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穗稻松粳3号高产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牟凤臣
闫平
常全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本文从发根力、茎叶特性、干物质积累速率和若干穗部性状等方面初步揭示了松粳3 号的超高产特性,以期有助于当前超高产育种工作中高产类型的选择。
关键词
发根力
茎叶特性
干物质积累速率
超高产
水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对不同海拔地区带状间作大豆茎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龚牙会
杨敏
+8 位作者
林萍
高超
杨立达
朱文雪
彭新月
袁晓婷
李雨泽
杨文钰
雍太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98,共12页
为明确四川省凉山州不同海拔地区的大豆适宜品种和播期,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在低海拔(1600 m、LA),中海拔(2000 m、MA)和高海拔(2400 m、HA)地区,选用大豆‘齐黄34’(‘QH 34’)和‘成豆18’(‘CD 18’)为试验材料,于4月21日(早播、S_(...
为明确四川省凉山州不同海拔地区的大豆适宜品种和播期,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在低海拔(1600 m、LA),中海拔(2000 m、MA)和高海拔(2400 m、HA)地区,选用大豆‘齐黄34’(‘QH 34’)和‘成豆18’(‘CD 18’)为试验材料,于4月21日(早播、S_(1))和5月21日(晚播、S_(2))播种,调查大豆生育期,测定并分析3个海拔地区大豆透光率、茎秆与叶片干物质分配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播期与品种对带状间作大豆的生长发育、光环境、干物质分配、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S_(2)相比,3个海拔地区的S_(1)播期下‘QH 34’和‘CD 18’生育期分别延长15(LA)、19(MA)、5(HA)和15(LA)、15(MA)、7 d(HA)(P<0.05),冠层透光率和倒伏率均显著降低(P<0.05),分枝数和叶面积指数则显著增加(P<0.05);其中LA的分枝数增加34.21%和17.39%,‘CD 18’在成熟期荚的干物质分配率升高9.24%(P<0.05)。S_(1)播期下各海拔‘QH 34’产量较S_(2)分别增加10.01%(LA)、25.37%(MA)、43.56%(HA)(P<0.05),‘CD 18’的产量则相应增加23.23%(LA)、18.73%(MA)、62.27%(HA)(P<0.05),S_(1)播期下‘QH 34’和‘CD 18’在3个海拔地区的产量分别为2611.26和2740.18(LA)、2627.87和2947.02(MA)、1115.22和1405.96 kg/hm^(2)(HA);其中以‘CD 18’在MA地区S_(1)产量最高。综上,在四川省凉山州海拔1600~2400 m地区,选用‘CD 18’适时早播(4月21日,S_(1))有利于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下大豆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海拔
播期
茎叶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题名
直穗稻松粳3号高产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牟凤臣
闫平
常全生
机构
黑龙江省农科院第二水稻所
绥滨县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本文从发根力、茎叶特性、干物质积累速率和若干穗部性状等方面初步揭示了松粳3 号的超高产特性,以期有助于当前超高产育种工作中高产类型的选择。
关键词
发根力
茎叶特性
干物质积累速率
超高产
水稻
Keywords
Rooting force
properties of stem and leaves
Accumulation rate of dry matter
Ultra-high yield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对不同海拔地区带状间作大豆茎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龚牙会
杨敏
林萍
高超
杨立达
朱文雪
彭新月
袁晓婷
李雨泽
杨文钰
雍太文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98,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10020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21)。
文摘
为明确四川省凉山州不同海拔地区的大豆适宜品种和播期,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在低海拔(1600 m、LA),中海拔(2000 m、MA)和高海拔(2400 m、HA)地区,选用大豆‘齐黄34’(‘QH 34’)和‘成豆18’(‘CD 18’)为试验材料,于4月21日(早播、S_(1))和5月21日(晚播、S_(2))播种,调查大豆生育期,测定并分析3个海拔地区大豆透光率、茎秆与叶片干物质分配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播期与品种对带状间作大豆的生长发育、光环境、干物质分配、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S_(2)相比,3个海拔地区的S_(1)播期下‘QH 34’和‘CD 18’生育期分别延长15(LA)、19(MA)、5(HA)和15(LA)、15(MA)、7 d(HA)(P<0.05),冠层透光率和倒伏率均显著降低(P<0.05),分枝数和叶面积指数则显著增加(P<0.05);其中LA的分枝数增加34.21%和17.39%,‘CD 18’在成熟期荚的干物质分配率升高9.24%(P<0.05)。S_(1)播期下各海拔‘QH 34’产量较S_(2)分别增加10.01%(LA)、25.37%(MA)、43.56%(HA)(P<0.05),‘CD 18’的产量则相应增加23.23%(LA)、18.73%(MA)、62.27%(HA)(P<0.05),S_(1)播期下‘QH 34’和‘CD 18’在3个海拔地区的产量分别为2611.26和2740.18(LA)、2627.87和2947.02(MA)、1115.22和1405.96 kg/hm^(2)(HA);其中以‘CD 18’在MA地区S_(1)产量最高。综上,在四川省凉山州海拔1600~2400 m地区,选用‘CD 18’适时早播(4月21日,S_(1))有利于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下大豆增产。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海拔
播期
茎叶特性
产量
Keywords
soybean-maize strip intercropping
altitude
sowing date
stem and leaf characteristics
yield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穗稻松粳3号高产特性的初步研究
牟凤臣
闫平
常全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播期对不同海拔地区带状间作大豆茎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龚牙会
杨敏
林萍
高超
杨立达
朱文雪
彭新月
袁晓婷
李雨泽
杨文钰
雍太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