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的茎用莴苣抽薹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
作者 武一 孙雪梅 +2 位作者 杨世鹏 谭龙 王丽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1-720,共10页
为探究影响茎用莴苣抽薹的相关关键基因,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方法,研究茎用莴苣产品器官收获期和抽薹期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茎用莴苣种质资源1号在产品器官收获期和抽薹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6 754个,茎用莴苣种质资源3号在... 为探究影响茎用莴苣抽薹的相关关键基因,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方法,研究茎用莴苣产品器官收获期和抽薹期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茎用莴苣种质资源1号在产品器官收获期和抽薹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6 754个,茎用莴苣种质资源3号在产品器官收获期和抽薹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5 444个。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结合、催化活性、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解剖实体等GO条目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茎用莴苣种质资源1号和茎用莴苣种质资源3号分别有133条和129条KEGG代谢通路,其中有128条代谢通路在2份种质资源中均被注释;差异表达基因富集较多的KEGG代谢通路有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的相互作用等。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茎用莴苣产品器官收获期和抽薹期的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属于AP2/ERF、bHLH、bZIP、C2H2、MYB、NAC、WRKY等转录因子家族。对茎用莴苣产品器官收获期和抽薹期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AP2/ERF、WRKY、bHLH等转录因子家族以及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中存在较多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这些转录因子家族和代谢通路可能参与茎用莴苣抽薹的调控网络。本研究结果为解析茎用莴苣抽薹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抽薹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颜韶兵 胡立军 +2 位作者 葛常青 俞斌 黄凯美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浙江省杭州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发展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结合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实现周年高效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每667m~2总产值约2.11万元,纯收入约1.45万元。现总结介绍该... 浙江省杭州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发展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结合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实现周年高效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每667m~2总产值约2.11万元,纯收入约1.45万元。现总结介绍该项技术中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技术要点,为同一生态区域农作物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鲜食玉米 结球甘蓝 周年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蛭石引发对高温下茎用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彦文 李明 +1 位作者 姚东伟 朱月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研究了蛭石引发对‘特耐热二白皮'和‘碧绿青'茎用莴苣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特性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引发处理的茎用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干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 研究了蛭石引发对‘特耐热二白皮'和‘碧绿青'茎用莴苣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特性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引发处理的茎用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干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于对照,28℃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的品种引发效果存在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存在高温休眠现象,蛭石引发可减轻莴苣种子的高温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种子萌发 蛭石引发 抗氧化酶 热休眠
下载PDF
茎用莴苣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华 侯冬岩 +1 位作者 回瑞华 李铁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茎用莴苣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茎用莴苣花挥发油的含量为5.65%,用GC/MS法从茎用莴苣花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66%。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茎用莴苣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茎用莴苣花挥发油的含量为5.65%,用GC/MS法从茎用莴苣花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66%。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主要成分有:正十六酸(24.03)%、十四酸(6.44%)、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4.30%)、壬醛(4.54%)、蒽(4.26%)、苯乙醛(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挥发性物质 GC/MS 同时蒸馏-萃取装置
下载PDF
茎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叶面积估算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耘子 蒋有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96-299,321,共5页
利用快速、精确的方法 ,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茎用莴苣品种 (长叶型和卵圆叶型 )的叶面积与其叶长、叶宽、以及叶长×叶宽之间的直线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长叶品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LA=-0 .0 1... 利用快速、精确的方法 ,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茎用莴苣品种 (长叶型和卵圆叶型 )的叶面积与其叶长、叶宽、以及叶长×叶宽之间的直线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长叶品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LA=-0 .0 1 82± 0 .6766L× W(R2 =0 .993 4) ,卵圆叶品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LA=-7.472 2± 0 .70 75 L× W(R2 =0 .9868)。用回归方程进行叶面积估算 ,最理想的方法是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回归方程式。本研究还表明 ,在叶面积的估算中必须考虑叶片的生长时期和特殊叶型的品种。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叶面积 线性回归
下载PDF
青霉素对老化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辰壹 张丽辉 +1 位作者 赵芸 帕提曼.阿不都热合曼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4,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100 mg/L^500 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茎用莴苣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和幼苗生... 本实验研究了100 mg/L^500 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茎用莴苣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浓度青霉素对茎用莴苣老化种子活力恢复和提高有改进作用。经过400 mg/L青霉素处理的老化种子活力指数是未经处理的老化种子的10.44倍,种子老化严重抑制了种子活力,而较低浓度的青霉素处理可以修复老化对种子的损伤。青霉素与低温冷处理(5℃)的协同作用对茎用莴苣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是极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茎用莴苣 老化种子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下载PDF
茎用莴苣生长动态及氮磷钾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续勇波 郑毅 +1 位作者 刘宏斌 张维理 《蔬菜》 2003年第8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茎用莴苣 生长动态 吸收特性 生长期 鲜质量 干质量
下载PDF
茎用莴苣生产及干燥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亦辉 叶兴乾 冯宇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92-97,共6页
简述茎用莴苣在生产中种质资源、育种、脱毒、育苗、种植、病虫害、采收、分级包装、冷藏、贮运过程管理以及脱水加工技术设备的研究进展,提出中国莴笋生产和脱水加工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提出若干条今后深入研究开发的新思路。
关键词 茎用莴苣 生产 干燥 设备 进展
下载PDF
茎用莴苣肉质茎内绿色组织光合特性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俊杰 王天顺 +2 位作者 牙禹 廖洁 闫飞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共7页
为探讨茎用莴苣茎内深层绿色组织的光合潜力及可能的维持机制,为茎用莴苣产量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用大田种植的茎用莴苣为材料,以叶片为参照,对比监测其上、中、下段茎内深层组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叶绿素、水分和玉米素含量,并... 为探讨茎用莴苣茎内深层绿色组织的光合潜力及可能的维持机制,为茎用莴苣产量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用大田种植的茎用莴苣为材料,以叶片为参照,对比监测其上、中、下段茎内深层组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叶绿素、水分和玉米素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茎用莴苣中、上段茎内绿色组织凌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在0.75以上,该水平与众多其他高等植物叶片相当,下段茎内组织Fv/Fm值则相对较低。从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结果看,上、中段组织光化学途径耗能占比较下段茎内组织大,下段茎内组织则以组成型能量耗散占比较大。此外,各茎段内组织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虽然显著弱于叶片,但和众多其他高等植物叶片相比,其绝对值并不低。叶片中以鲜质量为基础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茎内组织,茎内组织又以中段茎含量最高。茎内组织比叶片含有更多的水分和玉米素,尤以中段茎最高。各段茎内组织叶绿素、水分和玉米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此认为,茎用莴苣茎内深层组织具有较强的光合潜力,茎内无光条件下高含量玉米素是促使茎内组织长期保持绿色状态的原因之一,而这些绿色组织内的叶绿素又可作为水分结合物,从而维持茎内高水分含量,直接影响茎用莴苣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非叶片光合器官 光合潜力 叶绿素荧光特性 玉米素
下载PDF
茎用莴苣大棚秋延迟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光明 《山东蔬菜》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茎用莴苣,俗称莴笋,属于菊科莴苣属,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的肉质茎可食用,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通常凉拌、烹炒或腌渍,风味优良,深受广大城乡消费者的喜爱。为调节市场供应,延长莴笋的供应期,现将茎用莴苣... 茎用莴苣,俗称莴笋,属于菊科莴苣属,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的肉质茎可食用,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通常凉拌、烹炒或腌渍,风味优良,深受广大城乡消费者的喜爱。为调节市场供应,延长莴笋的供应期,现将茎用莴苣的大棚秋延迟栽培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茎用莴苣 秋延迟 大棚 草本植物 营养成分 市场供应 莴苣
下载PDF
无公害茎用莴苣采后产品标准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运成 《农村实用技术》 2007年第10期31-31,共1页
认真规范蔬菜采后分级及流通各环节操作规程,是在加入WTO后市场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商品遵循世贸规则,参入国际竞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素质。下面简要介绍有关茎用莴苣采后产... 认真规范蔬菜采后分级及流通各环节操作规程,是在加入WTO后市场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商品遵循世贸规则,参入国际竞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素质。下面简要介绍有关茎用莴苣采后产品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处理 产品质量 茎用莴苣 采后 技术 无公害 蔬菜产业 操作规程
下载PDF
云南元谋茎用莴苣冬季制繁种技术
12
作者 赵俊 李思武 +4 位作者 李昌文 李易蓉 李善燕 杨龙 杨长楷 《长江蔬菜》 2010年第23期32-33,共2页
茎用莴苣(Lactuea sativa L.var.angustana Irish),又称莴笋,既是一种营养食品,又是一种医疗价值高的药品。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备受广大消费者... 茎用莴苣(Lactuea sativa L.var.angustana Irish),又称莴笋,既是一种营养食品,又是一种医疗价值高的药品。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繁种技术 冬季 元谋 云南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含量 营养食品
下载PDF
茎用莴苣引种综合试验
13
作者 王成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茎用莴苣 引种试验 播种期 耐寒性 栽培方式 栽培密度
下载PDF
江苏省盐城市茎用莴苣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14
作者 顾明龙 陈爱芹 宋银桂 《蔬菜》 2003年第5期2-3,共2页
关键词 盐城市 茎用莴苣 无公害栽培 技术规程 产地环境 品种选择 种子处理 播种 定植 园艺管理
下载PDF
茎用莴苣秋季栽培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永年 陶笑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秋季栽培 茎用莴苣 生产模式 生产实践 春收 冬种
下载PDF
茎用莴苣氮磷钾肥最优回归试验初报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开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茎用莴苣 钾肥 最优回归试验 氮肥 磷肥 平衡施肥
下载PDF
不同全生物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水凤 王华英 +3 位作者 许楚楚 范正伟 钟水良 胡美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引进10种不同规格的全生物降解膜在茎用莴苣上进行试验,研究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照相比,除上海黑6外,其他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有随着膜厚度的降低产量减少的趋势;不同厚度的降解膜,厚度越薄,... 引进10种不同规格的全生物降解膜在茎用莴苣上进行试验,研究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照相比,除上海黑6外,其他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有随着膜厚度的降低产量减少的趋势;不同厚度的降解膜,厚度越薄,降解速度越快;黑色降解膜进入诱导期的时间普遍要比白色降解膜早。综合地膜降解情况和茎用莴苣产量来看,云南白10全生物降解膜最适合早春茎用莴苣露地地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膜 降解情况 茎用莴苣 产量
下载PDF
茎用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宝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和{3,3}单形重心设计,设置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的田间试验,分别拟建了茎用莴苣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茎用莴苣最高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N9...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和{3,3}单形重心设计,设置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的田间试验,分别拟建了茎用莴苣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茎用莴苣最高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N90.92kg/hm2、P2O566.38kg/hm2和K2O116.84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达41.859t/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94.31kg/hm2、P2O565.97kg/hm2和K2O116.48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26822.78元/hm2,经济产量为41.849t/hm2;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0.402:0.328:0.270,其对应的氮肥用量分别为N37.79kg/hm2、30.83kg/hm2和25.38kg/hm2,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45.340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经济产量 施用量 优化施肥 氮磷钾肥 氮肥 施用比例 利润 效应分析 拟建
下载PDF
施氮结构对茎用莴苣经济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梅卿 蔡开地 刘希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采用(3,3)单形重心饱和设计,在施氮(N)总量为94 kg·hm-2条件下,设置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建成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Z1=0.402、Z2=0.328、Z3=0.270,即基肥重(40%... 采用(3,3)单形重心饱和设计,在施氮(N)总量为94 kg·hm-2条件下,设置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建成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Z1=0.402、Z2=0.328、Z3=0.270,即基肥重(40%)、前追足(33%)、后追适(27%)的分期施氮结构,其对应的分期施肥量为Z'1=37.79 kg·hm2、Z'2=30.83 kg·hm-2、Z'3=25.38 kg·hm-2,期望较高经济产量为45.340 t·hm-2。试验结果也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期对茎用莴苣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度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总糖、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施氮结构 效应函数 经济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茎用莴苣冷藏条件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兴德 汪志君 《中国畜产与食品》 1998年第5期217-218,共2页
探讨了茎用莴苣在冷藏条件下保鲜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带1/4 ̄1/3叶片的茎用莴茎在库温0 ̄2℃时,用塑料薄膜帐贮藏,帐内CO2浓度控制在15%左右时,贮藏40天商品率右达到95%以上。
关键词 茎用莴苣 冷藏温度 褐变 贮藏期 莴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