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茨藻科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坤 王青锋 陈家宽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521-526,共6页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国产茨藻科植物的外种皮和内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茨藻科植物在种子表面细胞形态、表面纹饰和内种皮内层细胞形态及小瘤状突起的大小和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并首次发现外种皮...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国产茨藻科植物的外种皮和内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茨藻科植物在种子表面细胞形态、表面纹饰和内种皮内层细胞形态及小瘤状突起的大小和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并首次发现外种皮微形态特征也与内种皮内层小瘤状突起一样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我们支持M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b)等 关于茨藻科与水鳖科近缘,而不应放在眼子菜目的观点。对弯果茨藻Najas ancistrocarpa A.Br.ex Mag-uns和草茨藻N.graminea Del.外种皮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外种皮细胞表面具瘤状颗粒而非网状加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藻科 种皮 微形态 分类学
下载PDF
茨藻科(Najadaceae)植物的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坤 王青锋 陈家宽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6期759-762,共4页
用扫描电镜对国产茨藻科6种代表植物的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茨藻科植物在果皮表面细胞形态、径向壁凸出与否、切向壁上的疣状颗粒以及角质突起的类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作为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并根据果皮微形态... 用扫描电镜对国产茨藻科6种代表植物的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茨藻科植物在果皮表面细胞形态、径向壁凸出与否、切向壁上的疣状颗粒以及角质突起的类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作为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并根据果皮微形态特征作出了茨藻属植物分种检索表.茨藻科植物在果皮表面具较密集的疣状颗粒等方面与水鳖科水筛属和苦草属等类群十分相似,因而支持了M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等关于茨藻科和水鳖科近缘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藻科 果皮 微形态 分类学 表面结构
下载PDF
茨藻科、角果藻科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坤 陈家宽 张志耘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7,T002,T003,T004,共10页
在水生植物茨藻目中 ,茨藻科Najadaceae和角果藻科Zannichelliaceae植物由于其结构、尤其是花部结构的极度简化和趋同适应 ,系统关系仍不清楚。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上述2科 4属的 1 0种代表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 在水生植物茨藻目中 ,茨藻科Najadaceae和角果藻科Zannichelliaceae植物由于其结构、尤其是花部结构的极度简化和趋同适应 ,系统关系仍不清楚。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上述2科 4属的 1 0种代表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 ,系统描述了各属、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角果藻科植物花粉均无萌发孔 ,外壁纹饰通常为拟网状至浅网状。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Vleisia作为角果藻属Zannichellia的近缘属处理的观点。茨藻科植物花粉外壁光滑、稍皱波状或为疣状 ,具颗粒状纹饰 ,萌发孔的有无在种间存在变异。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角果藻科与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近缘 ,茨藻科可能与水蕹科Aponogetonaceae或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中具单沟花粉的类群有一定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藻科 角果 花粉形态 结构
下载PDF
秦岭植物区系新资料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东 赵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1,共2页
报道了 2个采自秦岭的新记录科——小二仙草科 Haloragidaceae,茨藻科
关键词 小二仙草 茨藻科 秦岭 新记录 植物区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