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威 靳守东 +1 位作者 陈善 宋少江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建立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猪苓、茵陈、泽泻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8:92);... 目的建立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猪苓、茵陈、泽泻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8:92);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猪苓、茵陈、泽泻。绿原酸在2.232~44.64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0.68%(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五苓丸 绿原酸 TLC HPLC
下载PDF
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2
作者 孙国泉 利家平 陈新菊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建立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本品中的茵陈、泽泻、肉桂等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茵陈五苓丸中咖啡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5%醋酸溶液(9:91);结果:定性鉴别方... 目的:建立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本品中的茵陈、泽泻、肉桂等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茵陈五苓丸中咖啡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5%醋酸溶液(9:91);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咖啡酸浓度线性范围在0.016~0.52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1.30%(n=6)。结论:所建立的标准能有效地控制茵陈五苓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五苓丸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咖啡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