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铜器铅同位素指示意义的范铸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秦颍 王昌燧 +2 位作者 朱继平 董亚巍 龚长根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铅同位素比值作为探索青铜器产地和矿料来源的指示剂而被广泛采用 ,为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进行了仿古范铸实验。测试分析表明 ,长江中、下游出土古铜锭含铅量大多在 1%以下 ,样品中添加铅的含量远高于铜、锡料所带入的微量铅。结果证... 铅同位素比值作为探索青铜器产地和矿料来源的指示剂而被广泛采用 ,为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进行了仿古范铸实验。测试分析表明 ,长江中、下游出土古铜锭含铅量大多在 1%以下 ,样品中添加铅的含量远高于铜、锡料所带入的微量铅。结果证明 ,青铜器铅同位素的指示意义是不确定的 ,并且在冶铸过程中可能存在铅同位素的分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青铜器 范铸实验
下载PDF
改善范铸铜镜的冶炼工艺
2
作者 王贤涛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35,共2页
针对范铸铜镜生产中合金配方及熔炼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措施 ,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范铸铜镜 熔炼 冶炼工艺 锡青铜铸件
下载PDF
商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亚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7,共15页
商早期鼎的足,与同时期斝及鬲的足一样都是锥形足。商早期鼎的腹底披缝,亦与同时期斝及鬲的底部一样,都是丫字形披缝。商晚期鼎的足多为圆形足,底部的披缝为三角形披缝。我们对商晚期的圆形鼎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通过制模、制范及制芯... 商早期鼎的足,与同时期斝及鬲的足一样都是锥形足。商早期鼎的腹底披缝,亦与同时期斝及鬲的底部一样,都是丫字形披缝。商晚期鼎的足多为圆形足,底部的披缝为三角形披缝。我们对商晚期的圆形鼎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通过制模、制范及制芯工艺发现,铸鼎的工艺应该是从铸鬲的范铸工艺中演变而来。除此之外,还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范铸技术 商代 青铜鼎
下载PDF
东周青铜马衔的套接工艺及范铸模拟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秋彤 董子俊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3-706,共4页
以结构较简单的东周时期两节直杆式马衔为例,进行了铸造模拟实验。主要过程包括制模、翻范、浇注、套合及二次浇注等,最终铸造出两环相扣的马衔。本次铸造模拟实验验证了套接工艺的部分技术细节,对于认识商周时期其他类型套接器物的铸... 以结构较简单的东周时期两节直杆式马衔为例,进行了铸造模拟实验。主要过程包括制模、翻范、浇注、套合及二次浇注等,最终铸造出两环相扣的马衔。本次铸造模拟实验验证了套接工艺的部分技术细节,对于认识商周时期其他类型套接器物的铸造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马衔 范铸工艺 套接
下载PDF
金文书法的范铸趣味
5
作者 虞晓勇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61,共2页
书写风格的形成受到书体、师承、地域、工具、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折个案、流派、时代书风时,须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古文字书法依托竹木、甲骨、青铜器、石刻等材质,通过手写、凿刻和范铸的方式呈现。写、刻、铸手法的运用,既... 书写风格的形成受到书体、师承、地域、工具、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折个案、流派、时代书风时,须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古文字书法依托竹木、甲骨、青铜器、石刻等材质,通过手写、凿刻和范铸的方式呈现。写、刻、铸手法的运用,既是出于材质的应用性要求,又会作用干书风的形成。金文源于殷商,兴盛于崇尚礼乐文化的周代,从制作手法看,有制范浇铸与凿刻两种途径,其中范铸铭文是金文的主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铸 制作手法 金文书法 礼乐文化 综合考量 古文字 青铜器 殷商
原文传递
从西周青铜器铭文范铸中的“书范说”看金文的书写性--以《史墙盘》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鲁大东 《书法》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青铜器铭文,是讨论和学习商周时期书法风格的主要资料,然而,由于中间经过了比较复杂的制范浇铸工艺,最终呈现的形态与最初书写原貌一定会产生距离。(1)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在《散氏敦铭拓本跋》中,推测了铭文铸刻的四种方法:余所... 青铜器铭文,是讨论和学习商周时期书法风格的主要资料,然而,由于中间经过了比较复杂的制范浇铸工艺,最终呈现的形态与最初书写原貌一定会产生距离。(1)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在《散氏敦铭拓本跋》中,推测了铭文铸刻的四种方法:余所见钟鼎文字,揣其制作之法,盖有四焉:一则刻字于木范为阴文,以泥抑之成阳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青铜器铭文 浇铸工艺 书法风格 书写性 金文 范铸 西周
原文传递
西周青铜器铭文范铸工艺对金文书法的影响——以《散氏盘》为例
7
作者 赵丰 任梦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年第11期51-54,共4页
商周青铜器文化与当时精湛的范铸工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金文为铸造于青铜器之上的铭文,铭文范铸相较于器型及纹样,有着特殊工艺要求,难度高且容错率低,范铸过程与铭文最终呈现效果直接相关。《散氏盘》为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代表作之... 商周青铜器文化与当时精湛的范铸工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金文为铸造于青铜器之上的铭文,铭文范铸相较于器型及纹样,有着特殊工艺要求,难度高且容错率低,范铸过程与铭文最终呈现效果直接相关。《散氏盘》为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代表作之一,是金文书法中一件风格独特的经典作品。本文以此为例,在分析《散氏盘》书法特点的基础上,从青铜器铭文范铸工艺角度切入,探究该铭文特点形成原因,剖析其受影响因素,并研究其特点是否能反映西周晚期的时代背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文范铸 散氏盘 金文 成因
原文传递
陶寺铜铃里的秘密
8
作者 徐豪 《中国报道》 2024年第7期36-38,共3页
4000多年以前,陶寺先民已经掌握了范铸工艺,从矿石中冶炼出较纯的铜,并可用铜液铸造器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众多陶寺文物中,有一件小小的铜铃。这件铜铃于1983年出土于一处墓葬中,模样并不起眼,最宽2.7厘米,对角长约6厘米,做工也不精... 4000多年以前,陶寺先民已经掌握了范铸工艺,从矿石中冶炼出较纯的铜,并可用铜液铸造器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众多陶寺文物中,有一件小小的铜铃。这件铜铃于1983年出土于一处墓葬中,模样并不起眼,最宽2.7厘米,对角长约6厘米,做工也不精细,表面可见铸造的缺陷和气孔。但这个小小的铜铃却内含乾坤。通过化学分析发现,此件铜器的含铜量高达97.8%,系用复合范铸造的红铜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铃 范铸工艺 含铜量 陶寺 化学分析 复合范铸 铜器 墓葬
下载PDF
西周早期圆形尊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亚巍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7,共8页
在商周的青铜器中,许多都铸有扉棱,但最早出现扉棱的青铜器,应该是商中期的圆形尊,而商早期所有的青铜器都没有扉棱。在西周的圆形尊中,除了没有铸扉棱的尊外,其余多是铸有三段扉棱。青铜器上为什么要铸造扉棱?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商周的青铜器中,许多都铸有扉棱,但最早出现扉棱的青铜器,应该是商中期的圆形尊,而商早期所有的青铜器都没有扉棱。在西周的圆形尊中,除了没有铸扉棱的尊外,其余多是铸有三段扉棱。青铜器上为什么要铸造扉棱?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西周一些圆形尊的表面纹饰中,常出现翘起的牛角纹饰。这些纹饰是怎么制作的?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范铸模拟实验,使得上述两个问题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范铸工艺 圆形尊
原文传递
与中国历史同步演进的先秦字体范铸与刻写:当文字遇到青铜
10
作者 徐成 《国家人文历史》 2022年第6期19-27,共9页
我们一般将历史中的夏商周三代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技术在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成熟并迎来巅峰,帮助早期中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同样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古文字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后来3000多年的汉语、中文发展奠定了坚... 我们一般将历史中的夏商周三代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技术在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成熟并迎来巅峰,帮助早期中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同样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古文字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后来3000多年的汉语、中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当青铜遇到文字,又将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时代 夏商周三代 古文字 范铸 青铜技术
原文传递
利用微量元素示踪青铜器矿料来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秦颍 朱继平 +1 位作者 王昌燧 董亚巍 《东南文化》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通过仿古范铸实验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可以初步得出利用微量元素示踪青铜器产地及矿料来源或探索古代矿冶产品输出路线是可行的,但要走新的技术路线的看法。
关键词 青铜器 微量元素 范铸实验
下载PDF
李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小刚 黄伟 +4 位作者 邹后曦 金普军 付倩丽 张尚欣 陈勇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1-1006,共6页
以李家坝遗址出土的巴人墓葬青铜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制作工艺,通过范线和浇口揭示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同时对青铜器相关的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这些青铜器承载着丰富的青铜铸造信息,揭示出巴人青铜制作技术的部分特点,为三峡考古学文化... 以李家坝遗址出土的巴人墓葬青铜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制作工艺,通过范线和浇口揭示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同时对青铜器相关的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这些青铜器承载着丰富的青铜铸造信息,揭示出巴人青铜制作技术的部分特点,为三峡考古学文化及巴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家坝 青铜器 范铸
下载PDF
广西兴业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初步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全胜 梁婵 +1 位作者 黄谦玺 邹桂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兴业县龙安镇绿鸦村龙旗顶山坡顶部,遗物遗存面积超过10000 m^(2)。2020年至2021年对该遗址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调查取样并开展考古类型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龙旗顶古代... 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兴业县龙安镇绿鸦村龙旗顶山坡顶部,遗物遗存面积超过10000 m^(2)。2020年至2021年对该遗址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调查取样并开展考古类型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12个铸造炉渣、铸铁、陶范陶模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和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表明,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的主要产品是铁锅和铁釜;遗存的生铁铸造浮渣为高铁炉渣,炉渣成分为铁硅锰磷多元系炉渣,渣中留存有生铁颗粒;铸铁显微结构是以莱氏体为主的生铁组织,铸铁成分为铁硅磷镍合金。陶范陶模一般至少由三层泥胎叠堆制成,模范的内里层材料最为精细,且有意掺进草木灰;模范中间层的材料是细小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模范外层为颗粒较粗的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陶范陶模内里层表面含有Zr耐高温防护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龙旗顶 冶金史 唐宋时期 范铸技术 生铁铸造
下载PDF
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 被引量:30
14
作者 周卫荣 董亚巍 +1 位作者 万全文 王昌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5,61,F0002,F0003,共9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近年来,我们对相关实物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部件上都有明确的范缝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曾侯乙尊盘还是淅川下寺铜禁都不...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近年来,我们对相关实物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部件上都有明确的范缝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曾侯乙尊盘还是淅川下寺铜禁都不可能是用失蜡法工艺铸造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青铜时代,我国广大地区普遍采用范铸工艺,商代中期之前,主要是整体铸造,商代中期至西周,主要还是整体铸造,但开始了分铸插接工艺;春秋以后则主要采用分铸和焊接工艺;既没有失蜡法铸造的器例,也没有失蜡法工艺产生的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蜡法工艺 青铜范铸技术 曾侯乙尊盘 淅川下寺铜禁 文物考古
下载PDF
浅淡中国古代金属货币的制造加工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亚巍 郭永和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94,67,共5页
本文通过对古代范铸技术铸钱的研究,提出了古代铸钱工艺是采取了多种铸造技术。通过采用砂型工艺铸钱的实践,提出了秦代也可能采用过砂型铸钱工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证明圆形方孔钱的铸后加工技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加工... 本文通过对古代范铸技术铸钱的研究,提出了古代铸钱工艺是采取了多种铸造技术。通过采用砂型工艺铸钱的实践,提出了秦代也可能采用过砂型铸钱工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证明圆形方孔钱的铸后加工技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铸技术 砂型铸造 铸后加工
下载PDF
有关曾侯乙尊盘铸造方法的证明——论中国青铜时代的熔模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志伟 《南方文物》 2008年第2期39-46,共8页
中国青铜时代存在熔模技术毋庸置疑。笔者通过实践,对曾侯乙尊盘附饰的熔模铸造方法进行验证。
关键词 曾侯乙尊盘 熔模铸造 范铸技术 漏铅法 失蜡法
下载PDF
从出土文物看《考工记》中“准之”内涵
17
作者 周鹏 《魅力中国》 2009年第36期188-189,共2页
纵观《考工记》全书,"攻金之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攻金之工"中,栗氏为量篇记述了标准量器鬴的铸造工艺过程等,是周代度量衡制的珍贵史料。但关于文中记述铸造过程的"准之"这个概念,历代则有多种... 纵观《考工记》全书,"攻金之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攻金之工"中,栗氏为量篇记述了标准量器鬴的铸造工艺过程等,是周代度量衡制的珍贵史料。但关于文中记述铸造过程的"准之"这个概念,历代则有多种理解。本文拟从范铸工艺和出土青铜量器入手,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探讨范铸工艺在量器铸造过程中的应用与具体步骤以及"准之"的这一工序的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铸工艺 青铜量器 考工记 栗氏为量 准之
下载PDF
错铜壶
18
作者 王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9期34-35,共2页
错金银工艺是中国传统装饰工艺中的一枝瑰宝。它的表现形式多样,纹饰内容繁缛但又条理清晰。
关键词 临淄区 齐文化博物馆 错金银 错铜壶 错铜 范铸
下载PDF
论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几何造形及其规律
19
作者 董亚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
从商代早期开始,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可以在青铜器表面铸造出成熟的纹饰。如果当时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青铜器纹饰的发展就应该与同时期玉器的纹饰相一致。但从出土的情况看,玉器纹饰落后于青铜器,始终显得与其不同步。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 从商代早期开始,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可以在青铜器表面铸造出成熟的纹饰。如果当时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青铜器纹饰的发展就应该与同时期玉器的纹饰相一致。但从出土的情况看,玉器纹饰落后于青铜器,始终显得与其不同步。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制作工艺的研究,以及做相应的范铸模拟实验后,我们认为,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一般属于几何造形,是普通人较容易操作的,基本不需要绘画技能。本文以商周青铜器中乳钉纹的制作工艺为例,说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工艺属于几何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青铜器 范铸工艺
下载PDF
邾国故城遗址出土兵器范的检测与分析
20
作者 王芬 宋浦文 +4 位作者 陆青玉 吴晓桐 王为鑫 王青 路国权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6,共12页
前言青铜器和青铜铸造工艺是商周时期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的鲜明标志。以往山东地区冶金考古相关的田野与实验室工作稍显不足,系统性研究较少,而青铜兵器铸造遗存仅在曲阜鲁国故城[1]、汶上县城大遗址[2]有少量发现。2019年夏,山东... 前言青铜器和青铜铸造工艺是商周时期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的鲜明标志。以往山东地区冶金考古相关的田野与实验室工作稍显不足,系统性研究较少,而青铜兵器铸造遗存仅在曲阜鲁国故城[1]、汶上县城大遗址[2]有少量发现。2019年夏,山东大学国故城考古队在郑国故城遗址皇台以南、金水河北抢救发掘了1座战国早期浇铸坑,出土铸造戈、剑、矛、等青铜兵器的陶范二百余块,以及大量埚、铜渣、磨石等铸铜相关遗物[3]。这是山东地区首次系统发掘的青铜兵器专业化铸造遗存,为研究战国时期该地区的范铸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邾国故城 兵器范 制作工艺 范铸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