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鸿仙与铁血军
1
作者 史全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9,共5页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配合孙中山北伐,范鸿仙组建了铁血军。铁血军共有四个支队万余人,而且都是训练有素、不拿俸薪的革命志士。未几,南北和议告成,孙中山被迫辞职,范鸿仙即取消铁血军番号,所部分别拨归陆军部和安徽都督府。铁血军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配合孙中山北伐,范鸿仙组建了铁血军。铁血军共有四个支队万余人,而且都是训练有素、不拿俸薪的革命志士。未几,南北和议告成,孙中山被迫辞职,范鸿仙即取消铁血军番号,所部分别拨归陆军部和安徽都督府。铁血军虽然只维持了月余,却体现了孙中山的革命意图,维护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安全,也为革命党人训练了一支武装队伍,在以后的二次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范鸿仙 铁血军
下载PDF
范鸿仙与“竖三民报”
2
作者 韩德良 《新闻世界》 2010年第2期50-51,共2页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范鸿仙不仅参与创办当时影响巨大的"竖三民报",而且还是著名记者和评论家。他的为民办报,做民众的喉舌,重视评论和漫画的功效等新闻思想及对新闻事业无限热爱忠诚具有恒久的价值。
关键词 范鸿仙 “竖三民报”评论 漫画
下载PDF
“愿抛碧血换共和”:辛亥革命元老范鸿仙
3
作者 宫博广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87,共2页
清朝晚期,民族和阶级矛盾交织,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但因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革命苦苦抗争,甚至献出宝贵生命,辛亥革命元老范鸿... 清朝晚期,民族和阶级矛盾交织,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但因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革命苦苦抗争,甚至献出宝贵生命,辛亥革命元老范鸿仙就是其中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分豆剖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范鸿仙 清朝晚期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封建制度
下载PDF
范鸿仙:愿将碧血换共和
4
作者 倪洪 《江苏地方志》 2021年第6期62-67,共6页
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北乡(今长丰县)一个贫苦农家。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战斗一生。他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报人,曾任铁血军总司令等职,为推翻满清、光复南京、创建民国、捍卫共和屡建功... 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北乡(今长丰县)一个贫苦农家。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战斗一生。他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报人,曾任铁血军总司令等职,为推翻满清、光复南京、创建民国、捍卫共和屡建功勋,孙中山称他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14年9月20日凌晨,范鸿仙惨遭袁世凯党羽杀害,10月28日孙中山明确:待革命成功,定为鸿仙国葬。1928年6月5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第122次常务会议准范鸿仙先生附葬总理孙中山墓地区域。1935年3月21日国民政府追赠范鸿仙为陆军上将,1936年2月19日为其举行隆重国葬典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中央党部 范鸿仙 铁血军 中国同盟会 常务会议 长丰县
下载PDF
曾祖父范鸿仙革命的一生
5
作者 范亮(口述) 倪洪 《江淮文史》 2022年第3期28-39,共12页
我的曾祖父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1914年9月20日凌晨惨遭袁世凯党羽杀害,年仅32岁。曾祖父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报人,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范鸿仙 袁世凯 中国同盟会 长丰县 孙中山先生 曾祖父 安徽合肥
下载PDF
中山巍巍 恩情绵绵
6
作者 范毓虎 《江苏政协》 1996年第11期20-21,共2页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我更加怀念祖父范鸿仙烈士追随中山先生奔走革命、英勇卓绝的一生。祖父范鸿仙名光启,安徽合肥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至1913年先后与宋教仁等帮助于右任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我更加怀念祖父范鸿仙烈士追随中山先生奔走革命、英勇卓绝的一生。祖父范鸿仙名光启,安徽合肥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至1913年先后与宋教仁等帮助于右任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并主笔政。他秉正义之笔,扫凶顽之敌,抨击清延,鼓吹革命,唤醒民众为推翻封建帝制而斗争,深为孙中山先生所器重。孙中山先生称祖父"一支神笔胜十万师"。祖父还直接参与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正如刘文典在《范烈士鸿仙先生行状》一文中所述"广州之役、武昌之师,先生参谋划策之功多焉"。②武昌起义之后,祖父力劝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先生 烈士 铁血军 中山陵 诞辰 袁世凯 范鸿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