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迷茯苓丸的临床妙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九龄 卢虹 李晓玲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8,共2页
指迷茯苓丸出自《医门法律》 ,具有燥湿导痰、行气散结之功 ,主治一切痰气凝结之疾。作者用以治疗顽痰痼疾 。
关键词 指迷茯苓 中药 临床应用 顽痰痼疾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发作期48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自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47-847,共1页
十二指肠壅积症迄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表现为发作期频繁而又剧烈的呕吐,系目前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本症发作期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指迷茯苓 治疗 十二指肠壅积症 发作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黄芪寄生汤合指迷茯苓丸治疗肩周炎45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温秉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3961-3961,共1页
关键词 黄芪寄生汤 指迷茯苓 肩周炎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48例总结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自愚 赵青 《湖南中医杂志》 1999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 中医药疗法 指迷茯苓
下载PDF
基于度量衡及临床文献研究之指迷茯苓丸剂量的探讨
5
作者 李静 文颖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20-1422,共3页
目的:探讨指迷茯苓丸的基本用药比例及其用量范围。方法:通过对宋代度量衡的研究以及临床验案文献的收集,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计算其置信区间。结果:茯苓与风化硝、枳壳与风化硝以及半夏与风化硝之间并无明显线性关系... 目的:探讨指迷茯苓丸的基本用药比例及其用量范围。方法:通过对宋代度量衡的研究以及临床验案文献的收集,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计算其置信区间。结果:茯苓与风化硝、枳壳与风化硝以及半夏与风化硝之间并无明显线性关系;半夏、茯苓不符合正态性检验;茯苓、风化硝的正态区间为2.26∶1至3.37∶1之间;枳壳、风化硝的正态区间为1.61∶1至2.35∶1之间;风化硝的临床用量置信区间为5.81 g至7.75 g。结论:指迷茯苓丸的本源药物组成比例可认为是茯苓∶半夏∶枳壳∶风化硝为4∶2∶8∶1,临床应用指迷茯苓丸推荐用茯苓30 g,枳壳15 g,半夏60 g,风化硝7.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迷茯苓 剂量 比例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麻木证2例
6
作者 徐伟 徐秀芬 《内蒙古中医药》 1996年第3期35-35,共1页
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麻木证2例徐伟,徐秀芬麻木证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是指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的一类疾患。一般多发生于四肢,或手指、足趾,亦有见于面部一侧或舌根等部位者。依其病因病机常分为气虚失运、血虚不荣、... 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麻木证2例徐伟,徐秀芬麻木证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是指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的一类疾患。一般多发生于四肢,或手指、足趾,亦有见于面部一侧或舌根等部位者。依其病因病机常分为气虚失运、血虚不荣、风湿痹阻、痰瘀阻滞四型论治。在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木证 指迷茯苓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坤林 邱彬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1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指迷茯苓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PN痰瘀阻络证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根据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指迷茯苓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PN痰瘀阻络证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根据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指迷茯苓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震动感觉阈值、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4%,显著高于对照组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下肢震动感觉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下肢震动感觉阈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肢震动感觉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CSS、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SS、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CSS、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指迷茯苓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DPN痰瘀阻络证,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痰瘀阻络证 指迷茯苓 黄芪桂枝五物汤 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 中医证候评分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乾 冯占荣 +4 位作者 朱晶晶 徐月 潘青松 徐铁岩 孙潇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0期1660-1661,共2页
目的:观察指迷茯苓丸联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常规西药降糖治疗,观察组加用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目的:观察指迷茯苓丸联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常规西药降糖治疗,观察组加用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痰瘀阻络证 指迷茯苓 活络效灵丹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临床应用点滴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清发 彭幼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20,共2页
《百一选方》指迷茯苓丸,由半夏、云苓、枳壳、风化硝组成。四药为末,姜汁糊丸,姜汤送服。笔者依其随证加减,每每取效。今略举几例,并陈管见,以祈同道指正。例一:重舌张××,女,30岁。1988年1月26日初诊。颔下肿痛5天。
关键词 指迷茯苓 临床应用 中药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在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洪然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期35-36,共2页
指迷茯苓丸出自《全生指迷方》,具有燥湿导痰、行气散结之功,主治一切痰气凝结之疾。各科均可应用,用以治疗顽痰痼疾,收效颇佳。
关键词 指迷茯苓 中脘停痰 痰气凝结 顽症痼疾 燥湿导痰 行气散结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的临床运用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振生 《河北中医》 1984年第4期47-47,共1页
“指迷茯苓凡”见孙思邈《千金方》,书中称“指迷丸”,无“茯苓”二字。该方茯苓淡渗利湿健(?),半夏辛温祛痰,生姜温散湿邪,枳壳通利,风化芒硝涤痰导饮。适用于中脘停痰,臂痛难举,或肩背酸痛麻木等症。笔者在临床中,灵活加减,用于多... “指迷茯苓凡”见孙思邈《千金方》,书中称“指迷丸”,无“茯苓”二字。该方茯苓淡渗利湿健(?),半夏辛温祛痰,生姜温散湿邪,枳壳通利,风化芒硝涤痰导饮。适用于中脘停痰,臂痛难举,或肩背酸痛麻木等症。笔者在临床中,灵活加减,用于多种病证,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迷茯苓 临床运用 《千金方》 淡渗利湿 肩背酸痛 孙思邈 祛痰
下载PDF
火针联合指迷茯苓丸治疗痰饮内停型肩周炎30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运环 魏森 高学清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指迷茯苓丸治疗痰饮内停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痰饮内停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针药组,两组患者在同等程度功能锻炼基础上分别行火针治疗和火针联合指迷茯苓丸治疗,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两组的临床...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指迷茯苓丸治疗痰饮内停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痰饮内停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针药组,两组患者在同等程度功能锻炼基础上分别行火针治疗和火针联合指迷茯苓丸治疗,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PPI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变化。结果火针组有效率为76.67%,针药组93.33%,针药组疗效优于火针组(P<0.05);治疗后针药组VAS评分、PPI评分较前明显下降,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火针联合指迷茯苓丸可有效治疗痰饮内停型肩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火针 指迷茯苓 痰饮内停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治疗痹症的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益利 《光明中医》 2006年第9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指迷茯苓 痹症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配合大椎穴放血拔罐治疗颈椎病87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维信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第2期45-45,共1页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属中医学痹证、痿证、项强及眩晕等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指迷茯苓丸加减配合大椎穴...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属中医学痹证、痿证、项强及眩晕等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指迷茯苓丸加减配合大椎穴放血拔罐治疗颈椎病87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指迷茯苓 大椎放血拔罐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治愈痰饮臂痛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清学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5期180-180,共1页
指迷茯苓丸出自《指迷方》,药仅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姜汁5味。原方用治痰停中脘以致臂痛不能举。笔者施其法而用其方,曾治愈1例典型的痰饮臂痛,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指迷茯苓 痰饮臂痛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治疗皮肤病验案四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司在和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2年第2期42-43,共2页
《指迷茯苓丸》出自《百一选方》,由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组成。该方用茯苓、半夏淡渗利湿,健脾化痰,炒枳壳宽中下气,风化硝咸寒,能走胸膈,清热软坚以除顽痰。药虽四味,然组方紧凑,功用较佳,可达健脾渗湿,化痰软坚,以清顽痰之功,故... 《指迷茯苓丸》出自《百一选方》,由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组成。该方用茯苓、半夏淡渗利湿,健脾化痰,炒枳壳宽中下气,风化硝咸寒,能走胸膈,清热软坚以除顽痰。药虽四味,然组方紧凑,功用较佳,可达健脾渗湿,化痰软坚,以清顽痰之功,故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浊。笔者每遇疑难之皮肤病,辨证属湿痰壅滞,脾运失健者,常选本方,随证加减,收效明显。兹择验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迷茯苓 风化硝 健脾化痰 皮里膜外 淡渗利湿 化痰软坚 健脾渗湿 湿痰 以清 清热软坚
下载PDF
化癥消积丸治疗卵巢囊肿238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水荣 《河南中医》 2007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化癥消积 化癥回春 茯苓指迷丸 葶苈大枣泻肺汤 香棱
下载PDF
指迷茯苓丸证治内涵探析
18
作者 张楚欣 王坦 +1 位作者 唐博杰 高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0-1073,共4页
指迷茯苓丸是治疗痰湿型肩臂疼痛的经典名方。其用药偏入中焦,作用以燥湿化痰、破结通滞为主,与现代临床治肩臂痛常见的活血通络思路有较大差异。从中医理论、临床现象、生理病理机制三方面分析可发现,肩臂痛既能见于肩周炎,在肠易激综... 指迷茯苓丸是治疗痰湿型肩臂疼痛的经典名方。其用药偏入中焦,作用以燥湿化痰、破结通滞为主,与现代临床治肩臂痛常见的活血通络思路有较大差异。从中医理论、临床现象、生理病理机制三方面分析可发现,肩臂痛既能见于肩周炎,在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中亦为常见症状。但因肩臂部疼痛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无直接联系,这一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基于会聚投射学说与会聚易化学说的“内脏-体表牵涉痛”原理,可以对此做出很好的解释。从配伍用药可知,本方对痰湿中阻型的中焦病证有很好疗效,其所治疗的肩臂疼痛当与中焦病证引起的牵涉痛有密切关系。厘清这一证治思路,为拓展指迷茯苓丸的临床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迷茯苓 肩臂痛 消化系统疾病 牵涉痛
原文传递
《中风斠诠》脑卒中痰证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新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910-911,共2页
重点探讨了《中风斠诠》中对脑卒中痰证的临床表现、病因脉证、治法方药等论述。如在卷一总论中详述了脑卒中痰证的表现,引用大量典籍及前人对脑卒中痰证的论述,尤其推崇张伯龙《类中秘旨》对脑卒中痰证的论述;卷二脉因证治中设专节论... 重点探讨了《中风斠诠》中对脑卒中痰证的临床表现、病因脉证、治法方药等论述。如在卷一总论中详述了脑卒中痰证的表现,引用大量典籍及前人对脑卒中痰证的论述,尤其推崇张伯龙《类中秘旨》对脑卒中痰证的论述;卷二脉因证治中设专节论述痰涎宜于开泄,治痰之法量虚实分治,形壮气实者,荡涤痰涎,用猛烈之剂,形绥气衰者,泄之化之,开泄降逆,宜缓和之剂;卷三则在化痰之方中参用《千金》《局方》诸方书提出治疗脑卒中诸多方剂,如二陈汤、温胆汤、导痰汤、涤痰汤、正舌散、指迷茯苓丸、控涎丹、礞石滚痰丸、贝母瓜蒌散等,以上方剂至今临床仍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痰证 学术思想 中风 临床表现 指迷茯苓 礞石滚痰 贝母瓜蒌散
下载PDF
王行宽治疗痛风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聂云娇 《河南中医》 202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王行宽教授认为,痛风的病位在筋骨关节,总属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本,酿生湿热瘀毒阻遏于经络、筋膜骨骼为标,治以补益肝肾、清热利湿泄毒,佐以益气养血、祛痰化瘀,尤重通法的运用。王教授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补益肝肾;四妙散加虎杖、忍冬... 王行宽教授认为,痛风的病位在筋骨关节,总属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本,酿生湿热瘀毒阻遏于经络、筋膜骨骼为标,治以补益肝肾、清热利湿泄毒,佐以益气养血、祛痰化瘀,尤重通法的运用。王教授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补益肝肾;四妙散加虎杖、忍冬藤清热利湿泄毒;强调勿忘补益气血,常用黄芪四物汤。王教授还常加用祛痰化瘀之品,如白芥子、胆南星或合用指迷茯苓丸;常用通利关节药物有:(1)枝类:桑枝、桂枝;(2)藤类:鸡血藤、络石藤、忍冬藤、安痛藤;(3)络类:丝瓜络、橘络、荷叶络;(4)虫类:地龙、全蝎、乌梢蛇、土鳖虫。王教授亦认为,久痹顽疾需用虫类药,但需注意虫类药物搜剔之力强,若正气亏虚为主或有肠胃疾患者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肝肾亏虚 湿热瘀毒 六味地黄汤 四妙散 黄芪四物汤 指迷茯苓 王行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