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翻译路径探析——以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例 |
汪晓莉
康嘉琦
|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茅盾文学奖作品英译述评 |
汪晓莉
葛永莉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8 |
5
|
|
3
|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思想修养 |
李贤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22 |
1
|
|
4
|
基于语料库的茅盾文学奖作品英译本翻译共性研究 |
葛永莉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0 |
|
5
|
文学人类学研究话语的拓展与深化——评《新时期以来小说仪式叙事研究——以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中心》 |
张栋
|
《文学人类学研究》
|
2023 |
0 |
|
6
|
探析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为例 |
邵璐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7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报告 |
唐韧
黎超然
吕欣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2
|
|
8
|
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反思——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展现的思想与力量 |
吴十日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市场经济与媒介融合视域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之嬗变 |
曹庆慧
周正红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0
|
城市规划管理专业视角解读社会的一种方法——城乡空间与管理视角的文学作品解读 |
郐艳丽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开放对话中的恪守与建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文化选择 |
吕豪爽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牵动铁骨诗情的岁月 ——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牵风记》 |
林润藤
|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2021 |
0 |
|
13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 |
|
《中国青年》
|
2022 |
0 |
|
14
|
知识分子的失语——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应物兄》 |
王可柯
|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
|
2020 |
0 |
|
15
|
“市井诗学”与“时代传奇”——论《繁花》文学叙事与影视表达的不同魅力 |
赵荣荣
|
《创作评谭》
|
2024 |
0 |
|
16
|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
夏堇(整理)
|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
|
2022 |
0 |
|
17
|
在光影间邂逅一本书 |
晴读雨读
|
《时代邮刊》
|
2024 |
0 |
|
18
|
《千里江山图》:及物的历史叙事 |
杨全强
|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方言写作的意义及其限度 |
庄桂成
|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0
|
用文字触碰生命中的闪耀时刻 |
覃仕国
|
《风流一代》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