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基因芯片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人参-茯苓-白术配伍治疗鼻咽癌作用机制及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斐 朱镇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基于GEO基因芯片数据库、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人参-茯苓-白术配伍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下载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人参、白术、茯苓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STRING... 目的基于GEO基因芯片数据库、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人参-茯苓-白术配伍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下载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人参、白术、茯苓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及R语言、Perl语言软件筛选出交集靶点并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8.2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将人参-茯苓-白术配伍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CCK-8法检测并验证有效化合物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验证其对靶点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从GPL6480数据集获得2078个鼻咽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共筛选出44种有效化学成分,21个交集靶点。核心靶点为JUN、IL1B、PLAU、STAT1、PTGS2,主要通过活性氧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类固醇结合等生物过程,肿瘤、代谢、免疫、炎症等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显示,花生四烯酸-PTGS2、苏齐内酯-PTGS2、豆甾醇-PLAU、β-谷甾醇-JUN对接效果好。CCK-8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花生四烯酸、苏齐内酯、豆甾醇、β-谷甾醇均可抑制鼻咽癌5-8F细胞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以上有效成分均可使对应的靶点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人参-茯苓-白术配伍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鼻咽癌,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人参-茯苓-白术配伍 参苓白术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健脾法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茯苓-白术”药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锦桢 王宇新 +4 位作者 曾华 童光东 黄芙蓉 赖剑萍 陈团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基于健脾法,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茯苓-白术”药对(FB)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茯苓与白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NAFLD相... 目的:基于健脾法,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茯苓-白术”药对(FB)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茯苓与白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NAFLD相关靶点,将上述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从而获取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运用DAVID6.7数据库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对成分-异常靶点-通路”网络图,Auto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得到20个活性成分,206个潜在靶点、2088个疾病靶点,88个交集靶点。GO富集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RNA聚合酶Ⅱ对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对缺氧的反应等,KEGG主要与胰岛素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道和胰岛素抵抗等相关。网络分析结果表明,FB治疗NAFLD的核心成分为齿孔酸、多孔菌酸C、茯苓酸C、去氢齿孔酸,核心靶点为TNF、MAPK3、PIK3CA、NR1H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的结合能均小于≤-5.0 kcal/mol,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茯苓-白术药对主要通过促进肝脏脂肪代谢及抑制部分炎症因子而发挥抗炎护肝作用,从而起到治疗NAFL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健脾法 网络药理学 茯苓-白术药对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组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之莹 秦雅雯 +1 位作者 雷佳妮 郑敏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16-1223,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组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组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借助OMIM数据库检索DKD的靶点,进而获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并筛选关键成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结果:“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组方的活性成分44种,其中黄芪20种,白术7种,茯苓15种,当归2种。黄芪靶点413个,白术靶点20个,茯苓靶点26个,当归靶点64个。DKD靶点1024个,疾病与药物的交集靶点19个。槲皮素、刺芒柄花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可能是关键成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10、IL-1A、IL-1β、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可能是核心靶点。GO分析主要涉及血管生成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JAK-STAT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组方可能通过槲皮素、刺芒柄花素等活性成分,调控AGE-RAGE、MAPK等信号通路,作用于IL-6、IL-1A、IL-1β、STAT1、CRP等靶点,从而发挥治疗DK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组方 糖尿病肾病 网络药理学 槲皮素 IL-6 AGE-RAGE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各家见解探讨《伤寒论》第28条病因病机的理解分歧及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实际内涵
4
作者 张康钧 黄贵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25-27,共3页
对于《伤寒论》第28条条文的理解,历代医家观点分歧较大。主要分歧点有二,其一此条文所描述的病证是外感还是内伤,其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去留。该文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及有类似病证记载的文献考究,推导论证28条主要病因... 对于《伤寒论》第28条条文的理解,历代医家观点分歧较大。主要分歧点有二,其一此条文所描述的病证是外感还是内伤,其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去留。该文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及有类似病证记载的文献考究,推导论证28条主要病因病机是劳役导致阳气外越,误用汗下伤津,饮水过多阳虚失运所致,进一步解释了原文去桂留芍的意义在于收敛阳气,同时举例探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在临床的扩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病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对白术-半夏-茯苓配伍治疗胰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吉荣 史小飞 +3 位作者 种育晖 贾令茹 万雪莹 李睿旻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10期616-624,共9页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白术-半夏-茯苓配伍治疗胰腺癌的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PharmMapper、OMIM、GeneCards、STRING、DAVID等在线数据库与...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白术-半夏-茯苓配伍治疗胰腺癌的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PharmMapper、OMIM、GeneCards、STRING、DAVID等在线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构建一系列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并对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得到药组活性成分35个,相关靶点190个,胰腺癌靶点1 566个以及白术-半夏-茯苓治疗胰腺癌的交集靶点76个。这些交集靶点主要参与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并与癌症通路、乙型肝炎、大肠癌、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胰腺癌以及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术-半夏-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与胰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间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结论 白术-半夏-茯苓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白术-半夏-茯苓配伍治疗胰腺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白术-半夏-茯苓 胰腺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白术-茯苓配伍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柯昌虎 黎鑫 +2 位作者 戢太阳 冯协和 朱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669-679,694,共12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白术-茯苓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白术、茯苓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收集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筛选出二者的共同靶点,由Cy...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白术-茯苓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白术、茯苓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收集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筛选出二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7.2绘制可视化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并运用Swiss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发现黄芪-白术-茯苓的22个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控93个靶点和98条通路对乳腺癌产生作用,且筛选的靶点蛋白与关键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表明黄芪-白术-茯苓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从而为其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白术-茯苓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茯苓”药对抗胃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国秋 张嘉雪 +3 位作者 陈子铮 陈林耿 吴晓怡 张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23期29-34,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茯苓"药对抗胃癌(G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确定"白术-茯苓"药对的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白术-茯苓"药对有效成分对应的潜在靶点,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茯苓"药对抗胃癌(G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确定"白术-茯苓"药对的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白术-茯苓"药对有效成分对应的潜在靶点,并检索Genecard、 OMIM、 Pharmgkb、 TTD, Drug Bank等疾病数据库,以获得"白术-茯苓"药对抗GC的作用靶点。通过St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2.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Metascape平台对"白术-茯苓"药对抗GC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白术-茯苓"药对中获得38个有效成分,62个与"白术-茯苓"药对抗GC相关的作用靶点,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白术-茯苓"药对抗GC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癌症途径(pathway in cancer)"、"类固醇激素合成(Steroid hormone biosynthesi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PPA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结论:研究初步发现了"白术-茯苓"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模式发挥着抗GC的临床作用,为"白术-茯苓"药对配伍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白术 网络药理学 胃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郭华临证运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晏蔓柔 张耀东 郭华 《四川中医》 2023年第5期9-12,共4页
郭华教授认为仲景用药严谨,遵从原著精神,认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枝正确。《伤寒论》第12至第30条是仲景论述桂枝汤的症状鉴别及加减应用,第28条亦出现类似太阳中风证症状,但病机为水饮外溢太阳经脉,水饮结而不开,桂枝的应用不利... 郭华教授认为仲景用药严谨,遵从原著精神,认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枝正确。《伤寒论》第12至第30条是仲景论述桂枝汤的症状鉴别及加减应用,第28条亦出现类似太阳中风证症状,但病机为水饮外溢太阳经脉,水饮结而不开,桂枝的应用不利于水饮向下走之势,故不应当用气味俱轻走表之桂枝发汗。保留芍药酸收经脉之水饮,使水饮向机体内下走,引水归渠,再通过白术、茯苓运转脾气、通利水道,使水饮从小便而出。引水归渠、健脾利水是本方的治法特色,陈修园评价本方治疗水饮方法为“立法新”。本文列举郭师运用此方的案例一则,从临床实践角度证实本方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经方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郭华 病证探微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含白术-茯苓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伟金 王婷婷 +2 位作者 朱燕舞 朱珊珊 陈静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80-1988,共9页
目的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整理分析含白术-茯苓药对方剂的配伍规律,为其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筛选含白术-茯苓药对的方剂,提取方剂功效,白术与茯苓炮制品种、剂量、配比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Excel软件和... 目的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整理分析含白术-茯苓药对方剂的配伍规律,为其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筛选含白术-茯苓药对的方剂,提取方剂功效,白术与茯苓炮制品种、剂量、配比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Excel软件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整理3535首方剂,涉及578味中药,以甘温类药物为主,多归肝经;共涉及15种功效,以补益、祛湿等功效为主。白术-赤茯苓药对与补益、祛湿呈强关联;麸炒白术-茯苓药对与补益呈强关联。白术、茯苓用药剂量以≤15 g为主,配比以1∶1为主,均与补益作用呈强关联。与白术-茯苓配伍频次≥200的中药共39味,甘草、人参、陈皮、当归、白芍、肉桂、地黄、川芎8味药材为核心高频中药。结论本研究揭示的含白术-茯苓药对方剂的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可为今后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茯苓 药对 数据挖掘 APRIORI算法 配伍特征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结合临床案例探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合理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雨静 黄世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1-74,共4页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伤寒论》中颇具争议的一首方剂,原方由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茯苓、白术组成。历代医家对原文“去桂”持质疑态度,多认为应去芍药而保留桂枝。本方争议的核心点在于桂枝和芍药作用的差异,一般认为芍药不具...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伤寒论》中颇具争议的一首方剂,原方由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茯苓、白术组成。历代医家对原文“去桂”持质疑态度,多认为应去芍药而保留桂枝。本方争议的核心点在于桂枝和芍药作用的差异,一般认为芍药不具备解表作用,去桂枝后整方几乎无解表作用而无法治疗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诸症。解决争议的关键在于深入探讨桂枝、芍药功效的差异,通过梳理历代本草有关芍药功用的记载,总结芍药的作用特点为通降和利下。通过分析原文,认为第28条的核心病机为体表营卫壅堵,心下水气阻碍营卫代谢。结合营卫理论,提出芍药的核心作用为通降营卫,促进体表营卫回流。本方保留芍药的目的在于促进体表营卫回流,疏通体表营卫壅堵,通降中焦营卫至下焦,利心下水气,使邪气从小便走。去桂枝的目的在于桂枝主升,与通降的抗病趋势相悖。结合两则临床案例,初步验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合理性,从理论和实践证明了本方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伤寒论 经方 营卫 升降
下载PDF
《伤寒论》茯苓药对探微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长柏 陶弘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4期70-71,共2页
张仲景《伤寒论》方剂配伍精巧,立法严谨,单茯苓一味药,便与30味中药相互配伍,组成药对,形成15首方剂,对应不同证型,发挥多种功效,不仅重视茯苓本身功效发挥,通过剂量与配伍变化,达到一药多能效果,茯苓与30余味药味组成药对,对应不同证... 张仲景《伤寒论》方剂配伍精巧,立法严谨,单茯苓一味药,便与30味中药相互配伍,组成药对,形成15首方剂,对应不同证型,发挥多种功效,不仅重视茯苓本身功效发挥,通过剂量与配伍变化,达到一药多能效果,茯苓与30余味药味组成药对,对应不同证型,从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宁心功效出发,多种药对发挥不同功用,茯苓-猪苓、泽泻,渗湿利水;茯苓-桂枝,通阳化气,平冲利水;茯苓-附子,温阳利水;茯苓-人参,补气健脾,安神利水;茯苓-芍药,益阴利水;辨证施治,用药精准,实为后世末学之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张仲景 药对 茯苓-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茯苓-桂枝 茯苓-附子 茯苓-人参 茯苓-芍药
下载PDF
王济华运用角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荷珺 王子华 杜明瑞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多因外感风、寒、湿三邪,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互相转化,风寒表邪入里日久或郁而化热;病程日久多虚实夹杂,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同时兼有寒湿痹阻、痰瘀互结。故王教授治疗痹证早期以祛邪散寒为主,兼顾清... 王济华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多因外感风、寒、湿三邪,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互相转化,风寒表邪入里日久或郁而化热;病程日久多虚实夹杂,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同时兼有寒湿痹阻、痰瘀互结。故王教授治疗痹证早期以祛邪散寒为主,兼顾清热利湿、化痰散结,中晚期则偏于滋养气血、补益肝肾。王济华教授运用角药治疗痹证颇有心得,组方精妙、配伍严谨,常用角药川芎-延胡索-白芍行气活血、柔筋止痛;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半夏-陈皮-竹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白术-薏苡仁-茯苓益气健脾、利湿消肿;桑寄生-续断-杜仲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酸枣仁-合欢皮-首乌藤宁心安神、解郁除烦。王教授临证时,追求阴阳调和平衡、气机升降有度,临床用药有药简力专、增效减负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角药 川芎-延胡索-白芍 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 半夏-陈皮-竹茹 白术-薏苡仁-茯苓 桑寄生-续断-杜仲 酸枣仁-合欢皮-首乌藤 王济华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术-茯苓”配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婧 刘喜明 +3 位作者 马文欣 付守强 杨九天 朱晓云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65-172,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术-茯苓"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术-茯苓"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和文献检索,筛选"白术-茯苓"药对的活性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各成分作用靶点,并使用Universal Protein(UniProt)数据库规范靶点名称。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DisGeNET三个数据库中筛选MS相关靶点后,与"白术-茯苓"各成分作用靶点合并取交集得到"白术-茯苓"治疗MS的潜在靶点,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并用插件CytoHubba筛选核心靶点。用R软件对"白术-茯苓"治疗MS的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分子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白术-茯苓"活性成分26种,治疗MS的重要成分为茯苓新酸A、14-乙酰基-12-千里光酰基-8-顺式白术三醇、茯苓新酸B、7,9(11)-去氢茯苓酸、茯苓新酸C等;潜在治疗靶点47个,核心靶点包括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雌激素受体1 (estrogen receptor, ESR1)、MAPK8、MAPK14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调节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类固醇结合、核受体活性等;信号通路主要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eceptor, AGE-RAGE)信号通路、叉头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O,FoxO)信号通路、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protein kinase, ErbB)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白术-茯苓"药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MS的治疗作用,为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茯苓 配伍 代谢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探讨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核心药物及其干预靶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乔阳 刘震 +2 位作者 郭利平 李博 任明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3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核心药物及其干预靶点。方法:通过复杂网络的方法基于近20年文献筛选中药方剂中治疗胃癌的主药,再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以及TCGA肿瘤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预测主药治疗胃癌的机制及关键...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核心药物及其干预靶点。方法:通过复杂网络的方法基于近20年文献筛选中药方剂中治疗胃癌的主药,再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以及TCGA肿瘤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预测主药治疗胃癌的机制及关键靶点,并通过大数据高通量全基因组信息观察调节关键靶点对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健脾燥湿补气类中药“白术-茯苓-黄芪”对CXCR4可能存在相关调节作用并对肿瘤患者生存周期具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新机制之一,并可结合方药的核心处方和干预靶点优化方剂配伍,这对既往“以证测方,以症拟方”的思路是一种新的补充。结论:“白术-茯苓-黄芪”共同调节的潜在基因靶点是CXCR4,这可能是“白术-茯苓-黄芪”的起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复杂网络 白术-茯苓-黄芪 CXCR4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