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与甲基硫菌灵混配对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淑娟 陈秀蓉 +1 位作者 袁宏波 郭春秀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9-152,共4页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B1、B2、B6、B8与低毒化学农药甲基硫菌灵混配后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浓度为0.001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达到78.21%~80.93%。较生防菌单独处理,混配的抑制率...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B1、B2、B6、B8与低毒化学农药甲基硫菌灵混配后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浓度为0.001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达到78.21%~80.93%。较生防菌单独处理,混配的抑制率提高了43%~54%;较单独使用甲基硫菌灵,抑制率提高了14%~19%。当浓度为0.0005mg/mL时混配作用的抑制率为71.21%~68.48%,较生防菌单独作用,混配的抑制率提高了31%~44%;较甲基硫菌灵单独作用抑制率提高了12%~19%。当浓度继续降低后,4种生防菌分别和甲基硫菌灵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与仅使用4种生防菌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但较甲基硫菌灵单独作用抑制率提高27%。说明甲基硫菌灵在浓度为0.001、0.0005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两者协同作用增强了抑制效果,对茄腐镰孢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 混配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茄子层出镰孢菌花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韩冰 黄宇飞 +2 位作者 张鑫宇 傅俊范 刘长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2016年7月在辽宁省北镇市的茄子大棚内发现了一种茄子花腐病,该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花瓣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进而侵染茄子幼果。湿度较大时,发病的花瓣和幼果均产生白色霉层,果实干瘪。为了鉴定自茄子花腐病斑上首次分... 2016年7月在辽宁省北镇市的茄子大棚内发现了一种茄子花腐病,该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花瓣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进而侵染茄子幼果。湿度较大时,发病的花瓣和幼果均产生白色霉层,果实干瘪。为了鉴定自茄子花腐病斑上首次分离出的疑似镰孢菌Fp01,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了其致病性,并且对菌落的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初步将病原菌鉴定为层出镰孢菌;采用真菌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过测序后,测序的结果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分析,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茄子花腐病的病原菌是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其序列在Gen Bank中的登录号为KY237800。结合不同的培养基、温度、酸碱度、碳氮源等生理指标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茄子层出镰孢病菌花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菌落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最适碳源为1%葡聚糖溶液,最适氮源为1%氯化铵溶液,致死温度为54℃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花腐 层出 生物学特性 性测定
下载PDF
茄病镰刀菌致皮肤透明丝孢霉病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志敏 张开 +4 位作者 周飞红 江萍 曾志良 童中胜 段逸群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报告1例茄病镰刀霉引起的皮肤透明丝孢霉病。方法从患者皮损取材作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切片均发现真菌菌丝,3次培养均为同一菌株生长。镜下可见大分生孢子基部细胞短、钝圆,小分生孢子呈假头状... 目的报告1例茄病镰刀霉引起的皮肤透明丝孢霉病。方法从患者皮损取材作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切片均发现真菌菌丝,3次培养均为同一菌株生长。镜下可见大分生孢子基部细胞短、钝圆,小分生孢子呈假头状着生,可见厚壁孢子。根据以上形态学特征鉴定为茄病镰刀菌。结论对于透明丝孢霉病应早期诊断,并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试验,明确并有效控制基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丝 皮肤
下载PDF
温度对茄病镰刀菌生长情况及产孢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董贤慧 钱涛 +1 位作者 高维娟 贺小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孵育温度对茄病镰刀菌生长状态的影响,为获得大量孢子寻找较好方案。方法茄病镰刀菌按孵育温度不同分为6组,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于20℃、25℃、30℃、35℃、37℃温箱黑暗孵育7 d,F组于35℃温箱黑暗孵育3 d再于25℃... 目的探讨不同孵育温度对茄病镰刀菌生长状态的影响,为获得大量孢子寻找较好方案。方法茄病镰刀菌按孵育温度不同分为6组,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于20℃、25℃、30℃、35℃、37℃温箱黑暗孵育7 d,F组于35℃温箱黑暗孵育3 d再于25℃温箱黑暗孵育至7 d,各组在培养24 h、3 d、5 d、7 d时分别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组菌落直径,在培养3d、5 d、7 d时用血平板计数器计数产孢量。结果在20~30℃范围内茄病镰刀菌菌落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快,在30~37℃范围内菌落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慢,F组产孢量较多(为1.025×108 CFU/mL),而菌丝相对较少。结论茄病镰刀菌在20~37℃范围内均可以生长,30℃较适合茄病镰刀菌菌落生长,35℃温箱孵育3 d再于25℃温箱孵育至7 d是获得大量孢子而非菌丝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下载PDF
茄病镰刀菌致足部透明丝孢霉病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芸 周哓鸿 +2 位作者 樊应俊 张佩连 李文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报道1例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方法询问病史及体检,取足部的皮损行皮肤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鉴定。结果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给予局部病灶切除及伊曲康唑治疗,随访3个月,病灶明显缩小。结论本病例... 目的报道1例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方法询问病史及体检,取足部的皮损行皮肤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鉴定。结果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给予局部病灶切除及伊曲康唑治疗,随访3个月,病灶明显缩小。结论本病例证实为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经口服伊曲康唑及局部病灶切除治疗,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丝 伊曲康唑 切除术
下载PDF
甘薯茄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条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陈心 高波 +3 位作者 马娟 李秀花 陈书龙 王容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8期557-562,574,共7页
[目的]明确甘薯腐烂溃疡病病原菌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条件。[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称重法、孢子萌发计数法和人工接种薯块的方法,对影响病原菌生长和侵染的碳源、氮源、pH值和温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 [目的]明确甘薯腐烂溃疡病病原菌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条件。[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称重法、孢子萌发计数法和人工接种薯块的方法,对影响病原菌生长和侵染的碳源、氮源、pH值和温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碳源中的葡萄糖、乳糖和氮源中的蛋白胨、硝酸钾促进菌丝生长作用较强,碳源中的麦芽糖和氮源中的蛋白胨促进菌丝生长量作用较强,碳源中的乳糖、葡萄糖和氮源中的硝酸钾、甘氨酸、蛋白胨处理的孢子萌发率较高;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4℃处理10min;在9~19℃温度范围内,9℃处理的菌丝生长最慢,24h孢子不能萌发;在30%~70%相对湿度范围内,30%相对湿度的病害发病程度较轻;在11~19℃范围内,11℃处理病害发病程度较轻。[结论]综合分析,甘薯茄镰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为乳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钾;菌丝在28℃条件下生长最快,最适pH值为5~6;孢子在25℃萌发率最高,致死温度为54℃处理10min。在模拟贮藏温湿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和湿度的降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病害发展显著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甘薯 腐烂溃疡
下载PDF
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惠芳 张发 +2 位作者 刘娜 刘硕然 杨晓燕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441-1444,共4页
研究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致病性。试验组通过穿刺接种将茄病镰孢菌菌悬液接种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及成苗的根部和叶片,植物发病后从病变植株中分离致病菌,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研究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致病性。试验组通过穿刺接种将茄病镰孢菌菌悬液接种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及成苗的根部和叶片,植物发病后从病变植株中分离致病菌,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正常对照组接种无菌水。对照组的铁皮石斛正常生长,试验组的铁皮石斛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病原菌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为茄病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有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solani)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下载PDF
茶扦插苗根腐性苗枯病:Ⅱ.茶扦插苗茄病镰孢菌在中国首次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赖传雅 赖传碧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36-136,共1页
茶苗从幼根开始染病,叶片初略萎垂,叶肉变薄,叶色灰黄无光泽,后整株叶片茶褐色焦枯反卷脱落.纵剖病茎,维管束交淡褐色,根系褐色,皮层开裂剥落,根易拔断,全株枯死.对病苗采取常规分离后得GPy和GF082种菌株,经鉴定前者为Pythium spinosum... 茶苗从幼根开始染病,叶片初略萎垂,叶肉变薄,叶色灰黄无光泽,后整株叶片茶褐色焦枯反卷脱落.纵剖病茎,维管束交淡褐色,根系褐色,皮层开裂剥落,根易拔断,全株枯死.对病苗采取常规分离后得GPy和GF082种菌株,经鉴定前者为Pythium spinosum(发表中).GF08产孢细胞多细长,上窄下宽,类似长柱形或长颈瓶状体,产小型分生孢子的产孢细胞大小为3.1~3.5(3.26)μm×4.4~62.6(26.45)μm;产大型分生孢子的产孢细胞大小为3.0~3.75(3.3)μm×10.6~25.6(16.5)μm.分生孢子多呈假头状着生.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卵形或圆形,多无隔少数1~2分隔;大型分生孢子较少产生,纺锤形,稍弯曲,两端纯尖,3~5个隔膜.厚垣孢子间生、串生或顶生;褐色,圆形.该菌生长温度10℃~35℃,低于5℃或高于35℃均不能生长,适宜的生长温度20℃~30℃,25℃最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在27℃~31.5℃下,于相对湿度96%产孢量最大,其萌发则要求饱和温度.分生孢子在pH3.1~11.7均能发芽,而以pH3.7~8.1萌芽率较高,致死温度 58℃,10 min.将GF08菌株接种于四季豆、番茄等8科16种作物,全部参试作物都不发病.根据病原菌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及接种测试的结果,认为从茶扦插苗根腐性苗枯病株中分离得到的GF08菌株对茶苗有专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苗
下载PDF
土壤拮抗细菌对茄病镰孢菌的抑制作用和防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勇 杨依军 杨秀荣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6-29,共4页
:从云南、贵州、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地采集土样 2 8个 ,采用常规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 4 14个。以茄病镰孢菌为主要靶标菌 ,对分离菌株进行抑菌测定 ,筛选出强拮抗菌13株 ,并用附着在茄子、番茄等上 9种病原菌对... :从云南、贵州、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地采集土样 2 8个 ,采用常规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 4 14个。以茄病镰孢菌为主要靶标菌 ,对分离菌株进行抑菌测定 ,筛选出强拮抗菌13株 ,并用附着在茄子、番茄等上 9种病原菌对其进行拮抗作用测定 ,发现所获拮抗细菌具有广谱抗性。筛选出具广谱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 B0 73、B153,其发酵液中活菌在温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温室接种防病试验 ,对茄病镰孢菌防治效果分别达 71.1%和 6 1.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 生物防治 根腐
下载PDF
茄病镰刀菌4-11产生的环孢菌素组份的生物学特性
10
作者 施跃峰 方金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03-406,共4页
茄病镰刀菌4—11产生的环孢菌素A、B和C三组份的体外抗菌活性和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活性与文献对多孢子木霉产生的环孢菌素对应组份的报道相一致。从而使茄病镰刀菌4—11代谢产生环孢菌素得到在生物学方面的鉴定。
关键词 霉素 生物性质
下载PDF
茄根腐病致病病原——茄病镰孢菌及其蓝色变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勇 杨依军 +4 位作者 杨秀荣 阎德来 赵仁顺 卞凤梅 阎秀凤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4-6,共3页
在小拱棚茄子主产区的西青区辛口镇地块采集病残体 ,从中分离到两种致病病菌 ,经系统的生物学特性鉴定表明 ,该分离菌为茄病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和茄病镰孢菌蓝色变种 [Fusarium solani var.coerleum( Sacc.)Booth]
关键词 蓝色变种 根腐 分离 鉴定
全文增补中
马铃薯茄镰孢菌干腐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治会 郝蓉蓉 +2 位作者 许永锋 杨成德 张俊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5-1111,共7页
以茄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 )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从120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出30株抑菌率高于70.00%的菌株,其中265ZY1、265ZY3和265XY6对茄镰孢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其抑菌率分别为72.20%、73.00%和72.80%,按1 ∶1 ∶1复配的菌肥... 以茄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 )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从120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出30株抑菌率高于70.00%的菌株,其中265ZY1、265ZY3和265XY6对茄镰孢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其抑菌率分别为72.20%、73.00%和72.80%,按1 ∶1 ∶1复配的菌肥对马铃薯干腐病防效达79.75%,表明265ZY1、265ZY3和265XY6具有良好的抑菌防病作用,具有开发为马铃薯干腐病生防菌剂的潜力;经形态观察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265ZY1鉴定为死谷芽孢杆菌( Bacillus vallismortis ),265ZY3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265XY6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 死谷芽 淀粉芽 甲基营养型芽 防效
下载PDF
碳、氮对茄病镰刀菌与棘孢木霉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娜 朱金峰 +2 位作者 王海涛 康业斌 郑伟 《南方农业》 2018年第7期1-3,7,共4页
为了解茄病镰刀菌与棘孢木霉对碳源、氮源的需求,试验在培养基I与培养基II的基础上调整碳源、氮源及C/N比,测定碳源、氮源对茄病镰刀菌和棘孢木霉菌丝生长量与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对茄病镰孢菌生长的影响不明显,甘露醇有利于其... 为了解茄病镰刀菌与棘孢木霉对碳源、氮源的需求,试验在培养基I与培养基II的基础上调整碳源、氮源及C/N比,测定碳源、氮源对茄病镰刀菌和棘孢木霉菌丝生长量与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对茄病镰孢菌生长的影响不明显,甘露醇有利于其产孢;氮源对茄病镰孢菌生长的影响显著,硝酸钠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磷酸氢二铵有利于其菌丝生长与产孢;C/N比值对茄病镰孢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显著,C/N达到12∶1时,菌落直径6.55 cm,每毫升产孢量3.36×10~6个。碳源对棘孢木霉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蔗糖和葡萄糖有利于其生长与产孢;氮源对棘孢木霉菌丝生长的影响显著,磷酸二氢铵与硝酸钠均有利于菌丝生长,磷酸氢二铵有利于其产孢;C/N比值对棘孢木霉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显著,C/N达到9∶1时,菌落直径6.20 cm,每毫升产孢量1.45×10~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丝生长 碳源、氮源需求
下载PDF
引发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禾谷镰孢菌的生物防治初探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路遥 王超 +2 位作者 申成美 陈怀谷 郭坚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3-708,共6页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原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从江苏小麦茎基腐病病害样本分离菌中筛选到了对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都有强致病力的F.graminearum菌株GF1117。为了对F.graminearum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稀释涂...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原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从江苏小麦茎基腐病病害样本分离菌中筛选到了对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都有强致病力的F.graminearum菌株GF1117。为了对F.graminearum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小麦不同生境中分离筛选到35株对GF1117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分别在田间和温室进行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5株拮抗细菌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在小麦感病品种和中抗品种上对茎基腐病的防效不同;菌株1-8对两种病害的防效都在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 赤霉 茎基腐 拮抗细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玉米穗腐病和茎基腐病镰孢菌间相关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捷 邹庆道 +2 位作者 高增贵 薛春生 庄敬华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玉米穗腐病和茎基腐病镰孢菌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引起 2种病害的串珠镰孢菌同源性很高 ,在遗传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病菌不易受地域或环境和寄生部位选择作用的影响 ,同一类型的串珠镰...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玉米穗腐病和茎基腐病镰孢菌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引起 2种病害的串珠镰孢菌同源性很高 ,在遗传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病菌不易受地域或环境和寄生部位选择作用的影响 ,同一类型的串珠镰孢菌可以是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共同病原菌。禾谷镰孢菌间的遗传变异性很强 ,易受地域、环境和寄生部位选择作用的影响 ,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 ,穗腐病和茎基腐病可以由同一禾谷镰孢菌分化类型侵染所致 ,也可由不同分化类型侵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析 相关性 玉米 穗腐 茎基腐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渊钰 孙海燕 +2 位作者 李伟 张爱香 陈怀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47-1552,共6页
为建立快速、简便测定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方法,将5mm的菌碟套接在催芽3d的小麦胚芽基部,接种后的小麦置于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25℃下光暗(12h/12h)交替培养5d后测量麦苗的长度,以小麦苗长的降低率作为镰孢菌致病力的指标。结果... 为建立快速、简便测定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方法,将5mm的菌碟套接在催芽3d的小麦胚芽基部,接种后的小麦置于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25℃下光暗(12h/12h)交替培养5d后测量麦苗的长度,以小麦苗长的降低率作为镰孢菌致病力的指标。结果发现,用该方法对12个菌株的致病力的测定结果与湿纸巾法有很强的相关性。经该方法测定,CF0915菌株的野生型和Tri5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 力测定
下载PDF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原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成 王宝宝 +5 位作者 王春明 张小杰 陈晓霞 周天旺 李敏权 段灿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21-2527,共7页
为了解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致病菌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于2015和2017年在甘肃省10个市(州)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根据形态学特征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0种镰孢菌,分别为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 为了解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致病菌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于2015和2017年在甘肃省10个市(州)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根据形态学特征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0种镰孢菌,分别为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59.3%)、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11.5%)、木贼镰孢(F.equiseti,10.3%)、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5.9%)、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4.7%)、变红镰孢(F.incarnatum,4.0%)、三线镰孢(F.tricinctum,1.9%)、温带镰孢(F.temperatum,1.2%)、锐顶镰孢(F.acuminatum,0.8%)和尖孢镰孢(F.oxysporum,0.4%),其中三线镰孢和锐顶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新病原,属国内外首次发现。禾谷镰孢菌复合种、拟轮枝镰孢、木贼镰孢和胶孢镰孢在甘肃四大生态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均有分布,其余种仅在1~3个生态区分布。利用镰孢菌的特异性引物EF-1α(tef)对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优势病原菌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种群检测,共鉴定出布氏镰孢(F.boothii)和禾谷镰孢2个种群,其比例为2.75∶1。选用玉米品种甘宇301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10种镰孢菌均可致病。本研究结果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玉米 茎腐
下载PDF
一株茄镰孢菌对菲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芳艳 唐玉斌 +1 位作者 毛莉 梁林林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6,共5页
从某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菲的降解优势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了鉴定.考察了菌株对水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可在以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在蔡司显微镜下观察,菌株... 从某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菲的降解优势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了鉴定.考察了菌株对水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可在以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在蔡司显微镜下观察,菌株的菌丝呈树枝状,颜色呈白色.通过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所得菌株为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或该菌的一个株系.所得茄镰孢菌为好氧真菌.投菌量、初始菲浓度和H2O2浓度对菲的降解影响较大.菲的最适宜降解条件为:投菌量8%-10%,pH值为6.0-8.0,H2O2用量为70 mg/L.在此适宜条件下,对于初始浓度为40 mg/L的菲溶液,在转速120 r/min、水温为30℃的摇床中培养5 d后,菲的去除率可达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筛选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21代谢物对大豆茄镰孢菌的抑菌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志伟 肖亚静 +1 位作者 郭春兰 孙冬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采用显微观察与电导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1代谢物对大豆茄镰孢菌的抑菌作用与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无菌代谢物对茄镰孢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当发酵液的体积分数达到90%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可... 采用显微观察与电导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1代谢物对大豆茄镰孢菌的抑菌作用与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无菌代谢物对茄镰孢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当发酵液的体积分数达到90%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可达99%;显微观察可发现孢子畸形、顶端囊泡出现、芽管伸长受抑等现象;经无菌发酵液处理后,菌片的电导率改变,显示出膜透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 代谢物
下载PDF
党参茎基腐病镰孢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漆永红 李敏权 +5 位作者 曹素芳 蒋晶晶 李雪萍 李青青 徐美蓉 李继平 《农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明确党参茎基腐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害的... 为明确党参茎基腐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菌(F. sonali)和木贼镰孢菌(F. equiseti),其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均可引起党参茎基腐病,其中尖孢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他2种菌。供试药剂对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对3种镰孢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同时3种镰孢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茎基腐 原鉴定 敏感性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