sa... 卫星测高开辟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纪元。平均海面高(MSSH)和海洋重力异常是卫星测高在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应用领域的重要成果。平均海面高对于建立全球潮汐模型、海平面变化研究以及海洋测深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关于海洋重力异常的应用,Sandweel与Smith(1997)已进行了说明。根据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垂线偏差(DOV)是恢复重力异常的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海面 重力异常 测高 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 范宁-梅尼兹公式
下载PDF
范宁对灾异说经的继承及反思——以范宁《春秋榖梁传集解》为中心
12
作者 闫春新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56,共6页
作为汉晋"毂梁学"集大成者的范宁的《毂梁传集解》,对两汉灾异说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与理性发展。首先是征引与保留了大量灾异说《春秋》的经传注解与相关著述,其次是其本人自注对《毂梁春秋》经传也多有神学性发挥,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汉晋"毂梁学"集大成者的范宁的《毂梁传集解》,对两汉灾异说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与理性发展。首先是征引与保留了大量灾异说《春秋》的经传注解与相关著述,其次是其本人自注对《毂梁春秋》经传也多有神学性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范宁深受魏晋玄、佛思潮的影响,并进而对汉代以来的灾异说经进行了理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异说《春秋》 《毂梁传集解》 范宁
原文传递
从《春秋谷梁传》范宁注中探究魏晋时期的语法特色
13
作者 陈丽玉 《才智》 2009年第32期137-138,共2页
范宁注《谷梁传》虽然重点在于阐释经义,但经义的说解是在分析字、词、句中阐发出来的,因此它仍然具有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其训诂理论、语法特点、术语、体例、方法多蕴含其中。探讨了《谷梁传》范宁注的语法特点,从中窥探魏晋时期所存在... 范宁注《谷梁传》虽然重点在于阐释经义,但经义的说解是在分析字、词、句中阐发出来的,因此它仍然具有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其训诂理论、语法特点、术语、体例、方法多蕴含其中。探讨了《谷梁传》范宁注的语法特点,从中窥探魏晋时期所存在的一些语法现象,为训诂学的断代研究提供了素材,为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谷梁传》范注 语法特点
原文传递
范宁崇儒抑俗考辨
14
作者 闫春新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6,共6页
东晋淳儒范宁毕生都致力于正统儒学的传承与兴复。就积极的一面来说,就是崇儒;消极的一面来说,就是抑俗。对所推崇的儒学,主要就是致力于儒家经传文本的整理、注解,与一以贯之的汉晋经学的授受与传播。而对所抑之俗,无论"俗见"... 东晋淳儒范宁毕生都致力于正统儒学的传承与兴复。就积极的一面来说,就是崇儒;消极的一面来说,就是抑俗。对所推崇的儒学,主要就是致力于儒家经传文本的整理、注解,与一以贯之的汉晋经学的授受与传播。而对所抑之俗,无论"俗见"还是"俗风",范宁都直斥何晏、王弼,在其看来,这两个语意相通的层面,都源于两人的清谈与不遵礼度,更根植于二人蔑弃儒家典文而妄称老庄,恰是从此三点,范宁对弥漫东晋的正始以来的魏晋玄风,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猛烈抨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崇儒 抑俗 俗见 俗风
原文传递
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玄学特色探讨
15
作者 陈向盈 《理论界》 2021年第11期30-36,共7页
有关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的研究不少,然甚少关注其玄学特色,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把握魏晋春秋学史的复杂思想脉络。范注玄学特色分两方面而论,一是引玄言以饰经说,一是据理通经而疑传。范宁虽反玄学风气,然亦不能脱离时代思潮的影响... 有关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的研究不少,然甚少关注其玄学特色,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把握魏晋春秋学史的复杂思想脉络。范注玄学特色分两方面而论,一是引玄言以饰经说,一是据理通经而疑传。范宁虽反玄学风气,然亦不能脱离时代思潮的影响,从其引文来看,范宁与江熙在解经宗旨上非常一致,或受江氏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穀梁传 玄学
原文传递
艾丽 范宁Elie Fanning:即使童话有后续
16
作者 邱骊吉 《东方电影》 2019年第11期36-41,共6页
正在热映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沉睡魔咒2》,是艾丽 范宁近20年的演员生涯中遇到的第一部续集电影。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童话只适合停留在结局,而长大的公主告诉观众,即使童话有后续,那也是个美丽的故事。"如果公主只是个单纯却无知... 正在热映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沉睡魔咒2》,是艾丽 范宁近20年的演员生涯中遇到的第一部续集电影。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童话只适合停留在结局,而长大的公主告诉观众,即使童话有后续,那也是个美丽的故事。"如果公主只是个单纯却无知的女孩,我觉得故事会很无趣吧。爱洛是个勇敢的战士,但这和她喜欢仙女裙不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士尼 故事会 童话 范宁 公主
原文传递
范宁,从有界到无界
17
作者 曲辉 《中国社会工作》 2010年第30期49-50,共2页
“我们反思为什么会这样,无人帮助他们发展社会,历史遗留下了太多问题,媒体和外界公众都在遗忘。这个雪球永远在滚,地震是一个好的切入点,我们把关注像烟火一样传递出去。”
关键词 范宁 救援工作 医疗卫生行业 个人
原文传递
范甯《穀梁》例學著述考
18
作者 陳以鳳 《历史文献研究》 2022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范甯撰《春秋穀梁傳集解》時“商略名例”,以例解經。《隋書·經籍志》所著録的《春秋穀梁傳例》,楊士勛所稱引的《略例》,均爲范甯《穀梁》例學專著,二者成書與《集解》密切相關。考之《集解》,范甯義例可分爲“傳例”“范自例”... 范甯撰《春秋穀梁傳集解》時“商略名例”,以例解經。《隋書·經籍志》所著録的《春秋穀梁傳例》,楊士勛所稱引的《略例》,均爲范甯《穀梁》例學專著,二者成書與《集解》密切相關。考之《集解》,范甯義例可分爲“傳例”“范自例”兩類。楊士勛疏文中所徵引的“范氏例”“范氏略例”“范别例”等,皆異名同指,可統稱“略例”。“傳例”“略例”各具特色,差異鮮明。基於對兩書名稱、篇幅以及范氏義例内容、特色的總體考察,約可推知,《春秋穀梁傳例》的内容應爲《集解》中的三十八條“傳例”,《略例》包含《集解》中的“傳例”“范自例”與楊疏中統稱“略例”者,是爲《穀梁》例學總結之作。清代學者對范甯義例有失詳查,誤將“略例”1録至《傳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甯 春秋穀梁傳例 略例 傳例
原文传递
《春秋谷梁传注疏》例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文廷海 周国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范宁集解《谷梁传》时商定了三种例法:传例、注例、略例。"传例"是范宁归纳《谷梁传》传释《春秋》的原文,绝大多数保存在注文中;"注例"是范宁归纳《春秋》经文,以作为注解《谷梁传》的指导,处于经文之后;"略... 范宁集解《谷梁传》时商定了三种例法:传例、注例、略例。"传例"是范宁归纳《谷梁传》传释《春秋》的原文,绝大多数保存在注文中;"注例"是范宁归纳《春秋》经文,以作为注解《谷梁传》的指导,处于经文之后;"略例"是范宁根据《春秋》同类纪事经文而总结的例法,被杨士勋散入义疏中。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传例"被杨士勋"散入注疏中"有二不妥:一是仅指出"传例"一种,而忽视"注例、略例";二是"散入疏中"者不是"传例"而是"略例"。另外,杨士勋在义疏范宁集解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解释例法的名词和术语。可见,范宁、杨士勋对《春秋谷梁传注疏》的例法总结和研究作了开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宁 《春秋谷梁传注疏》 传例 注例 略例 杨士勋 例法研究
下载PDF
汉晋时期的《春秋》三传之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广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190,共9页
中国历史,常有乱世。"几微之间,祸患已成。"孔子所作《春秋》,旨在探讨祸乱之源,因而为后世所重视。汉晋经学,虽然有"五经",但主要以《春秋》经为主。《春秋》文字简严,单看此书,往往不明其义。其后学者为之作传,... 中国历史,常有乱世。"几微之间,祸患已成。"孔子所作《春秋》,旨在探讨祸乱之源,因而为后世所重视。汉晋经学,虽然有"五经",但主要以《春秋》经为主。《春秋》文字简严,单看此书,往往不明其义。其后学者为之作传,对之加以系统阐释,最著名的有《公羊传》《穀梁传》《左氏传》,史称"《春秋》三传"。然而《春秋》三传文字过于简练,仍需解释,于是而有何休、范宁、杜预的代表性解释著作。《春秋》三传的思想主张,以及三个学派之间此起彼伏的学术纷争,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矛盾和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时期 《春秋三传》 何休 范宁 杜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