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茨榆坨构造带岩性油气藏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大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了确定茨榆坨构造带岩性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利用钻探成果及岩性体反演识别技术,得到茨榆坨构造带含油层系主要集中在沙河街组沙三段和沙一段,其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型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型油气藏及断层-岩性型油气...
为了确定茨榆坨构造带岩性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利用钻探成果及岩性体反演识别技术,得到茨榆坨构造带含油层系主要集中在沙河街组沙三段和沙一段,其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型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型油气藏及断层-岩性型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主要受油源丰度、圈闭是否位于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斜坡背景、主要断层及有利沉积相带的共同控制.油主要成藏期为东营期和馆陶期,油成藏模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由牛居—长滩洼陷沙三段中下暗色泥岩生成的油气沿茨东断层向茨榆坨高垒带运移,再通过储层砂体和不整合面向上运移至合适的圈闭中聚集成藏;另一种是油气沿着牛居—长滩洼陷内的断层向上覆的沙三上储集层、沙一、二段和东营组储集层中运移,一部分油气在牛居—青龙台构造内聚集成藏,另一部分油气可继续沿砂体运移,再经过断层向茨榆坨高垒带运移和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榆坨构造带
岩性油气藏
成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茨榆坨构造带岩性油气藏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大媛
机构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1CB209104)
文摘
为了确定茨榆坨构造带岩性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利用钻探成果及岩性体反演识别技术,得到茨榆坨构造带含油层系主要集中在沙河街组沙三段和沙一段,其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型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型油气藏及断层-岩性型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主要受油源丰度、圈闭是否位于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斜坡背景、主要断层及有利沉积相带的共同控制.油主要成藏期为东营期和馆陶期,油成藏模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由牛居—长滩洼陷沙三段中下暗色泥岩生成的油气沿茨东断层向茨榆坨高垒带运移,再通过储层砂体和不整合面向上运移至合适的圈闭中聚集成藏;另一种是油气沿着牛居—长滩洼陷内的断层向上覆的沙三上储集层、沙一、二段和东营组储集层中运移,一部分油气在牛居—青龙台构造内聚集成藏,另一部分油气可继续沿砂体运移,再经过断层向茨榆坨高垒带运移和聚集成藏.
关键词
茨榆坨构造带
岩性油气藏
成藏
主控因素
Keywords
Ciyutuo structural belt
lithologic reservoir
reservoir forming
main control factors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茨榆坨构造带岩性油气藏及成藏主控因素
申大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